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报道事迹到关注人心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el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创作的广播特写《心中有玫瑰》获得第三届亚广联气候变化和减灾奖最佳人文故事奖,这是我国第一次参评此奖。亚广联气候变化和减灾奖评选下设“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两个主题,每个主题广播电视各设一个最佳节目奖,另设最佳人文故事奖和最具潜力制作人奖。本文主要从双线叙事、慎用电影音响、关注人物心灵、采访素材再运用等方面分享创作感悟。
  【关键词】双线叙事 事迹 心灵 人文 采访素材再运用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C
  广播特写《心中有玫瑰》通过唐山大地震孤儿田金芳的经历,呈现受灾、救援、重建(物质重建与心理重建)的过程,揭示自然灾害对人的深刻影响。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正在唐山工人医院住院的15岁女孩田金芳被埋在废墟里。两天后,一位军人徒手把她救出并把军帽戴到她流血的头上。地震夺走了她的父母和她5个兄弟姐妹,只留下她和7岁的弟弟。此后40年里,田金芳工作上接了妈妈的班,生活中抚养着弟弟;后来她结婚生子,本想就此过上了幸福生活,谁知又遭遇癌症。40年来,每年的7月28日她都要到埋葬了家人的地方“独自站一会儿”;40年来,她一直都想着找到救她的军人,把军帽还给他。为此,她经常去军营,为战士洗衣做饭,认了70多个孤儿及单亲家庭的“兵儿子”。战士一开始称她小妹妹,后来是田大姐、田妈妈。田金芳在寻找军帽主人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爱心,回报当年的救命之恩,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大难不死”的意义,找到自我的社会定位,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心中有玫瑰》是在2016年7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以下简称央广)中国之声早间节目《新闻纵横》播出的广播特写《纪念唐山大地震:一辈子的偿还》基础上再创作的,于2018年1月13日在夜间节目《千里共良宵》中播出。节目播出前主持人有这样一段话:“听众朋友,我的同事肖源告诉我,这几天他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时采访的一位阿姨——田金芳,应邀到央视录春节节目。2018年是汶川大地震10周年,田金芳,这位唐山大地震的孤儿,10年前也在震中映秀当志愿者。40多年来,这位地震的幸存者,一直在寻找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她在我们记者的话筒里也留下了对40多年经历的描述和感悟,现在就请您收听广播特写《心中有玫瑰》,听她的内心独白和从心底流出来的歌。”
  本文主要从编辑环节与您分享广播特写《心中有玫瑰》的创作感悟。
  双线叙事,拓展灾难纪念报道的空间
  双线叙事,是一种写作或叙事手法,是指在作品中,或者是一人两事,或是两人一事,每条线索都串起若干个细节单元,既可以平行展开、殊途同归,又可以交叉重叠、相互衬托,用景物或事物来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做映照。这样的叙事手法,编排得当则为作品增色;但若编排失调,容易给受众造成信息接收障碍。
  虚拟与现实的双线叙事,是《纪念唐山大地震:一辈子的偿还》的最大亮点,《心中有玫瑰》沿用了这一叙事手法:以电影《唐山大地震》为虚拟叙事线,以地震孤儿田金芳的经历为现实叙事线,以震时场景、震时救援、震后重建为叙事走向,穿插运用电影同期声与主人公对事件的回述,在虚拟与真实之间切换对接,将电影音响与主人公的真实经历有机串联,过渡自然,可聽性强。
  整个节目中,这种虚拟线与现实线的交叉叙述共有7处。如何让两种叙事音响有机融合,避免貌合神离的可能,关键在于找到叙事节点的勾连。比如:
  【敲击石板声(电影《唐山大地震》音响)
  元妮:都救啊……
  路人甲:元妮啊,你看这小子都没声啦,你快去抱着孩子上唐山机场吧,再晚就来不及啦,快去吧……
  旁白:15岁的田金芳,带着7岁的弟弟,跟着人流,走到了飞机场。
  以电影叙事的音响“送幸存者去唐山机场”,勾连现实叙事中主人公的实际遭遇,而“唐山机场”正是二者联系的关键词。再比如:
  【方达:七六年地震,把我妈这辈子全都毁了。(电影《唐山大地震》音响)
  旁白:每年的7月28日,田金芳必定要去一个地方,独自站一会儿。
  【脚步声
  田金芳:这就是我们家(原来的地方),这个电线杆子还在。我妈特勤快,每天扫得特干净。(火车通过声)每天晚上听着火车长大的,你看我现在看到的这个火车、听到这个声音,感觉都特别亲切。这里,就是曾经埋我们家人的地方。
  以电影中唐山人在汶川地震救援时说的一段话,勾连现实叙事当中主人公的故地重返,“房子”是联系二者的钥匙。而主人公一句“这就是曾经埋我们家人的地方”,在家庭蒙难40年后,不急不慢、平静如水地讲出来,令人唏嘘。
  这种双线叙事手法得以成功,首先得益于有《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其次是主人公田金芳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二者缺一不可。电影音响弥补了40年前唐山大地震没有声音记录的遗憾,田金芳特色鲜明的回忆极富画面感,虚实相映,最大限度地还原了40年前的那场地震,给听众带来强烈的代入感,让听众感同身受,使得报道更立体、更丰富。
  新闻报道,让虚拟叙事为现实叙事服务
  《纪念唐山大地震:一辈子的偿还》是以虚拟线即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震时场景开头,而《心中有玫瑰》是以现实线即主人公在唐山地震纪念墙祭奠妈妈的场景开头。《心中有玫瑰》从唐山地震纪念墙前孩子的对话切入,出记者旁白,然后是主人公在地震墙上寻找妈妈和亲人的名字……这一组音响,就像电影镜头,从远景地震纪念墙,到中景纪念墙上的人名,再到近景田金芳,将听众迅速带进现实人物对40年前那场大地震的感慨之中,然后接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震时场景,再把听众从现实带入历史。
  这样编辑的原因是:广播特写是一种新闻体裁,以现实场景开头,更为真实。虚拟的叙事线一定要为现实的叙事线服务,要让虚拟叙事线处于配角地位,起补充和陪衬作用:弥补现实叙事的缺失,营造现实叙事的氛围,增加现实叙事的感染力。虚拟的叙事线中的电影音响很有艺术震撼力,但在新闻报道中一定要有节制地使用,否则,就会影响作品的真实性、客观性。而真实,是广播特写(也是新闻作品)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绝对不能为了增强作品的可听性而影响甚至削弱作品的真实性。   《心中有玫瑰》对电影《唐山大地震》音响、音乐的使用非常克制,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新闻作品的客观、真实。首先,保证现实叙事占主导地位;其次,无论电影里的音响音乐有多么完美,可以不用的坚决不用,必要时才有节制地使用。
  关照现实,关注心灵,彰显人文情怀
  灾难纪念日报道要想做好,并不容易。一篇相对成功的灾难纪念日报道,离不开对历史与当下的关照,更离不开人文关怀。2016年7月,在制作《紀念唐山大地震:一辈子的偿还》报道之初,作者就清醒地意识到:不能悲情、不能煽情,要注重历史与当下的深切关照,要克制地还原4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主要呈现受过大灾大难的唐山人如何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这一理念在《纪念唐山大地震:一辈子的偿还》中呈现得还比较表面,广播特写《心中有玫瑰》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团队的专业讨论,创作理念越来越清晰,导致这两个同一题材的广播特写呈现出不一样的主题:前者重在物质家园的重建,后者更注重心灵家园的重建;前者局限在对主人公田金芳拥军事迹的宣传,后者则更深入地进入田金芳的内心,寻找她拥军的行为逻辑和心理逻辑,揭示她拥军其实就是心理重建的过程,是在寻找适合她自己的方式重新确立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纪念唐山大地震:一辈子的偿还》到《心中有玫瑰》,不只是标题的变化,实质是主题的改变和提升。从一个感恩、报恩的故事转为展示不幸中的人心理重建、信心重塑的过程,展示了个人心灵成长与社会角色成功确立的因果关联。而这样一个主题的转变和提升,让节目有了更深的人文内涵,关照到更多的现实存在,打动了更多的普通人,给更广泛的受众以启示。
  《心中有玫瑰》的结尾在田金芳的独白中混出她清唱的歌曲《心中的玫瑰》,这是她最喜欢的一首歌,既展示了主人公田金芳历经磨难依然追求美好的精神世界,又隐含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社会个体之间互帮互助的情怀,契合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中华传统美德。而且这支广为流传的优美深情的电影插曲,营造了温暖的氛围,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为展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提升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此外,在这里还要强调一下,要重视对采访素材的再运用。广播记者要珍视采访中曾经打动你的人和事,建立自己的音响库,积累资源,提升自己的议题设置能力,创造条件、抓住时机、制作精品。有时候,由于时效要求,也许那些打动你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你虽有意但并没有机会完整地表达出来。但没关系,先按要求报道出去,然后再沉淀、回味、思考,你总能找到或遇到一个契机再呈现。新闻是易碎品,也可以是艺术品。广播是时间的媒体,受众对于不同时段播出的新闻节目有不同的收听需求。广播记者可以依据这一规律,充分运用采访素材,创作出同一题材不同样态的作品,满足听众多层次、深层次的需求。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
其他文献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7月5日下发《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意见》的通知。  通知称,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加强对英雄烈士的保护,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信息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单位等应加强对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宣传、教育,对英雄烈士予以褒扬、纪念,维护英雄烈士尊严和合法权益。  通知指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信息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广播电视节目制
期刊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台尤其是城市电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本文从广东佛山人民广播电台近年来的发展实践入手,为城市电台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以用户为中心,用好广播优势做足服务;深耕垂直领域,做专做精特色服务;与大平台合作,做大服务领域。  【关键词】特色服务 垂直领域 合作 城市电台 竞争突围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新时代的媒体传播环境下,网络技术推动广播突破原有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媒体融合为主题,通过对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的采访,探讨了媒体融合的不同阶段,如产品融合、平台融合、数据库建设等。胡正荣强调了媒体融合的“窗口期”对于广播媒体的重要意义,以及人工智能在媒体的最新应用,并展望了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媒体融合 产品导向 技术平台 数据导向 人工智能 媒体大脑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D  近年来,国内各家媒体都在积极推进媒
期刊
【摘要】当下,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本文侧重探讨了广播节目如何发挥内容优势,特别是对农法制类节目怎样实现创新创优,塑造微产品品牌,实现与新媒体融合,以增强对农法制节目的传播力和渗透力。  【关键词】法制类节目 农民受众 路径 新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在“媒介互通、万物互联”的新媒体环境中,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融合发展已经较为普遍。传统媒体如何“
期刊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告精准扶贫”工作交流会6月29日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了三大扶贫举措。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在会上表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从3个方面升级“广告精准扶贫”工作,加大扶贫力度:一是扩大扶贫覆盖面,在现有的贵州、青海、宁夏、福建、重庆、湖南、陕西、新疆8省(区、市)的基礎上,从2018年7月到2019年6月底,再增加4个以上的省(区、市)。  二是除了公益广告,201
期刊
7月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2018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筑中国梦”主题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征集推选和展播活动优秀节目评审结果的通知》,《通知》显示,为引导和鼓励优秀网络视听节目制作播出,不断提升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品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今年继续开设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建设专项资金扶持项目。  经省级广电行政部门和中央直属单位推荐,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专家组审核,最终确定2018年度网络视听节目
期刊
7月28日,湖南召开推进广电出版深化改革工作會议,湖南广电出版等省管企业公布了改革重组方案,根据《广电、出版等省管企业改革重组方案》,现有8家省管国有文化企业整合为5家。  这次改革中,以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为主体,整合潇湘电影集团和湖南广电网络控股集团。整合重组后,湖南广播影视集团2017年末资产总额由316亿元增加到574亿元,主业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到电影创作生产、院线运营管理、有线电视网络等,从而
期刊
【摘要】娱乐信息时代,广播读书节目要坚持正确导向,以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提升节目引领力;坚持立足本土,以独特的原创内容提升节目竞争力;坚持与时俱进,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提升节目传播力;坚持文化自觉,以深厚的专业素养提升节目感染力。如此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提升节目的引领力、竞争力、传播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关键词】广播 读书节目 引领力 竞争力 传播力 感染力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
期刊
7月19日,新組建的辽宁广播电视集团(辽宁广播电视台)在沈阳举行揭牌仪式。新组建的辽宁广播电视集团(辽宁广播电视台)整合辽宁广播电视台、辽宁东北网络台、辽宁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等7家事业单位,为辽宁省委直属事业单位,承担组织新闻报道、制作播出广播电视精品等职能。
期刊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都市女性節目《叶文有话要说》,被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认定违规,并勒令在7月5日前停播,同时下架该节目在所有媒体平台的节目源,限期整改。据悉,违规原因是由于《叶文有话要说》节目话题灰色边缘、把关不严,以及主持人言语出位,随意贬损听众、态度轻慢。目前,“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网络平台上已经下架该节目所有内容。  (栏目编辑:李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