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司法鉴定中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勘验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对道路交通事故中车辆与车辆、车辆与人或车辆与物的接触所产生的痕迹的分析,来判断事故发生时痕迹形成的原因及方式,但这种鉴定方式往往只能反应出事故发生瞬间的情况,不能反应出交通事故发生的全貌。为了在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工作中能更完整的反应出事故发生的全貌,本文中提出了一种结合事故现场路面痕迹来还原事故真相的方法,来帮助交警部门判定事故责任。本文通过一个案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勘验提供证据支持。关键词:事故现场;路面;痕迹1 案情简介201X年8月,在XX县发生一起轻型厢式货车越双实线超车与相对方向行驶的重型货车相撞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轻型厢式货车驾驶员当场死亡。据交警初步调查了解,轻型厢式货车在越双实线超越一辆蓝色重型货车时与迎面而来的红色重型货车相撞,轻型厢式货车被撞后发生逆时针旋转并与红色重型货车同向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下,而藍色重型货车事发后停放于路边并参与了施救工作。事后轻型厢式货车驾驶员的父亲经过不断的走访调查,他坚持认为是蓝色重型货车将轻型厢式货车撞到双实线之外才发生的该起交通事故,而蓝色重型货车驾驶员矢口否认与轻型厢式货车发生过接触,对此,XX县交警部门随即委托司法鉴定部门对该车进行车辆痕迹鉴定。2 检验所见(1)轻型厢式货车车前部凹陷变形,驾驶室前部向左位移,驾驶室右车门、货箱右侧栏板上边缘见擦痕并附着红色、紫色物质,擦痕部位部分油漆脱落,货箱右侧栏板前部见由后向前撞击撕裂洞穿痕迹,呈圆形压印撕口并向外拉伸,其表面可见蓝色附着物(微型显微镜观察)。(2)蓝色重型货车车身左侧后部栏板铰链变形并见其前部附着灰色物质,相应部位铰链螺栓向后位移,车身左侧后部转绳器钢绳表面见新鲜灰色油漆片。(3)红色重型货车驾驶室前围凹陷,驾驶室左车门变形,左车门前端红色油漆脱落并见紫色底漆,前保险杠左侧翘曲变形,其左侧见灰色附着物并见部分油漆脱落,左前车轮外侧胎壁表面、第二轴左侧轮辋螺帽表面、左前车轮挡泥板、车身左侧安全防护装置、货箱左侧栏板下边缘等均见擦痕并附着灰色物质。3 分析结论轻型厢式货车前部左侧及中间偏右部位与红色重型货车车前部相撞后,轻型厢式货车发生逆时针旋转,其车身右侧与红色重型货车车身左侧发生二次接触;轻型厢式货车货箱右侧栏板前部与蓝色重型货车车身左侧后部栏板铰链发生钩挂接触。4 结合路面痕迹分析在事实面前,蓝色重型货车驾驶员随即改口称轻型厢式货车是在超车后与红色重型货车发生碰撞并旋转的过程中与蓝色重型货车发生接触,对此解释轻型厢式货车驾驶员的父亲仍然坚信他在撒谎。针对蓝色重型货车驾驶员的描述,鉴定人员经过反复讨论认为,轻型厢式货车货箱右侧栏板前部与蓝色重型货车车身左侧后部栏板铰链发生钩挂接触必须具备3个条件:(1)两车同向行驶。(2)蓝色重型货车是在超越轻型厢式货车的过程中。(3)轻型厢式货车车前部与蓝色重型货车货箱左侧距离较近。所以鉴定人员认为轻型厢式货车与蓝色重型货车发生接触的时间是在轻型厢式货车与红色重型货车发生碰撞的过程中的可能性不大。为进一步还原事故真相,鉴定人员协同交警部门相关人员对事故现场路面痕迹进行勘查讨论,经测量,轻型厢式货车在事发现场逆时针旋转时的路面痕迹与双实线距离最短有20cm,双实线宽度为40cm,因此轻型厢式货车在越双实线超车时车身右侧距蓝色重型货车至少60cm,经推论,轻型厢式货车在逆时针旋转时其货箱右侧栏板前部不能与蓝色货车车身左侧后部栏板铰链发生接触,因此,鉴定人员大胆假设,轻型厢式货车很有可能是在事发前就与蓝色重型货车发生过接触。为了论证此观点,交警部门对蓝色重型货车驾驶员进行审问,蓝色重型货车驾驶员终于承认在事发前他与轻型厢式货车发生过接触,之后轻型厢式货车追赶蓝色重型货车,并在越双实线超车时发生该起交通事故,蓝色重型货车驾驶员出于心虚便将车辆停放于路边并参与救助工作。5 讨论在不结合事故现场路面痕迹的情况下,仅凭车辆接触痕迹分析,蓝色重型货车驾驶员仍可以在证据面前狡辩,因此,通过分析事故现场路面痕迹,彻底排除了该痕迹在事故发生时形成的可能性,为最终迫使蓝色重型货车驾驶员承认事实提供了坚实的证据支持。针对此类情况,在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业务中,当通过痕迹物证勘验仍不能完全反应事故真相时,结合事故现场路面痕迹来综合分析,可对事故责任认定进行辅助性推断。参考文献[1]涂水成.痕迹检验教程[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208-210.[2]魏周全.交通事故痕迹特点和现场勘验方法[J].发展,2008,(8):81-82.(作者单位:四川鼎诚司法鉴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