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小衔接工作的探索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niba34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和小学是分属两个学段的教育机构,在教育教学诸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儿童从幼儿园那种以游戏为主导的活动模式转向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形式的学习模式,一下子很难适应。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幼儿教育发展出现的共性之一就是幼小衔接——幼儿园为小学做准备得到高度重视。在我国,幼小衔接研究起步较晚,至今,许多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儿童入学不适应现象。
  1 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
  过去,我园未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这一高度认识幼小衔接问题,认为幼小衔接工作无非是参观小学、学做一天小学生、收拾书包比赛等具体活动,致使许多孩子出现未入学盼入学,上了学不愿学等不适应问题。我园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教师的观念转变了,认为,幼小衔接工作,是促进儿童顺利地实现从学前期向学龄期自身发展特点的交替、转化、升华的发展过程,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所以应从幼儿一入园开始,培养其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幼儿稳定的情绪,对活动的态度以及各种行为习惯,使幼儿逐步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是为小学打基础,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基。
  2 在幼儿园开展社会适应性教育
  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对幼小衔接问题进行了长达四年的研究后认为,儿童入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习适应性困难和社会适应性困难两个方面。多年来,我园传统的幼儿园正规教育更多的是为幼儿入学做心理准备,“要当小学生”的愿望每个孩子都有,但是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明显不足,突出的表现是“会说不会做”,执行规则的能力、执行任务的能力、自理能力、主动性较差。教师则要注意事态发展,必要时进行引导帮助。如,在音乐、体育课上,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在语言、美术、计算机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主动性。为了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各科教学中为幼儿创设交往的机会,让孩子们体验合作的愉快。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随机渗透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培养,如散步前交代观察任务,上下楼梯提出规则要求,进餐、睡眠时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幼儿园还召开家长会,要求家长明确对幼儿进行社会性适应教育的意义,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并要求家长做到适当放手,随时提醒,以表扬鼓励为主等。
  3 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3.1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幼儿,在日常的教育、生活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平等、民主的方式对待幼儿,并使幼儿学会主动地与教师交往。如,教师主动礼貌地向幼儿请求帮助,对幼儿的帮助给以真诚的感谢:教师对幼儿主动的探索活动给予积极关注,并提供建议性、启发性的引导,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幼儿活动的指导,尽量减少否定性评价,多些肯定性的引导,帮助幼儿获得自信,减少对教师的依赖等等。
  3.2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是儿童成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调查中发现,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不能大胆参与活动、不愿与新朋友交往、怀念幼儿园生活等,其主要原因是孩子对自己缺乏自信心,由于缺乏自信,新入学的幼儿常常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情绪,当紧张情绪不能及时消除时,孩子就会产生退缩或攻击性行为以及孤僻、妒忌等偏差。因此,我园幼儿园注重积极为幼儿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让每个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特长和优势,最大限度地显示自己的价值,逐步树立自信。
  3.3 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进行正面的、积极地评价。幼儿常常会因主动做事而犯错误。例如,有位老师发现一幼儿将自己组的蒜苗拔高了一截,即“揠苗助长”,教师问及原因,该幼儿说希望自己小组的蒜苗能长高一些,老师肯定了幼儿的行为动机是好的,同时,他指出行为的后果不好,这样做,既保护了孩子的主动性、自尊心,又指导了幼儿怎样对待输赢。
  4 幼儿园与小学开展交流活动
  儿童身心发展是个不断矛盾统一、完善变化的过程,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在发展过程中,相邻的阶段既有不同质的特点,又是互相联系逐步过渡的。我们组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相互听课、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探讨缩小差异的办法。例如,一年级的教师到幼儿园大班听语言、计算、美术、音乐、体育、游戏等课程,了解大班的教学内容、方法、原则及孩子的表现,从而力求使自己的教学生动、活泼,培养学生动眼观察、动口说、动脑想、动手操作的能力,充分体现一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同时,幼儿园组织幼儿熟悉小学生的生活制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激发幼儿向往小学、当小学生的愿望。
  幼儿园的教学任务也比较轻松,一般授课时间为10~15分钟,主要以各种形式的活动为主。小学的儿童则以学习为主要活动,学习成为儿童对社会承担的义务。这样的客观存在造成了儿童入学后的不适应,上课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也容易转变。针对这一特点,在音、体、美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改变了以往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安排学生不同形式的座次,有围坐式、小组讨论式、半圆式、自由式等,既提供了与人交往的机会,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自然、科技、劳动等学科教学中,把游戏、动手操作、观察等方法引进课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自制玩具、用具,栽培饲养,野外实地观察大自然中的山、水、草、木、鸟、虫,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以书本为主的偏重知识灌输的单调的授课方式,这就与幼儿园一贯的教学方法即以游戏和活动为中心的方式十分吻合,大大降低了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不适应。
  几年来,我园虽然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做了一定的探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又对幼小衔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进一步探索教育规律,深化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园的办学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其他文献
学生阅读一篇层次结构清晰、有条理的好文章,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对于锻炼学生的思路会有很大的启发作用。阅读中所感知的材料,不是一个个单字,而是一系列连续的字、词、句、段组成的篇章。学生通过具体的感性文字材料去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并不断从作者创作思路“原型”得到启发。这为作文准备了心理上的条件。  文章中表现作者思路的是文章的结构。文章联字成句、联句成段、联段成篇就自然构成了文章
期刊
合理运用课堂教学的教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体育课堂教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在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引领下,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对体育教材分析结合,进行符合逻辑性的排列,按照不同年级的学生身体特点,把每个的知识点运用教学规律联串起来,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1 让学生成为体育课的主人  我们应该试着改变一下上课的方式,那就是让孩子做主,做自己
期刊
【摘 要】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如何与时俱时、推陈出新,关键必须实现七个突破。本文结合了笔者的长期德育实践,试着从德育外部气候环境的营造、德育内部流程的科学化、德育评价的体系保障三大话题、七个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德育要创新说到底还是个观念的问题,要真正把学生当独立的人来看,从保护培养其良好个性出发,通过科学的、人性化的德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变化”。建立
期刊
现在语文教学,尤其到了高中应该怎么做。我要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然后逐一对照、条分缕析,以便把握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规律和走向以及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操作要领,最重要的是我要在浩如烟海的各种复习训练题中寻章摘句,精心挑选,剪切拼凑出一套又一套的练习题,然后让学生做,做完以后批改,批改以后讲解。  对于“管理”,不可望文生义,不可简化为“管”,更不可幼稚地认定为“管教”。教学管理的生命是“
期刊
回顾多年来的中职班主任的工作,让我感慨万千。在班主任工作中,有取得成绩的喜悦,也有失误带来的遗憾;有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刻,也有让人苦恼的短暂瞬间;有在工作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有取得成绩后得到的回报和快乐。正是这些喜与忧、苦与乐、付出与收获让我变得更加成熟。  在班主任工作中,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和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不断探索、寻求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摸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方式。用关爱敲开学生的心灵之
期刊
【摘 要】 数学概念的形成,是数学知识掌握和应用的基础,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本文以“角的概念”教学为案例,通过学生和文本、作业、材料,以及学生之间互动等方面,阐述了教学中优化互动的四个策略,进一步阐述了优化互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深化概念,内化知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优化互动 角的概念 策略    掌握正确的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学生数学
期刊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阵地,在小学德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努力改革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施创造教育是大势之趋、刻不容缓。那么怎样才能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阵地战,提高课堂德育实效性呢?为此,我经过多年的探索,发表自已的一点浅见:  1 “抓纲务本”,按时代要求,扣学科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性的综合课程
期刊
【摘 要】 创设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改变课堂教学中的“家长式”教学,易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 创设 设疑 求异 营造    优化课堂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问题,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需要借助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来得以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获得终生发展的必备知识和必要技能,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更快的发展。笔者就在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让
期刊
21世纪,人类面临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急速转变,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容量都在以几何数字递增。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形式的多样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学习改革。  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涵义  什么是学科的整合呢
期刊
家园共育一直是我们班级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今我们把家长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孩子身上,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影响家长的观念与行为;同时,使家长感受教师工作的辛苦与用心。通过孩子的表现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来吸引家长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并逐渐内化成教育子女的能力。了解家长需求,变“希望家长做”为“指导家长做”;发挥幼儿的纽带作用,从“欣赏”到“分享”;让环境与家长对话,变“被动了解”为“主动参与”;整合教育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