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与爱心促成长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948221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是儿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触社会、了解生活、学习知识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及心理素质开始形成的萌芽阶段。此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速度较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很强,所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儿童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良行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本文主要谈狭义的不良行为。
  关键词:小学生;不良行为;矫正策略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4-0017-01
  小学生在家庭中的不良行为习惯主要表现为:一些孩子在家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成自己的事不自己做的不良习惯;有些孩子不爱整洁,不爱整理自己的床铺,放学回家后鞋子乱脱,书包乱丢,做完家庭作业后也不将学习用具放回原处,到需要时才到处寻找;还有些孩子任意妄为,想要的东西一定要得到,不切实际。此外,一些小学生没有时间观念,如长时间看电视、打游戏(晚上看电视很晚,以致第二天早上不能早起)等。
  小学生在校内的不良习惯主要表现为:不好好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如刚发的新书和作业本等,常常出现乱涂、乱画、撕毁等不良现象,没有爱护自己物品的良好习惯;上课时不认真听讲、东张西望或招惹身边的同学,开小差、不断摆弄物品;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事拖拖拉拉等。
  小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表现为:不爱护境卫生,乱丢、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爱护公共财物,在一些休闲场所,如公园的建筑上乱刻、乱画;不爱护植物,践踏草坪,乱摘花草;不节约用水;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按红绿灯指示过马路。

1.家长监管及教育
  家长对孩子课后的管束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重大的作用。在孩子放学后,家长应提醒孩子是否已做完作业,如果未完成,家长应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对于有拖拉习惯的孩子,家长应向教师请教完成作业大概所需的时间,从而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检查自己的作业是否有缺漏、错误,让其在平时做作业中养成检查的习惯。对于不爱惜学习用具的孩子,家长应定期检查孩子对学习用具的保管情况,也要在孩子做完作业后,让孩子自己整理收拾学习用具,而对于孩子不切实际的要求,家长应学会拒绝,并用身边的一些典型实例教育孩子,对于有进步的孩子偶尔也可给一些物质奖励,而对于一些有“电视瘾”的孩子来说,家长也不应禁止孩子看电视,而应根据孩子的年龄、身心特点、学习状况规定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此外,家长自己也不应该长时间看电视,要给孩子树立榜样,用无声的行为教育孩子,使孩子改正。另外,家长还应用空余时间带领孩子看适宜年龄的课外读物,拓宽孩子的知识面,也让孩子养成从课外读物中自学知识的习惯。

2.学校具体策略
  (1)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学校应该根据孩子的阶段性年龄特征,制定出规章制度以约束孩子的行为。对于不懂事的孩子来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也不能做的。有了约束他们的规定,他们就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样渐渐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
  (2)开展“树道德楷模,学先进典型”活动。通过开展活动的方式,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榜样。学生是极具模仿性的,学校应大力宣传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先进事迹,激励学生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例如:在学校教室外挂名人名言以激励学生斗志,认真学习,改掉上课不专心学习搞小动作等壞习惯;也可进行评选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活动吸引学生,让学生有榜样、有目标,见贤思齐。
  (3)对教师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前瞻性的人文关怀。
  教师的一举一动时刻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正所谓“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因此教师应在学生面前树立典型模范,做到衣冠端正,勤整理自己的课本材料等。同时,对于教学要大胆创新,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上课也不要满堂灌,应多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活动。教师进行教学时还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3.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
  对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教育也属社会生活环境,但它和社会生活条件不同,它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组织一定的教育内容,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有系统的积极教育影响的过程。学校教育能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才行。学校应定时与家长联系,让家长时刻关注孩子在家中的行为表现,家长也应让孩子参加一些家务劳动,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学习与家人交流沟通,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并通过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及配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社会是孩子实践的场所,所以社会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并通过各种活动让小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斗志。因此,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三者结合构成体系教育孩子,这样方能避免产生一些在不同环境中有不同表现的孩子(如在学校表现好,而在校外的表现就与校内形成反差的孩子)。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家长、老师都必须有耐心和恒心共同努力去实现这一目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为小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谢生荣.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思考[J].教育革新,2018(08)
  [2]尹松华.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J].好家长,2015(46)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根据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对物体的原有感知,逐步掌物物体的形状、特征、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并以此为材料进行思维,将图形、表象进行加工、组合,逐步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分别在实例、实践、想象、
期刊
摘 要:已在欧美儿童教育界风行多年的创作性戏剧,“是一种即兴的,重在过程的戏剧形式,在此形式中参与者们在指导下对人类经验进行想象、扮演与反思”。借助这种戏剧形式,利用创作的即兴性、过程的游戏性,可将那书载口传、一度疏远的闽南文化,以闽南童谣剧表演的形式呈现在儿童的现实生活中,激起他们对地方文化的好奇心,通过想象、扮演与反思,在角色探索、体验、创意想象、复演的过程中,激发出探索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心理
期刊
摘 要:所谓的核心素养,实际上就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形成的知识基础的同时,也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学科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而所谓的数学教学课程体系,实际上就是指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因此,本文将立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小学数学教学课程体系中数学核心素养的体现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体现  【中图分类号】G62
期刊
摘 要: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国学经典作为我国古典文化的代表作品,其中蕴含了大量我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行,国学经典也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在教学中引入国学经典,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还能够净化和洗涤学生的道德观念,提升其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  关键词:国学经典;朗诵;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
期刊
摘 要:英语是小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学生开始接触英语和学习英语的基础,而英语阅读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绘本阅读是一种新兴的阅读教学,对于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对小学英语绘本阅读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在小学高年级开展英语绘本阅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阅读;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以往在开展音乐教育时,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非常重视,导致很多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时,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小学音乐教师而言,要结合学生实际,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促使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关键词:小学;游戏性;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4-0011-01  伴随素质教育的持
期刊
摘 要: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但是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写作启蒙阶段,写作经验严重匮乏,在写作中经常出现修辞运用不合理、遣词造句不通顺以及段落次序不科学等问题。作文批改作为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通过合理的批改可以改正学生作文中的错误,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强化其写作能力,对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小学作文;批改;方法;效果  【中
期刊
摘 要:如何体现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智慧,重点在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语文核心素养两个方面。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以三维目标为导向,渗透语文学科的教材内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通过结合合作探究、微课、希沃平台等多种教学方法,打磨出一种活跃、高效、智慧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高中语文;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4-00
期刊
摘 要: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在人的认识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或者现象。并且通常会产生疑问、探求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小学生;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8-0180-01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在人的认识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或者现象。并且通常会产生疑问、探求的心理状态。小学生经常会碰到一些
期刊
摘 要:做好少先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工作不仅能够为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更加有效的途径,也能有效的提高少先队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水平。  关键词:少先队;社会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8-0187-01  少先队的建设工作在小学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组织少先队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