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三项措施 提升教师素质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m87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培训式集体备课与研讨式集体备课相结合
  教材对每个教师来说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事实上,对于教师来说,由于每天在学生管理、上课、批改作业等方面的工作占据了大量时间,加上学校里校内、校外大量活动接二连三,致使教师仅有的时间所剩无几。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引领教师更好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新的课程理论建立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分阶段对教师进行培训式集体备课和研讨式集体备课,是帮助教师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一种重要的备课方式。培训式集体备课,就是利用开学前3~5天时间,在专业人员(教材编写专家、教研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的组织、指导下,按照“研读教材——教材分析——讨论交流——专家示范——个体备课——拟出框架——个体说课——集体评议——专家指导——修改框架”的程序,全程组织教师研读教材,提出问题,对教材有个大致的了解,大约一个上午的时间。然后由专业人员组织教材培训,内容主要是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大约一个下午的时间。再由专家示范备课、说课后,组织教师分单元个体备课,拟出框架,专业人员巡回指导,解决教师备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最后组织教师说课,集体评议,专家总结提出修改意见,集体修改框架。研讨式集体备课,就是按照“教学反馈——共性问题——集体评议——个体完善”的程序,利用开学后每周一个下午集体备课的时间对下周授课内容进行备课,由中心发言人根据近段时间的教学现状提出意见,集体评议。然后教师根据大家的意见和自己的个性特点对开学前的备课内容进行修改,形成既有集体智慧,又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案。这种相结合的备课方式能将教师有限的精力集中到备课上,针对性强,适应性广,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实效性。
  二、上一堂好课与上好常态课相结合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中的一线教师,工作的主阵地就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实施新课标,用好新教材的试验场,是检验教师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是否转变,教学效果是否提高的重要途径。几年来,学校每学期开展教师上一堂好课和上好常态课活动,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全面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一堂好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方法多样,活动组织有序,引导得法;学生热情参与,能力训练充分,思维活跃等现象的出现,都说明这是准备较充分的课,能体现课改基本理念,真实地展示师生的智慧与才能的课。上一堂好课,由教师自主向学校申报,自选内容,自定时间和地点。然后由学校组织有关人员听课、议课、思课,再进行考核评价。这样的好课,因为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一学期上得不多,却较能充分展示师生的教学个性。但是,事实上我们通常看到的好课与不为我们所看到的常态课,却存在强烈反差。据观察,同一位教师,在不同时间所上不同内容的课,反差之大,竟判若两人!特别是在大班额化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既上语文,又当班主任,还要兼任其他课,尤其是村小教师,搭头课更多,即使有能力,也无精力充分准备上好每一节课。因此,如果仅靠一堂好课“一锤定音”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难免有失真实性,我们更希望的是教师每一堂常态课都能上出好课。常态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既能以平常的心态立足平时的教学现状,又能以创新的心态体现新的教学思想。上好常态课,由学校成立常态课评委会,在事先不和教师打招呼的情况下,组织有关人员随时深入课堂听课、评课、议课。学校对每位教师的“两课”建立相关的文本资料(教学设计、说课稿、教研组教师评课记录、学生反馈意见、教师自我反思记录等)进行对比考核。通过开展上一堂好课与一堂常态课的观察和诊断活动,能较全面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三、校本教研与校本科研相结合
  通过校本教研与校本科研“两条腿走路”相结合的方法,能较好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教研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和实际的问题,引导教师在解决自己日常教学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某个值得“追究”的关键问题,并精心“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教学问题”转化成“研究课题”,也即是校本教研理论中的“问题的提出”。这些问题都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他人的问题”,它是在教学中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性的问题”。如三年级一位语文教师根据自己的习作教学实践提出:“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教美术课的教师根据孩子爱动手的特点提出:“如何使美术课充满趣味性?”教社会课的教师则根据教学中的弊病提出:“如何让社会课堂活跃起来?”这些问题针对性强。
  不过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构成课题研究。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只是以日常经验和习惯做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想方设法”采取行动并反思其效果,那么这种问题的解决就算不上校本科研。校本科研,具体来说就是学校根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出有价值的共性问题进行诊断设计,确立研究课题,并向学校或上级业务部门申报立项,然后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经过理性的反思与总结,形成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全市将根据学校、教师的教研成果,建立相应教科研奖励基金,每学年进行一次教科研成果评比,并纳入教师和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进行考评考核,这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横市中心小学 江西省南康市教研室)
  责任编辑:刘伟林
其他文献
笔者查阅45篇文献,调查超过15个省市,1000多所医院。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研究调查了医护人员的生活方式和体育健康的现状,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作为人民守护者
提出一种与冲击磨损有关的有效摩擦系数,它被定义为冲击过程中,每一瞬间的切向有效摩擦力与法向载荷之比.有效摩擦力被表示为剪切项与犁沟项之组合.剪切项依赖于剪切金属接合
采用超声合成方法,获得系列正烷基胺(CnH2n+1NH2,n=4,12,16)与VOHPO4·0.5H2O反应形成的无机/有机杂化合物.对所合成的三种化合物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通过加速器质谱 C 法测年和不平衡铀系热电离质谱(TIMS)法测年结果的对比, 结合已发表的 1414C 法测年结果和对应的日历年代, 研究了特定的洞穴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采用直流热阴极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CVD)技术,在CH4,H2流量分别为6sccm和200sccm,反应室气压为6×103 Pa时,通过改变基底温度,制备金刚石膜.采用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和X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近年来,受西方传统思想的影响,“瘦即美”几乎成为了全球统一的审美标准。女性自然成为了这个现象的主要追随者。因此运动塑身在女性人群中也成为了一种潮流和时尚。对城市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