锡伯族的丧葬习俗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锡伯族居住于我国东北地区,它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5,000余锡伯族军民迁往新疆伊犁地区,对建设和巩固边疆作出了光荣贡献。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是目前锡伯放的主要聚居区,该族的风俗习惯在这里尚有保存,尤其是金泉公社还保留得颇为显著。这些“社会化石”是研究锡伯族历史和文化的有益资料。不久前,笔者曾到金泉公社作过一次民族调查,迄今这里在丧葬方面的某些内容对我国远古人类葬俗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就其特出之处作一些介绍和说明。 锡伯族一般行土葬,“萨满”、“尔奇”、“道奇”(均系男巫)、“相童”(女巫)以及难产、上吊等凶死者行火葬。棺材为木匣状,上宽下窄,棺盖微拱。死者装入棺内的姿式男为仰卧直肢,女为左侧卧。
其他文献
在中学语文教材(包括初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以下所出现的"中学语文教材"皆是)中,作为课文入选教材的词的篇目不在少数。纵观这些入选篇目,作者几乎为男性,苏轼、辛弃疾、范
《鸿门宴》节选自《史记&#183;项羽本纪》,是普通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在写到沛公逃宴时有这么一句:“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期刊
丁帆、杨九俊主编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是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配套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于2005年和2006年分两批出版。该教科书自出版以来,已有许多课程教材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运用各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对这些研究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总结和反思,既能为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的修订和完善积累素材,又能
《归园田居&#183;其一》是陶渊明《归园田居》组诗中的第一首。全诗以“归”字为着眼点。抒写了作者告别官场.回归田园的欢乐之情。如果说“归”字是外显诗眼的话,那么“乐”字
师宗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小调所产生的共生共荣,是顺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近年来中央提出加强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师宗壮族民族民间音乐小调,来源于生活,服务于
【正】 西方民族学自从十九世纪中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形成了几个学派,诸如进化学派、播化学派、历史学派、功能学派、心理学派、新进化学派和结构学派等。其中功能学
<正> 中央民族学院文物室珍藏着我国四十多个民族的两万余件文物,有古器物、历史文献、革命遗物、生产工具、生活器皿、服饰、乐器、工艺品和宗教用品等。其中数百件台湾省高山族服饰、器皿、图腾、武器、偶像等,是现存祖国大陆的高山族文物中的大
当下正逢改革的“大时代”,高考改革也不例外。2016年既是我国高考改革的转轨之年,也是“调布局、克难点”的关键之年。高考命题由分省自主命题的“小时代”重新回归国家卷“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