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在求职时,求职栏中除了学习经历、身世背景之外,一定要填上年龄这一栏,年龄代表着一个人最基本的生理情况,也代表着一个人在社会上还有多少优势。台湾是第一波流行以四年级生(1950年以后出生者)、五年级生、六年级生、七年级生来称呼某某人的地方,并且以五这个数字来作为前段班、后段班的分野。例如,出生于1965年以前的人就被称呼为五年级前段班,1965年以后出生者就被称呼为五年级后段班,这种说法已经从台湾延伸到大陆的职场,大陆上不少朋友也流行以这种称谓来介绍自己,尤其是超过40岁的中年朋友更喜欢主动说自己是“几年几班”,仿佛向外宣示自己跟得上流行、不落伍,这是非常有趣的心态。
“几年几班”这种新的称谓不仅表示一个人的生理年龄,更显示年龄背后所代表的时代意义以及其竞争力。在工作职场里,五年级生已被视为LKK级(意谓老了),六、七年级生才是职场新主力。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流行语言,在流行“几年几班”的称谓后,将来肯定陆陆续续还会诞生更多新的说法。姑且不论有多少种新的流行语,流行会变,但职场上“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游戏规则却是永远不变的,每个人都必须通过它的考验。
在讨论职场上的棘手问题之前,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一辈子只待在一个单位里干一份工作的情形绝对会大幅减少,除了老板之外,所有人都必须历经一次又一次的求职面试才能继续攀登事业的那座高山。换句话说,未来每个人都必须好好研修职场求生术,否则你的行情永远只能徘徊在谷底,并且对自己一再失败的职场表现感到束手无策。即使是一直被视为当红炸子鸡的科技人员今如也都受到产业波动的影响,必须透过不断的求职机会,才不至于中断自己的职场生涯。
根据台湾人力中介网站——104人力银行的调查,目前台湾的就业市场里有50%的机会是属于理工工作,25%属于业务性质的工作,其余的25%则属于行政工作包括保险、会计、秘书等。这三大项当中,行政工作的竞争最为激烈,而业务性质则是大部分人所排斥的,排斥的原因不外乎是认为拉业务的形象不好,或自己的个性比较内向只喜欢indoor的工作。初次看到这样的分析,你可能认为理工、科技从业人员肯定是最稳当的职业了,其实不然,目前的科技从业人员正面临“四低一高”的冲击,所谓的“四低”指的是:年薪缩水、低于台币50万,从事科技工作的热情变低,自我的信心变低(有六成的人担心失业),对工作的满意度变低。而“一高”指的是想换工作的意愿变高了。通常这一类的人属于中年转业居多。
再来看看一份趋势分析,目前不论是大陆或台湾,服务业都是产业比重最强的一个领域。例如,国外的服务业已经高达七成,台湾的服务业占所有产业比例的六成,人力中介专家评估,两岸的产业走势将和其他欧美国家一样;两岸的服务业都还有成长的空间。换句话说,将来即使是科技领域也都会孕育出许多的服务业来,例如,两岸的人力中介网站就是科技产业中的服务业,这说明了未来的科技人员如果想要掌握工作机会,就得多多注意服务的概念与Social的问题。
笔者为什么特别强调Social的问题呢?因为我看到以往初出茅庐的小子与等待中年转业的朋友,在求职市场上原本是属于两条互不相干的平行线,但在景气波动中,却演变成年龄层悬殊的求职者互相厮杀地竞逐同一份工作。那么请问读者朋友一个问题,各位认为四年级生、五年级生、六年级生、七年级生当中,哪一个年龄层较具优势呢?
台湾主持人力网站的总经理杨基宽先生与大陆几家企业的老板不约而同地对不同年龄层的竞争力作了这样的解释:六、七年级生——有常识但没专业知识;五年级生——有胆识但没见识;四年级生——有见识但没胆识。另外,在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上,六、七年级生最爱问:“Whereismoney?”、五年级生最爱问:“Whereisvictory?”、四年级生最爱问的是:“Whereislife?”
根据以上不同的心态,你认为几年级生较有竞争力呢?其实谈到竞争力,就不得不把眼光拉到两岸人才市场。我有位台湾的朋友感慨地提及他某一回在上海共同参与活动的经验,那场活动主题为“如何到外企工作?”,参与人数有300多位上海当地的年轻人,当台上主讲者以流利的英文发表谈话之后,司仪立即要求台下观众发问,并一概以英文提问。这时一旁的朋友心里盘算着若以台湾的情形来衡量的话,恐怕300人中有9个人举手就不错了,怎料当时台下不只9个人而是有九成的上海朋友抢着举手以英文发问。姑且不论提问者的英文程度如何,光是大陆年轻朋友这股对求知的渴望与热切的表达欲望,都在威胁着对岸的台湾职场。对于这一点,我个人也有深刻体会,借着在大陆授课的机会,我与大陆白领及年轻人接触的心得就是人人追求成功的动力非常强烈。
如果此刻的你正在工作职场的波浪中时浮时沉,如果你自认为基本能力与他人并无太大落差,但老是职场不得志、人缘上也失意,那么从此刻起,你必须重新燃起对追求成功的欲望,重新建立个人Social的竞争力,重新检视自己掌握机会的能力。
(作者为台湾知名节目主持人、作家、职场形象专家,现居北京。本文选自作者新作《如鱼得水——职场成功第一书》。Social,意思为“社交”。)
(编辑:刘姗姗)
“几年几班”这种新的称谓不仅表示一个人的生理年龄,更显示年龄背后所代表的时代意义以及其竞争力。在工作职场里,五年级生已被视为LKK级(意谓老了),六、七年级生才是职场新主力。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流行语言,在流行“几年几班”的称谓后,将来肯定陆陆续续还会诞生更多新的说法。姑且不论有多少种新的流行语,流行会变,但职场上“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游戏规则却是永远不变的,每个人都必须通过它的考验。
在讨论职场上的棘手问题之前,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一辈子只待在一个单位里干一份工作的情形绝对会大幅减少,除了老板之外,所有人都必须历经一次又一次的求职面试才能继续攀登事业的那座高山。换句话说,未来每个人都必须好好研修职场求生术,否则你的行情永远只能徘徊在谷底,并且对自己一再失败的职场表现感到束手无策。即使是一直被视为当红炸子鸡的科技人员今如也都受到产业波动的影响,必须透过不断的求职机会,才不至于中断自己的职场生涯。
根据台湾人力中介网站——104人力银行的调查,目前台湾的就业市场里有50%的机会是属于理工工作,25%属于业务性质的工作,其余的25%则属于行政工作包括保险、会计、秘书等。这三大项当中,行政工作的竞争最为激烈,而业务性质则是大部分人所排斥的,排斥的原因不外乎是认为拉业务的形象不好,或自己的个性比较内向只喜欢indoor的工作。初次看到这样的分析,你可能认为理工、科技从业人员肯定是最稳当的职业了,其实不然,目前的科技从业人员正面临“四低一高”的冲击,所谓的“四低”指的是:年薪缩水、低于台币50万,从事科技工作的热情变低,自我的信心变低(有六成的人担心失业),对工作的满意度变低。而“一高”指的是想换工作的意愿变高了。通常这一类的人属于中年转业居多。
再来看看一份趋势分析,目前不论是大陆或台湾,服务业都是产业比重最强的一个领域。例如,国外的服务业已经高达七成,台湾的服务业占所有产业比例的六成,人力中介专家评估,两岸的产业走势将和其他欧美国家一样;两岸的服务业都还有成长的空间。换句话说,将来即使是科技领域也都会孕育出许多的服务业来,例如,两岸的人力中介网站就是科技产业中的服务业,这说明了未来的科技人员如果想要掌握工作机会,就得多多注意服务的概念与Social的问题。
笔者为什么特别强调Social的问题呢?因为我看到以往初出茅庐的小子与等待中年转业的朋友,在求职市场上原本是属于两条互不相干的平行线,但在景气波动中,却演变成年龄层悬殊的求职者互相厮杀地竞逐同一份工作。那么请问读者朋友一个问题,各位认为四年级生、五年级生、六年级生、七年级生当中,哪一个年龄层较具优势呢?
台湾主持人力网站的总经理杨基宽先生与大陆几家企业的老板不约而同地对不同年龄层的竞争力作了这样的解释:六、七年级生——有常识但没专业知识;五年级生——有胆识但没见识;四年级生——有见识但没胆识。另外,在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上,六、七年级生最爱问:“Whereismoney?”、五年级生最爱问:“Whereisvictory?”、四年级生最爱问的是:“Whereislife?”
根据以上不同的心态,你认为几年级生较有竞争力呢?其实谈到竞争力,就不得不把眼光拉到两岸人才市场。我有位台湾的朋友感慨地提及他某一回在上海共同参与活动的经验,那场活动主题为“如何到外企工作?”,参与人数有300多位上海当地的年轻人,当台上主讲者以流利的英文发表谈话之后,司仪立即要求台下观众发问,并一概以英文提问。这时一旁的朋友心里盘算着若以台湾的情形来衡量的话,恐怕300人中有9个人举手就不错了,怎料当时台下不只9个人而是有九成的上海朋友抢着举手以英文发问。姑且不论提问者的英文程度如何,光是大陆年轻朋友这股对求知的渴望与热切的表达欲望,都在威胁着对岸的台湾职场。对于这一点,我个人也有深刻体会,借着在大陆授课的机会,我与大陆白领及年轻人接触的心得就是人人追求成功的动力非常强烈。
如果此刻的你正在工作职场的波浪中时浮时沉,如果你自认为基本能力与他人并无太大落差,但老是职场不得志、人缘上也失意,那么从此刻起,你必须重新燃起对追求成功的欲望,重新建立个人Social的竞争力,重新检视自己掌握机会的能力。
(作者为台湾知名节目主持人、作家、职场形象专家,现居北京。本文选自作者新作《如鱼得水——职场成功第一书》。Social,意思为“社交”。)
(编辑:刘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