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亮:散发创新魅力的阳光男孩

来源 :金色年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60423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亮,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机电与交通工程系三年级学生。曾获得学院实践技能竞赛二等奖,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创新杯”科技作品二等奖, 200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等,连续两年参加了CCTV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在2004年的大赛中他不负众望取得了全国八强的好成绩,而在2004年第二届中国舞蹈机器人大赛中以唐亮为主要队员的参赛队获得了冠军。
  终于,在正平馆机器人研发中心找到了唐亮。早就想采访他了,也早就想了解这位多次在院系乃至全国等各种大赛获奖,为我校争得多项殊荣的风云人物成功背后的秘密了。见他那整洁而干练的着装、甜甜的笑就给人留下了很随和的第一印象。桌子上除了电脑,大大小小的工具盒、奖牌、奖杯外,再有的就是那些厚的像字典样的书了。
  小时候的唐亮应该是属于调皮的那种吧,从小就对电子、电路方面存有强烈的好奇心,常常因为把家里的电子产品拆了又装,装了又拆而遭到父母的责备。也曾用纸盒、瓶盖等东西做过‘机器人',这也为他后来在制作机器人这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喜欢创新!”唐亮说。自从上大学开始,他就没有间断过找机会锻炼自己,而每一次锻炼都有创新。2005年元月,在配合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节目组来我院录制有关机器人知识的节目的时候,唐亮和他的同学们也为此作了很多工作。他在机器人制作上体现的创新意识和给栏目组留下了深刻印象。
  担任副班长的他,课余时间也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以及新产品的开发。2004年,利用暑假他还在深圳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担任了软件开发,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每一件事情,是唐亮的原则。每次参加比赛前他都要告诉自己:一定要成功,一定要坚持下去,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能放弃。"记得那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快要到比赛了,大家弦都绷得很紧,由于我是上场的参赛选手,责任重大,想到这些我就更加努力了,队员们哪方面遇到问题我们大家就一起查资料,分析问题,争取在最短时间来解决它。" "那个时候,通宵达旦是很经常的,有时大家为一个难题忙的甚至都顾不得吃饭呢!"说这些话时他显得很轻松的样子."比赛结束了,也取得了好成绩,高高兴兴地回到家,而妈妈的第一反应却是‘怎么一下子瘦了这么多啊?!'"也正是因为这样,不在身边的父母也总为他担心。从那以后,每个快到比赛的那些日子,妈妈天天都打电话问寒,问暖,临别还要叮嘱他要按时吃饭,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保重自己的身体.
  当问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条件时,他这样说道:“持之以恒!”“说真的放弃一件事情真的很容易,而想要在某件事情上有所建树也的确很难.最重要的是要有恒心,努力奋斗,越在关键的时刻就越要沉稳,坚持不懈.这样你才具有了成功的条件。"
   加入机器人制作这个行列这么久了,给他人生很大帮助的是郝卫东老师。说到郝老师他显得有点激动。“郝老师人很好,他和我们大家的关系不像老师与学生,更像是好朋友。我们经常一起学习,工作,一起吃饭,聊天,讨论生活。”唐亮说从郝老师那里我学到很多,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他教会大家在大学里如何做人,如何完善自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会放下手上的工作,帮着分析和解围,指导他的人生发展航向。“他做事认真,负责,考虑问题很细致,交际广泛并且有求必应,总之是个很好的人!”这是合作伙伴们给他的评价。说到他,老师们也竖起大拇指笑言:“他是一个好帮手啊!”
   朋友们的理解、支持和那一份份深厚友情更是让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我有好多好朋友,他们个个都很优秀,可以说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也不会有今天的我。单凭一个人的力量真的是非常的有限,个人离不开集体,只有大家共同努力,相互合作才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能得到今天的收获,当然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父母的鼓励。唐亮的父母一直是他人生道路上的风向标,遇到挫折、困惑的时候,家人永远都会向他敞开最温暖的怀抱,成为他最强大的精神后盾。
  “从小事做起。”他就是凭借这样的信念一路坚强的走了过来。面对生活他有的是挑战自我的信心和乐观向上的心态。“我的课余生活几乎都是在这里(机器人研发中心)度过的。在这里我们大家一起学习、工作。为发展自己的兴趣,虽然日子过得很是忙碌,但我们却觉得是非常快乐的。”“虽然没有假期,没有太多的放松,但我觉得那种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实质上就是休息,就是课余生活之外的不同于常人的放松。”
  从采访伊始到结束,他的脸上始终带着愉快的微笑。“用兴趣决定方向,坚持就是胜利!”这就是唐亮,永远对自己,对生活充满信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选择付出。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潇洒地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不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精彩。
其他文献
一、初闯莫斯科,我差点沦落为乞丐    2001年初,大学毕业不久的我,因不满足国内那份微薄的收入,依仗自己的俄语学得不错,就去了莫斯科投奔堂叔父。堂叔父早年留学莫斯科,如今已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副总。但是,他对我的贸然投奔显得很冷淡,加之我没有学到实用性的专业知识,便拒绝我到他所在的公司做事。  当时,我一气之下真想回国,但又怕被人耻笑,因此决定孤注一掷。对于文史专业毕业的我来说,要在经济不景气,社
期刊
乍暖还寒时节,我首次接到华的来信时,他已经在美国打工三个多月了。他曾告诉过我赴美打工的想法,临走前却没有通知我送行。他的低调自有他的理由,我没有责备他。  华跟我初中同校,考上重点中学后同在一个班级。我与华的交往从高中开始,毕业后情谊日笃。华在初中时是颗璀璨的明星。成绩稳居前三名;自从进入重点中学,他的用功不仅没能让他出类拔萃,成绩反而一落千丈。大概是性情相投,加上惺惺相惜,我跟他走得恨近。他有一
期刊
东汉时期的窦宪,仗着自己的妹妹是皇后,盛气凌人,飞扬跋扈。许多大小官员争先趋奉,只有少数人例外。  有一年,窦宪纳妾,汉中邵太守也准备到洛阳送厚礼。太守手下有个很有见识的官员叫李部,直言不讳地劝阻太守说:“有史以来,专横擅权的外戚,有几个能有好下场的?当今的窦将军以皇亲国戚自居,道德不修,礼仪不讲,以势压人,为所欲为。希望大人能一心一意侍奉皇上,不要与窦将军交往。这份厚礼就不要送了。”  李部说完
期刊
最近认识一位艾姓朋友,他说起自己的经历,很能给人一些启迪:“年轻时,我曾三次失去好杌会:第一次是工厂招工,我和村里的另一个青年条件均等,他比我大两岁,他父母请村干部向我求情:你年轻,有的是机会,这次让给他吧。我答应了。后来,他进城当了工人,我一直是农民。第二年征兵,我体检合格了,而大队书记仗着他手中有权,将他耳聋的儿子送进了部队,我又一次失去了机会。第三次是保送‘工农兵学员’,我的入学通知下到了公
期刊
有些情感,要在我们分开之后才修炼成正果。    毕业那年,我坐在办公室里每天看着晕头转向的来稿。我很不习惯,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能够把这份差事做好吗?一点点地在心里伤感起来。  下班之前,一个远在长沙的朋友电话给我。他在继续准备着他的司法考试。我说“还不好好学习去,大什么电话,浪费时间。”  他说,有一件小事情要汇报汇报。不过等你回去再说吧!晚上,我坐着公共汽车颠簸着回家。心里想,有什么事情要汇报的
期刊
一个一贫如洗的下岗工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终于创出了自己的一条创业路,并成为该行业品牌的代言人。他的传奇经历诠释着一个人生哲理,那就是:在绝境面前不低头,开动脑筋,编织梦想。  他,就是武汉星达防火门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石竹武。    冲出逆境    1994年对于石竹武来说是一个灾难性的一年,因企业效益滑坡,石竹武从武昌重光机械厂下岗了,妻子不久也下岗了。看着还在上小学的儿子,石竹武第一
期刊
青春档案    在就业寒流席卷中国大学生的今天,毕业生张锐同时拿到世界著名的摩根斯坦利银行、麦肯锡和宝洁三家顶尖公司的OFFER,够牛。这样的牛人,大学生活是否会像我们想像中那样紧张而又沉重?  张锐的同窗好友,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律师史欣悦告诉你答案。    我与张锐实在是很熟。但是非要用文字把他有景有理地描述一番,却颇不容易。手抚键盘,不禁回想起我们睡上下铺的大学生活、故事
期刊
小王是南京某重点中学的尖子生,高考全力冲刺清华。经过三天鏖战,小王和他的家长、老师感觉都不错。小王也觉得可以彻底放松一下。可事与愿违,猛睡两天后,小王不但未能放松,相反却经常表现出以前从未有的异常现象:要么呆头呆脑,反应迟钝;要么反应激烈,因为一点小事与父母大吵大闹,好像有点神经质。  小王考试后表现出的异常反应,实际上是考试的一种后遗症。在考生中有一定的普遍性。造成这种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期刊
一  10多年前,看了老鬼的《血色黄昏》,他在此书后记如是说:都说“文如其人”,我妈妈怎么不“文如其人”呢!(注:老鬼的妈妈乃《青春之歌》作者杨沫)。笔者颇有同感。当今社会“文如其人”确实越来越少了。人用文字表现自己是一回事,在现实中表现的人是另外一回事。盖因为那文字是用来换银子的,而词句之优劣或能否取得读者乃至权威之认可决定文字之价格也,所以要包装;而在大地上行走的人是无法包装的,于是就“文不如
期刊
生活之友  “小丫头,你从来没出过门吧?在外面有什么事就大我手机……”    一放暑假,我就决定出去旅游。临时没有邀到同伴,于是自己看了看地图,找到目标,打点了一个大大的背包,就一个人出发了。  来到宜昌港买船票时,我才体会到草率的后果。看着长江航线入川后的一长串陌生地名,我懵了,不知道该搭到哪一站。工作人员和我几句简单问答,就摸清了我的底细,“小丫头,你从来没出过门吧?还敢一个人去峨眉山那么远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