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掌握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让学引思”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就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不断地进行思考,运用正确的方法吸收和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效果,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观察世界的能力。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让学引思;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 引言
小学数学属于一门具有研究性特点的学科,其中把数字、空间、逻辑等概念融于一体,所以这也属于一个较复杂性的学科。数学知识是学生在成长和实际生活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理科科目的基础工具。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的工作,主要就是让学生利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利用“让学引思”这一模式,使学生能够真正不断地对数学课堂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进行思考,合理的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 “让学引思”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教学效果不显著
在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的形式单一、枯燥,教学的整体效果并不明显。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提出一个针對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解答问题。整个的教学过程就是询问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当前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对具体的知识有所了解,然后明确问题难度之后,使学生跟上教师的思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看出,课堂教学的流程在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个学生也能够对问题进行回答。但是实际上,在整个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完全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步伐,枯燥地对知识进行分析,即便是自己产生疑问,也无法提出,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不断地对问题进行探讨,这样会造成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也不能够提出具有个性化的问题。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逐渐地丧失,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也阻碍了学生后续的发展和进步。所以这样的课堂教学很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无法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二)无法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在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每一个数学教师都希望在有效课堂教学时间内,能够高效地把所需要传递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但是实际上最终所得到的结果,却往往不如人愿,因为每一个个体之间都是存在一定差异性的,这也造成了学生在对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其思维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所以每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只有很少数的学生能够快速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并且准确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大部分的学生依然处于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之中。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引导有些得到答案的学生,已经能够输出最终的结果,而一些思维能力相对比较缓慢的学生,则来不及思考,就已经知道了答案,这样的情况就会造成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对问题有所理解,并且学会计算问题,然后教师会快速地进入到了下一个环节中。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只符合一些数学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但是对于一些能力和水平一般,或者较差水平的学生来说,问题只会越来越多,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导致学生不愿意参与到课堂之中,难以体会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三、 “让学引思”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让学生定目标,引导课前主动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之中,教师想要真正实现“让学引思”,首先就需要让学生自主地确定知识学习的目标,这一点对于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作用。其中学习的目标要以学生具体学习情况为基础,保证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师教学的工作因材施教,提高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确立数学知识学习的基本目标,也就是大家需要达到的一个共同目标,然后进一步实施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明确自己下一步发展的方向,这样才能够使课堂教学工作变得更加具有目的性,也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例如:在讲解“认识分数”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就需要对课堂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让学生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的知识,然后可以用分数,表示其中的几份或者多份。这样的形式就是把一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然后再均分,以分数的表示形式进行知识的讲解。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单位“1”在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需要注重对单位“1”这个概念的讲解和引导,学生首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教师随后提出问题:“大家通过这一课堂学习到了哪些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就能够使学生尝试着把学习的目标罗列在课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划分4个正方体,让学生主动创造分数,学生会把4个小正方形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1/4,也有可能看成2份,每份是1/2。同学之间通过探讨合作和交流,能够真正的掌握分数的本质,也能够对单位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最终学习的目标,实现“让学引思”这一教学的最终标准和目的。
(二)让学生提问题,引领课堂互动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之中,问题的提出与课堂教学的活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传统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一般情况下所采取的都是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法,仅仅让学生对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进行枯燥的学习,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跟随着教师的脚步,不敢提出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活跃度。所以想要真正的发挥“让学引思”这一教学方法的作用,教师就要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这样才能够在课堂上产生一个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例如: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学习“平行四边形与图形”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有效情景的创设形式,把各类图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类,然后在这期间提醒学生:四条线所围成的一个封闭式的图形,就为四边形。随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展示他们最终分类的成果,并且说一说自己在分类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是把自己解决的问题逐条列出,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学生就可以把自己遇到的问题解决,然后再把所存在的统一的问题提出,大家在课堂上共同探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通过逐层递进的方法,让学生不断地对自己所存在的疑问进行解决和分析,实现学生学习效果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够让课堂教学工作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真正的实现坚持以生为本和“让学引思”这一模式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三)让学生找规律,引发学生灵动学
在课堂上教师想要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位置,就需要让学生自主的探究数学知识学习的规律,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拥有良好的知识学习体验,也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的整个过程。在这个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本教材所包含的公式和概念性内容进行总结,找出不同概念和相关知识点所存在的不同之处,以此利用一个动态性的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之中。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并且进行相应的点拨,让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以及教师指导下得以成长。例如:在学习“找规律”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对找规律的方法进行分析,并且发现间隔排列物体的规律,通过手指夹小棒这样的游戏,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间隔排列基本的含义。同时,也能够发现5根手指之间能够加入4根小棒,进而引出其他规律性的问题,使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之中,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是无处不在的,从而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以此保证让学引思这一教学模式,真正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四)情景是“让学引思”教学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要想真正的实现让学引思这一教学活动,就需要通过情景创设的方法,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一点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创设出具体的课堂教学情景,使学生能够快速的融入数学知识探讨和分析的过程中,这也能够极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和内化的过程,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那么就会导致课堂教学的活动过于枯燥和乏味,学生也只能够把相关的知识存储在大脑中,并不能够有效的吸收和利用。但是如果把所思考的知识进行内化,就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例如:在讲解“小数加减、法”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创设出一个“小小超市”购物的情景。有些学生扮演超市的销售人员,有些学生扮演顾客,大家所设置的物体的价格都是带有小数点的,在购物的过程之中,通过最终总价格的计算,以及找钱,就能够真正地把小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回顾和分析。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数学知识的作用,以及数学知识具体应用的方法和策略,从而使学生对于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五)主动思考是“让学引思”的关键
在“让学引思”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角,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学生自主思考,以及小组的有效划分等各种各样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让学引思”教学工作开展的整体效果和质量。所以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还需要学生能够不断地积累知识、内化知识,不能够一蹴而就。教师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让学生清楚地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按照小学生年龄的特点以及相关兴趣的爱好,使学生真正通过自主的分析以及问题的探究,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这样能够巩固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与“测量”有關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认识分米和厘米等,把以前所学习的知识有效地迁移过来,并且利用长度的单位等内容,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所具有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师也需要为学生设计出具有趣味性的思考环节,展开数学游戏,让学生进行小组比赛以及抢答比赛等,这样的课堂氛围能够变得更加的活跃,也能够让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提高知识学习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
(六)思维导图是“让学引思”的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利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方法,能够把数学中复杂的问题相对简单化,也能够帮助学生清楚地划分数学数字之间的关系,让小学生在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把所认知到的相关内容重新进行组合和排列,教师要深入的挖掘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潜能,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
思维导图在数学课堂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能够最大限度地使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整体的模式和流程变得更加的清晰,例如: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气泡的思维导图,或者是树状的思维导图,把长方体的相对面、顶点等知识内容,与正方体进行比较,清楚地展现二者之间所具有的共性和区别,让学生的学习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和可视化。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知识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运用有效的课堂教育方法,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文章提出“让学引思”这一教学工作具体的实施方案,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工作开展模式和策略,希望能够真正地打造高效的小学课堂教育,从而保证学生在“让学引思”这一环境和氛围中,真正地吸收数学课堂的知识内容,提高自身学习效果,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赵国锋.小学数学教学中交互式白板运用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6):290-291.
[2]刘光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合理渗透[J].教育观察,2021,10(19):106-108.
[3]樊学涛.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5):176-177.
[4]韩蓉.探究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1,23(9):211-212.
[5]李明润.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原因和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4):131-132.
作者简介:
李东平,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荔堡镇大寨小学。
关键词:让学引思;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 引言
小学数学属于一门具有研究性特点的学科,其中把数字、空间、逻辑等概念融于一体,所以这也属于一个较复杂性的学科。数学知识是学生在成长和实际生活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理科科目的基础工具。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的工作,主要就是让学生利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利用“让学引思”这一模式,使学生能够真正不断地对数学课堂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进行思考,合理的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 “让学引思”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教学效果不显著
在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的形式单一、枯燥,教学的整体效果并不明显。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提出一个针對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解答问题。整个的教学过程就是询问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当前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对具体的知识有所了解,然后明确问题难度之后,使学生跟上教师的思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看出,课堂教学的流程在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个学生也能够对问题进行回答。但是实际上,在整个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完全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步伐,枯燥地对知识进行分析,即便是自己产生疑问,也无法提出,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不断地对问题进行探讨,这样会造成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也不能够提出具有个性化的问题。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逐渐地丧失,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也阻碍了学生后续的发展和进步。所以这样的课堂教学很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无法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二)无法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在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每一个数学教师都希望在有效课堂教学时间内,能够高效地把所需要传递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但是实际上最终所得到的结果,却往往不如人愿,因为每一个个体之间都是存在一定差异性的,这也造成了学生在对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其思维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所以每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只有很少数的学生能够快速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并且准确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大部分的学生依然处于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之中。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引导有些得到答案的学生,已经能够输出最终的结果,而一些思维能力相对比较缓慢的学生,则来不及思考,就已经知道了答案,这样的情况就会造成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对问题有所理解,并且学会计算问题,然后教师会快速地进入到了下一个环节中。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只符合一些数学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但是对于一些能力和水平一般,或者较差水平的学生来说,问题只会越来越多,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导致学生不愿意参与到课堂之中,难以体会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三、 “让学引思”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让学生定目标,引导课前主动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之中,教师想要真正实现“让学引思”,首先就需要让学生自主地确定知识学习的目标,这一点对于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作用。其中学习的目标要以学生具体学习情况为基础,保证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师教学的工作因材施教,提高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确立数学知识学习的基本目标,也就是大家需要达到的一个共同目标,然后进一步实施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明确自己下一步发展的方向,这样才能够使课堂教学工作变得更加具有目的性,也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例如:在讲解“认识分数”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就需要对课堂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让学生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的知识,然后可以用分数,表示其中的几份或者多份。这样的形式就是把一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然后再均分,以分数的表示形式进行知识的讲解。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单位“1”在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需要注重对单位“1”这个概念的讲解和引导,学生首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教师随后提出问题:“大家通过这一课堂学习到了哪些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就能够使学生尝试着把学习的目标罗列在课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划分4个正方体,让学生主动创造分数,学生会把4个小正方形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1/4,也有可能看成2份,每份是1/2。同学之间通过探讨合作和交流,能够真正的掌握分数的本质,也能够对单位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最终学习的目标,实现“让学引思”这一教学的最终标准和目的。
(二)让学生提问题,引领课堂互动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之中,问题的提出与课堂教学的活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传统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一般情况下所采取的都是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法,仅仅让学生对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进行枯燥的学习,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跟随着教师的脚步,不敢提出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活跃度。所以想要真正的发挥“让学引思”这一教学方法的作用,教师就要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这样才能够在课堂上产生一个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例如: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学习“平行四边形与图形”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有效情景的创设形式,把各类图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类,然后在这期间提醒学生:四条线所围成的一个封闭式的图形,就为四边形。随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展示他们最终分类的成果,并且说一说自己在分类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是把自己解决的问题逐条列出,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学生就可以把自己遇到的问题解决,然后再把所存在的统一的问题提出,大家在课堂上共同探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通过逐层递进的方法,让学生不断地对自己所存在的疑问进行解决和分析,实现学生学习效果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够让课堂教学工作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真正的实现坚持以生为本和“让学引思”这一模式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三)让学生找规律,引发学生灵动学
在课堂上教师想要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位置,就需要让学生自主的探究数学知识学习的规律,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拥有良好的知识学习体验,也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的整个过程。在这个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本教材所包含的公式和概念性内容进行总结,找出不同概念和相关知识点所存在的不同之处,以此利用一个动态性的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之中。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并且进行相应的点拨,让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以及教师指导下得以成长。例如:在学习“找规律”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对找规律的方法进行分析,并且发现间隔排列物体的规律,通过手指夹小棒这样的游戏,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间隔排列基本的含义。同时,也能够发现5根手指之间能够加入4根小棒,进而引出其他规律性的问题,使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之中,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是无处不在的,从而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以此保证让学引思这一教学模式,真正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四)情景是“让学引思”教学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要想真正的实现让学引思这一教学活动,就需要通过情景创设的方法,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一点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创设出具体的课堂教学情景,使学生能够快速的融入数学知识探讨和分析的过程中,这也能够极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和内化的过程,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那么就会导致课堂教学的活动过于枯燥和乏味,学生也只能够把相关的知识存储在大脑中,并不能够有效的吸收和利用。但是如果把所思考的知识进行内化,就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例如:在讲解“小数加减、法”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创设出一个“小小超市”购物的情景。有些学生扮演超市的销售人员,有些学生扮演顾客,大家所设置的物体的价格都是带有小数点的,在购物的过程之中,通过最终总价格的计算,以及找钱,就能够真正地把小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回顾和分析。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数学知识的作用,以及数学知识具体应用的方法和策略,从而使学生对于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五)主动思考是“让学引思”的关键
在“让学引思”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角,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学生自主思考,以及小组的有效划分等各种各样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让学引思”教学工作开展的整体效果和质量。所以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还需要学生能够不断地积累知识、内化知识,不能够一蹴而就。教师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让学生清楚地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按照小学生年龄的特点以及相关兴趣的爱好,使学生真正通过自主的分析以及问题的探究,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这样能够巩固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与“测量”有關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认识分米和厘米等,把以前所学习的知识有效地迁移过来,并且利用长度的单位等内容,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所具有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师也需要为学生设计出具有趣味性的思考环节,展开数学游戏,让学生进行小组比赛以及抢答比赛等,这样的课堂氛围能够变得更加的活跃,也能够让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提高知识学习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
(六)思维导图是“让学引思”的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利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方法,能够把数学中复杂的问题相对简单化,也能够帮助学生清楚地划分数学数字之间的关系,让小学生在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把所认知到的相关内容重新进行组合和排列,教师要深入的挖掘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潜能,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
思维导图在数学课堂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能够最大限度地使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整体的模式和流程变得更加的清晰,例如: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气泡的思维导图,或者是树状的思维导图,把长方体的相对面、顶点等知识内容,与正方体进行比较,清楚地展现二者之间所具有的共性和区别,让学生的学习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和可视化。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知识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运用有效的课堂教育方法,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文章提出“让学引思”这一教学工作具体的实施方案,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工作开展模式和策略,希望能够真正地打造高效的小学课堂教育,从而保证学生在“让学引思”这一环境和氛围中,真正地吸收数学课堂的知识内容,提高自身学习效果,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赵国锋.小学数学教学中交互式白板运用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6):290-291.
[2]刘光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合理渗透[J].教育观察,2021,10(19):106-108.
[3]樊学涛.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5):176-177.
[4]韩蓉.探究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1,23(9):211-212.
[5]李明润.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原因和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4):131-132.
作者简介:
李东平,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荔堡镇大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