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高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的策略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kiq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物理不仅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更主要的是促进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长时间的应试压力,以及知识点的不断增多、课时的不断减少,让学生们习惯了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让学生们的学习依赖性越来越重,学生一味的在寻找解题规律,完全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学生对于教师刚讲过的知识当时都能听得懂,但是时间不久就会渐渐生疏起来,这样时间一长,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急剧下降,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也少之又少,教师的教学效果自然而然也就呈现出递减的趋势.此时必须调动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课堂的效果就成了每位物理教学工作者首要解决的教学任务.
  1 从物理基础知识着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1.1 物理定律和所用公式在课程中灵活体现
  清晰掌握物理公式及其适用条件、各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和符号表示等.对教学内容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利用物理定律和物理公式来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不仅要求教师根据认识规律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还要针对物理定律和物理公式的解题思路做课堂设计,备注学生在解答习题和运用物理量时,务必遵循使用单位的统一以及解题的规范.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将予以学生独立思考和完成例题的时间,教师在指点和引路的方式中令每位学生自主动笔答题,并在课堂之上随机抽调学生来口答问题,整合课堂秩序,引发课堂讨论.教师要善于把已知的一般原理和基础知识应用到不断变化的新情境之中去,做出合理的判断,选择合适而又简捷的途径,正确地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1.2 随堂检测学习的效率
  随堂检测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可以了解学生通过学习是否掌握了教材的基本内容,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达到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找出学习的缺陷.达标测评设计要注意:①密切对应教学目标;②要突出重点目标;③难易程度要适当;④易于反馈评价检测.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使他们在最理想的状态学习,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2 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在设计每一节课时,把该节的知识分为:了解、知道、会等来展示目标,我们在模式教学试验中主要以教师对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和学生问题来展示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发散思维,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自觉性,建立师生和谐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为同学之间提供了合作和交流的机会,保证学习效果,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教学方式还是存在一些不足,还需要广大物理教师和学生们不断努力和探索.
  [HJ1.3mm]例如,高中物理《平抛物体的运动》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水平,只受竖直方向的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②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g.③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并能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答问题.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③掌握实验中使用的物理科学方法(条件控制法、归纳法等)
  3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图象的兴趣和能力
  图像法中的图象可以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并便于找出其中的规律,确定对应的函数关系.它可以将测量结果取平均值,可以由图象直接求出待测量.利用图象法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体现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测定电源电动势、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等实验中.对于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选取T2为横坐标,L为纵坐标,则描绘出的直线的斜率反映的是本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测定电源电动势实验中,以I为横坐标,以U为纵坐标,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图象是一直线,此直线向两侧合理的外推,则纵轴截距的物理意义应当是电源电动势E,而图线斜率(取正值)的物理意义应当是电源内电阻r.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根据测得的数据描绘出光滑曲线,此曲线反映的是通过小灯泡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既两者的关系为非线性关系.通过以上的实验操作训练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图表的能力.
  4 享受探究式教学的喜悦
  探究式教学是以课堂探究为基本特征,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的经历和生活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提问、猜想、实验、分析、评估、交流等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探究活动,尝试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要求要恰当,一步步地引向深入.在这一过程中要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发现的乐趣,逐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如,在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时,实施了这样的探究教学:
  教师首先根据实施方案,引导学生根据匀变速推导出 ,然后采用如图1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
  第一次控制小车质量m相同,拉力F1=2F2,实验得到位移x1=47.5,x2=26.5,这样的实验数据与老师想要的x1=2x2有差距,老师赶紧解释说这是实验误差,并对装置作了些调整,重新实验,得到x1=13.5,x2=7.5.老师说,这次好多了,误差也小了.
  第二次,为了给学生参与的机会,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进行在F相同,m1=2m2的情况下的实验探究.学生实验,得到的数据更让老师失望.老师忙解释说,该同学操作不当.老师重复实验,但实验数据仍然与理论值x2=2x1有较大差距.后来老师索性引导学生进行误差分析:小车m大,摩擦也大,于是给质量较大的装置重物盘内再加一个小铁夹,学生重新实验后,得到了理想的数据结果,老师高兴地说:“好了,这次做出的结果很接近x2=2x1,果然误差减小了!”
  很显然,该老师没有从探究的角度去用试验数据归纳a、m、F的关系, 而是用牛顿第二定律(结果)去对比判断实验数据,没有摆正自己作为一个未知的“探索者角色”的位置,“本末倒置”,后来甚至对比牛顿第二定律去分析实验误差!
  总之,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提出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有关的问题,或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一定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诧异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索学习的愿望.
其他文献
1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1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要求了解初中物理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着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到底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能否联系实际问题并让所学知识得以应用呢?学了《光的色彩 颜色》一
在新课改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引领下,教育界对课堂教学中的“生成”现象给予了高度重视.“预设”与“生成”这一对矛盾开始凸现在教师面前.其实,这对矛盾早己存在,只是在“教师为中心”的时代,我们忽视了“生成”的存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河床,是生成的基础,而生成则是真正的河流,是预设的深化与提高,二者相辅相成.预设能促进生成,生成离不开周密的预设,课堂因预设更充分、更饱满、更有实效,课堂因有生成更显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部分学生认为不可能存在的运动,例题如下.  1.如图1所示,质量m=10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20 N的作用,则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  A.0 B.4 m/s2,水平向右  C.2 m/s2,水平向左 D.2 m/s2,水平向右  解析 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竖直方向受重力、支持力.竖直方向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又是重要的学习内容.科学探究对提高学生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不仅要开展实验探究教学,而且要开拓探究空间,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发展.  笔者认为要开拓探究空间,提高学生素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提高教师的素质,发挥教师作用,开拓探究空间  开拓探究空间,提高学生素质,大量的实际工作是教师实施的.只有提高了
本文就江苏省实际新课改“五严”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如何把握物理课堂,谈谈笔者的看法.  1教师对两个飞跃的问题认识不够清楚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新授课需要完成认识的两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质的飞跃.即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现在许多教师物理新授课的教学过程中忽视(或忽略)了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掌握,都必须有一个认知
在中学阶段,物理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其教学基础主要是技能操作与实验探究,通过计算与分析等方法掌握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教师在开展各教学环节时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接受情况与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安排教学进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保证其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勇于探索,体验物理学习的乐趣.  1 分析现状,把握高中物理互
提问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来看,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呈现出诸多问题,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主要表现为:提问没有针对性、层次性、启发性、开放性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教师不注重学生回答后的反馈等.因此,教师必须正视物理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视角优化课堂提问,以促进有效课堂的构建.  1 设计生活问题,诱发回答兴趣  有针对性的问题才能让学生有明确的思考方向.为此,在设计问题时
“同课异构”课主要指同一课题,由不同教师在不同班级实施的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比较研究方式,“同课异构”在近年来的校本教研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课异构”课的开展对于提升执教教师和听课教师的教材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方法优选意识、教学反思意识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如何发挥 “同课异构”课的最大功能,使我们通过授课、听评课收获得更多? 下面笔者通过《阿基米德原理》两节“同课异构”课的对
高中物理教学是照本宣科还是另辟蹊径,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展示去感悟物理学科的深奥趣味才是物理教学的关键.长期以来物理教学强调抽象的物理概念,而忽视了其演变的过程,这让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作业基本上能完成,甚至对“补视图、补漏线”一类也能做出来,但深入了解一下,很多同学并不知道自己画的图,特别是较为复杂的图所表达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