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例谈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在强化对学生的赏析教学中引导他们体会美感和情感
  很多教师认为文章美感和情感的描写表达都是虚的,与语文考试的关系和作用都不大,把精力和重点放到这个上面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重视或者有意忽略,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重点不仅在于教会学生文章中的生字生词、基于文章结构的自然段划分、段落大意提炼、修辞写作手法的运用,而且应当让学生们充分地体会和感知文章中的叙述描写美感和作者的内心情感,这是阅读理解教学的题中之义也是像画画一样最终的“点睛之笔”。对于文章美感和情感的教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与把握,也能为他们的作文写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学习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放慢文章的朗读速度,让学生们逐渐体会作者对荷塘、月光的描写的美感以及文章的结尾处对诗句运用的美感,感知到其中充满的诗情画意。同时,为学生们讲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当时蒋介石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面对白色恐怖的笼罩和渗透,作者对社会的黑暗现实感到深深的不满甚至极度悲愤,他无法理解和接受腐朽、黑暗、污浊的现实,始终处于一种彷徨、苦闷与无助的心里挣扎中,不愿意面对但又很无奈,而当时的旧中国,让人丝毫看不到“春意”的生气和希望,这样学生们就能够从中体会作者厌恶旧世界渴望新生活的思想情感表达。
  二、在实施“先学后教”的点拨教学中让学生不断提升品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教学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感的重任,还且还肩负着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和把握。教师实施“先学后教”的学习方法,即新的知识学习之前,先让学生们认真预习,对新知识的重点难点、写作手法、情感表达等有大致的了解。在課堂教学中,教师也是先不急于讲,应当有计划地列出一些问题作为引导,让学生们进行自学,然后再结合学生们的自学情况,进行一些必要的点拨,将学生们有疑问的问题点出来。最后顺着学生自学和教师点拨讲解的状态,紧接着让学生们做课堂练习题对知识进行联系和运用,学生们就能够带着极大的热情投身其中,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程度往往更深入透彻。
  在《故都的秋》一文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们通读了几遍课文,然后提出了问题:作者对于北方秋天的描写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秋的韵味是如何体现的?对于故都北京的秋作者内心中的情感依托到底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然后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并努力找出答案,通过学生们对问题的回答情况了解到了学生们的掌握程度,作者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对于文中“情与景的交互和融合”进行重点讲解,并引出“担忧国家命运,对自由无限眷恋和向往”这一中心思想。
  三、在强化对学生重点词汇的深化教学中提升他们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能力
  在一篇高中课文的阅读理解中,往往能够通过对一些重点的字和词的理解把握好文章表达大意和体现的中心思想,所以这些字和词就是阅读理解教学的重点和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当仅仅是把这些字词作为生字生词或者一字一词多义的角度进行阐释,关键应该带领学生们认识这些字词在语境中是什么含义,整篇文章的结构和脉络是如何通过这些重点字词进行布局和构建的,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大意是如何通过这些重点字词进行表达和提炼的。可以说,巧妙地抓住了这些重点字词的用法也就真正牵住了“牛鼻子”。
  在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贯穿其中的重点字就是“悲”和“愤”,虽然课文从头到尾都很少甚至没有出现“悲”和“愤”这两个字,但我们能够从对情景和心理描写的字里行间深深地感触到“悲”和“愤”无处不在,悲刘和珍下场之惨烈,愤国民党当局之暴和国人之不争。在教学中笔者始终让学生们顺着这两个关键字词的线路来体会,比如第六部分对于想象中的人们“谈笑”场景的描写,作者在第四部分结尾部分关于“沉默”的感叹、第六部分结尾处关于陶潜诗句的引用等等,都可以通过重点字词的线路指引进行串联和组织,让学生们在重点字词的品味和理解中理清文章的脉络和思想。
  在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在强化对学生的赏析教学中引导他们体会美感和情感,在实施“先学后教”的点拨教学中让学生不断提升品读理解能力,在强化对学生重点词汇的深化教学中提升他们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能力。
其他文献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理念得到了普及,但是不少教师的教学理念尚未转变过来,导致教学改革流于形式,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当前语文教师素质良莠不齐,不少语文教师的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教学资源匮乏,导致
期刊
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是一所拥有110多年办学历史的省级示范高中,这是一方人文素养深厚的沃土.是一块理想精神腾飞的高地.伴随着学校近几年大踏步发展前进的旋律,语文组高举人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不断完善发展,社会大众对初中语文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古诗词教学中,对教学有效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课程,其不仅仅只是初中升学考试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古诗词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审美道德。古诗词是诗人以语言言情言志,用简单的词语将作者深刻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一种形式,有其独特的写作格式要求和韵律。
期刊
钟灵毓秀rn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这脍炙人口的佳句就诞生在美丽的黄海之滨,素有”黄海明珠“美誉的东台.北宋名相晏殊、吕夷简、范仲淹等先后在
阅读在任何类型的语言教学中都是极其重要的,堪称是具有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语言学习过程。在高中之前的常规学校语文教学中,阅读还局限于相对简单的字、词、句、段落或短篇幅文章的教学范围。进入高中后,语文阅读教学便更加贴近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文化性、文学性范畴。可以说,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才真正涉及到了汉语教学中真正属于普遍意义上语言文化、语言艺术属性的教学。  然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
期刊
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式,树立服务意识,开发教学资源,活用创造性的设计,从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ir classroom teaching ideas
阅读教学是一个久远的话题,国际上把“鼓励人们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作为根本宗旨。改变现在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堂模式并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体感知文本内容,通过阅读体味思想情感,通过阅读深化文本主旨内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是读出来的”,这些语句充分体现了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然而事实上语文课堂无论是学生还是老
期刊
受传统观念所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所采用的是讲授式的教学,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没有得到较好地发挥,阅读难以走出低效的怪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读·疑·悟”模式,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质疑、感悟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从而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一、创设情境,激趣诵读  要让学生能喜欢读,在读的过程中对作品获得理解,产生体验,首先得让学生对
期刊
阅读可以使人增加知识水平,也可以使人在视野方面得到升华,志向也能受到熏陶。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引导学生阅读自然能使其变得有理想,同时也能使他们博古通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进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知识储备。但是阅读不是机械简单的读书,而是正确有方向的、个性化的阅读,所以也应该注意一些阅读的策略。  高中学生从小就在阅读,掌握了不少阅读的技巧。他们知道阅读对自己有很多好处,同时也表现出异于常
期刊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完成“阅读与鉴赏”目标,学生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品味精彩纷呈的语言,感受深奥厚重的思想,领略艺术魅力,并发展丰富想象力和深刻的审美力。因此,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阅读教学教会学生读什么,不同类型材料如何读,如何在阅读中感悟等。但是,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不足:阅读教学徒有其表,空有口号,阅读教学有效性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