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刍议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2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思维,营造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具有积极的意义。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本着“以学情为基础、以探究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精心设计物理问题,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教学法;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9-0105-02
  【Abstract】In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the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teaching method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students' physics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create a harmonious and intera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atmosphere.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ers should be in line with the teaching principle of "learning situation as the basis,inquiry as the main line,ability as the goal",carefully design physics problems,develop students' physics core literacy,and promote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reform.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Problem teaching method;Application Countermeasures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问题的形式化呈现相关知识点,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分析和解決问题,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问题教学法应用于教学课堂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还有助于构建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初中阶段,物理是一门抽象的、逻辑的学科,物理知识的复杂性,容易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同时,传统的应试化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巧用问题教学法,一系列层次性、递进性的问题串,有助于降低学生知识理解的难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本文立足初中物理教学,探索问题教学法在物理课堂中应用的价值及其有效性对策。
  1.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应用的价值
  (1)培养科学思维,发展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教育领域比较热门的教育指导思想。和应试化的教育理念相比,核心素养有其特有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对促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科学思维”是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元素之一。那么,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呢?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初中物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在问题教学理念指导下,初中物理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基础物理知识、开展物理实验、解答物理问题等过程中,不再采取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是立足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的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思维;另一方面,问题教学理念指导下,初中物理教师将会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除了向学生提出问题,同时还引导学生向教师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促使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形成。由此可见,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初中物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思维,发展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2)强化课堂互动,促使教学改革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课堂,不仅能够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互动的过程,也容易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下,知识呈现单向传递的现象,这种缺乏互动的教学课堂,容易让学生出现思维定式。同时,习惯于接受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提升。这样的教学课堂,与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等教育理念不相符。相比较应试化的物理教育模式而言,初中物理教师巧用问题教学法,这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课堂,能够有效地转变过去单向传授的知识教学模式,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同时,面对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问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讨论的过程,能够构建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促使物理教学改革创新的目的。
  2.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应用的原则
  (1)适切性原则
  适切性是指所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适切教学内容需要,适切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具体而言就是要问出与教学环节相匹配的问题;要问出与正在执行的教学内容高度相关的问题;要问出难度适合的问题,过于简单的问题会因无效而浪费时间;过于复杂繁难的问题超出学生既有的认知水平会让学生因难而退,失去进一步学习的信心。比如某老师,在讲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导入时就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一辆小车一个小时跑了120公里,请计算它的时速?
  这个问题学生要解决的话,其实也不难。尽管还没有正式学习速度概念,但凭着生活认知经验,应当有一部分学生能快速算出来。不过这个问题出现在导入环节,就有些不恰当。本课的导入应当是引入速度教学内容,而一开始就让学生计算速度,就有点先结果后过程的味道了。因此,这个问题在导入环节提出就违反了适切性原则。
  (2)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是指问题的量要适当。过多的问题会让学生“答不胜答”,进而从易失去兴趣。过少的问题则又起不到促使学生发展的作用。那么究竟多少问题合适呢?这没有标准答案,不同的课型量会不一样。一般而言,复习类的课堂中问题就需要多一些,每一个问题都对应至少一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一般有 2至3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检测。而对于新授课,由于有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适当讲解的过程,时间变得相对有限,所以所提出的问题量就应当有所控制。一般而言,新授课中,启发性的问题只需1至2个即可,新知学习后巩固性的问题可以提出1至3个。当然,部分问题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处理,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但总体上来说,对每个学生的问题量应当是基本平衡的。   在新授课中,如果提出的问题量过大,往往会占用较多的时间,使新知讲解和探究的时间变少,反而影响最终的学习效率。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采用问题教学法时,一定要注意遵守适度性原则。
  3.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应用的有效性对策
  要想使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其独有的价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本着启发性、主体性、层次性的问题设计原则,精心设计物理问题,科学引导学生思考,最终全面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1)以学情为基础,精心设计问题
  所谓“以学情为基础”,即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当紧密结合“学情”,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结构等设计物理问题。同时,在物理问题难度的把握上,初中物理教师要立足“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难度相宜的物理问题,如生活化的物理问题的创设,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例如,在初中物理《杠杆》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力臂”概念理解不够透彻。为了深化学生对“力臂”概念的理解,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问题:在使用杠杆的过程中,杠杆一般会受到几个力?如何给他们分类或命名?如果你和爸爸一起玩跷跷板,在重力不如爸爸的情况下,如何把爸爸翘起来?立足上题分析:杠杆的转动除了跟力的大小有关系,还与什么因素有關系?以上几个问题的提出,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杠杆的原理,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引入“力臂”的概念,建立学生对“力臂”的直观认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为了使学生能获得更直观的信息,笔者还绘制了一幅杠杆原理图,辅助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2)以探究为主线,发展物理核心素养
  探究是教学改革创新的主题。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应当积极构建探究式的物理教学课堂,通过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和探究能力,达到发展其核心素养的目的。在问题导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初中物理教师在设计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应当以探究为主线,促使学生物理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教学中,为了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笔者首先拿出两个物体:大砝码和小砝码,让学生感知重量,然后提出以下问题:①结合生活经验猜想: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②在预习的过程中,想必同学们已经知道: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也会越大。那么,重力与质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呢?同学们可以大胆猜想,并通过开展物理实验,记录每组实验数据,然后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这是一道探究性的物理问题,学生要想确定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需要通过物理实验的方式完成。在此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实验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猜想、实验验证,最终总结结论。这种注重“过程”的物理教学课堂,远比直接给学生讲解结论更加有意义,同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对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整个实验过程要注意引导学生按以下表格方式记录和对比数据。
  (3)以能力为目标,促进教学改革创新
  基于教育改革的需要,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在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同时达到促使教学改革创新的目的。因此,在问题教学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师应当以“能力”为目标,通过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例如,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通过前置性物理问题的设计,让学生结合教师的问题开展课前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促使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教育改革的需要,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本着“以学情为基础、以探究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原则,科学运用问题教学法,构建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蔡鹏飞.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05):223.
  [2]曹键粮,彭朝阳.巧设物理“问题链”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J].物理教学探讨,2018(02).
其他文献
摘 要:一些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英语热情不高,上课很吃力,急需探求一种激励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能。那么,该采取哪种激励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经过不断摸索实践,巧立积分评价制度就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取得事半功倍、高效低耗的教学效果。积分评价就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和复习效果进行及时、准确的打分评
期刊
摘 要:音乐教育课程,如今已经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音乐教育在培养幼儿艺术能力、陶冶幼儿情操、塑造人格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只在课堂上进行音乐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让幼儿一日生活中都得到音乐教育的熏陶,时刻感受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渗透;价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9-0087-02  【Abs
期刊
摘 要: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中构建翻转课堂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基于教育改革的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要立足阅读文本,紧密结合阅读目标,巧妙构建翻转课堂阅读模式,发挥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9-0091-02  【Abstract】Un
期刊
摘 要:语文学科教学情境设置有更多形式,教师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有匹配意识,针对教学实际需要作出理性选择,符合学生学习基本要求,能够对语文课堂构建带来更多支持力量。学生对学习情境有比较高的敏感性,教师从情境设置角度展开操作和组织,能够带来丰富学习激发动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本文依据笔者多年教育教学经验作为研究基础,从情境资源整合、情境形式创新、情境调度展开、情境设置延伸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希望能
期刊
摘 要:现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思维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而小学数学学科知识通常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内容,显然小学生在学习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则可以很好的帮助小学生轻松的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笔者针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重要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繁荣发展,科学数字生活的逐渐覆盖,人们给予信息技术教学更多的关注。总所周知,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对实际操作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是一门很难用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学科,因此学生之间的操作能力差异非常大。基于此,本文就以巧妙预设,助推生成——刍议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为题,分析了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当用何种方式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成为符合社会现阶段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人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通过有效的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面对传统教学模式下提问方式单一、学生参与互动的机会不均等的问题,教师应当调整课堂提问策略,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思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实际
期刊
摘 要:当下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主要以室外实践活动为主,其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平衡和协调能力,进而使他们在放松的同时,通过各项活动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而田径运动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该分支除了能够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在开展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兴趣。但我国小学的田径运动主要以跑步为主,由于缺乏趣味性使得许多学生对其失去了兴趣,基于此,在展开田径运动时,要以趣味的方式展开才能确保田径运动的有效性。
期刊
摘 要: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有效教学是教师普遍追求的教育目标。所谓有效主要指的就是在教师教学后,学生能够获得明显的进步和发展。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从学生的学习意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不同的方面进行考虑,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本文就以语文学科为例,分析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提升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有效性;提升
期刊
摘 要:地图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它的特点就是其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清晰地标记出了地形特点,让学生们也感受到了更加直观的教学体验。它具象化了抽象的地理知识,将零散的知识变得具有合理的架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将地图紧密地联系到教材当中去,就能使地图与教材紧密相连,将概念通过生动的方式来理解,给学生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还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教师该如何运用地图做好教学的工作,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