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日本作为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历来对教育极为重视。战后的日本先后进行了三次的教育改革,终身教育理念是七十年代以来的第三次教育改革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本文主要是回顾七十年代以来日本终身教育的发展,对其内容及实施效果进行梳理和论述,力求把握日本终身学习教育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关键词] 日本教育 终身教育 第三次教育改革
作为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历来重视对国外先进知识的吸收和引进,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先后经历了三次教育改革,第一次的改革帮助日本引进和确立了近代的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在该阶段得到了普及。第二次改革始于二战后,日本排除了军国主义的影响,以美国的民主和法制为蓝本,建立了适合日本国家经济发展的民主教育体制。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完成了赶超现代化的任务,实现了国家的复兴,针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开始了第三次教育改革。终身教育是这次改革的核心问题,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有必要向终身教育体系过渡。
一、日本开展终身教育的背景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整个世界经历了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数量相对以前有了质的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向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渗透,给教育、科研、社会以极大的影响,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本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发展前途的重要因素,面对这种转变日本也不得不对本国教育做出改变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建立终身教育体制在顺应外部发展潮流之外,本国的实际现状也是做出调整的依据:
1、二战后的日本实行“拿来主义”的科技战略,采取追赶型经济发展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一跃而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这之后的日本,仅仅依靠“拿来主义”战略和追赶型模式已经不能确保自己在未来世界中的地位,选择科技立国战略和领先型模式是日本必须做出的转变,建立适应未来人才发展的终身教育培养体制也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2、经过经济高度增长时期,日本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环境、职业环境和家庭环境也与战后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
3、社会成员主观的学习欲求要求终身教育机构的出现,这种欲求也是对应着客观状态而产生的。
4、伴随着教育的普及、入学率的上升、教育机会的均等以及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日本社会也潜伏着教育的危机。
二、终身教育在日本的发展演进
最早的终身教育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孔子和庄子,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古希腊的荷马、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先哲们的有关社会、教育或人生修养的论著中。但是他们只是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的思想或是对未来社会理想的教育状态的描述,没有对终身教育理念进行系统的论证。“终身教育”一词,最早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5在法国巴黎召开推展成人国际教育会议,大会主席朗格朗提出的,日本译为“生涯教育”。
1968年,日本以“社会教育新方向”介绍终身教育的理念。
1971年,“社会教育议会咨询报告”中建议,就终身教育理念有重新检讨教育体制的必要。
1981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咨询报告的“终身教育”中建议,就人生各时期分别统整各种教育机能,充实终身教育,是以充实全体国民的人生为目的,为助其终身学习,应在所有教育制度上奠定此基本理念即意谓终身教育是统整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各种教育机能的理念,以期终生顺畅的进行学习。
1985年,临时教育审议会“第一次咨询报告”提出“迈向21世纪的日本教育”,其教育改革基本方向之一,是要“转向终身学习体制”,以纠正偏重学历的倾向,让国民在受完学校教育后,仍有学习知识的机会,亦即建立即工作又学习的终身学习社会。
1986年,临教审“第二次咨询技能报告”就提议抛弃“学校中心”的概念,为21世纪的教育体系作综合性的重组。
1987年,临教审“第三次咨询报告”建议奠定适合终身学习社会的正式性学习基础,即要培养国民具有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能自动自发的依照自己的需求,选用合适的方法,终其一生地学习。
1988年,文部省的社会教育局改成生涯学习局,成为文部省内第一大局。局下分成五课,原本只有社会教育、学习咨询、青少年教育、妇女教育四课,这一年度设生涯学习振兴课,专管有关终身学习事项。
到了1990年,政府颁布《生涯学习振兴法》,作为推动终身学习的法律依据。1991年成立东京都生涯学习资讯中心,为国民提供学习资源,支援终身学习活动,而后各地纷纷成立生涯学习中心与资讯网络,以推动终身学习。
三、终身教育的实施方式
为了满足国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构建适合国民终身学习的社会,日本终身教育的开展及实施方式主要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种方式展开:
1、学校教育领域
长久以来,学校教育主要以在校学生为教育对象。然而,随着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学校在不能如过去一样处于封闭状态,应积极主动的向社会成员开发。最为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一环,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开放互动成为时代的要求。
2、社会教育领域
日本社会教育以提高国民的道德教养、增进健康、陶冶情操等为目的,并以此来促进生活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加强社会福利的保障。为此社会教育界特别关注开发社会和社区的各种教育资源,发展起了以“公民馆”为核心的社区教育资源体系。此外还设有社区文化中心、会馆、青年之家、图书馆、博物馆、农民大学等,充分挖掘社会化的终身学习资源,构建学习资源体系。
3、家庭教育领域
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对于培养青少年、伦理观、自制力等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近年来的城市化、核心家庭化、少子化以及地域间联系的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的职能不断下降,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文部省采取了多方面措施来提高家庭的教育职能。例如,提供面向父母的学习机会与信息、建立儿童教育支援网络、开展“与孩子对话”全国运动。
四、日本开展终身教育效果
终身学习社会,主要是强调人们在一生中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学习机会,学习成果能得到恰当评价与应用。有人认为这既是教育的理想目标,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是人类社会无法达到的理想境界。然而,不管能否实现终身学习社会,这一理想目标必将为人类教育的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教育的发展也会不断接近这一目标。90代以来,通过终身学习政策的有效实施,日本不仅形成了各级组织网络及推进机制,而且取得了较大成效。这在硬件方面,体现于终身学习设施建设及讲座的数量与质量上,软件方面则体现在人们对终身学习的了解程度与参与程度上。
在亚洲,日本是第一个提出综合性的终身学习概念与政策,并将其制度化的国家。作为回应新技术革命挑战和构建未来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终身教育成为了当代日本教育革新的核心命题之一。日本最先倡导“构建学习化社会”,提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何人都可以自由进行学习”的教育愿景,并为此采取了积极的措施。近年来,日本提出科技立国和文化立国两大战略,把教育、科技、学术、文化、体育的振兴置于未来先行投资的位置。为了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日本仍然要大力发展终身教育,为国民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和创造自由发挥个人才能的环境,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终身教育或终身学习来应对少子老龄化、国际化及信息化等各种挑战。
参 考 文 献
1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吴文侃.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 施克灿.终身学习理念与日本当代社会教育的新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7.7。
4 施克灿.浅析日本的“学社融合”论[J].外国教育研究.2009.9。
5 刘凤红、纪军.当代日本终身学习的发展与启示[J]成人教育.2004.1■
[关键词] 日本教育 终身教育 第三次教育改革
作为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历来重视对国外先进知识的吸收和引进,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先后经历了三次教育改革,第一次的改革帮助日本引进和确立了近代的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在该阶段得到了普及。第二次改革始于二战后,日本排除了军国主义的影响,以美国的民主和法制为蓝本,建立了适合日本国家经济发展的民主教育体制。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完成了赶超现代化的任务,实现了国家的复兴,针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开始了第三次教育改革。终身教育是这次改革的核心问题,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有必要向终身教育体系过渡。
一、日本开展终身教育的背景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整个世界经历了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数量相对以前有了质的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向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渗透,给教育、科研、社会以极大的影响,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本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发展前途的重要因素,面对这种转变日本也不得不对本国教育做出改变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建立终身教育体制在顺应外部发展潮流之外,本国的实际现状也是做出调整的依据:
1、二战后的日本实行“拿来主义”的科技战略,采取追赶型经济发展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一跃而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这之后的日本,仅仅依靠“拿来主义”战略和追赶型模式已经不能确保自己在未来世界中的地位,选择科技立国战略和领先型模式是日本必须做出的转变,建立适应未来人才发展的终身教育培养体制也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2、经过经济高度增长时期,日本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环境、职业环境和家庭环境也与战后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
3、社会成员主观的学习欲求要求终身教育机构的出现,这种欲求也是对应着客观状态而产生的。
4、伴随着教育的普及、入学率的上升、教育机会的均等以及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日本社会也潜伏着教育的危机。
二、终身教育在日本的发展演进
最早的终身教育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孔子和庄子,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古希腊的荷马、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先哲们的有关社会、教育或人生修养的论著中。但是他们只是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的思想或是对未来社会理想的教育状态的描述,没有对终身教育理念进行系统的论证。“终身教育”一词,最早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5在法国巴黎召开推展成人国际教育会议,大会主席朗格朗提出的,日本译为“生涯教育”。
1968年,日本以“社会教育新方向”介绍终身教育的理念。
1971年,“社会教育议会咨询报告”中建议,就终身教育理念有重新检讨教育体制的必要。
1981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咨询报告的“终身教育”中建议,就人生各时期分别统整各种教育机能,充实终身教育,是以充实全体国民的人生为目的,为助其终身学习,应在所有教育制度上奠定此基本理念即意谓终身教育是统整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各种教育机能的理念,以期终生顺畅的进行学习。
1985年,临时教育审议会“第一次咨询报告”提出“迈向21世纪的日本教育”,其教育改革基本方向之一,是要“转向终身学习体制”,以纠正偏重学历的倾向,让国民在受完学校教育后,仍有学习知识的机会,亦即建立即工作又学习的终身学习社会。
1986年,临教审“第二次咨询技能报告”就提议抛弃“学校中心”的概念,为21世纪的教育体系作综合性的重组。
1987年,临教审“第三次咨询报告”建议奠定适合终身学习社会的正式性学习基础,即要培养国民具有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能自动自发的依照自己的需求,选用合适的方法,终其一生地学习。
1988年,文部省的社会教育局改成生涯学习局,成为文部省内第一大局。局下分成五课,原本只有社会教育、学习咨询、青少年教育、妇女教育四课,这一年度设生涯学习振兴课,专管有关终身学习事项。
到了1990年,政府颁布《生涯学习振兴法》,作为推动终身学习的法律依据。1991年成立东京都生涯学习资讯中心,为国民提供学习资源,支援终身学习活动,而后各地纷纷成立生涯学习中心与资讯网络,以推动终身学习。
三、终身教育的实施方式
为了满足国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构建适合国民终身学习的社会,日本终身教育的开展及实施方式主要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种方式展开:
1、学校教育领域
长久以来,学校教育主要以在校学生为教育对象。然而,随着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学校在不能如过去一样处于封闭状态,应积极主动的向社会成员开发。最为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一环,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开放互动成为时代的要求。
2、社会教育领域
日本社会教育以提高国民的道德教养、增进健康、陶冶情操等为目的,并以此来促进生活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加强社会福利的保障。为此社会教育界特别关注开发社会和社区的各种教育资源,发展起了以“公民馆”为核心的社区教育资源体系。此外还设有社区文化中心、会馆、青年之家、图书馆、博物馆、农民大学等,充分挖掘社会化的终身学习资源,构建学习资源体系。
3、家庭教育领域
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对于培养青少年、伦理观、自制力等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近年来的城市化、核心家庭化、少子化以及地域间联系的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的职能不断下降,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文部省采取了多方面措施来提高家庭的教育职能。例如,提供面向父母的学习机会与信息、建立儿童教育支援网络、开展“与孩子对话”全国运动。
四、日本开展终身教育效果
终身学习社会,主要是强调人们在一生中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学习机会,学习成果能得到恰当评价与应用。有人认为这既是教育的理想目标,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是人类社会无法达到的理想境界。然而,不管能否实现终身学习社会,这一理想目标必将为人类教育的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教育的发展也会不断接近这一目标。90代以来,通过终身学习政策的有效实施,日本不仅形成了各级组织网络及推进机制,而且取得了较大成效。这在硬件方面,体现于终身学习设施建设及讲座的数量与质量上,软件方面则体现在人们对终身学习的了解程度与参与程度上。
在亚洲,日本是第一个提出综合性的终身学习概念与政策,并将其制度化的国家。作为回应新技术革命挑战和构建未来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终身教育成为了当代日本教育革新的核心命题之一。日本最先倡导“构建学习化社会”,提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何人都可以自由进行学习”的教育愿景,并为此采取了积极的措施。近年来,日本提出科技立国和文化立国两大战略,把教育、科技、学术、文化、体育的振兴置于未来先行投资的位置。为了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日本仍然要大力发展终身教育,为国民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和创造自由发挥个人才能的环境,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终身教育或终身学习来应对少子老龄化、国际化及信息化等各种挑战。
参 考 文 献
1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吴文侃.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 施克灿.终身学习理念与日本当代社会教育的新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7.7。
4 施克灿.浅析日本的“学社融合”论[J].外国教育研究.2009.9。
5 刘凤红、纪军.当代日本终身学习的发展与启示[J]成人教育.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