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师本研究需要理性纠偏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un2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调查的背景
  
  师本研究要求充分发挥教师在校本培训中的主体意识与作用,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教师工作现状与状态为本,以教师心理需求为本,以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使教学研究回归教师的生活,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过程,达到充实和强化校本研究之不足。
  为了切实寻找并纠正目前师本研究中的偏态行为,真正使教师在依托于自己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优化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师师本研究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因此,有必要开展此次调查研究。
  
  二、调查的内容设计
  
  本次调查重点考察研究动因、研究方法、研究环境三个层面因素对教师师本教研的影响,以此来审视和诊断师本研究的“致偏因子”。
  首先,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是实施师本研究的首要前提,责任和兴趣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动力源泉。为了考察教师研究动因的状况,本项调查共设计了六个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考察教师想不想研究,愿不愿研究,以及教师对教育事业是否有责任感与对成功的渴望程度等动因信息。
  其次,师本研究,作为一项实践研究活动,仍然要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和方法,体现教学研究的一般特征,主要是目标要明确,过程要细致、规范,方法要恰当。这一项主要是为了调查教师对教育科研方法的掌握现状,从而弄清楚教师会不会研究的问题。
  同时,是否具有良好的研究环境也是影响师本研究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当教师不断地获得外界的肯定与帮助之后,他们就会焕发研究热情,进而能有效充实和改进自我研究,达到师本研究的实践与反思的良性循环。在不断深入师本研究过程中分享到研究收获的喜悦,感受到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这项是从研究时间、研究氛围、奖励政策、专家引领等几个方面予以调查。
  
  三、调查的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从全市中小学抽样100余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性别、年龄、学历,区域等方面使被调查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辅以会议座谈和相关主题沙龙等方面调研,我们通过细致的信息整合和认真思辨,提炼出以下师本研究偏态:
  (一)目标意识淡薄,研究计划不明晰
  在调查中大部分老师都表示“对教师这份职业有一定的认同感”,“作为一名教师,都希望自身获得更好的专业成长”。这说明教师这个群体大部分老师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且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中都渴望成功,这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及师本研究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前提,但是,在回答“有人认为,教育研究是专家的事。你认为一线教师有必要从事教学研究吗”这个问题时,只有72%的教师选择“是”,25%的人选择“否”,有3个人甚至写上“没有意思”的字样。在了解访谈中,有的教师甚至片面认为“教师搞好教学,上好课就行了”。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有一部分教师对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尚不足,也没有从教科研工作中尝到“甜头”,他们渴望成为名师,成为有作为、成功的教师,但是还没有找到教科研这个途径和目标,还没有认识到教科研工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这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你体验过教育科研给自己带来的成功感吗”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只有21%的老师表示获得过成功感,其余均没有。
  我们又深入地调查“你是否有近、远期研究目标和发展计划”,结果是,18%的教师为自己制造了研究目标和个人计划,很大一部分老师在教室、办公室、学生之间“漫无目的”地“转悠”,在琐屑的教学事务中不能自拔,没有考虑或很少考虑“我三年内将达到什么目标、五年内将成为什么样的教师”。目标意识淡薄,师本研究的动因、内驱力严重不足。
  (二)研究意识缺乏,筛选问题能力薄弱
  当教师面对“教学中遇到问题时,你是依靠经验或希望别人直接告诉你怎么做,还是自己去探索解决,揭示其规律”这个问题时,有63%的老师填上了“否”。在访谈中,他们说,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靠老经验就把它解决了,即使偶有疑难,问一问其他老师,看他怎么做的,借鉴一下就可以了。当调查者继续追问,你们会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吗?他们说,哪有时间呀,照着做就行了。由此可见,教师的研究意识仍较为淡薄,对问题的关注仍然是“平面”的,缺少深度,更不用说将问题转化为系统研究的课题了。
  教师问题意识淡薄,还体现在对另一个问题的调查上——“你在教学中是否经常会发现新的问题,并将他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在问卷中,只有28%的教师回答“是”,72%的教师回答“否”。也就是说,大部分老师从教育现象中筛选问题的能力较弱,其实,司空见惯的教育现象中不是没有问题,而是“缺少发现”,有人甚至有畏难情绪。那么,老师的研究问题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有不少的老师是跟在别人后面跑,跟着“口号”、“任务”跑,这样,他们选择粗放型、大而空的课题就不足为怪了。这些问题,有些并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者也并没有切身体会,这样,研究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使教师练就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是推进师本研究的当务之急。
  (三)研究程序随意,缺少科研方法指导
  从相关的一组问题回答来看,有些师本研究操作程度不规范,操作环节不完善,究其原因是研究者缺乏教科研方法的有效指导。比如“你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方法吗”、“你对教育科研的操作是否感到力不从心”,前者有34%的教师表示了解一般的教育科研方法,在追问中,他们也尽是了解教科研开题、结题的一般程序等,而对科研性较强的统计知识知之较少,后者有56%的教师表示对教科研如何操作感到陌生。
  但是,是否教师对教科研方法的学习没有兴趣呢?不是的。教师在回答“你是否希望获得教科研理论的系统学习时”,被调查教师,表现出了教育的热情,有82%的教师表示愿意。那么,造成教科研理论淡薄的原因究竟出在哪里呢?当然,教师可以自学,那还有别的原因吗?从“你对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总体满意吗”这个问题的回答中似乎找到了答案。有63%的教师表示“不满意”。他们反映,校本培训没有系统性,没有深度,没有实现教师教科研理论的有效建构,而缺少了理论支撑的教育科研必然是不规范、不完善的,也不可能是有效的。为切实推动教师的师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升教师反思、提炼研究主题的能力
  教师劳动的重复性和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导致教师工作新鲜感和激情的减退,使得教师问题意识和总结意识普遍不强,因而很难确立起实践反思意识。
  要营造反思的氛围。要真正把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从备课本里、作业堆里抽身而出,为自己学习、实践和反思提供必要的时间,充分自主地开展师本研究才会成为可能。
  反思最热悉的问题,提炼研究主题。最熟悉的问题里往往蕴藏着有价值的课题,教师的师本研究要紧紧依托自己的教学实践,关注教学实践中最熟悉的问题,透过现象探究本质,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实践与反思。
  注重反思的实践性。师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优化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的问题来源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会碰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每位教师而言都是具体的、真实的,是教师自己的问题,抓住它就是师本研究的课题。问题的解决同样要依托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要在一系列课堂设计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然后再在课堂教学中实施。
  (二)讲究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操作可行性
  教师对教学现象的反思上升到师本研究的高度,便成为一种有价值的主体角色研究,这样,师本研究就必须遵循科学的指导、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操作程序,从而使师本培训达到“三个统一”:
  一是努力实施数量与质量的相对统一。在数量上,教师可以为自己提出日、周、月相应的研究任务,但更要在“质”上提高,要在思想上、认识上不断寻求新的飞跃与突破。
  二是努力实施广度与深度的统一。师本研究要跳出“平面积累”的圈子,既要有宽广的教科研眼界,又不能遍地撒网或是蜻蜓点水,否则师本研究就无创新、无深度。我们要更多地更换一种思维,即如何在专题上、某个内容点上进行拓展和生发。
  三是努力实现集体组织与自我管理的统一。师本研究要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在校本研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自我管理中认真“经营”自己的师本研究,实现集体与个人在研究活动中的和谐统一。
  为了实现上述“三个统一”,达到师本研究的科学、规范实施,必须有两个基本保障:一是教科研知识的专题学习与培训,实现教科研知识的普及;二是发挥专家引领的作用,通过专家讲座,专家深入互动、本土专家引领等,使专业研究者与学校、教师合作开展校本研究,使研究者的理论视野得到更高提升。
  (三)要加强对教师师本研究的引领与鼓励
  师本研究不是孤立的,它是校本研究背景下的师本研究。每一所学校都应积极倡导智慧型的情智管理,注重健全师本研究的激励机制,建构有特色的学校激励表彰文化,最优化的激励教师自觉主动投入师本研究,使教师在有趣有意的研究中充分感受研究的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这样,师本研究也必然会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其他文献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显然,关注学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亲临体验,亲自感悟,是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的内化的基石,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一、创境激趣,引发学生体验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事物的兴趣。显然,只
品德课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一门主要学科。道德存在于生活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回归生活为基本趋向”。作为小学课程,它所要回归的当然是儿童的生活。在教学实践中,思想品德(以下简称“思品”)课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使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    一、走进生活选材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品德课原本是一个被师生
一、揭题    1.教师出示写有“圆”字的圆形纸片。提问:这张纸是——(圆形的)?  教师将这张圆形纸片贴在黑板上,作为课题。  2.请学生举例:你在哪里也见过圆形呢?(学生可能回答:硬币、透明胶布、轮胎……)教师注意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列举的是圆还是圆形物体。  3.教师谈话: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有关圆的图片,一起欣赏。(多媒体播放图片:日用品中的圆形物体,生活中常见的圆形图案、国庆花坛、盛开的向日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年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大量的课外阅读已作为一种课堂的延伸和拓展。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新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上述的要
怎样改变精批细改这种封闭、单一的作文评价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突破对学生习作批改的方式,改变“精批细改,改完罢了”的现象,以赏识的眼光审阅学生习作,以多样形式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长处,满足学生交流的欲望,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促使学生提高习作的能力。  一、生生互动评价  1.以自评自改为基础。学生写出的文章多半是半成品,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认真读读自己的作文。首先把一些书写错误,如漏字、多字、错字等,通
有人说,观摩课有两种,一种是“好看不实用”,另一种是“实用不好看”。近日有幸聆听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的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教材《我和祖父的园子》。 一股自然、亲切、简约之风扑面而来,新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也在这里悄然彰显,那便是内聚亦外扬。  何谓“内聚亦外扬”?著名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刘云生这样说:“内聚亦外扬”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纵横驰骋,谈天说地,展得很开,毫不拘束,但主题明确,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我们找回了失落的“语文课堂底色”——人文性。人文性意味着语文教育不仅要教会知识,培养能力,充分发挥它的工具性,还要体现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培养和尊重。而作文作为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更应该闪耀着“人文的光彩”。但是回望我们给学生文章的评语,大多是公式化、模式化,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发扬优点和改正错误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学生健
补自作为阅读教学中的操作技巧,指的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使教学内容更加周密、清楚、完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的目标。因此,补白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学中也有许多类型,从补白的内容来分,至少可以概括为十种类型。  1.背景扩充型。文章是时代的回音壁,是作者人生的记录,其中的人物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由于学
案例:  开学没几天,班里就有一位女生丢了钱,仔细询问,这钱还不少,有四十多元呢,小女孩急得眼泪直流。这事该怎么处理?  晨会课上,我首先宣读了学校有关贵重物品管理的规定,接着就针对这件事对全班学生进行了教育,让学生明白,在人的一生中,你会遇到许多诱惑,在面对别人的金钱、财物时要把握好自己,经得起考验。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晨会结束后,我期待着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可一天过去了,毫无动静。我想,七年
预习,作为一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它本身并没有错,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传统的预习方式有局限性,但也有值得继承的地方。关键是我们应如何批判地继承,我们应持怎样的预习观,应如何利用预习,使它成为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方式。对此,我进行了一些探究。    一,引导思考,形成独特体验,奠基有效预习    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课本作为浓缩大量前人知识与经验的精华。是学生预习的主要载体。课本内容往往是根据数学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