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视角F的教育经费分析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gua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础教育均等化的实质是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分配,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是由各级政府提供,所以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的有效途径是政府教育经费的均等化分配。通过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和极值比的计算来衡量全国范围内、东中西部地区和城乡间的教育资源均等化分配现状,得出城乡间教育资源分配最不均衡的结论,继而提出解决教育经费非均衡化分配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教育经费;转移支付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2-0223-01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本质要求是政府确保每一位公民不论他居住在哪个地方,都能享有质量大致相等的公共服务。教育作为改善和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理应受到政府的重视。联合国关于教育效果的研究表明:基础教育的外溢效果最为明显,因此更需政府给予特别的关注。而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保障每一个适龄学生不论在哪个地区都能得到大值相等质量的教育服务,这里的大致相等质量是指相似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
  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实质上是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我国的基础教育由政府负责提供。因此教育资源的重要来源是财政性教育经费。目前我国政府的教育支出分为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经费两大部分。教育事业费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活动的基本保障,由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科学研究费等组成。基本建设经费一般是年度一次性拨付,主要形成学校建筑物和教学设备等固定资产。考虑到基础教育阶段的基建经费的不规律性,下文重点从教育事业经费支出角度分析我国基础教育服务的均等化状况。
  
  一、全国范围内基础教育支出现状分析
  
  从全国范围而言,2000年至2009年小学基础教育的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的最大值的增速达20.67%;小学基础教育的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的最小值的增速为25.51%。从极值角度考虑小学基础教育的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差距有变小的趋势,2000年至2005年极差比保持在10以上,均值为10.22,增速仅为0.30%,2005年至2009年极差比均值为8.87,增速为-8.01%,总体而言小学基础教育的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的非均衡分配有缩小的趋势。当然这种判断仅是从绝对值的角度而言。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为1.26,平均增长率2.56%。虽然变异系数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有时增长有时减少,总体而言近十年来变异系数一直保持在1以上,可见小学基础教育的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的非均衡分配现象明显。
  
  二、地区间基础教育支出现状分析
  
  2000年至2009年东部地区的泰尔指数均值达0.0389,表明东部地区教育经费不均衡分配的现象一直没有改善。中部地区泰尔指数均值0.0158,十年里持续保持增长的趋势,平均增长速度为4.40%,增速不大但这种变化趋势值得我们警惕。西部地区的泰尔指数一直是三个地区里最低的,平均增长率为3.63%,表明西部地区省市的教育经费的分配是全国三个地区里最均衡的,但也不能忽略西部地区教育经费绝对值是全国最低的现象。
  2000年至2009年区内贡献率一直超过60%,2000年至2007年区内贡献率平均增速1.751%,2007年达最高值0.75057,表明东中西三个地区间的差异相对于各地区区内差异而言并不明显。因此区内教育资源的非均等分配状况更需加以关注。
  
  三、城乡间基础教育支出现状分析
  
  2000年至2007年城乡间预算内生均事业内经费的比值分别为18.90、19.05、15.41、15.48、13.97、12.49、11.65、9.64。两者之间的比值一度将近20倍,可见城乡间教育资源的非均衡分配现象十分严重。考虑到2008年以后的城市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的数据无法获得进而不能了解2008年后的城乡经费差异,现有数据显示城乡之间的生均预算内事业费之比的呈现出了比较稳定的下降趋势,但近10倍的差距依旧明显。
  总体而言不论是从宏观的全国范围而言还是过渡到东、中和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基础教育资源的非均衡现象均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全国范围内基础教育资源的非均衡现象有所缓解,区域内的不公平现象更加严重,城乡间教育资源的非均衡现象最严重。
  
  四、政策建议
  
  为推进我国基础小学教育服务均等化建设,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从教育经费来源角度,变教育附加费为教育税或是发行教育彩票可以拓宽教育经费来源,缓解教育经费对财政拨款的依赖性;从教育经费的承担者角度,可以考虑人员经费由中央政府直接拨付,建设经费由省县(市)两级政府共同承担;从教育经费的使用角度,各级政府要严格实行教育经费零预算制度,建立一套科学的教育经费使用绩效评价系统,督促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教育经费,实现教育经费的效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美]鲍德威,威迪逊,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王莹,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基于度量的实证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1):112—118
  [3]廖楚晖,政府教育支出区域间不平衡的动态分析经济研究[J]经济研究,2004(061:142—149
  [4]杜育红,王善迈,中国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C]2000
其他文献
摘要:日趋紧张的就业形势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以经济学中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为切入点,探讨了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指出了该模型存在的一些缺陷,并且从经济结构调整、人力资本投资、小城镇建设和政府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托达罗人口模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人口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创立了人口流动模型理论,该模型的提出具有重要
摘要: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内在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情下,浙江中小型民营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造成浙江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混乱、技术人才流失,同时又面临的竞争对手的日益强大和多样化,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面对机遇和挑战,分析浙江中小型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定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企
摘要: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的重大经济事项,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金流向和流量,关乎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建设项目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和进行设计施工的基本单位,也是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基础。  关键词:审计;建设项目;投资控制;作用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4-0147-01    加强建设项目投资审计,有利于企业规范投资行为,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
摘要:近年来,低碳逐渐成为了人们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通过一次实地的调查活动,以进一步认识人们对低碳的了解程度以及低碳经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并就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低碳;经济;生活方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3-0223-02    在2009年12月6日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全球变暖引发的
摘要:通过对森美(福建)食品有限公司(系香港上市公司——天溢控股:HK00756的子公司)加盟农民合作社的实践和经验进行研究,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从中我们可以初步描绘出国家龙头企业参与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给农民及企业带来双赢的美好前景和广阔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柑橘农业合作社);加盟合作社的模式;土地流转;(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文章结合相关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相应措施就强化人才队伍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长效机制;人才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0-0089-01    企业的“企”由“人”和“止”两部分组成,结构虽然简单,却阐释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企业无“人”即“止”。在信息技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力資源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无论是表现为积累形
摘要:伴随着我国当前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开展,传统的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何立足高职教育特征,深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这一现状,笔者就我国当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摘要:传统的观点认为环境规制作为一种纠正外部性的手段,必然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反而妨碍企业的技术创新。而迈克尔·波特则认为政府恰当设计的环境规制可以激发被规制企业创新,产生效率收益,相对于不受规制的企业,还可能会导致绝对竞争优势。本文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为例,阐述日本的环境保护的规制标准对丰田等日本汽车企业在节能环保技术创新的激励与促进作用,并增强了其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环境规制;创新;
摘要:风险投资行业与其他金融领域在金融工具选择上,有很多差异,其中最重要一点是:风险投资行业中广泛应用可转换证券。与其他金融工具相较,可转换证券的投机性更强,风险更大,但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分析,可转换证券的“转换价值”能够有效解决投资者从投资管理到退出过程中的代理问题,使投资者获得最优收益。可转换证券在风险投资中发挥着多种作用,既可以让投资者在一定范围内规避风险,同时又不回避收益的选择权。本文主要阐
摘要:廉租房作为构建保障房体系中的一部分,是保证社会上最低收入群体“居者有其屋”的有效手段。而房价问题较为突出的上海在很早就开始实施廉租房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还存在着保障资金不足、覆盖面过窄、监管不力等问题。本文将就上海廉租房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论述,通过比较分析结合香港“公屋”制度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上海廉租房;香港“公屋”;比较;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