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社和明复图书馆溯源

来源 :民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l990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5年12月30日,民进在上海中国科学社(今陕西南路235号黄浦区明复图书馆,2011年以前称“卢湾区图书馆”)宣告成立。为庆祝民进成立75周年,2020年12月30日,民进成立旧址纪念馆开馆仪式在上海市黄浦区明复图书馆举行。笔者长期在上海市委统战部门工作,多年来不断搜集资料,并曾先后访问了中国科学社的老社员、上海市政府参事杨小佛先生(杨杏佛先生之子),上海市黄浦区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档案馆等,希冀通过史料追溯一些民进成立旧址——明复图书馆以及中国科学社的情况。
  中国科学社的诞生
  中国科学社是中国最早诞生的现代科学学术团体,由一群中国留学生1915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创办,旨在“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科学社的主要发起人为任鸿隽、秉志、周仁、胡明复、赵元任、杨杏佛、过探先、章元善、金邦正等9人,任鸿隽任社长。
  1918年中国科学社迁回国内,设总社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南京大学)。他们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及其《科学》杂志(Science)为模式,创办中国的《科学》杂志,以后又发行了《科学画报》《科学译丛》等刊物,在各地成立了图书馆和研究所。1928年,中国科学社定址上海,在全国设有分社或支会,社员多为科学、教育、工程、医务界人士,除学术活动外,办有生物研究所、明复图书馆、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出版《科学》《科学画报》《科学季刊》等杂志及《论文专刊》《科学丛书》《科学史丛书》等。
  明复图书馆原名中国科学社图书馆,1920年8月15日在南京成贤街文德里中国科学社北楼成立,1922年1月开馆。1928年9月,中国科学社在上海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购地建筑新图书馆,1930年7月落成,1931年1月开馆。为纪念已故中国科学社创始人之一胡明复,故命名为明复图书馆。新馆建成后,原在南京的图书馆藏书,除生物书刊仍留南京供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参考之用外,其余书刊均移入上海新馆。抗日战争期间,南京藏书随中国科学社内迁重庆北碚,抗战胜利后,由于南京中国科学社及生物研究所的建筑已毁于战火,北碚藏书全部移藏上海馆。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科学社
  任鸿隽(1886 —1961年),祖籍浙江湖州,化学家、教育家,辛亥革命元老,我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社主要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五辑)中曾撰有《中国科学社社史简述》一文,介绍了有关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科学社与中华自然科学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及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等团体联合向中共中央及政府建议,召开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并组织筹备委员会。在党和政府的指导帮助下,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于1950年8月在北京召开,成立了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简称科联)和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科普),来辅导发展科学工作。
  任鸿隽以及中国科学社同仁在参加了这次会议之后,逐步认识到党和政府对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此后的科学工作,已经成为国家的事业,前途无限光明,无须私人组织来越俎代庖”。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经过留在祖国大陆的全社同仁一致同意,将多年來所办事业逐步归并国有单位。
  1951年,《科学月刊》率先与《自然科学》合并,转由全国科联刊行;1953年,《科学画报》由上海科普继续发行;1954年,生物研究所将所中所有标本仪器及工作人员一并移交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1954年,中国科学社将明复图书馆捐献给国家,由上海市文化局接收,后明复图书馆改建成上海市科学技术图书馆;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情况稍微复杂,在上海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由中国科学社提议争取公私合营,最后于1956至1957年间该公司的印刷厂部分合并于中国科学院所属的科学出版社,编辑所部分合并于上海科技出版社,而仪器厂部分则合并于上海量具工具制造厂;1957年,为响应百家争鸣号召,中国科学社曾编纂《科学史料丛书》和《科学季刊》。这两种刊物到1960年4月,已出版了《科学史料丛书》10余种,《科学季刊》12期。1959年,由中国科学社理事会提议,并得全体社员的同意,将社中剩余的所有房屋财产、书籍、设备,一并捐献于国家。从此中国科学社的历史任务宣告结束。
  新中国成立初期明复图书馆的藏书和资产
  根据现存的档案资料显示,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明复图书馆共3层楼房,面积1155平方米,书库4层,可容纳图书22万册。《上海图书馆事业志》有个统计数字,当时该馆实有藏书中文3万余册,西文2万余册,其中经过装订成册的西文杂志7000余册。藏书来源,在初创时期,大半是由中国科学社社员捐赠。如社员叶善定、任鸿隽、金叔初、周美权等均陆续捐赠中外文书刊。其中以金叔初捐赠的贝壳学图书杂志最为珍贵,有2000余册,共128类,凡英、德、法、比、日各国之贝壳学杂志,均有收藏,其完善程度当时被誉为“东亚所仅见”。周美权捐赠的算学图书546种2350册,也很名贵。为纪念捐赠人,曾辟“叔初贝壳学图书室”和“美权算学图书室”,并分别编印目录。
  关于这批珍贵的贝壳学杂志,杨小佛先生回忆,珍珠港事件后,日本当局曾派人到明复图书馆,命令交出全部贝壳学杂志。经再三请求仍无效果,不得已想到社员沈璇(义舫)在日本自然科学研究所工作,他的岳父是黄郛,或能设法疏通,请沈璇交涉后日方即不来了。但过了两天,有人来选了两期贝壳学杂志说非取去不可。于是整套杂志便缺了这两期。后知当时的日本天皇是研究贝壳学的专家。他收藏的全套贝壳学杂志中独缺这两朗,所以下面的人一定要为他配齐这两本杂志。二战后,科学社通过驻日盟军总部终于索回了原书[《中国科技史料》,1980(2)]。
  藏书中还有外文期刊,明复图书馆每年订购英、美、德、法、日等国出版的有140余种,交换所得有40余种,其中较完备而又珍贵之期刊,不下30余种。如清同治八年(1869年)创刊的《自然周刊》,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创刊的《植物年刊》,清咸丰四年(1854年)创刊的《法国植物学会公报》,清同治七年(1868年)创刊的《德国化学会会刊》,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创刊的《寇丁氏植物学杂志》等,都相当完整,颇为难得。   笔者访问杨小佛时,他回忆上海解放以后,明复图书馆很快恢复正常开放阅览,外借则限于科学社社员,读者平均一天20人左右。1952年,图书馆得到了上海市文化局的经费补助,用以添置新的中文科技书刊。1954年,上海市文化局补助专款成立了科普阅览室。
  明复图书馆改建成上海科技图书馆、上海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事业志》记载,上海市文化局接办明复图书馆后,陆续充实馆内工作人员(原有6人),并不断补充馆藏。先是将1955年捐献给政府的中华化学工业会图书馆的全部藏书并入明复图书馆,以后又接收了雷士德医学研究所的部分藏书。此外,前中国工程师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电机工程学会的藏书,也先后通过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上海分会捐献给政府,拨交明复图书馆入藏。1956年2月19日,明复图书馆正式改建成上海市科学技术图书馆,聘请任鸿隽为馆长。
  在图书经费方面,除上级拨款外,1956年8月,中华化学工业会将“吴蕴初基金”捐献于馆,总值546万元。每年利息收入,规定作为购置化学、化工书刊及有关设备之用。为了妥善选购有价值而适合当时科研和生产需要的图书杂志,特聘请馆外专家学者组成图书甄审委员会,由任鸿隽、陈世璋分别担任正副主任委员,委员有:秉志、周仁、何尚平、蔡宾牟、魏宗舒、顾志祥、许慎生、夏安世、胡汝鼎、方子藩、徐韦曼、郭学群等,分别负责生物、冶金、农业、物理、数学、电力、机械、电机、化学、地质等类书刊的荐选鉴别工作。
  据1956年粗略统计,上海市科学技术图书馆藏有46个国家的19种文字的图书6万多册,至1958年藏书达11万余册,初步形成了以收藏生物、化學、化工为主,其他学科适当收藏的专业科技图书馆。在1957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图书协调方案》中该馆曾被指定为全国第二中心图书馆的成员馆。
  在为公众服务方面,图书馆经常举办科技讲座和科技图书展览。如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该馆在当月上旬就邀请余山天文台台长、著名的天文学家李珩作了关于人造卫星知识的报告。1958年10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上海市报刊图书馆合并,原有全部藏书和设备移并于上海图书馆,原有馆舍稍后改建为上海市卢湾区图书馆。近年来,上海市行政区划调整,原卢湾区与黄浦区“撤二建一”,成立新的黄浦区,原卢湾区图书馆改建为黄浦区明复图书馆。
其他文献
冬阳让一切慵懒起来。  最后一片叶已沐浴过春雨秋风,冬阳唱着安魂曲送别叶子,在冬阳里掉落的叶走得安然。湖边的柳树自己给自己着色,金光闪闪一地碎叶儿。柳叶儿有的漂浮在水面,真似一条一条小金鱼儿,一晃一晃。  冬阳是雾霾天的奢侈品。若不往細处瞧,你定发现不了湖心小岛上那棵树的秘密——树梢散开的几朵“白芙蓉”,竟然是呆呆的白鹤。倒过头来,把天空当作一汪绿水,“白芙蓉”又像极了待放的白莲。“白芙蓉”在冬阳
期刊
读日本作家福永武彦散文《飞天》,看到一段有趣的文字:  我十分喜欢朗读《古事记》中作为极短的插话收入仁德天皇年间末期的《荒野》一文。河流岸边,长着一棵高大的绿树。有人把它砍倒,用以建造一条叫做“荒野”的小船。不久小船坏了,被拿来当柴熬盐。烧剩的部分又生根发芽,又有人便用它做了一把琴。据说琴声悠扬动听,百里之外仍清晰可闻。(摘自《日本散文选》,陈德文选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  这让我想
期刊
薄暮时分,道旁的梧桐林里有时会传来几声单薄的蝉鸣,我与他并肩走在小径上,日影在斜前方缓缓下坠,冗长的夏天在一群飞鸟划过天空时就过去了。那是这个夏天的最后一群飞鸟。谁都没有看见它们消失的最后那个时刻,云朵烧红了一整片天空,黑夜迟迟没有降临,月亮挂在蓝色的天空上,世界像是一个幻觉。我忽然那么强烈地想要抓紧他的手,想和他同城市里最后的高温蒸发掉,彻底地蒸发掉就好了,变成这个城市的一部分,再也不用恢复,再
期刊
刷脸时代,智能手机应用越来越广泛,给人们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方式。诸如“刷脸认证”领工资、“刷脸支付”购物、“刷脸开门”进小区、“刷脸进站”坐高铁……老龄化的大潮,正在裹挟着你我。当今社会,手机等智能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生活方式巨大变化所带来的“数字鸿沟”,不会用、不敢用、易受骗——当年轻人享受着互联网和智能化带来的便捷时,一道数字鸿沟似乎横亘在老人与世界之间。  前不久,有媒
期刊
人物名片  马瑞霞,民进宁夏医科大总支主委、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202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救死扶伤 在所不辞  马瑞霞自幼就对解除病人痛苦的“白大褂”职业产生了深深的尊敬和向往,所以报考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她填报的所有志愿都是医学专业。“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
期刊
某日上午突然收到一个朋友的阳澄湖快递,大闸蟹到了,脑海里马上浮现清蒸、姜葱爆炒等多种吃法。  蟹到了,马上在科室宣布中午加餐的消息,吃货们眼睛都亮了,上班时间其实很忙,因为意外的惊喜,老饕们干起活来迅速有劲,同时有条不紊。到了中午休息时间,刷螃蟹的洗洗刷刷,8只大闸蟹分两次蒸。阿娟不知从哪儿找了一个电饭锅,用百度查询一下,得知蒸螃蟹要用冷水,锅上摆好蟹插上电就去食堂打饭了。谁知30分钟后,我揭开锅
期刊
编者按: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带来人类历史的进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又一次面临重大的轉变。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本刊近日特举办“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互联网时代社会文化的反思与前瞻”研讨会,邀请科技界和人文社科界知识分子,对互联网时代社会文化进行深入探讨。现选摘部分学者论点,以飨读者。
期刊
编者按:中共中央近日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明确提出:经过今后5年不懈努力,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取得人民群众比较满意的进展和成效。在信息传播飞速发展的今天,“民信”显得尤为重要。得民信方可得民心。取民信、得民心,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 把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作为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 坚持“老虎”、“苍
期刊
网络时代最大的感觉就是你总跟不上,觉得自己在不断地落伍。“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互联网时代社会文化的反思与前瞻”这个论题属于STS,即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论域,可以从许多方面展开思考。比如,方法论的审视,可以探究对网络的思考究竟是本体性的思考还是技能性的思考,我们可以讨论互联网中的事情,也可以讨论互联网和其他什么事情,还可以从互联网和别的事情之间相互观察。  网络开辟新时代  从以往流行的质(材料)、
期刊
人物名片  周平红,国际知名消化内镜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会医疗卫生专委会副主任。2020年1月,周平红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内镜微创治疗食管疾病技术体系的创建与推广”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将“禁忌症”改写为“适应证”  “可以说,对胃肠道夹层肿瘤——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包括内镜全程切除术等方面,我们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