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毛泽东军事思想及其对经济建设理论的影响

来源 :民生周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oo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特别是游击战略思想进行阐述,集中地反映毛泽东军事思想对中国革命,甚至世界革命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进而探讨分析其军事思想对经济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毛泽东;军事思想;经济建设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思想家及哲学家。综观他伟大、光荣、战斗、革命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他不仅在军事战略上有匠心独运的神来之笔,高屋建瓴、气势恢宏之杰作,纵横捭阖、掩天吞地之伟举,而且在经济方面也有"挥斥方遒"之气魄,"多快好省"之佳绩。然而,在他的经济建设理论里总或多或少带着战争思想的痕迹。
  应该说,在掌握战争规律方面,毛泽东轻车熟路,富有技巧,运用自如。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的胃口从未像在战争时期那样好过"。[1]所以,他也就能够手持"长缨",凭着"小米加步枪"轻易缚住"苍龙",战胜"面包加大炮"、拥有八百万军队的蒋介石;在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凭其"书生意气"的诗人浪漫和"激扬文字"的哲学家气质,取得了"中流击水"的不凡业绩,但是这显然无法像在战争期间那样得心应手,随心所欲,他所取得的成就也远远无法像军事战略那样璀璨夺目、影响深远。毕竟,他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理论仍然囿限于战争时期的思维。
  为此,笔者试图就毛泽东军事思想,特别是他对中国革命乃到世界革命做出的伟大贡献进行解读,进而探讨其对经济建设理论的影响和作用,以冀为现代经济建设有所裨益。
  一、军事思想的伟大贡献
  就军事而言,毛泽东虽是一位师范毕业的教书匠,可他在统筹全局、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摆兵布阵等方面却比正规军事科班出身且留学东洋的蒋介石更高一筹。
  尤其令人称奇的是,他仅凭自学便能挥洒自如、娴熟从容地从中国古代典籍中,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六韬·三略》吸收丰富营养,胸有成竹地主张"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 。而且"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创造性加以发挥和应用,留下了不亚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战争观和可与相媲美日战争的思想体系。[2]譬如,"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固定区域的割根,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强敌跟追,用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很短的时间,很好的办法,发动很大的群众","这种战术正如打网,要随时打开,又要随时收拢。打开以争取群众,收拢以应付敌人。三年以来,都是用的这种战术"。[3]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其至理名言"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4]中看出他开拓、创造性的一面。比如,他能审时度势、独辟蹊径,自成一体,敢违世界公认的"兵学鼻祖"孙子"围师必阙,穷寇勿追"[5]而行之,提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6],大胆拒绝斯大林提出"划江而治"的建议,发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讨蒋檄文[7]。还有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抢渡大渡河等方面的战略战术,以上这些皆是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经典之作。由此可见,毛泽东决非是"纸上谈兵"之赵括、可等闲视之之俗辈。难怪毛泽东会被外国军事评论家称为中国军事第一人和"现代游击战略大师"。[8]
  从许多方面看,毛泽东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最富于独创性的贡献,是他关于游击战略的思想和同强大的敌人在长期军事较量中所采取的战略问题,即如何指导农村地区展开反对控制城市的国民政府的游击战争,以及在大部分国土被强大军事侵略者日本占领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战略进行防御战的问题。
  对此,毛泽东认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游击队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把战争从壕沟里解放"出来,在接近山区、以湖泊、沼泽或沙漠为界的险要地势,建立可控制住、可以做间歇性撤退的"屁股"--以根据地来作为开展运动战和游击战的后盾。因为,"根据地对红军就像屁股对人一样重要"。[9]如果没有机会坐下来休息,一个人肯定会因疲劳而倒下。另外,根据地既要保存实力,开展斗争,也可壮大队伍,拓展空间,中国历史上几次农民起义如黄巢、李自成等最终归于失败,皆缘于只采取流动作战的方式,而没有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其次,在这些地区,部队自己应该屯田自保,同时帮助当地居民发展生产,可能的话,也可组织一些基本的社会服务,建立起军民相处和谐、相得益彰的鱼水情。如"三五九"旅的开发南泥湾、延安后方的"大生产运动"等等。最后,针对整体上处于劣势的情况,通过机动、灵活、迅速的集中,化零为整,对占优势的敌军发动局部的进攻,合而歼之。如果有可能,还应该配合正规部队作战,在敌后活动,扰乱敌人的通讯联系,使之"耳聋、眼瞎、腿瘸",进而分之治之等等,从而赢取战场的主动,改变战局,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10]
  毛泽东创造性的军事思想特别是游击战略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点不仅仅被参加侵华战争的旧日本军人所公认,连敌酋冈村宁次面对八路军的机动、灵活的游击术(诸如地道战、地雷战、山地游击战等等)也是自认失败地说:"肃清八路非短期所能奏效"。并以"狮子扑鼠,效力不大"来解嘲。而且更为中国八年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所证实。旧日军大本营参谋、陆军中校山崎重三郎在日本军事杂志《丸》(1965年12月特大号)上发表题为《毛泽东游击战略把百万帝国陆军弄得团团转》的文章中认为,在世界战争史上,"虽有各种游击战争,但只有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进行的游击战,堪称历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游击战"。他在这方面的重要著作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战》、《抗日战争中的战略问题》等等。其中被列为"世界十大军事著作之一",公认为游击战争经典圭臬--《论持久战》则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游击战略的军事思想,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面对"速胜论"和"亡国论"的叫嚣声,"中国的二个半军事家"之一的蒋百里(注:其中一个军事蒋百里,一个是白崇禧,另一个军事家是刘伯承,半个军事家是杨杰)提出了不失有效可行的被动应付的"拖"字战术"。……不打则已,打起来就不能不运用拖的哲学,拖到东西战事合流,把敌人拖倒了而后已"。毛泽东则发挥得淋漓尽致,提出采取主动应付的"熬"字战术,且洞若观火、一针见血地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此外,他还特别强调游击战争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意义,并且着重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的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事实呢?也正是按其所预言的那样发展,防御、相持、进攻,直至最后胜利。怪不得此书一经发表,便深受八路军、新四军的欢迎,在国民党将领中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白崇禧将军还为此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11]。并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
  不单如此,《论持久战》还被翻译成英文向海外发行。时任共产国际总书记的季米特洛夫发表文章赞扬说:"《论持久战》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在海外,这本小册子不仅得到了高度评价,而且为后来南斯拉夫铁托的敌后游击队、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阵线、古巴革命、印度支那、拉美丛林战争、非洲等成功运用过。古巴传奇人物切.格瓦拉引以为荣的,便是自诩自己是"游击大师"毛泽东的"小学生"。这正像芬兰的帕基宁在《举世悼念毛泽东主席》中强调指出的:"毛泽东在战争问题上所做的贡献如同列宁在帝国主义问题上和马克思在资本主义问题上所做的贡献一样,他科学地探索了战争的规律。毛的著作《论持久战》已经成为了永恒不朽的杰作"。[12]日本久住忠男在《战争、战略、日本》一书中说:"毛泽东论述得最精辟的是游击战。他所论述的游击战,比以往任何战略书籍都丰富。他那富有想象力的论述,是举世罕见的。在20世纪出现的各种战略著作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毛泽东的游击战论"。同是日本的军事评论家池野清躬说,把游击战"加以系统化、战略化、普遍化的始祖,无论怎么说也是中国的毛泽东。他是现代游击战争之父,典型的实践指导者"。[13]以上之种种足以说明毛泽东军事思想,特别是游击战略的影响之广、之深、之远。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不仅指导着中国革命取得了辉煌战绩,而且也成为世界军事家打胜仗的指示。其军事著作更是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独立的民族革命战争和发展中国家抵御大小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所进行的民族自卫战争的行动指南。毛泽东的游击战略战术不愧为世界军事史上游击战理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正如一位美国学者菲利普.戴维逊(美国前国防部部长助理)所说的那样:"图书馆里的书架都被那些称颂毛泽东为卓越游击战权威的书本压垮了。但是,毛何止是一位游击战士!他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期,他在一系列游击战中,把蒋介石及其国民党政府弄得苦恼不堪。十年后,他以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在中国打败了日本人。四十年代后期,他在一系列得心应手的运动战中征服了中国。最后,他的部队在朝鲜阵地战中顶住了美国。哪个领袖能像他这样在这么多不同类型的冲突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英国学者则进一步宣称:"毛泽东是掌握打开这个时代军事奥秘之锁的全套钥匙的一个时代人物"。[14]
  综观毛泽东的一生,军事生涯占据其大半生(自1937年秋收起义算外,共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印边境战争、中苏边境冲突、抗美援越等等)。其著名的论断"枪杆里面出政权",不仅是其一生奋斗的真实写照,更是他光荣、战斗一生的精彩浓缩。而这恰恰也体现了其早年在日记中所写的"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15]的奋斗精神和矢志不移的坚强意志。他的军事思想,特别是其游击战略更是把他推向了世界军事领域的极致,成为古巴、阿尔及利亚、越南、以及全球范围内的许多革命者奉为"军事必读"的理论经典名著,奠定了他在世界军事理论殿堂中重要的一席之地。可以这样说,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军事思想,不仅属于中国,更是属于全世界,其价值已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时代,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对经济建设理论的影响
  就经济建设理论而言,毛泽东的表现比在军事思想上要逊色得多,不但理论上难有"指点江山"之鸿篇,行动上更是少有"横扫秋风如落叶"之雄举。其中必须强调的是,毛泽东的经济建设理论在某种程度上讲,简直就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延续。他的"不断革命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样,毛泽东的军事思想里面也包涵着大量的经济元素。正如日本陆军中校栋田真一在《关于毛泽东的军事战略的一点研究》中所说:"毛泽东的战略,不是单纯的军事战略,而是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和军事等综合起来的战略"。[16]换言之,毛泽东的经济建设理论其实就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翻版。
  风流总是雨打风吹去"。我们不但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17]是否可以这么说,在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的"破"是很到位、很成功。可"立"便有些力不从心了。这正如他自己形容其的经济管理建设经验是"一穷二白"一样,是再恰当不过了。事实呢?也确实如此。
  关于这一点,毛泽东也是心知肚明的--外行不能领导内行。因此,他在踏上开往北平的路上,就说过,"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我们人民解放军和全体党政干部,必须要学会管理城市工作和学会做经济工作,必须克服困难,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是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为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不懂,不要装懂,不要摆官架子"。[18]尽管毛泽东这么说,起初也确实这么做了。但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了国家经济严重的"内出血",以致几近瘫痪。   对此,我们是否可以全然归罪于毛泽东呢?应该说,毛泽东的本意、出发点是好的。当初他的头脑是清醒的。要不然,他也就不会有"三年准备,十年建设"之想(三年五年恢复,十年八年发展);也就不会有"过桥"与"上船"之虑(确认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一步一步地向前过渡。过桥就如过渡,必须逐步过渡,不能站在岸上,必须上船,必须一桨一桨地向前划去);更不会提出"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之计[19]。但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使毛泽东被一时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所误导,兴奋不已,以致天马行空,毋顾事实与规律,拍脑袋拍出了许多超乎现实的、主观的、不符自然实际的决策来。
  对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也专门提到了这一点,"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毛泽东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生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尽管如此,也不能就此把毛泽东的功劳一概抹杀,把他的经济政策说得一无是处、一文不值,关键还是要以"一分为二"的态度看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在《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中谈到的,"毛泽东对此要负主要责任的"。[20] "但也不能把所有错误归咎于毛泽东同志个人"。[21]应该说,这个结论是比较客观的,也是符合实际的。
  据本人初步对《毛泽东选集》(1-5卷)的统计中获知,其中涉及经济类文章才三十多篇,仅占0.14%左右,而论述战争及斗争之类的文章则多达一百二十多篇,将近前者的四倍,占0.5%左右。由此,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毛泽东军事、经济理论的比重及所反映出来的结果的轻重。不过,仅凭这点就轻定结论,妄下断言似乎草率了些。毕竟,鉴于当时内忧外患的形势,用较大的篇幅去探讨、研究战争问题是自然的,可以理解的,无可厚非的。因为当时若不采取近似斯大林模式(饿肚子经济、牺牲农业、榨取农民的剪刀差)的工业化道路--即搞重工业先导[22],后来,中国的国际处境也许就会与今日的伊拉克差不多。所以,梁漱溟与毛泽东的"九天九地"和"施仁政"之争,还是毛泽东站得高,看得远,还是毛泽东的"小仁政要服务于大仁政"、"没有大仁政,中国不但不能建设社会主义,而且要亡党亡国"[23]的思想是有远见,有识地的。虽说梁漱溟的观点也有道理,但非常时期非常做法,局部还得服从整体方行。然而,问题是,倘若仔细盘点一下他的文章、讲话时,除几篇专门论述经济外,大部分谈的不是战争、就是(阶级)斗争,我们显然不得不承认这么一个事实:他的经济理论还远未成熟,他的经济观点还不够深刻、全面,他的经济政策同样要么太过乐观,要么太过急躁,无法做到像他在战争期间所形成的思想体系一样形成自己的一整套经济思想体系,而且明显带有"草鞋无样,边打边像"的应急式经济政策措施。总体上,给人们一种"橄榄屁股--坐不住"的感觉。尽管有许多客观原因和其他因素,不得已而为之。可到底也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可持续的发展经济计划。自然,如此经济是经不起一次突发性的大变故、大冲击的。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不知是否可以这么理解,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他的经济建设理论,自觉不自觉地把军事上、政治上的某些做法应用到经济建设上来。综观毛泽东经济建设的做法与手段,其明显带有战争的火药味。姑且不论《不要四面出击》等等理论文章,在实际实践中则更是如此。他以为战争年代"大兵团作战"的战术可以有效地运用于和平岁月的经济建设"。我就不信,搞建设比打仗还难?"毛泽东在南宁会议上说过这么一句话。在这位一生中有过22年战争生涯的军事家、革命家看来,天下最难的事就是打仗了[24]。所以,他不能容忍花较长的时间去改变中国的面貌"。一万太久,只争朝夕"。于是乎,一个"人海战术"式的全国性、群众性土法炼钢、填海造田、毁林开荒等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在全国遍地开花,呈现星火燎原之势"。一夜赛过二十年"的"赶英超美"的"大跃进"出现了,一个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全国一片红"的人民公社化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了[25]。此情此景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实在令人匪夷所思。然而,结果呢?却是出现了一个令所有经济学家最不愿意看到的"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蓝子里"赌徒押注式的可怕现象;一个"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政治挂帅"等等极左的局面[26];一个差点令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结果。如此看来,毛泽东"马上行之"相当精彩,而"马下治之"便不是很到位,甚至险些酿成共和国经济大坝溃堤的危险。可见,毛泽东同志这种把战争战术不恰当应用于经济建设中,难免是要犯错误的,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是惨痛的、沉重的,教训是深刻的。
  其实,对于规律方面的认识,马克思早就在他的《资本论》中指出:"任何规律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违背它,是要受惩罚的。人们不能创造规律,消灭规律,只能适应、利用规律。否则,是没有好下场的"。由此看来,我们的痛点,致命伤就在这里。盲目的想战胜自然,超越规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敢叫日月换新天"等等不切实际的行为,到头来只落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可悲结局。
  毋庸置疑,毛泽东在经济建设期间,他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念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空想社会主义的成份,这使他的经济建设理论如同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一样不能贯彻始终。比如,对于所有制成分越纯越好的设想,对于生产力水平还并不甚高的情况下过分强调生产关系变革的设想,对于"穷过渡"和急于求成、超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片面强调和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能动性的做法,以及不尊重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片面追求高指标的一些举措,发动违背经济建设客观规律的所谓"大跃进"的行动,以及错误地提出反"右倾"的口号,偏离经济建设中心的做法,特别是经济建设的"不断革命论"等等。这些"左"的思想观点逐渐占据了他的头脑,这也正是毛泽东晚年悲剧的一个方面。   三、结语
  在革命战争时期和经济建设时期,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两个截然不同的表现,一个是战争年代的毛泽东,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实事求是;一个是经济建设年代(内忧外患、百业待举的和平岁月)的毛泽东,急躁冒进,随心所欲,脱离实际。然而,不管怎样,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仍然是伟大的。诚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的:"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在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成就及其对经济建设理论的贡献与作用时,我们不妨尽可能以客观、公正、公允还以原色,还以"庐山真面目"。
  参考文献
  [1]斯诺:《旅行方生之地》,第165页.
  [2]程秀龙.中国军事第一人--毛泽东[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16.
  [3]《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03-104页.
  [4]《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81页.
  [5]《孙子兵法.军事篇》第45页.
  [6]《毛泽东诗词》,北京,1976年.
  [7]《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1262-1271页.
  [8]程秀龙:《中国军事第一人--毛泽东》,第16页.
  [9]《回忆井岗山区的斗争》,北京,第11页.
  [10]《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154-225、373-405、407-4894页.
  [11]程思远:《我的回忆》,华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第2版,第19页.
  [12]孔见:《毛泽东兵法十三篇》,漓江出版社2003年9月第2版,第6页.
  [13]程秀龙:《中国军事第一人--毛泽东》,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第2版,第128-129页.
  [14]孔见:《毛泽东兵法十三篇》,漓江出版社2003年9月第2版,第6页.
  [15]《新青年》,1917年4月.
  [16]程秀龙:《中国军事第一人--毛泽东》,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第2版,第187页.
  [17]《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1328页.
  [18]《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1370页.
  [19]庞松,林蕴辉.立国兴帮[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249-344.
  [20]《邓小平文选》第2版第二卷,第302页.
  [21]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6页.
  [22]何新:《反主流经济学--新国家主义经济学》,时事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216-225页.
  [23]庞松、林蕴辉:《立国兴帮》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12月第2版,第389-392页.
  [24]顾龙生:《毛泽东经济评传》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306页.
  [25]施拉姆:《毛泽东》红旗出版社1995年12月第2版,第291-300页.
  [26]顾龙生:《毛泽东经济评传》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5页.
其他文献
【摘要】不可抗辩条款(Incontestable Clause)是保险合同的一项重要条款,并且在2009年10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新《保险法》")中做出了明确规定。不可抗辩条款,是指保险人对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违反告知义务行为,对已经成立生效的保险合同的解除权,在合同成立经过一段时间("可争议期间")后不得行使。不可抗辩条款是弃权原则在保险立法中的体现,有助于平衡投
期刊
【摘要】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民意以一种新的方式影响着立法与司法过程,进而形成的民意沟通模式促进了我国立法与司法民主化建设。通过对网络民意沟通在立法与司法中的特点进行比较,发现其存在开门立法与法院独立办案、主动接收与被动接受、直接参与立法与间接影响判决、广泛的沟通资源与限定性的沟通空间的差异。从而应差别对待网络民意形成立法与司法各自的不同特点的民意沟通模式。  【关键词】网络民意沟通;民主化;立法;司
期刊
【摘要】本文简介了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成都市形成堰塞湖的情况,比较全面地反映了"5·12"地震堰塞湖应急处置、工程治理的整个过程,总结探讨了成都市处置"5·12"汶川地震堰塞湖的成效和经验。  【關键词】"5·12"地震;堰塞湖;应急处置;灾后治理  地震堰塞湖是因地震引发山体滑坡和崩塌后堵塞河道、山谷导致大量积水所形成的湖泊。由于堰塞体的组成较为复杂,且极不稳定,容易决口和溃坝,堰塞湖决口、溃
期刊
【摘要】在职工思想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想保证职工思想工作能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提高职工思想工作实效,就要将掌握职工思想动态作为职工思想工作的一项基础内容。只有正确分析职工思想工作的特点,制定具体措施掌握职工思想动态,才能为职工思想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保证职工思想工作取得积极效果,满足施工思想工作需要。为此,职工思想工作应准确掌握职工思想动态,把握职工的思想动向,保证职工思想工作达到预期目的。  【关键
期刊
【摘要】基层党务干部是基层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行者,维系着基层工作的顺利实施,尤其在油田企业中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层党务干部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优秀的党务干部工作者能带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油田企业各项工作顺畅进行。但是,我国当前的油田企业中的基层党务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基层党务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油田企业;基层党
期刊
【摘要】企业和企业文化之间具有互补效应,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神法宝。企业文化能极大地增强企业的生产力,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奠基石。  【关键词】企业文化;发展;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财富,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生产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和员工成长进步的精神纽带,没有精神和文化上的和谐,企业的和谐发展就没有思想根基,而企业文化是构建和
期刊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作为联系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纽带----外汇资金流动其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当前人民币汇率预期升值、国内国外利差较大的背景下,违规外汇资金流入也变得越发频繁和隐蔽。本文从外汇资金违规流入的渠道与环节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并提出对违规资金流动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外汇资金;违规;分析与监管  一、外汇资金违规流动主要渠道  
期刊
【摘要】当前,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煤炭市场下行,煤矿企业经济效益普遍受到影响,同时,煤矿企业员工的利益需求趋于多元化,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从当前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探索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以期实现煤矿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为煤矿企业应对严峻复杂的市场形势,加快转型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期刊
【摘要】由于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要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随之改变,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本文从尊重职工以情感人、沟通理解信任关爱、目标激励精神褒扬三个方面全面论述了新形势下调动职工劳动生产积极性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劳动积极性;工作质量;工作措施  由于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要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随之应变。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充分调动职
期刊
【摘要】民生新闻和公益性节目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民生新闻、公益性节目进行了简要概述,然后对民生新闻中公4益性节目的发展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生新闻;公益性节目;发展路径;探讨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特色及其所具有的价值  电视新闻所报道的内容是社会上发生的事件,需要被广大的社会群众所知晓,并不断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随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