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阅读的违和感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wxl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文明的底稿。
  文化是一个人无法褪色的身份符号,是忘掉一切刻意學习的知识之后,所剩下的积淀物,也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共识和生活方式的认同。
  目前,文化虽然有数百个可供参考的定义,但无一令众人满意。在最权威的《辞海》里,文化从狭义上说是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而在中国古代则指帝国所实施的文治和教化,如王融在《曲水诗序》里所言:“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那么,在权威的文化历史学家雅克·巴尔赞那里,文化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色呢?
  二○一四年的某日,当我拿到这本《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的时候,满心欢喜,以为通过这本书的全景阐述,可以令我管窥西方文化五百年的前世今生,并能启发我即将启程的中国文化之旅。
  从二○一四年八月十九日开始,我进行了历时一个多月的“寰行中国”的中国文化之旅,从上海到武汉、武汉到成都、成都到拉萨、拉萨到西宁、西宁到西安、西安到烟台,试图通过这六条线路了解中国文化的融合和变迁。
  我原以为,《从黎明到衰落》能够对我这场旅行有所帮助,能成为我在路上的一本随身书,能给我带来极佳的阅读体验。但是,我放弃了带它上路的想法,它的汉译本,语言絮叨、琐碎,有点词不达意,阅读超过五页就让人有了疲惫之感。或许,我对这本书期望过高了,其实作者曾坦言自己“不是为了像马克思、斯宾格勒或汤因比那样提出一种新的历史哲学”,而更多是像一位老者在晦涩地讲述着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更确切地说是在四百年间的变迁。只是,雅克·巴尔赞在讲述“黎明”时是精彩的,讲到“衰落”却略显笔力不足。毕竟,这是一本创作于作者八十五岁至九十三岁之间的了却心愿之作,为了表达敬意,我愿意接纳其所有的抱憾之处。


  没有人能否认《从黎明到黑暗》是一部权威之作。
  著者雅克·巴尔赞先生是美国文化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一九○七年出生,一九二○年随父抵美,二○一二年去世,享年一百零四岁。这位文化历史学家在其漫长的一生中著作等身,他一共写了三十多部著作,内容涉及哲学、音乐、思想史、当代艺术乃至侦探小说。《从黎明到衰落》出版于先生九十三岁高龄之际。
  《从黎明到衰落》原本会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问世,但是一位长者劝阻了当时二十岁出头的雅克·巴尔赞:“你应该在八十岁之后写作这样的作品。”延至雅克·巴尔赞八十五岁高龄,“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才重新进入这位史学翘楚的创作视野。
  巴尔赞曾说:“我不期望读者会十分满意。谁也不愿意听到自己长期信奉的观点受到质疑,更不用说找出理由来为一条曾经被奉行而现在却受到普遍谴责的原则或政策开脱—比如君权神授。”所以,他援引利奥波德·冯·兰克(1795-1886)的“不作价值判断”的史学原则为自己撑腰:“每个时代在上帝眼里都有其存在的道理,那么,在人的眼中它至少应得到同情。”
  这会是一本固执己见的书吗?巴尔赞生前曾经担忧评论家对其观点存有偏见。因而,他反问,哪一本值得一读的书不是如此?好的历史著作不仅合理可信,而且有无可争辩的事实作坚实的基础。事实的选择和组合构成了历史研究的多个维度。而巴尔赞的这本著作之所以有八百余页,也是在不断地组合历史事件,并叙述历史人物的故事和场景,但是这种叙述并没能像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十四篇历史特写》里那样,引人入胜。而在这本书的封二介绍里,却言过其实地说:“在这位史学大师流畅的文笔之下,五百年的历史故事也能像《红楼梦》一样,出场人物个个栩栩如生,‘剧情’高潮迭起,无处不精彩!”我不知道这句话是谁加上去的,写这句推荐语的兄台,要么没有看过《红楼梦》,要么没有看过《从黎明到衰落》,他看到的只是出版愿景。事实上,无论人物形象或者事件剧情,巴尔赞都没能像茨威格那样,让读者重回历史现场,仿佛与历史对话。
  作为一本“文化断代史”,《从黎明到衰落》的写作没有做到场景恢宏而又描写细腻的两全其美,在这方面,或许当过记者的威廉·曼彻斯特是他的榜样。在《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里,威廉·曼彻斯特对这四十年里与美国有关联的诸多方面都有着细致入微的刻画,从政治层面的经济大萧条、总统竞选、朝鲜战争、水门事件等,到美国人的精神面貌、社会风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再到演艺界的奇闻趣事、妇女的流行服装、青少年的时髦追求,甚至对英语词汇的最新演变和人们的性观念都作了面面俱到的讲述,令人难以掩卷。
  因而,从这个角度上讲,《从黎明到衰落》的文本无法像茨威格和威廉·曼彻斯特等人的作品那样,富有启迪和写作技巧,更无法影响媒体人和作家的写作范式。


  《从黎明到衰落》带给我的阅读体验是违和感。
  违和感是指一个事物与另一件有关联的事物或与环境对比后产生不适应、不融洽,从而具有的一种疏离感。在这本书里,我总是试图去找到使我持续下去的阅读趣味,结果在数次尝试之后,还是不由自主地去随机翻阅。正如《纽约时报》评论的那样,雅克·巴尔赞是一名“能作出中肯在行的评论”的历史学家。所以,对我而言,这并不是一本适合一鼓作气阅读的书,我总是在似曾熟悉的史实和人物那儿停留、品味观点,而在遭遇那些让我感到索然无味的事件和人物时转场。拿起、放下……无疑成为这本书在我手上的常态。
  在《从黎明到衰落》一书中,巴尔赞以四场大革命为标志来对这五百年进行划分:宗教革命(1500-1660)、君主制革命(1661-1789)、自由革命(1790-1920)和社会革命(1921年至今),并以此为主轴,详述这些变革在思想和物质层面所带来的冲击,这些冲击又如何交互作用塑造出今日我们所见的世界。
其他文献
说起《洋葱皮》,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联想到君特·格拉斯的回忆录,不过请再仔细一点—德语“Beim H?uten der Zwiebel”,转到英文“Peeling the onion”、西语“Pelando la cebolla”、中文“剥洋葱”,都意在显示他摆了一个深思熟虑的造型,一个强力追究自己的动作;但这里要说的一本书更加内敛,《洋葱皮》,原文写作Tela de sevoya,直译是洋葱的“布
期刊
一  记得一九九八年夏回到上海,机场大巴从浦东过江,外滩,一片灯火通明突现在眼前,恍若迪士尼幻美世界。惊艳铭刻在记忆里,然而过去并没有随着告别的手势而消失。那时我在哈佛准备博士论文,回来收集有关周瘦鹃的资料。十年暌违,旧友新知相聚,谈起我写了几篇有关“革命”的文章,得到许多鼓励,回美国后于是把箧中的资料置于一边,一头扎进哈佛燕京图书馆,继王韬、梁启超之后写了孙中山、茅盾等章节,二○○○年出版了《“
期刊
“九一八”事变之后,上海、南京爆发了大规模学生运动,中央大学的教学一度陷入停滞,校长人选迟迟未定,工资仅发二三成。于是,吴梅(字瞿安,1884-1939)携眷返回苏州老家。紧接着“一·二八”抗战爆发,苏沪一带人心惶惶,在一片烽火中度过了一九三二年的春节。到了三月间,战事日趋严重,苏城或有不保之虞,当时避兵移居者或往乡下,或往湖州一带,吴家也乱成一团,拿不定北上河洛或避兵淮扬的主意。吴梅认为不行则已
期刊
一  曾经有几年,每到圣诞节,我和家人都喜欢开车沿着纵贯北美的101号公路,从阴郁多雨的温哥华,驶向阳光灿烂的加州,一路浏览西海岸的风光景色。在辽阔的海洋,和郁郁葱葱的红松林之间,加州那些分布在金色沙滩上的小城镇,从旧金山南边的蒙特瑞,到洛杉矶北边的圣芭芭拉,红瓦白墙,鲜花盛开,犹如一处处人间乐园,给人一种错觉,这里永远好天气好风光,财富和青春也永远挥霍不完。  在硅谷的经济,好莱坞的影视,以及西
期刊
大致说来,阿尔丁夫·翼人的长诗《沉船》建基于一个双重结构:对民族历史和文化记忆的挖掘,对个体生命意义的追寻。源于对生、死、自由等基本命题的困惑,翼人触摸到了自己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交汇点,找到了进入民族历史和文化记忆的基点和入口;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宗教信仰,则为翼人的追问提供了丰厚的情感和思想支撑,增强了他面对生命本体问题时的底气与胸襟,开拓了诗人的心灵视界和生命境界。“河流”是翼人对本民族原始
期刊
关于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卒年:辞世时才二十五岁(图1)。  紧接着这个岁数的是另一组数字:在仅仅六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创造了上千幅让人过目难忘的画作,还招来了大批的模仿者,甚至伪造犯。  这么说虽然正确无误,听来却有陈词滥调之嫌。在那些整天和他混在一起的人眼中,甘于庸常就等于冒犯品味。  所以,更好的开头是他死于肺结核。更好,因为这几乎是那些天妒英才而早夭
期刊
二○一七年八月美国“右翼大团结”在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镇(Charlorttsville)举行示威导致暴力冲突后,我泛览各种报道和评论,不禁想起七十多年前出版的一本书—瑞典学者贡纳尔·默达尔(Karl Gunnar Myrdal,1898-1987)的名著《美国的两难困境:黑人问题和现代民主制》(An American Dilemma: The Negro Problem and Modern D
期刊
冒广生(1873-1959),字鹤亭,号疚斋,江苏如皋人,与明末清初大才子冒辟疆同宗,举人出身,是我国近代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等不同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聘为上海市文管会特约顾问、上海文史馆馆员。冒广生一生辗转南北,但与苏州籍的江标、顾麟士、曹元忠、金心兰及客居吴门的吴俊卿、费念慈等相识相知,通过解读上海博物馆图书馆编的《冒广生友朋书札》及馆藏过云楼友朋书信,可以
期刊
“她们真可爱啊—年轻的女孩子意气风发,美丽的头发在风中飘散,像两只福娃。”  姚皓韵以这样一句话,作为她的小说《她们说》的结尾。读至此处人们或许会一时发怔:福娃?一  福娃—风靡一时的奥运吉祥物,在太多信息、太多圖像、太多选择与可能性的冲击之下,早已褪色成记忆尽头的一缕黯淡微光,超速发展的网络正加速覆盖着过往的一切,这种覆盖是如此彻底,以至于人们已经不能想象自己在福娃年代的生活方式—没有微博、微信
期刊
一  即便没有读过今人专门注解《诗经》的书,我们起码听人说起过此诗的片言只字,偶尔在什么书里看到过一句两句吧?虽然未必能说得出一些字的确切意思,未必知道一些句子历来歧义多端,但脑子里似乎有一个什么东西帮我们完成了理解,让我们觉得自己知道这诗要表达的意思没错吧?或者再说得确切一点,我们几乎不言自明地觉得,不用借助什么注释,一读之下就能进入诗的现场,明确感受到诗的主题不是吗?连这样的诗也要说到宫廷,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