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有妙招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nc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小学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阅读教学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问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自然而然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我认为关键问题在于教师应当注意课堂提问的度、量、衡。
  一、 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己回答,这虽然完成了提问的形式过程,但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教师的高明。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即能对答如流,不仅在表面上看似繁荣的背后,会养成浅辄不止的不良习惯。那么,如何正确地掌握课堂提问的“度”呢?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课堂提问要以一当十
  课堂提问的目的性原则中明确指出了课堂提问的四个基本作用,即评价学生、检查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为此,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的针对性。出发点就是两个方面,其一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其二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教师不应离开教学目的,节外生枝提出一些又偏又怪的问题,把教材内容搞得支离破碎,更不应该突然冒出一个与教材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难题,去惩治那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打乱教学的和谐节奏。所以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应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和质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如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的第五自然段时,最好是先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一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找出来读一读。再提出问题:科学家们反复研究,弄清了蝙蝠是怎样凭着嘴和耳朵进行探路飞行的?在学生弄清了这个问题后,再问:科学家揭开的这个秘密回答了前文的哪个问题?学生前后一联系就知道是回答了第二自然段提出的问题。又如《小珊迪》一课问:(1)“课文中写小珊迪在临死前最挂念的是什么?(2)他伤得这样重,为什么还挂念着这些呢?学了这课,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教育?”这样的问题把本课的重要情节显示出来,使学生深入地思考,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小珊迪是一个既誠实又善良的穷孩子。突出了本文的教学重点,又教育了学生,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在上述的教学中,由于教师所提的核心问题难度适中,把握准了“量”大多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思考问题,从而达到了提问的预期目的。
  三、 课堂提问要积极评价
  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程进行及时的消化,认真复习。提问的效果则又优化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对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得到了肯定和强化,回答不对的,就能及时调整改变有欠缺的认识结构。在整个提问的过程中,对回答好的每一句问话,教师、学生都伴随着进行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都应公开进行评价。提问中的评价,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都应复述一遍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学生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其次要评“好不好”,通常教师都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最后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都应“对事不对人”。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让“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有的甚至不“请”其坐,使学生处尴尬境地,坐立不安,学生到底回答得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应该做到:(1)以表扬为主。(2)鼓励求异(3)帮助有困难的学生。(4)鼓励学生积极评价。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上秦镇中心学校(734000)
其他文献
语文是离情感滋养和品性纯化最近的学科。于是,不少班主任,把德育和语文学科融为一体,使道德认知像“盐”一样溶进语文课堂的“汤”中,并且在这样的“糅合”中取得了不俗的成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已经相当成熟,但是能否正确运用,让多媒体发挥它最大的积极作用,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对小学生来说,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识字,这是学生打好阅读和写作基础的关键,只有学会基本的识字,才能做到灵活运用文字、灵活组合文字等,单纯传统的教学对小学生的识字学习来说反而会让学生不进反退,而且会失去学习识字的兴趣,这时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来提升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全部内容在于“听、说、读、写”,四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然而,由于应试因素及其惯性力量的影响,即使在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中依然普遍存在重“文”轻“语”、重“读写”轻“听说”的不均衡现象。这种“偏颇与失衡”,不仅从根本上割裂了语文能力的“和谐相生”,而且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不爱听说、不会听说”。理论和实践表明,只有通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评价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按一定的标准,以一定的方式对教或学进行分析和判断,必具目的、标准和方式三要素,任何一个有效的评价,都必须是这三点综合作用的结果
“学问学问,有学有问;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令人好奇、长像钩子的问号,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引擎,是打开科学殿堂、走向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在“核心素养观”指引下,善问与善教、善问与善学是一项有利于教学相长的艺术性实践课题。笔者立足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就如何“借助课堂提问,引领学习思维”方面,试简要阐述之。  一、善于抓住题眼设问,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思维  课题犹如人的眼睛,是照亮心灵的窗户,在“吸引阅读关
学情分析对教师而言并不陌生,但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前、课中进行学情分析,课后就不需要了,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学情分析是一个时时变化、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把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情分析为课堂教学服务。由此可见,在课后进行学情分析,对于小学语文课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情分析,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复习。  一、应用导学单开展课后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质疑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疑促思,帮助学生深入文本阅读,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而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在教师问题的指引下主动思考,让课堂教学展现无限精彩。  一、紧扣文题,提纲挈领  在文本阅读中,分析文本的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内容,或者帮助学生明确文本叙事的主体,这都
<正>~~
期刊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multi me dia technologies, the demand for the optical plastic aspheric elements used in o pto-electronic device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