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的创新阅读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极为重视朗读训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 发展语言
  
  21世纪是全面创新的世纪,小学语文阅读也要跟上这一时代步伐,积极的在教育中创新。但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新时期的转变不甚理想,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的独特性、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阅读创新的必要性出发,结合阅读教学常规过程提出课前激发兴趣、形成阅读期待,课中关注“对话”,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培养创新思维,突破文本、在现实生活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等四方面提出语文阅读创新策略。
  1 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
  1.1 读的目的要明确。教师在学生读之前应提出明确的要求。有抒情性的读,抒发情感的文章,通过读抒发自己的爱情感情;有欣赏性的读,写景状物的文章,通过读欣赏所描绘的优美景物,大好风光;有理解性的读,认字、解词、析句、分段、概括主要内容。课前激发兴趣,形成阅读期待。“阅读期待”源自接受美学,它是读者自己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阅读期待”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探究的欲望。教师要积极激发、运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1.2 读的形式要多样化。读的训练不仅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标准,读的面要广,更要注意朗读形式的多样化。如指名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男女轮读、开火车读、自由读、配乐读、齐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读的兴趣,使学生既不感到枯燥,又加强了对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感受。在读的过程中还可以设置悬念,巧妙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阅读欲望。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层次较低,阅读能力有限,教师要巧设悬念,抓住学生好奇渴求的期待心理,让学生的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构成一定的美学距离,创设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景,能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此外,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善于找准感情基调,将学生沉睡的情感唤醒,积极营造充满真情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产生探究课文的激情,从而为阅读提供强大的动力。
  1.3 读的技巧要指导。理解是认识,朗读是技能。如何把理解了的东西,恰如其分地用有声的语言表达出来。只强调带着某种感情去读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了解怎样读才能生动自然地读出这种感情,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使学生知道重音、停顿、快慢、高低等,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培养创新思维。由于不同读者的背景经验、价值观念、个性心理、文化素养、审美趣味、阅读期待各不相同,致使阅读带有较为强烈的个性差异,阅读者的体验往往是独特的、个性化的,文本解读势必出现多样性和丰富性,多元解读体现了对作者的尊重,对教师、学生等阅读主体的重视。同时,多元解读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在朗读中随着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变化,从而提高学生朗读的表现力。
  2 进行阅读创新训练
  2.1 阅读教学中关注“对话”。巴赫金认为,人类只有依托语言或者话语才能生存、思考与交流。对话关系不是存在于具体对话的话语之间,而是存在于各种声音之间、完整的形象之间、小说的完整层面之间(大型对话),而同时在每一句话、每一个手语、每一次感受中,都有对话的回响(微型对话),在人们运用语言或话语表达自我的思想、情感以及描述生活时,如果它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意义,那么这种语言、思维与生活的本质就是对话。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活动开展的基础,阅读就是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而将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感悟和体验融入文本,转化为自己的“意”。
  2.2 突破文本。突破文本,在现实生活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人”生活在历史之中,我们的生活本身在流动,经验也在变化。在教育中,由于课程的理念在变,编者的意图在变,人们对作品的理解也在变,因此阅读教学也应该深入到人的“生活世界”,对于一些经典的文本的解读不能一成不变,应该回到人感悟的具体的、现实的、流动的生活中,做到与时俱进,使语文阅读教学回归人的精神,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文教育。抓住关键句段进行朗读训练,有些句段描写优美,含义深刻,能反映课文中心或事物的特点,当他们在教学环节出现时,教师应抓住这个契机,训练朗读,使学生在读中体味,加深理解。
  2.3 阅读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阅读。语文阅读,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可以进行,语文信息铺天盖地,社会生活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有不少关于自然的佳作与生活的实际例证,阅读教学应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合为一体,既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的源头。让阅读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去感悟、体验文本背后的意蕴,使生活成为语文阅读的一部分,通过生活发展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2.4 注重实践,在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创新教育是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能转化为创新能力,否则,创新意识会淡化,创新精神会消退,创新能力也只是空中楼阁。这就要求阅读教学应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课堂之内,而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或活动来弥补课堂中的不足,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3 结语
  综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整个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创新,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阅读创新教学要做到把文本引入学生的生命中而非带学生进入文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文本的生命意义与学生的生命意义有机结合,使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 郑国民.语文课程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王云峰等主编.语文教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7
  3 区培民.阅读期待和有效阅读教学[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其他文献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阵地,在小学德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努力改革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施创造教育是大势之趋、刻不容缓。那么怎样才能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阵地战,提高课堂德育实效性呢?为此,我经过多年的探索,发表自已的一点浅见:  1 “抓纲务本”,按时代要求,扣学科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性的综合课程
期刊
【摘 要】 创设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改变课堂教学中的“家长式”教学,易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 创设 设疑 求异 营造    优化课堂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问题,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需要借助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来得以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获得终生发展的必备知识和必要技能,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更快的发展。笔者就在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让
期刊
21世纪,人类面临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急速转变,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容量都在以几何数字递增。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形式的多样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学习改革。  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涵义  什么是学科的整合呢
期刊
家园共育一直是我们班级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今我们把家长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孩子身上,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影响家长的观念与行为;同时,使家长感受教师工作的辛苦与用心。通过孩子的表现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来吸引家长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并逐渐内化成教育子女的能力。了解家长需求,变“希望家长做”为“指导家长做”;发挥幼儿的纽带作用,从“欣赏”到“分享”;让环境与家长对话,变“被动了解”为“主动参与”;整合教育资
期刊
幼儿园和小学是分属两个学段的教育机构,在教育教学诸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儿童从幼儿园那种以游戏为主导的活动模式转向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形式的学习模式,一下子很难适应。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幼儿教育发展出现的共性之一就是幼小衔接——幼儿园为小学做准备得到高度重视。在我国,幼小衔接研究起步较晚,至今,许多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儿童入学不适应现象。  1 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  过去,我园未从幼儿身心发展
期刊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在包括生物教学的所有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怎样才能把生物课上得生动有趣,以引发学生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极大热情,这是广大高中生物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的课题,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取得一定效果,现与同仁们分享:  1 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兴趣  所谓悬念就是让读者在读某个有设悬念方法的文章时越
期刊
【摘 要】 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才能使思想品德“活”起来。  【关键词】 激发 兴趣 积极性 增强实效性    学生普遍认为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空洞、晦涩,老师所讲内容多数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甚至部分教师也有类似同感,认为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远不如其他学科。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学质量又何谈提高呢?怎样才能扭转思想品德课“死气沉沉
期刊
【摘 要】 人才培养离不开优质教育资源,如何在贫困地区或基础薄弱学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从而有效解决教育均衡和协调发展的问题。“教育直通车”项目无疑为学校解决了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尽享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  【关键词】 教育直通车 资源共享 网络信息平台 相关介绍    21世纪需要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如何又好又快的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是
期刊
【摘 要】 在体育教学中,兴趣能使学生急着进入学习状态,有利于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动作,增强自信心,发挥运动成绩,提高课堂效率,从而能更好地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学习状态 主导作用 兴趣 新颖 优化 科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笔者认为:  1 准备活动要新颖  教师要尽量使每堂课的导入有新内容。如可将武术、
期刊
【摘 要】 通过一个高职院校的抽样调查,显示出学生认为法律教育没有必要,但是当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又不知道如何维权;对诚信也都基本认为是道德领域的问题,与法律没有关系。这些情况表明大学生对法律教育没有引起重视;同时,大学生法律意识中最薄弱的环节是诚信意识,仅仅被看成是高于法律要求的道德领域所独有的问题。所以本文从诚信教育和法律意识两方面入手,简要谈谈将诚信意识教育纳入法律意识教育内容框架中的必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