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人译诗诗学角度看《Theroadnottaken》两译本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911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有其独特的节奏,韵律与意象,因此,这使得诗歌翻译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翻译。翻译界对于诗歌翻译的准则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诗人译诗”,即诗歌应当由诗人来翻译最好。本文拟从诗学角度分析顾子欣和曹明伦The road not taken两译本,通过比较他们在几个主要的诗学元素,包括押韵,节奏和意象上的处理方式,看出他们各自译本的优势和不足,以期对我们今后诗歌翻译有所启发。
  【关键词】顾子欣;曹明伦;译本
  【作者简介】张德玉,武汉工程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研究受湖北省省属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鄂教研〔2012〕3号)专项资助。
  一、引言
  英国一位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泰勒说:“只有诗人才能译诗”。中国著名诗人和翻译家,卞之琳也提出“以诗译诗”翻译理论,即翻译格律诗应力求用相应的汉语白话格律诗进行翻译。著名文学家及翻译家傅雷先生也曾说过,“不会做诗的人千万不要译诗,弄得不仅诗意全无,连散文都不像”。因此,在“诗人译诗”这一翻译观的指导下,本文从诗学层面对The road not taken进行分析,同时,对比分析顾子欣和曹明伦两译本在押韵,节奏和意象上各自的特点,以期对我们的诗歌鉴赏以及诗歌翻译有所启发。
  二、Robert Frost及The road not taken
  The road not taken是由美国著名诗人Robert Lee Frost所写,他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他一生写作并出版了10部诗集,本诗是其第三部诗集《山的间隔》中的名篇,在中国流传较广的一首。诗歌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反映了当时作者当时面临抉择时的态度。本文分析的是名家顾子欣和曹明伦的译本,这两个译本均已入选中国的语文教科书,在国内广为流传。
  三、The road not taken原诗和译本分析
  本文以“诗人译诗”为准则,拟在从诗学的要素入手,从押韵、节奏和意象这三个方面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对比分析看出译文中这些要素的取舍,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1.从诗学角度的原诗分析。The road not taken原诗共四节,每小节均为五行。从诗歌的节奏上来看,诗歌采用抑扬格的形式,每行基本包括四个音步。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从诗歌的韵律上来看,诗歌的韵脚均为ABAAB式,例如第一节,第一,三,四行韵脚均为“d”,第二,五行韵脚均为“th”。同时,本诗还用到压头韵和重复技巧,例如 “as”,“as”,第三行的“was,wanted,wear”等等。全诗共有143个词,以单音节词为主,简洁易读。
  在意象选取上,第一节主要用了“traveler”该意象,勾勒出一个在岔路口纠结徘徊的路人形象。第二节和第三节的主要用到“road”该意象,用实际的道路来隐喻人生的道路。作者用“grassy”“ wanted wear”“lay equally in leaves”来极力展现两条道路的荒芜。
  2.詩学角度下的顾子欣译本。顾子欣,著名诗人及翻译家,作品有诗集《在异国的星空下》,译作《英国湖畔三诗人选集》等。她的著名译本“未选择的路”最早发表在《外国诗二》,后被收入中学的语文课本。
  从韵律上看,顾译文没有按照原文严格的形式,而是取自由体来译,在韵脚上没有沿用原文的韵脚,如译本第一节多压 u 韵,第二节多压 i 韵,第三节多压 an 韵,第四节多压 u 韵。在压头韵这一点上,顾译本也没有过于讲究。关于诗歌的节奏,卞之琳提出“以顿代步”的观点比较值得推崇。汉语中一般是两个字或三个字连在一起作一顿,也有极少数把四个字连在一起作顿。如果我们按照这个标准来分析,除去第二节和第三节的部分诗句是三顿,顾译本基本上是每行四顿,这恰恰与原文的形式接近。从语言上来看,对于原诗中连接词和时间状语的处理,顾译本更加灵活,语言更简练。
  从意象角度来看,顾译本用了“可惜” “久久” “极目望去”再现了第一节中“旅人”该意象面对选择时的纠结。第二节和第三节中顾译本用了“荒草萋萋”“十分幽静”“落叶满地”“未经脚步污染”再现了两条道路的荒芜。
  3.诗学角度下的曹明伦译本。曹明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他于1986年翻译出版的《弗罗斯特集》是迄今为止国内译介弗氏作品最全的译著。本文所分析译文于2007年编入台湾教育部审定的国民中学《国文》教材第6册。
  从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来看,曹译文同顾译文一样,取诗歌的自由体来译,无论是压头韵,尾韵上,译文并没有过多讲究。在韵脚上,他采用的是偶通,例如lu和zou。他认为,偶通是一种类韵,不得已而为之的押韵方式,其和谐性减弱,写诗一般不宜多用,但我们是译诗,要依原诗韵式凑韵,这样就有可能读起来不顺口,听起来不悦耳,但是用偶通就比完全不用韵更和谐一点。就诗歌的节奏来看,按照顿的标准,曹译本有三顿,四顿和五顿,其中绝大多数为四顿和五顿。从语言上来看,顾译本更加简练,而曹译本更加通俗。
  从意象上来看,曹译本用了“可惜”“久久”“极目眺望”表现了作者面对两条路时内心的纠结,这在选词上跟顾译本非常接近,在第一节第四句中,曹译本为“……转弯……”,相对而言,更加突显出了原文“bent”的意义。第二节和第三节中,曹用了“荒芜丛生”“人迹罕至”“铺满落叶”“没有被踩踏的痕迹”再现了两条路的荒芜。相比顾译本的“萋萋““诱人”“美丽”,曹译本更加贴近于原文,而顾译本更加注重体会作者的思想,并且将其融汇在译文中。最后一节中,曹所提到的“两条路在树林中分手”与顾译本中的“分出两条路”,意义都表现出来了。但是相比之下,曹的笔风显得俏皮轻快。在诗句点明主旨的最后一句,曹译本为“结果后来一切都截然不同”,而顾为“从而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相比之下,顾直接点明作者的“路”的所指“人生”,而曹译本则保留了原诗的特点,没有讲该意象直接的展示在大家面前。虽然两人用词上存在差异,但是都很好的表达了作者的人生目的与写诗的意图。
  四、结语
  综上,在诗人译诗理论关照下,两译本各有特色。在节奏上,顾译本更加注意顿的运用,使得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而在用韵上,似乎都更加注重意义的表达,没有过多的强调韵律,防止产生“因韵废意”的现象。从意象上来看,曹译本对于意象的表达更加尊重原文的意义表达,而顾译本更加侧重隐含意义的描述。在诗学标准下,我们可以看出译文只能符合部分标准的要求,而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要想成为一名更好的译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同时也需要较好的文字功底,在翻译理论的正确的指引下,我们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译文,做出更好的翻译作品。
  参考文献:
  [1]Tytler,A.F.Essays on the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1797.
  [2]姜春兰.从《西风颂》的译本比较中看卞之琳的诗歌翻译[J].海外英语,2012,22:195-197.
  [3]焦鹏帅,曹明伦.诗歌译者应擅于捕捉原作者的情感——曹明伦教授访谈录[J].山东外语教学,2012,06:3-7.
  [4]卞之琳.人与诗:忆旧说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艺术方式,是指借用具体的形象和事物来表达出某种特殊意义。19世纪的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尤其擅长用象征手法来突出自己作品的主题。《红字》中霍桑多出运用了象征手法,尤其是对字母“A”赋予了多种象征意义,以字母“A”开头,又以字母“A”结尾,贯穿了全书主线,将象征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霍桑赋予了红色字母“A”丰富的内涵,从开始贬义的“通奸”变成后来的“能干”和“值得尊敬”,不同
【摘要】在高三阶段,复习就是学生全部的学习生活,在英语的一轮复习中,教师首先需要注重学生的情绪,并且帮助学生建立复习目标。在复习的过程中,则要从基础出发,围绕教材,巩固基础,注重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并且有关英语语法的复习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重难点,这就需要老师技巧性的去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对于语法的畏惧心理。  【关键词】高三英语;学习目标;词汇;语法  【作者简介】廖炳辉,广东省罗定实验中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在各个行业、领域的交流沟通中均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加强英语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十分必要。大学英语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强化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微课作为一种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方式,其对于英语教育理念变革、英语教学方式创新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二语习得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到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实际,对微课在大学
一、影响英语教学的几个问题  1.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忽视听说能力的发展。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在我们对学生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项的培养。然而,在当前形势下的英语教学中,部分老师、学生、家长任然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不重视听和说两项技能的训练和培养,部分学校仍然采用传统哑巴式的英语教学,严重降低了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另外,在应试教育的考试中不涉及听说这两项技能,这也导
【摘要】本文以《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阅读的要求为依据,并结合《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的特点,初步探讨了英文报刊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文报刊;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张婷,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一、引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备受一线教师关注的问题,因此,阅读教学也是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课程实施的核心和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以教师的英语课堂教学是否与英语课程标准是否保持一致是研究新课标是否落实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实践结合的重要性。而通过研究发现,初中英语信息化课堂教学与新课程标准存在不一致的方面,一致性程度因课时,课型,不同地区,不同教师而高低不一,并没有很好地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本文希望通过对信息化英语课堂教学与新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能为当前
【摘要】阅读理解是考察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熟悉英语思维、锻炼英语能力。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时要扫清陌生单词、复杂句型、专业英语术语等产生的阅读障碍,这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是较大的考验。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阅读难点出发,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给予学生针对性指导,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训练。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开展  【作者简介】韩春红,江苏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改对初中英语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壁垒,积极采取创新型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的分析研究,能为广大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英语;阅
【摘要】随着信息网络时代,信息和知识不断的更新。因此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思考表达方式,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增强阅读效果及丰富内容。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环节中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将在英语教学词汇、阅读、时代及写作教学环节应用进行分析,做出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环节;思维导图;应用分析  【作者简介】郑艳红,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初级中学。  初中英语教学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会
【摘要】英语课程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教学部分,随着我国国际化发展的逐渐深入,英语在国际交流中也愈发重要,因此,为了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求,就需要做好英语教育工作。新课标下,对“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落实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旨在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学用能力。  【关键词】“六要素”整合;英语教育;学习活动观  【作者简介】李敏(1976.09-),女,汉族,江苏徐州人,徐州市开发区中学,本科。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