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社局发[2009]86号《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深化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推动技工教育可持续发展,在全国部分技工院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本文通过对专业课理论与实习 “一体化”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根据技工教育的现状来看,要提高劳动者专业素质,就必须提升专业课教师的 “一体化 ”教学能力,只有专业课教师的 “一体化”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技工院校;专业课教师;一体化教学;教学探索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及企业对技能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更新 、更高的要求,要求技能工人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既要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又要有技术创新能力。为了适应和达到社会和企业用 人的需求,技工院校专业课教师必须提升 “一体化 ”教学能力。根据我国技工教育的现状来看,各技工院校的专业课教师非常匮乏,教师结构参差不齐,有来自大学的毕业生,有来自工厂的技术工人。由于文化层次不同,导致教学水平差异很大,有的专业课教师专业知识老化,教学手段落后,已不适应当今职业教育的需要,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影响社会对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要克服这些弊病,其根本方法就是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理论实习 “一体化”的教学能力。
1、“一体化”教学的优势——教学方式灵活多样,避免重复教学
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别进行,理论教师只讲解理论知,实习教师只讲解实际操作,各自为政,互不干涉。有的理论专业课教师虽然有较娴熟、丰富的理论知识,教学时仅局限于教材知识,照本宣科,无法结合工作的实际案例来生动的讲授。使学生理论脱离实际,没有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学习目的。有的专业实习教师只会操作 ,不懂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 ,对加工的产品讲不出道理,使学生盲目实践。这样一来就把学生变成只会重复操作的机器,使学生不能满足现代生产及企业对人才的质需求。有时,由于理论课与实习课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导致教学进度不同步。同一教学内容,理论课讲了很久,实习课还没上,有时实习课已上完的内容,理论课才开始讲解。这种理论课和实习谋相脱节的现象,既浪费课时,又重复劳动,尽管教师付出很大心血,学生对重复讲解的知识感到厌倦无味,对所学的知识还是糊里糊涂、一知半解。有时,因理沦与实习专业课老师的见解不同,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矛盾,教学效果不好 。
“一体化”教学是根据培养目标,专业课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注重发展学生综合能力,让学生动脑、动手知识技能同步养成。突出专业操作技能训练。其教学形式灵活,内容丰富,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重点突出理论与实习教学的效果,根据教学大纲,我从实际出发,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调整理论与实习不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与组合,对专业课教材理论知识便于操作,实用性强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也进行适当的调整,遵循实用的原则,通过教学实施,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实践证明,专业课“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统一教学步骤,促进教学的灵活性,避免教师的重复劳动,而且,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一体化”教学的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技能
技工院校学生群体理论素质与普通院校学生差别较大,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如果一味对学生进行不感性趣的理论教学灌输,其结果是使学生更厌烦,教学效果更糟,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和期望,如果我们能够把教学重点放在他们相对比较感兴趣的动手能力培养上,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尽量把他们从单纯枯燥的理论学习中解放出来,减轻他们的挫败感。因此突出技能训练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增强学生学习性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国教育方针,教学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中坚持以实践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在课堂上能灵活地搞好师生间的沟通,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对所学的内容,易理解、记得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采用边讲、边学、边操作的教学方式,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提 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专业课 “一体化 ”的连续性教学,使教学内容从讲授、示范、训练同步进行,增强了专业课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知识,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各项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又能很快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专业课教师具备理论与实习 “一体化”教学的能力,既能促进教学的连续性,又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
3、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一体化”教师
技工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样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 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应站在本专业发展的前沿、时刻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向。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要善于自我加压,具有终生学习的自觉性,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与创新,对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生产上需要的最新实用技术进行研究,积极参加本行业组织的各种经验交流、教学科研、学术讲座。掌握本专业的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的发展情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其充实到教学中: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应与时俱进,注重专业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既要掌握本地区的生产状况,又要了解国内外的经验和技术,结合实际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技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只有这种 “一体化”教学模式才能激励专业课教师努力祢补自己的知识缺陷,扬长避短。才能促使专业课教师认真钻研业务,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只有这样,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认识过程中,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才能使学生学的生动活泼,饶有兴趣,达到易理解、记得牢、好掌握、成效大。所以,只有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习操作的专业课教师,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人。
总之“一体化”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型的新型生产一线人才,促使我国整体生产一线工人都具有较高技能和能力,具备较好的个人素质,提升我国生产一线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以满足我国工业从业人员集约型向知识型、技术型和智能型发展的转变,满足我国实现工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一体化”教学所培育的学生是为了顺应市场的需求,也为学校今后的教学拓展了空间。全面推进教学“一体化”改革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要、提高社会声誉、加快学校发展的成功之中和正确选择。实践证明,随着我国科技进步,高新技术设备的普及 以及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涌现,要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技工院校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理论与实习 “ 一体化 ”的教学能力 。
参考文献
[1] 贺应根,夏金星.职业教育 双师型 教师内涵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
[2] 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贴于 中国.
[3] 盛波.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咨询导报 .2007(4).
收稿日期:2013-05-20
【关键词】技工院校;专业课教师;一体化教学;教学探索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及企业对技能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更新 、更高的要求,要求技能工人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既要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又要有技术创新能力。为了适应和达到社会和企业用 人的需求,技工院校专业课教师必须提升 “一体化 ”教学能力。根据我国技工教育的现状来看,各技工院校的专业课教师非常匮乏,教师结构参差不齐,有来自大学的毕业生,有来自工厂的技术工人。由于文化层次不同,导致教学水平差异很大,有的专业课教师专业知识老化,教学手段落后,已不适应当今职业教育的需要,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影响社会对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要克服这些弊病,其根本方法就是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理论实习 “一体化”的教学能力。
1、“一体化”教学的优势——教学方式灵活多样,避免重复教学
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别进行,理论教师只讲解理论知,实习教师只讲解实际操作,各自为政,互不干涉。有的理论专业课教师虽然有较娴熟、丰富的理论知识,教学时仅局限于教材知识,照本宣科,无法结合工作的实际案例来生动的讲授。使学生理论脱离实际,没有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学习目的。有的专业实习教师只会操作 ,不懂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 ,对加工的产品讲不出道理,使学生盲目实践。这样一来就把学生变成只会重复操作的机器,使学生不能满足现代生产及企业对人才的质需求。有时,由于理论课与实习课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导致教学进度不同步。同一教学内容,理论课讲了很久,实习课还没上,有时实习课已上完的内容,理论课才开始讲解。这种理论课和实习谋相脱节的现象,既浪费课时,又重复劳动,尽管教师付出很大心血,学生对重复讲解的知识感到厌倦无味,对所学的知识还是糊里糊涂、一知半解。有时,因理沦与实习专业课老师的见解不同,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矛盾,教学效果不好 。
“一体化”教学是根据培养目标,专业课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注重发展学生综合能力,让学生动脑、动手知识技能同步养成。突出专业操作技能训练。其教学形式灵活,内容丰富,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重点突出理论与实习教学的效果,根据教学大纲,我从实际出发,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调整理论与实习不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与组合,对专业课教材理论知识便于操作,实用性强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也进行适当的调整,遵循实用的原则,通过教学实施,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实践证明,专业课“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统一教学步骤,促进教学的灵活性,避免教师的重复劳动,而且,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一体化”教学的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技能
技工院校学生群体理论素质与普通院校学生差别较大,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如果一味对学生进行不感性趣的理论教学灌输,其结果是使学生更厌烦,教学效果更糟,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和期望,如果我们能够把教学重点放在他们相对比较感兴趣的动手能力培养上,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尽量把他们从单纯枯燥的理论学习中解放出来,减轻他们的挫败感。因此突出技能训练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增强学生学习性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国教育方针,教学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中坚持以实践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在课堂上能灵活地搞好师生间的沟通,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对所学的内容,易理解、记得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采用边讲、边学、边操作的教学方式,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提 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专业课 “一体化 ”的连续性教学,使教学内容从讲授、示范、训练同步进行,增强了专业课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知识,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各项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又能很快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专业课教师具备理论与实习 “一体化”教学的能力,既能促进教学的连续性,又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
3、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一体化”教师
技工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样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 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应站在本专业发展的前沿、时刻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向。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要善于自我加压,具有终生学习的自觉性,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与创新,对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生产上需要的最新实用技术进行研究,积极参加本行业组织的各种经验交流、教学科研、学术讲座。掌握本专业的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的发展情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其充实到教学中: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应与时俱进,注重专业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既要掌握本地区的生产状况,又要了解国内外的经验和技术,结合实际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技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只有这种 “一体化”教学模式才能激励专业课教师努力祢补自己的知识缺陷,扬长避短。才能促使专业课教师认真钻研业务,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只有这样,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认识过程中,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才能使学生学的生动活泼,饶有兴趣,达到易理解、记得牢、好掌握、成效大。所以,只有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习操作的专业课教师,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人。
总之“一体化”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型的新型生产一线人才,促使我国整体生产一线工人都具有较高技能和能力,具备较好的个人素质,提升我国生产一线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以满足我国工业从业人员集约型向知识型、技术型和智能型发展的转变,满足我国实现工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一体化”教学所培育的学生是为了顺应市场的需求,也为学校今后的教学拓展了空间。全面推进教学“一体化”改革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要、提高社会声誉、加快学校发展的成功之中和正确选择。实践证明,随着我国科技进步,高新技术设备的普及 以及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涌现,要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技工院校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理论与实习 “ 一体化 ”的教学能力 。
参考文献
[1] 贺应根,夏金星.职业教育 双师型 教师内涵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
[2] 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贴于 中国.
[3] 盛波.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咨询导报 .2007(4).
收稿日期:201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