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块根芍药内生菌XJU—PA—6产灵菌红素发酵条件的优化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通过对块根芍药内生菌XJU-PA-6产灵菌红素发酵条件的优化,提高其产灵菌红素的能力。[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研究碳源、氮源、无机离子、氨基酸、植物添加油及接种量对灵菌红素合成的影响,确定提高灵菌红素产率的最优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结果]通过优化试验,菌株XJU-PA-6产灵菌红素最佳发酵条件:40 g/L麦芽糖, 20 g/L 蛋白胨,0.01 mol/L Mg2+,0.001 mol/L Fe3+,1%脯氨酸,6%葵花油,28 ℃,180 r/min,振荡培养2 d。在此优化条件下,灵菌红素产量达到290.92 mg/L,比原来提高3.896倍。[结论]优化后的 MEA培养基是一种适合内生菌XJU-PA-6生产灵菌红素的优良培养基。
  关键词 块根芍药;内生菌XJU-PA-6;粘质沙雷细菌;灵菌红素;发酵条件
  中图分类号 S18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8-026-03
  许多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是生物活性物质,它们在生物技术和药理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灵菌红素(Prodigiosins,PGs)是一类具有吡咯环骨架结构的红色色素类天然产物,这些色素是由一些微生物如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沙雷氏菌属(Serratia)、假单胞属(Pseudomonas)和其他海洋细菌产生的[1],首次在1929年从S.marcescens中分离并纯化出来,早期研究使用pordigiosin (PG)这一名称,后来由Harashima等在1960年首次分离得到此类物质[2]。从此,对该物质生物活性的研究一直备受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近10多年来随着对灵菌红素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具有的抗细菌、抗真菌、抗疟、抗原生动物、抗肿瘤、免疫抑制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已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但是灵菌红素在其生产菌株的生长过程中发挥的生理作用一直不得而知[3-4]。据报道,灵菌红素体外能够诱导肝癌、骨髓白细胞、乳腺癌、肠癌等多种癌细胞的凋亡。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SI)的 Melvin等发现,其平均IC50为 2.1 nmol/L灵菌红素对人体60种癌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对正常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5]。此外,灵菌红素对海洋赤潮藻具有清除作用[6-7]。灵菌红素的诸多功效使其在医学、制药学等多个行业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激发了研究人员对如何提高其产量相关研究方面的关注[8],但至今尚未见大量化学合成灵菌红素方面的相关报道。最近国内研究的聚焦点主要在于高产菌种的获得和发酵工业的优化方面,以提高该色素的生产得率,降低成本[9-12]。
  笔者利用从新疆特色药用植物块根芍药(Paeonia anomala)分选获得的一株产灵菌红素的内生菌——沙雷氏菌株XJU-PA-6,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研究其产灵菌红素最优发酵条件,旨在为该菌种及其灵菌红素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块根芍药内生菌XJU-PA-6——粘质沙雷氏菌,由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植物学教研室从新疆块根芍药中分离鉴定[13]及保存(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号:ZL 2008 10072975.X)。
  1.1.2 试剂。麦芽糖、蛋白胨、琼脂糖均购自Sigma公司;酵母浸粉、蔗糖、乳糖、甘露糖、淀粉、乙醇、(NH4)2SO4、酪素、酪蛋白和NaNO3购自生物试剂公司,每个试剂的纯度>90%。
  1.1.3 仪器。高压蒸汽灭菌锅(LDZX-75KBS)、低速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恒温培养箱(ZXSP-A0430)、真空冷冻干燥仪(FD-1D-50)、恒温震动摇床(Microtron)、紫外光谱仪(RESONANCE)、电子天平(JA21002)。
  1.1.4 培养基。种子培养基(MEA基本培养基):蛋白胨20.0 g/L,麦芽糖40.0 g/L,调pH至7.0; 发酵培养基:在种子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1.2 方法
  1.2.1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将XJU-PA-6在MEA固体培养基上活化2 d后,取一环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180 r/min,28 ℃振荡培养2 d后的发酵物按5%接种量接种于装有150 ml(500 ml)各自液体培养基中, 180 r/min,28 ℃振荡培养2 d后,取发酵液在8 000 r/min离心15 min,弃上清,收集菌体,菌体用无菌水洗涤3次,最后通过真空冷冻干燥获得菌体干粉,称干重。
  1.2.2 灵菌红素含量的测定。取1 ml发酵液加入5 ml酸性甲醇(pH 3.0)抽提2次,取上清在波长535 nm及655 nm下测定吸光度,当两波长下吸光度差异等于1.0时,灵菌红素浓度可以被认定为19.3 μg/ml[14],按此计算灵菌红素含量。
  1.2.3 不同碳源、氮源对菌体生长及灵菌红素产量的影响。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7种不同的碳源,以麦芽糖为碳源的基础培养基为对照;筛选最佳氮源时以蛋白胨为氮源的种子培养基为对照,培养基中分别加入5种氮源,28 ℃,180 r/min,振荡培养2 d。每种处理3个重复。测定菌体生物量及灵菌红素含量。
  1.2.4 无机离子、氨基酸前提、添加油对菌体生长及灵菌红素产量的影响。对于无机离子的选择,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01 mol/L的4种宏量元素以及浓度为0.001 mol/L的5种微量金属离子;筛选氨基酸前提时,在MEA培养基中按1%加入不同的4种氨基酸;对于添加油的筛选,培养基中加入6%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90%的4种植物油,28 ℃,180 r/min,振荡培养2 d。每种处理3个重复。测定各因素对色素产量和菌体生长的影响。
  1.2.5 接种量对菌体生长及灵菌红素产量的影响。 分别按2%、4%、6%、8%、10%的接种量接种于MEA培养基中,28 ℃,180 r/min,振荡培养2 d,每种处理3个重复,测定其产生的色素含量和生物量。   1.2.6 优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的摇瓶发酵。将基础MEA培养基作为对照,选用麦芽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的基础上,Mg2+、Fe3+作为无机离子,脯氨酸(Pro)作为色素合成前提物,葵花油作为额外碳源,在接种量为8%的优化培养基上进行发酵。发酵条件为28 ℃,180 r/min,振荡培养2 d,每种处理3个重复。测定菌体生物量及灵菌红素含量,并与原基础培养基产灵菌红素能力进行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碳源对菌体生长及灵菌红素产生的影响 碳源是细胞中代谢产物碳骨架的同时,也是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由表1可知,与其他组相比,菌体在麦芽糖作为碳源的培养基中产生的灵菌红素含量和生物量有显著差异(P<0.05),最高产量达154.50 mg/L,生物量达47.25 g/L,乙醇次之,葡萄糖产灵菌红素能力最弱。由此确定麦芽糖是菌株XJU-PA-6产灵菌红素的最佳碳源。
  2.2 氮源对菌体生长及灵菌红素产生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中产生的灵菌红素含量和生物量和其他培养基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灵菌红素产量最高,可达141.84 mg/L,无机氮源NaNO3产灵菌红素能力最弱,产量仅13.44 mg/L。作为有机氮源酵母粉产灵菌红素能力弱,这可能是由于较低浓度的酵母粉所含的生长因子已经满足了菌体生长和灵菌红素的合成,过高的生长因子对菌体的生长有毒害作用所致。
  2.3 无机离子对细胞生长和生产灵菌红素的影响 无机离子作为各种酶的激活离子,对产物的形成起非常大的作用。由表3可知, Mg2+、Fe3+、Mn2+、Mo2+对灵菌红素的产生有明显促进作用,与其他组相比,其中Fe3+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有显著差异(P<0.05),灵菌红素产量达190.99 mg/L,比空白对照高出约64%。Zn2+、Cu2+、Ca2+对色素的产生有抑制作用,但对菌体生长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无机离子的浓度一般较低,高浓度的无机离子对菌体生长和色素的产生还是有抑制作用的。
  2.4 氨基酸对菌体生长及灵菌红素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大多数受试的氨基酸都可作为菌株生长的碳源和氮源。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各种氨基酸存在下菌体均能生长,氨基酸都可参与到菌体的代谢过程。但是从氨基酸合成灵菌红素的情况来看,在培养基中添加Pro时对于灵菌红素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其他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灵菌红素产量达181.09 mg/L,而Ala、Asp等氨基酸对灵菌红素的产生没有明显的作用。
  2.5 植物添加油对菌体生长及灵菌红素产量的影响 试验选择了4种既便宜又容易获得的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油及橄榄油)作为获得灵菌红素产物的模式添加油。由表5可知,在培养基中添加上述4种植物油可显著地提高灵菌红素产量。大豆油、花生油、橄榄油及葵花油的最高产量分别达130.22、118.45、134.72和290.92 mg/L。其中,葵花油对灵菌红素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
  2.6 接种量对灵菌红素产量的影响 总体来说,随着接种量的增加,灵菌红素产量随之增加,其中菌体接种量在8%时,灵菌红素的产量达到最高峰(表6)。接种量为10%时,灵菌红素产量反而下降,这可能是由于部分灵菌红素溶解于溶液中的缘故。
  2.7 优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的摇瓶发酵结果 试验在MEA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最终获得了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由图1~2可见,基础MEA培养基、优化后的MEA培养基和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中的菌体生物量及灵菌红素产量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优化后的培养基中灵菌红素产量达290.92 mg/L,比优化前的基础培养基灵菌红素产量高出3.896倍。
  3 讨论
  微生物发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代谢物的产量也有很大的差别。据报道,粘质沙雷细菌生产灵菌红素能力受到许多生物及非生物因素的影响[15]。最近,关于灵菌红素的研究集中在抗癌和免疫抑制活性及其机制上,对于发酵参数优化相关的研究报道也有不少。Suryawanshi等[16]的研究发现,马铃薯淀粉(1 g/L)作为碳源,酪蛋白(0.6 g/L)作为氮源的优化后的培养基上灵菌红素产量达到48 g/L。Helvia等[17]在甘露醇培养基发酵液中添加木薯废液后灵菌红素的产量达到49.5 g/L。李彩霞等[18]的研究表明,发酵液初始pH 6,装液量30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为4%,在温度为28 ℃,180 r/min培养48 h时,发酵液中灵菌红素的含量达到28.37 g/L,分别是PDA培养基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19.57、43.11倍。Giri等[19]在粘质沙雷菌的培养基中分别添加芝麻粉、咖啡粉、花生籽粉时均能显著增加灵菌红素产量,其中以添加花生籽粉最为显著,达到38.75 g/L。另外,黄小龙等[20]筛选出了一株粘质沙雷菌S418(Serratia marcescens S418),其在花生培养基上灵菌红素的产量达67.92 mg/L。
  有证据显示,在由S. marcescens属产生灵菌红素方面碳源的类型起关键作用。另外,氮是构成菌体细胞、参与产物合成的重要物质。灵菌红素分子的主要结构中每个吡咯环均含有1个N原子,因此对于灵菌红素的合成氮源也是一关键因素。该试验把麦芽糖作为碳源,蛋白胨作为唯一的氮源对块根芍药内生菌XJU-PA-6的发酵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试验,发现其灵菌红素最佳发酵条件为:麦芽糖40 g/L, 蛋白胨20 g/L,0.01 mol/L Mg2+,0.001 mol/L Fe3+,1% 脯氨酸,6%葵花油,28 ℃,180 r/min,振荡培养2 d。在此优化条件下,灵菌红素产量达到290.92 mg/L,比原来提高3.896倍。该菌株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与已报道的粘质沙雷氏菌产色素最优条件及色素产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产灵菌红素菌株来源及其特性各异以及所产灵菌红素分子结构类型的不同所致。目前,可能由于受灵菌红素分子结构活性部位化学合成工艺的复杂性等因素的限制,未能得到大量合成生产。相信随着灵菌红素应用的逐渐推广以及现代发酵工程技术和化学合成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技术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 MONTANCER B,PEREZ-TOMAS R.Prodigiosin-induced apoptosisin in human colon cancer cells[J].Life Sciences,2001,68:2025-2036.
  [2] HARASHIMA K, TSUCHIDA N, TANAKA T, et al. Prodigiosin-25 C isolation and the chemical structure[J]. Agric Biol Chem, 1967, 31(4):481-489.
  [3] FURSTNER A.Chemistry and biology of roseophilin and the prodigiosin alkaloids:A survey of the last 2500 years[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03,42:3582-3603.
  [4] LAPENDA J C,SILVA P A,VICALVI M C.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prodigiosin isolated from Serratia marcescens UFPEDA 398[J].World J Microbiol Biotechnol,2015,31:399-406.
  [5] 何天豪,裘娟萍,张正波,等. 天然灵菌红素类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科技通报,2013,29(11):56-63.
  [6] 刘伯雅,魏东芝,鲁思然,等.灵菌红素对有害藻类的除藻活性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0,30(4):477-482.
  [7] 王以斌,何碧娟,郑洲,等.红树林细菌Flavobacterium sp.的抑藻活性鉴定及其对亚山大藻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国海洋药物杂志,2008,27(6):1-4.
  [8] EL-BONDKLY A M,EL-GENDY M M,BASSYOUNI R H.Overproduc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prodigiosin-like pigments from recombinant fusant of endophytic marine Streptomyces species[J].Antonie Van Leeuwenhoek,2012,102:719-734.
  [9] 周世宁,蔡创华,戴欣,等.一种红色海杆菌及分离培养方法和发酵工艺与用途:中国,03139886[P].2004-07-21.
  [10] 牛燕,郑立,田黎,等.海洋细菌S-9801代谢产灵菌红素最佳培养条件的研究[J].中国海洋药物杂志,2009,28(3):17-22.
  [11] TAO J L,WANG X D,SHEN Y L,et al.Strateg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prodigiosin production by a Serratia marcescens mutant through fed-batch fermentation[J].World J Microbiol Biotechnol,2005,21(6):969-972.
  [12] 车双辉,杜琪珍,夏明.天然蓝色素的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3,24(2):18-20.
  [13] 阿依努尔·阿不都热合曼,于蘋蘋,布热比亚·艾山,等.块根芍药产红色素内生菌XJU-PA-6的分离鉴定[J].生物技术,2008,18(5):34-36.
  [14] MA GUIRE R B,LEE H,CHO L K N,et al.Spectrophotometric analysis of prodigiosin and protein released by nonionic zwitterionic detergents from whole cells of Serratia marcescens[J].Microbios Letter,1985,30:23-27.
  [15] MIAO L,WANG X L,JIANG W.Optimization of the culture condition for an antitumor bacterium Serratia proteamacula 657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active compounds[J].World J Microbiol Biotechnol,2013,29:855-863.
  [16] SURYAWANSHI R K,PATIL C D,BORASE H P.Studies on production and biological potential of prodigiosin by Serratia marcescens[J].Appl Biochem Biotechnol,2014,173:1209-1221.
  [17] HELVIA W,DE ARA U'JO C,FUKUSHIMA K,et al.Prodigiosin production by Serratia marcescens UCP 1549 using renewable-resources as a low cost substrate[J].Molecules,2010,15:6931-6940.
  [18] 李彩霞,宋海,梁倩倩,等.细菌ZY-H产灵菌红素发酵参数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14(3):168-172.
  [19] GIRI A V,ANANDKUMAR N,MUTHUKUMARAN G,et al.A novel medium for the enhanced cell growth and production of prodigios in from serratia marcescens isolated from soil[J].Bio Med CentraI Microbial,2004,4:11.
  [20] 黄小龙,黄东益,周双清,等.粘质沙雷氏菌产灵菌红素培养基的筛选[J].生物技术,2009(3):65-68.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对多孔菌漆酶包埋于AOT/异辛烷反胶团中的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在漆酶反胶团中加入醋酸盐缓冲液和邻联甲苯胺,放入25 ℃恒温箱中培养25 min后离心,取下清液,测光密度值。[结果]在漆酶反胶团体系中加入适量吐温-80后,漆酶反胶团酶活力有所提高。经反胶团包埋后,酶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较水相酶有较大提高,在40 ℃下保温30 d酶活力保留81.3%,在pH 4.5下保存30 d酶活
期刊
摘要 漆酶是一种具有高效催化效用的氧化酶。它的催化产物为水,完全不对环境产生任何污染,因而其利用受到各方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新型材料、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的高速发展,大量高质量、高性能的材料在固定化漆酶方向得以应用。纳米磁性复合载体就是其中一种。它在回收循环利用、提高利用效率以及扩大漆酶可使用条件方面的效果明显。  关键词 固定化漆酶;磁性载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 S188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 从药用功能、水体净化功能、保健功能、饲料利用及食品开发、生物治理等方面,对辣木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辣木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及辣木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辣木;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S7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8-008-03  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也称鼓槌树、牛奶树、洋椿树、马萝卜、嚤啰豆等
期刊
摘要 [目的]培育适合新疆北疆棉区种植的早熟杂交棉品种,探讨杂种F1代的杂种优势,为北疆棉区提供高产优质早熟杂交棉品种。[方法]2011年以芽黄突变体为母本,配置14个杂交组合,并筛选出强优势组合。[结果]竞争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有11个参试组合子棉产量超过CK;有13个组合皮棉产量超过CK;其中组合KH1148和KH1150的早熟性好、丰产性突出且纤维品质综合性状优良。[结论]组合KH1148和K
期刊
摘要 [目的]探索不同谷子品种的最佳播期,对谷子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进行测定。[方法]采用裂区试验,主区为播期,副区为品种,研究了播期对谷子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早播或晚播均会造成减产;参试品种长生07、晋谷36、长农35产量较高。结合产量、农艺性状、抗性,长生07、晋谷40、晋谷36适宜的播期为5月13日,延谷13、长农35适宜的播期为5月20日。[结论]延安谷子适宜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贝吉佳”草莓组培生根环境,并对组培苗进行驯化移栽。[方法]以“贝吉佳”草莓匍匐茎茎尖为外植体,研究其生根的影响因素及移栽基质对成活率的影响。 [结果]最佳的生根培养基浓度为1/2MS,生根率可达100%;IBA的生根效果优于IAA,当IBA浓度为0.3 mg/L时生根效果最好,根粗壮,须根最多;活性炭浓度为0.5 g/L,最适合“贝吉佳”草莓根的生长。组培苗的驯化中,珍珠岩和蛭
期刊
摘要 为了培育超高产小麦优良品种,提出了用辐射诱变亲本,提高小麦亲本之间的遗传差异,从而增强杂交优势的理论。2003~2004年用X射线连续2年照射处理上一年处理播种出的小麦干种子。2005~2007年用高能X射线“放疗”和核磁共振双重处理,连续重复处理3年,在2007年获得大量多种类型的畸形突变植株。利用这些突变材料作为亲本,与大田中表现好的正常植株进行杂交。在杂交后代中又出现了大量的畸形突变植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适应恩施州机械起垄的甘薯最佳栽培模式。[方法]对甘薯品种恩薯4号采用人工与机械起垄方式,不同行距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种植行距在机械起垄的60 cm时,产量为54 450.0 kg/hm2 ,其次是人工起垄的60 cm时,产量为53 325.0 kg/hm2,二者间不显著,但与其他处理间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综合比较,采用机械起垄60 cm的种植方式,不仅综合产量最高,且有效降
期刊
摘要 通过同源扩增从大豆中克隆得到与拟南芥AGL8基因相似的基因GmAGL8,并对该序列进行了测定。同时对GmAGL8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比对GmAGL8与桃PpMADS6和拟南芥FUL的核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80%和77%,三者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4%。通过亲疏水性分析预测GmAGL8基因编码的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在GmAGL8中发现与MADS基因家族相似的MEF2并找到可能对多聚体的形成
期刊
摘要 甲壳素-壳聚糖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生物材料,因具有来源广泛、绿色环保、无毒无害等优点被誉为环境友好型功能材料,在人们的生活中占重要地位。从甲壳素-壳聚糖的基本特点及生物功能出发,阐述其在工业、农业、环保、食品等诸多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且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甲壳素;壳聚糖;生理功能;应用领域  中图分类号 S1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