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课程改革,思考语文问题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改革不知不觉已经走过20年的路程,有一些老师开始写起回忆的作品。前一阵子山东师大曹明海老师孕育了一个庞大的计划,要组织编写一套《名家论语文》,约我写一本,我因健康的原因无法承担,而且看看这套书的名称,我实在不敢滥竽充数。曹老师知道我健康状况不佳,对此表示理解,便不再劝说。后来,山东教育出版社周红心编辑又来反复动员,表示可以出力帮我收集处理文稿。当时我的身体情况颇为糟糕,不能久坐,也不能久站、久躺、久走,听力衰退严重,视力也在减退。经过诚恳说明,他也不再继续劝说。
  近来又有老师提起此事,约我对这20年的改革之路做一个回顾,把近些年写过的文章或思考过的问题整理出来也行。我想如果能写一篇算一篇,慢慢地来,也许还可以试试。
  去年,我看到有文章谈论高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及解读的文章,便觉得有些话应当说一说。然而,想是想,一看到那满页的文字,就觉得头脑发晕,眼睛模糊,迟迟没有进展。说实话,这两年里一个星期看的“肥皂剧”,可能就超过过去一年的观看量。从前只是在三餐之时边吃边看看新闻,现在文字稿看不下去,长久坐着受不了,只能靠在躺椅上,看看手机,一会儿眼花了,就打开电视,看看图像——因为听不见,只能通过画面看看下面的字幕再带猜想,使脑子活动活动,累了就闭上眼。有时打开电脑,左手不听使唤,敲击键盘速度变慢,自己也十分失望。
  下面开始说说正事。现在我尝试在身体可以应付的情况下动手写一点东西,一篇两三千字,一篇说一件事或一个问题,一篇一篇地写,不写大文章,写大文章自己脑子、眼睛和体力应付不过来,写出来别人也许还不想看。
  语文课程改革的前奏,是对语文教育状况的调研和对教学大纲的修订。
  20世纪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一些老师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状况展开调研,为课程改革的启动做准备。
  1999年年底,教育部通知我们去北京參加修订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会议,会议何时结束不确定,意思是什么时候修订结束什么时候散会。起初我有个疑问,马上就要研制课程标准,何必再来修订教学大纲呢?后来听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领导说,课程标准的研制要有一个过程,初稿确定后还需要实验一段时间,这样对教育可能耽误太多,是否可以在看清楚问题的地方,先做修改,这样做对学生有好处。那段时间社会上对语文教育的批评非常激烈,整理一下各种意见,先做一点修改不无好处。
  当时修订所针对的大纲,好像是1995年版的(因为手头没有老的大纲,只能凭回忆说话了)“能力训练型”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参加修订会的有八位老师,会议中途,有一位老师是省里的语文教研员,他急着要去广西参加一个关于高考的会议,所以提前离会,因此只有七位老师坚持到工作结束。
  修订讨论中,谈到那段时间对语文教育的批评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即语文教学过于强调语言运用和学习技能,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不足。于是,修订稿中的“开场白”第一句,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后面补充了一句,“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后面补充了“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从前的《语文教学大纲》有一个部分——“教学要求”,在修订的大纲里被改成“教学原则”。有一位老师看了以后说,“这六条原则改几个字放到别的学科也可以”。说到这里,我想起前几年高校免费师范生的教学计划,那些学生都必须用大量的时间学习《教育学》之类的课程,参加教育实习,中文学科毕业论文的学分都安排不进去,专业课的学习和熏陶缺少很多,这样的语文老师给人的感觉似乎缺乏“语文气质”。 这些“教学原则”具有普遍性、通用性,大概就是语文教育“科学化”推动的结果吧。
  所以,我们在修订这大纲时就在思考,“语文教育”有哪些内容和做法是本课程独有的,要找出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个性。修订工作就从“几条教学原则”入手,标题在这份大纲里改成了“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写了五条意见。
  (一)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感染,重视语文运用和语感的培养。
  (四)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
  (五)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辩论会、专题研究和社会调查等形式,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还可以组织各种文学社团,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
  这里提到了“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素养”,第一次在教育部关于语文教学的文件中提出这样的概念。在讨论修改时,还没有想过要将“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来对待,只是觉得一味强调“语文能力”似乎过于单薄,“能力”是比较外显的东西,而语文更需要一些“内蕴”。这里还提到“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在大纲的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要求”提到了“诵读”的要求,这些都是在对语文学科的特点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大纲附录二”列出了“古诗文背诵篇目”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在“教学内容和要求”这部分,不再像过去那样按“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术要素罗列,而是分列“阅读”“写作”“课文”和“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把“听”和“说”从交际的要求出发合并在一起。
  教学大纲是从教师如何“教”着眼的,是对教师说的话,跟后来的课程标准面向学生的语言不同。
  修订版《大纲》审批公布前在一定范围里征求过意见,有一位资深语文教育研究专家在会上表示“语感”一词说不清楚,必须从《大纲》里删除,其他的争议还有关于“感悟”“诵读”之类的提法。   我很惊诧:语文教育专家怎么啦?在我自己专业的领域里,“语感”一词是比较公认的说法。赵元任先生说起他学习几种外国语的经历,都不是把功夫下在语法之类的东西上,总是把要学的语言材料哇啦哇啦地念,就像小时候学汉语的中国传统学法,跟着老师诵读,那样学习练的就是语感。大约在1985年的时候,吕叔湘先生在上海语文学会跟一群年轻的学者座谈时,提了一个问题:“我们是怎么发现一个句子是病句的?”在听者们思考的时候,吕先生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是靠语感,不是语文知识。”这事对我触动很大。在一次教材审查会议上,有位语文教育专家评论某教材的编写语言中的问题,说某处“句子不通”,我建议此处改为“××与××搭配不当”,该专家连称改得好。他是凭语感发现了问题,我建议他修改的意见是从语法知识着眼,对教材提意见需要运用语文知识来说话。从前在自己还是小孩子的年代,看到大人写文章,总是一遍一遍地念,念的时候,发觉有哪个地方“不通”或者“不顺口”,就停下来改,就这样念一遍改一遍,直到全文感觉都“通了”, 都“顺口了”才收手。他们那样念,那样修改,凭的就是语感。我自己现在写东西也是这样念。
  据说有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给他的外国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写一篇關于星期日活动的作文。一位欧洲学生作业交上来后,老师看到短短100多字的作文里出现了一二十个“了”字,跟他批改说,这几个“了”字不需要,那几个“了”字也要删去。学生急了,我写的都是已经发生的事,用“了”来表示,应该没错吧。在他们的母语里,动词的时、体、态、式是一定要表现清楚的。所以,就要求老师:您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时候该用“了”,什么时候不该用“了”。这一回轮到老师犯难了,是啊,我们说话时从来没有想过这儿、那儿该不该用“了”,为什么这儿要用,为什么那儿不用,全是凭语感。有一位美国朋友,他从前学汉语时是住在华人家里,在那里整天只能说汉语,他进步非常快,汉语说得十分流利,后来居然能和中国人一起登台说相声。不过我看过他写的东西,书面语不行,也就是说他汉语口语学得挺好,书面语跟不上,一种语言的口语和书面语固然有共同性,然而两者之间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书面语的语感是需要通过对作品的大量阅读、诵读才能够培养起来的。
  关于“语感”和前面提到的“语文素养”“感悟”等问题日后我们会继续讨论,此处暂时不谈。
  (巢宗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与修订工作组负责人)
其他文献
虽然有人认为,文本解读工作特别是涉及白话文的解读没有必要,因为对从事语文教学的中文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来说,他们理解文本应该不会有多少障碍。但事实是,在实际教学课堂,在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的群体中,解读不到位乃至误读文本的现象比比皆是。就笔者而论,在阅读文本时,也常会产生一些理解上的困惑,所以多年来,文本解读是我参与语文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这里想对笔者意识到的文本解读误区做基本澄清,借以提出一些思考
期刊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论语》《韩非子》《吕氏春秋》《世说新语》等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选段。阅读古代经典,对传承中国文化,形成文化自信至关重要。因此,探寻古代经典教学策略意义深远。在分析了多种教学策略的基础上,本文以《论语》选段的教学为例,以期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榜样引领,做好示范朗诵  《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和现代汉语相比,其语言表达方式有诸多不同。调动学生兴趣,让
期刊
一、交流平台  1. 复习导入:谁来说说我们三上学过的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有哪些?(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借助画面、查字词典、近义词替换……)  2. 比较发现: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理解难懂句子和理解难懂词语之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先小组交流,后全班讨论)  3. 出示: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剃头大师》中这句话,你们是怎么理解的?你们生活中也有过类似经历吗?(结合生活经验:感冒发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即让学生凭借已有学习经验理解思想不太深奥、表达形式较为常规的文言文。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不仅能继承古代先贤的思想精华,更能帮助他们提升语文素养。近年来,文言文试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以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为例,近5年来,文言文试题的总分值都在13分左右。  如何解决初中学生文言文教学的困境?笔者认为,“
期刊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的童话作品,人们曾经将他和安徒生相提并论,赞誉他这篇童话作品为“完美之作”。这篇童话的结构很清晰:“巨人外出,孩子嬉戏,花园美丽”—“巨人回来,赶走孩子,花园入冬”—“巨人醒悟,孩子共玩,春回花园”。读者不难读出这篇童话的立意:自私永远是孤独的,分享才会带来快乐。《巨人的花园》是王尔德的童话作品中篇幅最短,却最具戏剧化也最富有诗意的一篇。让我们走进课文,好好品味童
期刊
学生对写现代诗感兴趣吗?可以写出好诗吗?  作为指导学生进行现代诗创作的倡导者,笔者现代诗的写作经历为学生学写现代诗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经验。这篇教学案例课堂实录中的现代诗歌除了标明学生作品外,都是笔者的创作。  一、学着用现代诗歌写生活  师: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闻一多的《红烛》、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雪莱的《致云雀》,请同学们读《每一单,你们都懂为什么出发》,并写下
期刊
一、明确单元编排,紧扣核心目标  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专门设置了习作单元,作为教材的延续,四下第五单元是“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的习作单元。根据陈先云主编的说明,这种全新的单元形式的设计意图,在于“改变传统的完全以阅读为中心的编排体系,在重视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引导语文教学更加关注表达,改变多年来语文教学实践中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这是习作单元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明确定位。因此,了解和把握构成习作
期刊
六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活动设置为“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制作成长纪念册”三个环节。通常,课内活动主要是交流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讨论成长纪念册的制作,课外活动是学生自主制作成长纪念册。  我将这个综合性学习的预习周期拉长:从开学第一周就布置,贯穿整个学期,直至毕业。我没有按照惯例布置学生们必须阅读整个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我觉得,小学的难忘生活,可以有各自的记忆。  
期刊
前不久的一个早晨,我遇见了从业第一年时的同事陈永厚老师——1981年9月,我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吕良公社双岗学校任教初一语文。  陈老师皮肤黝黑,戴深度近视眼镜,身材偏瘦,笑口一开,看上去精神矍铄……三四十年过去了,已七十六岁的他形象与气质好像就没怎么变。  相互打了招呼,没说几句,陈老师就问我:“记得你那年给我们做书法讲座,讲到一个字,提手旁,右边是‘厌烦’的‘厌’,怎么读啊?”  我一时愣住了:所
期刊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教学内容,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其中,语文要素是单元内容的主线,围绕“阅读”和“表达”安排训练内容,并直接体现在单元导语中。语文要素的编排,从纵向层面看,突出目标的连续性和发展性;从横向层面看,突出能力培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针对语文要素的编排特点,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做到整体把握,使用教材时,要从整体入手。  一、把默读与疏通文义多种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