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田间地头的新型农民潮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hui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滴汗入土苦作甜”是传统农民的真实写照。迈入新世纪以来,一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力争2022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苏州,农业生产早已不是传统观念中“种种养养”那么简单。在大路货的农产品之外,消费者对精品的追求愈加明显。落实到农产品上,就是对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如何满足这些要求呢?这就对农民提出了新的要求——光会种地不行,还要有知识、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我们将这样的农业人才称为“新型职业农民”。为了满足苏州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要求,苏州市农业农村局也是加快了苏州市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打造,经过几年努力,截至目前,苏州全市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488名,认定2820名,并且在多方努力下,这一数字正在稳步增加中。
  本期我们采访了4位在各自领域都具有代表性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他们的表述,我们来一起来探究下,新型职业农民是什么?“新”在何处?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徐卫东 与葡萄对话了大半辈子的牛人
  在过去30余年的时间里,张家港神园葡萄创始人徐卫东,一直在与葡萄打交道,还被亲切的称为“葡萄王子”“民间最牛葡萄育种专家”。1981年,他开始接触葡萄种植,从最早的一个人、两亩地开始“折腾”,到如今在张家港拥有750亩地,种植的品种和品系超过2000个,并写下了几十万字的种植笔记,徐卫东从一位最普通的农民,自学成才成为了技术专家,着实令人佩服。
  做民间最牛育种专家
  上个世纪80年代,徐卫东在张家港2.2亩的土地上,种下了自己的“葡萄梦”。那时候的他,或许不会考虑,未来自己与葡萄的缘分将会是一辈子。
  谈起最初创业经历,他感慨万千。“那时候缺乏经验,又碰上梅雨季节,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雨,种植的葡萄烂掉了80%,损失非常惨重。”面对突如其來的挫折,他没有气馁,而是通过一年两次结果技术,让葡萄二次发芽并重新开花结果。“不仅弥补了之前的损失,最后收入还增加了20%。”
  正是这次经历,让徐卫东认识到了,农业种植如果只是根据经验、靠天吃饭,不确定因素太多,所以他开始抛弃传统种植模式,不断学习、请教专家,开启了钻研葡萄种植技术之路。
  如果说,此前种葡萄、卖葡萄就是徐卫东的“葡萄梦”,那么,1993年一个偶尔的机会,这个梦想发生了奇妙的变化,随之改变的还有他的“葡萄之路”。那年在外地出差的他,在一家超市看见了一种美国进口的葡萄,每斤的售价居然达到了88元,而那时候他种植的葡萄售价仅1.8元,如此巨大的差距给徐卫东带去了不小的冲击,并下定决定,要在自家的土地上种出优质葡萄。
  引进新品种是必要的,他确实也成功了,比如如今家喻户晓的“夏黑”,就是他在1999年从日本引进的新品种,并在2003年首次发表文章以及命名推广,所以他也被称为中国的“夏黑之父”。
  “夏黑再受欢迎,那也是人家的品种,我只是起到一个推广作用。”不甘心只是做“传播者”的他,加强与科研机构联系,并阅读大量资料,开始尝试培育自家的品种,走上葡萄杂交育种之路。
  现在,徐卫东成功育种、并通过相关机构认定的葡萄品种达到了28种,其中有一款“黑美人”更是成为了唯一一款在日本售卖的中国葡萄品种。
  要与时俱进做农业
  20余年的育种经验,让徐卫东对葡萄园里每颗葡萄的品类、系列、味道了如指掌,哪怕是同一品类极细微的差别,他也能丝毫不差的分辨出来。此前中央电视台《超级新农人》节目中,他就接受了一项挑战——节目组从果园里随机选择五种不同葡萄,利用榨汁机打成葡萄汁,让他蒙眼品尝后报出每一种的名字。这样的挑战,再好吃的吃货可能都觉得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与葡萄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他,却真的准确无误地说出了所有葡萄的名字,惊讶了整个节目组。虽然这只是一个带有趣味性的挑战,但透过挑战,我们看到的是他30多年来扎根葡萄园内的奉献和坚守 。
  回忆起这些年走过的路,他强调,农业种植不能轻易放弃,也不能无谓坚持,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懂得与时俱进。“比如,最早我们只要把生产解决了,就会有市场,但现在完全不同。除了懂种植外,也需要懂管理、懂营销,我们需要找对种植方向,从消费端走入生产端,而不是埋头苦干。”
  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理解,他在采访时也坦言,就是要勇于学习新知识,要勇于打破常规,不能抱着旧模式继续去进行农业生产,“职业”二字则代表,现代农业生产是需要专业技能和经验积累的。“既要不断更新理念,又要不断学习职业技能,才能在竞争中不被淘汰。”
  张静怡  成就自己的绿色农业梦
  “以前,觉得农民就是种田,现在农民更是一份职业,身份转变了,责任也更重了。我们不仅要种好田,更要为百姓种出高品质的果蔬,才算得上称职的‘农民’。”从普通职员迈上田间,从毫无农业知识到经营200亩果蔬种植基地,苏州福家农庄创始人张静怡,对“新型职业农民”这六个字给自己带来的改变感受颇深。
  初衷是想让大家吃上绿色果蔬
  2010年以前,张静怡是穿着高跟鞋出入写字楼的职员,日子过得平凡安稳。“突然有段时间,发现自己和身边人都为了购买放心蔬菜而苦恼,就萌生了投身农业的想法。当初没有什么伟大的愿景,只是想让自己和家人、朋友能吃上健康、安全的高品质蔬菜。”
  说干就干。张静怡放弃了优越的城市生活,跑去相城区渭塘镇承包了110亩农田,当起了农民。初期,她也曾面临因农业知识匮乏而带来的困难,“刚开始的两年,我们都是亏损的,但既然下定决心,就不能轻易放弃。”于是,她着手学习大量农业知识,请教前辈、专家,一门心思要把这110亩田种好。
  每日奔波于一亩亩农田上的她,边干边学,经过四年努力,终于把蔬菜种植基地做起来了,并在2014年成立了苏州福家农庄,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到了200亩。“目前,农庄一年种植的蔬果种类超过50种,其中迷你南瓜、小番茄、小黄瓜等特色品种都特别受欢迎,每到成熟的季节都会有很多客户来预订,有的还会整棚整棚地‘承包’。”她告诉记者,农庄的果蔬产量早已从当初仅供给周边居民到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人民币,对外销售超1800吨蔬菜。   这样的数字,是对张静怡10年坚守最好的认可和回报。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部分医护人员白天忙于工作,半夜还需要在网上抢购蔬菜的情况,张静怡毫不犹豫决定开展“一元蔬菜”活动。“每斤蔬菜就卖一元,十斤一份,专供给战‘疫’一线基层工作人员及医护工作者。”同时,她还将爱心蔬菜运至各大社区,从年初二至4月底,福家农庄为居民提供了超20万斤的爱心蔬菜。
  “历经疫情,让我对‘菜篮子民生工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直言,以往她认为,种出绿色、生态的果蔬,让大家吃得健康点就可以了,但疫情突袭,让她明白,特殊时期自己有地、有菜,并可以把控好品质,实在太重要了。“这更加坚定了我要继续深耕在农田上的决心。”
  现代农业,更是一场脑力劳动
  张静怡同样历过非常挫败的时候。2013年,她看到很多人种植芹菜,也跟着种了起来。等到成熟后,发现根本卖不出去,田里的10万斤芹菜最后基本都销毁了。“春天播种前,觉得芹菜很受欢迎,但没有考虑等到收割的季节,市场是否还有这么多的需求。”
  这个事件,让她意识到,果蔬的种植不可以盲目,“现代农业,体力付出外,更是一场脑力劳动。”特别是当有了良好的种植规模和一定基础后,她考虑将福家农庄带入一个新的发展新阶段——农产品批量化销售提上日程。“割菜、择菜、装袋、称重……每天凌晨3点到5点,都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她介绍,目前福家农庄有15辆配送车,每天早上都会将收割的新鲜果蔬配送到苏州各处。
  经营好农庄,商业模式是一方面,种植技术和环境的稳步提升同样是关键。张静怡表示,目前整个农庄80%的作业由机器完成,配有检测室和智能化控制设备,对土壤、水质进行实时监控及把控,同时农庄还“入网”了江苏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全方位守护“福家”出品的蔬果品质。
  “农业种植,品质一定是第一位的,我们要做大做强,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品牌信誉度。”在张静怡的努力下,她的“福运家”在2018年获得了苏州市名牌产品,近两年更是获得了苏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苏州市菜篮子工程基地、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相城区现代农业项目基地、江苏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苏州(蔬菜)推广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
  发展好自身农庄外,她还邀请失地农民来福家农庄务工,让他们的农业技能有地方施展。另一方面,她带动周边有地农户共同发展,销不出去的农产品她帮忙找销路,形成渭塘农产品生产供应“合作链”,带着大家一起奔向更好的生活。
  胥爱礼
  稻鸭共养,生态种养新路子
  1997年,胥爱礼从上海来到苏州,定居在吴江平望镇,开始了水稻种植。“刚开始就承包了100亩农田,什么也不懂,就是跟着种植。”他说,以前觉得做生意难且苦,当了农民发现,更累更苦。
  嘴上说着苦,但慢慢他对种植水稻也产生了感情,并创办了“胥老三家庭农场”,种植的农田也从最初的100亩增加到了1000多亩。同时,经过二十多年的拼搏,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胥老三”绿色大米品牌,如今他生产的大米,在苏州及周边地区供不应求。
  稻田边的“鸭司令”
  “快,集合!”胥爱礼喊出这三个字的时候,瞬间一群鸭子涌向了他。
  鸭子为什么这么听他话?
  他告诉记者,主要就是长期生活在一起,对他的声音特别敏感,同时建立了感情,并形成了习惯。
  不懂水稻种植的人,可能会疑惑,胥爱礼明明是种植水稻的,为什么要跟鸭子生活在一起。這就要从他采取的“稻鸭共作”科学综合种养模式开始说起了。
  每年6月中旬,水稻插完秧后的清晨,胥老三家庭农场都有响起鸭哨声,在他的“招呼”下,3500多只鸭子排着队走入了稻田中,开始了自己的“工作”——觅食。
  他向记者介绍,把鸭子放养到到田里,可以吃掉害虫、杂草,鸭粪又是天然肥料,自从采取了“稻鸭共作”模式,水稻长势好了,品质也更高了。由于农场的田不是连在一块的,所以胥爱礼还需要对鸭子进行训练。“今天在这块,明天要到那块,一般情况哪边草多了,我往哪里一站,鸭子就会马上聚过来,这个地方草就没有了。”
  “一般秧苗在田里扎稳了根,就可以开始放养雏鸭。要注意的是,考虑到生态平衡问题,鸭子放养密度最好保持在每亩十多只。”等到了9月底,稻子抽了穗,鸭子也长大了,防止它们啄食稻穗,他就会把鸭子养到别处。
  他直言,通过“稻鸭共养”生产出的稻米更生态、有机,价格可以卖得比普通大米高一些。“这种模式下养殖的鸭子也更生态,销售很紧俏,稻米加上鸭子,可以说大大提高了农场的效益。”
  农业生产要顺应时代发展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胥爱礼向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捐赠了6000斤稻鸭共作的大米。“那段时间每天看到报道,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太辛苦了,看到人家都在捐款捐物,想到我还有些自家种的大米,就送去了医院,也算尽了一点微薄之力。”胥爱礼表示,每年政府对胥老三农场的支持力度都很大,他就想着关键时刻自己也应该为社会做点贡献。
  从事粮食生产20多年,他经历了最初“纯人工”种植水稻,到2000年左右,收割机出现,再到如今插秧机、植保机、无人机等一应俱全的过程。“全部人力种植的时候,是真的很辛苦,插秧、除草、收割……每个步骤都要弯腰进行,常常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他坦言,后来农机开始普及,农民的双手、双脚慢慢解放出来,人感觉轻松多了。再到现在,依靠科技力量,不仅人轻松了,种植也可以更加科学、精准,稻田上产出稻米也就更生态、绿色、有机。
  2019年,胥老三家庭农场还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代表了农场具备家庭经营、规模适度、技术先进、运营平稳、质量安全、绿色生态的条件。
  发展越来越好的背后,是胥爱礼多年来对水稻种植全身心的投入。“我始终坚持,农业生产要顺应时代发展,现代的农民要改变原有种植观念,不断吸收新知识,学习新技能,改善农场环境,提高种植和销售水准,才能为大家产出更优质的农产品。同时,我们也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   常建华
  达人的“养蟹经”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赋能,大闸蟹的养殖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蟹农,昆山巴城的养蟹达人常建华感受尤其深刻。他说,从2001年开始养大闸蟹,至今20年,他深切感受到了科技日新月异为养殖行业带来的新气象。“这些年,我是受益者,同样的,随着时代变化,我也将新的观念、技术融入到大闸蟹养殖中,希望为擦亮阳澄湖大闸蟹的金字招牌贡献自己的力量。”
  所谓绝活,不过是熟能生巧
  在与大闸蟹打了20年交道的常建华练就了“一手称”的绝迹——不用秤盘,只要把螃蟹拿在手里掂量掂量,就知道它到底几斤几两。前不久中央电视台《超级新农人》节目上,他就给全国观众表演了这个技能。
  160克、170克,130克……节目中,常建华用手掂量出的大闸蟹重量,与电子秤显示的重量几乎没有差别。他告诉记者,自己徒手称蟹的误差不会超过5克。
  不要以为大闸蟹可以看大小掂量重量,其实难度很大,因为有的大闸蟹你看着大,但是里面的肉未必多,这也就给“徒手称重”增加了难度。而常建华之所以能够掌握这样的“绝技”,归功于常年经验积累练就的火眼金睛和一双妙手。“每年大闸蟹上市的季节,我们都要经过自己的挑选,把优质的阳澄湖大闸蟹提供给消费者。20年,经我手的螃蟹有上百万,每一只都需要掂量,所以所谓的‘绝技’应该就是熟能生巧。”
  “一手称”或许能算他常年养蟹的“附加技能”,但我们透过这一“绝技”,可以看到这位养蟹达人,这么多年来,对养殖大闸蟹的全身心投入。
  想法跟着时代走
  20年,昆山巴城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他自己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蟹农,慢慢建立起阳澄湖大闸蟹知名品牌“常氏蟹业”,这一路,常建华走得既艰辛,又踏实。
  回顾养蟹之路,常建华回忆说,自己是2001年回到家乡巴城,开始跟随家乡的养殖户们学习养螃蟹的。“说是学习,实际上就是有样学样,别人养500只,我也养500只,至于能有多少产值,完全‘靠天吃饭’。”
  他说,那时候自己一点经验都没有,水质没办法检测,更没法进行调控。“所以当水质发生变化后,就会造成螃蟹的大量死亡。记得有一年,我养的大闸蟹几乎颗粒无收,损失非常大。”后来,时代变迁,越来越多的科技被应用于农业,改变了农民种植、养殖只能“聽天由命”的状况。
  “现在通过政府搭建的农业智能信息管理平台,我们实现了智能化生产,养殖规模、养殖效益都有了很大提升。”以他为例,从最开始的500只螃蟹到如今年产大闸蟹10万只,养殖规模足足翻了200倍。“更准确的天气预报、大数据助力,这些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农业后,为我们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他强调,作为现代农民,绝不能故步自封,一直守着传统理念去对待农业生产。“所谓‘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就是‘新’字,我们要学会借助科技力量,改变固有理念,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增加产能、提升品质,让我们出品的大闸蟹,可以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其他文献
每天起早贪黑,穿梭在社区内的楼宇间,带着一个包、一支笔、一张表、一部手机,挨家挨户敲门摸底,确认住户情况,记录人口数据。每天数不清要说多少次同样的话,也不计其数地敲门或被拒之门外……吴门桥街道1500名普查指导员靠着脚步和韧性,普查工作完美收官。  赴一场“十年之约”  十年前,她初入社区工作,兢兢业业担当“六人普”螺丝钉;十年后,作为街道人口普查骨干,她扛起了辖区“七人普”25万数据采集。徐鸣悦
期刊
繁华古城中心的双塔街道内优秀企业云集,不乏白手起家并将公司发展为行业翘楚的代表。从“默默无闻”的投资监理,到实惠于民的口腔服务,一起来看看这里创业者的成功奥秘。  潘子栋:敢尝辛苦,方得收获  走进上海东方投资监理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位于南环高架边的办公室,总是一派安静又忙碌的景象。整层的办公区域内,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对着电脑不停地忙碌着。总经理潘子栋刚从四川出差回来,正在满是书籍的办公室里整理东西。
期刊
一席斑斓多彩、充满墨香诗韵的丹青组合《江南春忆——章致中、钱杲、陈培祖、项伟君中国画展》在绿水青山点缀的江南古城美丽呈现,她犹如江南水岸竞放的艳丽春花,芬芳馥郁,令人陶醉。  大凡志趣相投的书画家们总以作品联展的形式来表达他们的价值趋同和艺术主张。“江南春忆”亦是在这种艺术主张的认同下的情缘组合。40年前四位青年怀着同一个梦想走在一起,成为那个特殊年代苏州一所业余美术学校的同窗学子;在文化断层,艺
期刊
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两场赛事给冷冬持续加温。2020苏州湾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苏州站)举行,4800名参赛选手沿着烟波浩渺的太湖,穿梭在崛起的太湖新城中,把苏州湾美景尽收眼底。12月13日—15日,2020苏州吴中环太湖竞走多日赛暨大运河竞走与行走系列赛,又在风景如画的吴中火热开赛。  全民健身的当下,运动风潮兴起。在吴中,运动健身不止于健身房,还有很多种打开方式,大运河边晨跑夜跑,太
期刊
近几年来,古城区中心双塔街道的十全街及周边已然成为了网红咖啡店的聚集地。提供“撸”猫的,“搭配”柴犬的,适合聚在街头晒太阳聊天的……而在一众风格不同的咖啡店里,南石皮弄里无二空间,则是安静、宽敞且极具艺术感的体验之地。  南石皮弄里的网红空间  店门口由水泥管制作而成的位子,是无二空间最具标志性的角落,也是这两年来人們纷纷前来打卡拍照的网红地。但它的与众不同之处,远不止于这一个细节。  相比于其它
期刊
提及古城西部,人们总能想到虎丘山、留园这些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但如今,印象中的“画风”似乎有了些不同。夜里繁华的山塘街、全国闻名的婚纱城、焕然一新的各色产业园……引领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引入文化科技项目,创新文化发展模式的虎丘街道,正在以文化赋能经济新发展。  升级变身的文化产业项目  全国的准新娘们都知道,要买婚纱,来虎丘婚纱城是最好的选择。这个在全国声名远扬的婚纱城,也是江苏省电子商务特色产
期刊
老牛属牛也画牛!苏州著名漫画家范其恢在他即将迎来的本命年,又值建党100周年之际,用他的牛年新作表达了对祖国热烈的期盼与祝福,这位孺子牛50年笔耕诠释生肖文化。  “新的一年,我希望用我的作品表达我对新一年的期盼,同时,也祝愿社会和谐进步,祖国繁荣昌盛。”范老师如是说。  出生于1937年的范其恢从小便热爱艺术,参加工作后更是从事艺术创作与教学工作。精通素描、国画、速写、版画、漫画等多种绘画门类。
期刊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园区发展受到充分肯定,并肩负为中新合作注入新内涵、增添新动能的任务。  日前,中国与新加坡四个双边合作机制会议在线上召开。这四个会议分别为:中新双边合作联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天津生态城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和
期刊
The Proudest Thing  周颖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长  2020年,十中是江苏省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示范校,全大市只有3个,我们对新课程、新教材的起步较早。十中是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学校样貌古朴典雅,走进教室又可以连通整个世界。  2018年,十中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的项目校,织造文化及其相应课程已经被国人和世界认同。  唐敏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校长  近几年,一中
期刊
“原本斑驳的石头墙配上抽象涂鸦作品,既有视觉冲突,又极具个性,让古城里的小巷更有文化魅力了。”来自杭州,从事艺术创作工作的游客沈先生对酱油弄墙面上的蓝白色调玫瑰花赞不绝口,“在苏州古老的街巷中,以爱情为主题进行创作绘画,很有意思。”在最美的深秋,不少游客打卡平江路,也都被东升里、志恒里、酱油弄的文化艺术长廊所吸引。  在东升里体验国际艺术  东升里是平江路附近的一条支巷,与平江路平行。巷子较窄,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