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个性化阅读润泽学生的心灵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8307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如此,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常担心阅读教学中讲不到位,追求面面俱到。结果,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被肢解得零乱破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被抽象得枯燥琐碎。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失败和和学生的悲哀。所以,呼唤个性化阅读,让个性化阅读润泽学生心灵,已成为一股强劲的春潮。在几年的阅读教学中,我逐渐在个性化阅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以文本为平台,激发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每学习一篇课文之前,我总是精心设计导语,精心设计开放性问题,多角度、多方法地让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课堂上,转变学习方式,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以此来激发个性化阅读的兴趣。每学习一篇文章后,我总是尊重学生差异,把学习的权利教给学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研读,以此来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个性化阅读。例如学习《女娲造人》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谈谈你对女娲的认识。有同学说:“女娲也有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笑,也会假装生气,从他身上,我看见了母亲的身影,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母爱的温馨。”可有的回答却出人意料:“女娲娘娘像母亲一样勤劳、智慧,我很相信世间有神的存在,现在很多寺院香火旺盛,说明很多人也相信神的存在。”很显然,学生对女娲及神的认识有不同看法。这时,我不急于做简单的肯定和否定,引导学生在此以文本为平台,勇敢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女娲造人的情节是想象的,它表达了古时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世间本没有神,很多人到寺院上香,只不过是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神五、神六的升空,是人类探索精神的最好体现。”由此可见,以文本为平台,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老师留给学生的永远是自信。只有激发了学生的个性,才能焕发课堂的个性,激发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兴趣。
  
  二、阅读感悟,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一个个性化的阅读氛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是学生在阅读取舍时,偏重于阅读教科书,而忽略了课外丰富的读物。为此,我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阅读内容是与文本主题相关的文章。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生命 生命》后,我打印了两篇有关生命的美文《生命的跪拜》、《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在阅读课上,我让学生紧扣“生命”主题,联系生活,谈对生命的认识,我倡导学生以无拘无束的心态走进作品,表达自己充满个性的阅读感受,读书时指导学生边读边划,在阅读笔记上记下自己的心得,养成个性化阅读的习惯。由于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心灵自由和阅读时间,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悟,所以,有同学写道:“母爱,在生命面前,其实很简单,它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普通却又震撼人心的细节”“创造生命奇迹之时那超越生命的亲情”……
  
  三、金手指点,引领学生进入文学殿堂
  
  由于中学生年龄的特点,学生阅读出现了浅层化,学生将阅读的目光投向了无需太多深层理解的网络文学、流行文学以及庸俗的动漫文学,这样只会涣散学生的阅读兴趣,破坏学生高雅的阅读情趣和阅读品位,极其不利于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不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形成。为此,我要求学生根据教科书后面的“名著导读”,每一学期读两本文学名著,列出读书目录。然后,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尽量读出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实现和作者心灵的对话。由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经历不同,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有时会出现一些偏差,这时教师应正确理解新课标“个性化阅读”精神,對个性化阅读进行有效指导,引导学生应该知人论世,联系文学作品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大致生活和情感经历,对文学作品的有关情节进行分析、品味,尽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鼓励学生有独创及个性化的阅读。在阅读中,鼓励学生要有真实感受,要质疑,要有创新的观点和主张。指导学生每学期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品赏析,在这过程中,教师起引导、点拨、铺垫、组织等作用,从而引领学生进入文学殿堂。
  
  四、举办读书沙龙活动,展示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评价
  
  要实现个性化阅读的长效机制,就必须要引入个性化的评价手段。对于同一个作品,指导学生学生参与到阅读评价中来,鼓励学生去补充、去反思、去质疑。为此,每学期举行一次读书沙龙活动,活动的内容是读过的课外美文或经典名著,在活动中,创设一个生生活动的评价平台,能更好地展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使评价成为一种民主参与、民主交流的过程,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个体阅读价值的肯定。在肯定中,体验个性化阅读成功的快乐。
  在阅读教学中,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课外为延伸,以经典名著为载体,以个性化阅读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养成个性化阅读的习惯,形成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双眼,用自己的心灵去理解作品,领悟文学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并且在与他人交流理解评价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富有个性化地阅读,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也是我们教师不懈地追求。
  
  石洁,教师,现居山东蒙阴。
其他文献
一、“多元智能”评价体系的缺失    我们常常为一些教学问题感到疑惑,例如:为什么学生喜欢听歌、能大段的背唱歌词却无法完成一首诗歌的背诵?为什么有的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在学习中,却能将班级卫生安排处理得井井有条?为什么学习成绩困难的学生能将一台元旦晚会办得有声有色?为什么在课堂上学习戏剧他们昏昏欲睡,而在排演戏剧时可以主动放弃午休时间?为什么有的教师认为文化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不是好学生?……  美国著
游戏和戏谑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讽刺,这也是我们时代的文学态度,不管带有多少现代民主的成分,后现代主义贡献给我们的革命资产都包含着一种内在的敌意,那些诸如“私人性”、“世俗化”等等具有颠覆性的口号背后都隐藏着“憎恨学派”的面孔,它们在颠覆统一意志的同时也树立了自由意志的新王权,而讽刺则往往是这种转折时代的主要表情。  不过,《天边的情人》首先还是一种世态讽刺,它通过人像描摹的方法勾勒社会世相:作品讲述一
习惯养成教育,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平常和习惯相关的话总是挂在嘴边,说什么“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良好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终生受用”……可是,平常教学中,习惯养成却如空中游丝,看不见,抓不着,难落实。  看看班级同学的学习情况就更清楚了,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就用“嗯嗯”两声含糊带过,全班找不到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查阅工具书的习惯没养成。作业写一半漏一半,很多同学一个答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没错 ,一篇文章如果有一个靓丽的开头,它就会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愉悦感,自然这篇文章档次就会大大提升。古人形象地将文章的漂亮的开头称为“凤头”,因为凤凰鸟头美丽小巧。我们的文章的开头如能和“凤头”一样漂亮,那么考试作文获得高分或者满分,也就并非高不可攀的神话了!  那么怎样写好“凤头”呢?     一、开门见山法    一考生在《生命的芳香》一文中这样打头:生命如花,芳
新课标的颁布,为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及有些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深,穿“新鞋”走“老路”,在教学中仍存在着较多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以小组讨论代阅读,华而不实    小组讨论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合作性学习的重要形式。运用恰当,将有助于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教师抛出一
吴海峰,1995年8月生于湖北黄石,就读于湖北理工学院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作品散见于《青年作家》《诗林》《长江诗歌》等。  夜雨寄北  七月独好声色,跋涉一程山水  如磁湖、团城山公园。山居澄明  在旷野处,避开万家灯火。负重的河流  是你的睡眠、是你的水面,因连夜降雨  西窗的墙壁湿润且暴虐,红烛摇曳  捧起淅沥的雨声,注入低平的眼睑  “我偏爱顽石,以及断崖等待日出的人”  于山川缝隙,
一、创设情景    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板书:在每一朵花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季节。在每一个人的背后,同样站着的有我们的亲人、朋友、师长、陌生人……    二、导入新课    也许当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的时候,也许当“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带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飞向天空的时候,你都曾经为之感动过,但我想这些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壮举更适合“感动中国”,而发生在我们身
高君的《取暖期》是一部典型的底层文学作品,然而和一般的底层文学相比,它又显示出了诸多与众不同的特性。  《取暖期》描述的环境是城市郊区的棚户区,表现的是租住在这里的进城务工农民、下岗工人等底层人群的生活。其中爱情婚姻生活是表现的重点之一。向往爱情追求爱情幸福,是五四启蒙型底层叙事的常见主题。在这些作品中,底层民众的爱情常常被赋予追求个性解放的意味。但是,《取暖期》并没有用启蒙的眼光来打量底层民众。
话题作文中的“话题”是谈话的中心,引发谈话的由头,从近几年各地中考的试卷可看出:话题作文就是让学生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叙述各自的不同生活经历,表达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抑或发表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与见解等的一种作文形式,甚至可虚构故事,描述想象和联想。话题作文给了学生一个较为广泛的写作空间,具有“活、宽、广”的特点。  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有:①命题式话题。命题者直接指定某个话题,要求学
这里说的“雷区”,也就是命题者经常设置陷阱的地方。据笔者统计,并列成分在病句考查中的出现率是极高的。那么,了解由并列成分而导致的“陷阱”类型,找出规律去“排雷”,就十分必要了。考察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四种类型:    一、语序不当    1.这项基金,是对公益林管理者发生的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2006年安徽卷)  2.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