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觀看了央视《朗读者》第二期,该期的主题词是陪伴。常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我更喜欢董卿在节目中的开场白(人生,缘始于“遇见”,情长于“陪伴”。陪伴是温暖人心的力量;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是我能给你最好的礼物。一篇好文,一个好故事,一次真诚的分享。朗读,也是一种陪伴。不喧哗,自有声。“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倆站着不说话。”在顾城的诗里,陪伴就是这么简单而美好……)。
本期邀请嘉宾童话大王郑渊洁、失聪少年杨乃斌、中国内地演员蒋雯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林兆铭、著名表演艺术家乔榛。节目讲述父亲郑洪升陪伴郑渊洁一路写作,母亲陶艳波陪伴儿子杨乃斌16年求学路,蒋雯丽陪伴艾滋病患者群体15年,野生动物工作者林兆铭独自5年时间陪伴受伤的野生动物,妻子唐国妹陪伴丈夫乔榛击退癌魔,他们人生中不一样的“陪伴”,字字句句虽平铺直叙,不喧哗,却掷地有声。五个故事,五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体验,如同一幅幅画卷在董卿的解读中展现在面前。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郑渊洁小学的时候,老师留了一篇题为《早起的鸟有虫子吃》的作文让同学们写,郑渊洁用自己独特的角度变更了题目,写成了《早起的虫子被鸟吃》,他和老师围绕这个命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于是被老师罚他当着班上所有同学的面在班上说几百遍“郑渊洁是这个班上最没出息的人。”而且班里面有个他喜欢的女孩,他觉得委屈想反抗一下,嘴上一边说着“郑渊洁最没出息”,手在课桌底下偷偷引爆了藏在身上的拉炮。因此老师被气坏了,要开除他。他写了一份声情并茂的小说作为检查呈给父亲看(他们家平时犯了错误,就是用写检查的方式来反思自己,从来没有打骂),里面有人物、有悬念、有伏笔,还有煽情的结尾。可是最后郑渊洁还是被开除了,在回家的路上,他爸爸对他说了一句话:“孩子,没关系,我在家教你。”如果郑渊洁遇到的不是这样的父亲,那么这个不被老师理解的孩子,可能一辈子就毁了。
但与此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经常遇到很多家长都以工作忙、赚钱或父母离异等理由,将孩子推给老人;有的家长以为有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把孩子彻底交给社会培训机构;甚至有的家长自己在家吃喝闲聊、搓麻将、玩扑克牌、玩网络游戏,却让孩子在一旁埋头写作业。可以想象,孩子受到这些氛围的影响,他的心智和情感、学习和爱好怎么可能没有缺陷呢?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的生活、学习习惯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家长陪不陪孩子,可能不是时间问题,而是如何管理时间的问题,是人生选择的问题,是价值排序的问题。忙可能是家长的借口,只是看你把什么看得更重要而已。钱可以暂时少赚点,工作也有再找的机会,但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在孩子的陪伴上,我们只有一次机会,错过了就永远无法挽回了。
教育无小事,每一位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与他们并肩同行的家长,对于家长来说,你未必需要去做孩子学习上的家庭教师,也未必要给孩子多少物质上的丰足。但《朗读者》节目里,无声世界中的杨乃斌的“同桌妈妈”,用16年的光阴记录下每个知识点,回家一遍遍讲解。从无法说出一个字,到顺利完成大学学业,陪伴失去听力的儿子杨乃斌一起上课,杨乃斌16年的学习生涯,全部都有母亲陪伴,这中间历尽艰辛,旁人无法想象。但陶艳波从未有过任何怨言,她说:“教育孩子是我一辈子的职责,这是一个母亲该做的,为了孩子,一切都值得。只是走的路比别人长一点。”普通的孩子们需求的不是杨乃斌妈妈的陪伴方式,他们需要的就是家长拿出一点点时间,尽可能给他们一些陪伴。多年以后,我相信你不会因为少工作一小时而遗憾,但你可能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而后悔。
当然,父母也有自已的工作和生活,把全部的时间、精力都给孩子毕竟也不合理,而孩子同样需要自己独处的时间和空间。相比拿出更多时间来陪伴孩子,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提高我们陪伴孩子的质量。这里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陪伴孩子,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赖于家长的严格要求,更得益于家长的言传身教。家长想让孩子专注学业,光靠口头的嘱咐是不够的,我们要给孩子施加正能量。例如,经常与孩子同读一本书,家长不沉溺于电脑游戏,禁止孩子长时间玩手机、玩电脑等。
第二,陪伴孩子,要有足够的专注。很多家长会觉得不能陪在孩子身边,愧对他们,于是就给孩子买电子产品,让这些产品代替自己陪伴孩子,因此现在的孩子对电子产品真的是不离手了。家庭生活中,也常见到以下场景:父母一边陪孩子玩耍,一边刷朋友圈、抢红包等;有些父母下班回到家也可能就是上网看电视,孩子在一旁写作业背书,交流少;甚至有些父母脾气不好,动不动就打骂孩子,孩子受委屈,心生不满,更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了。我估计很多父母对孩子都说过这句话:“我们每天这么辛辛苦苦挣钱养家,还不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因此父母要多陪伴孩子,而不是让老人、让电子产品、让空气、让培训班去陪孩子。如果孩子和父母都不能正常交流,那他以后走入社会交际能力能好吗?如果因为挣钱而疏远了孩子,那真是得不偿失。
第三,在孩子需要家长陪伴的时候,我们都不缺席。没有人能绝对保证每天都有一段时间和孩子共度,但无论我们多么忙,都至少要保证在有关孩子和家庭的重要日子里,和孩子在一起。比如,孩子的生日,第一天上幼儿园或上学,孩子的家长会,有孩子参与的运动会、文艺汇演,以及各种传统节日等。而在非重要的日子里,至少也要保证孩子可以通过电话、视频、微信等方式随时联系到我们,为孩子建立一条与父母联接的通道。从今天开始,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全身心地陪伴孩子吧!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而父母的陪伴无可取代。你的爱,奠定孩子未来幸福的基石。
总之,教育孩子是人生最大的一笔投资,孩子的成长路上父母是最重要的角色,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父母的陪伴,执子之手,伴子成长,孩子的人生之路需要父母的倾情呵护,让我们执起孩子稚嫩的小手,不懈怠、不放弃,和孩子一路相伴,一起健康成长!
本期邀请嘉宾童话大王郑渊洁、失聪少年杨乃斌、中国内地演员蒋雯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林兆铭、著名表演艺术家乔榛。节目讲述父亲郑洪升陪伴郑渊洁一路写作,母亲陶艳波陪伴儿子杨乃斌16年求学路,蒋雯丽陪伴艾滋病患者群体15年,野生动物工作者林兆铭独自5年时间陪伴受伤的野生动物,妻子唐国妹陪伴丈夫乔榛击退癌魔,他们人生中不一样的“陪伴”,字字句句虽平铺直叙,不喧哗,却掷地有声。五个故事,五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体验,如同一幅幅画卷在董卿的解读中展现在面前。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郑渊洁小学的时候,老师留了一篇题为《早起的鸟有虫子吃》的作文让同学们写,郑渊洁用自己独特的角度变更了题目,写成了《早起的虫子被鸟吃》,他和老师围绕这个命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于是被老师罚他当着班上所有同学的面在班上说几百遍“郑渊洁是这个班上最没出息的人。”而且班里面有个他喜欢的女孩,他觉得委屈想反抗一下,嘴上一边说着“郑渊洁最没出息”,手在课桌底下偷偷引爆了藏在身上的拉炮。因此老师被气坏了,要开除他。他写了一份声情并茂的小说作为检查呈给父亲看(他们家平时犯了错误,就是用写检查的方式来反思自己,从来没有打骂),里面有人物、有悬念、有伏笔,还有煽情的结尾。可是最后郑渊洁还是被开除了,在回家的路上,他爸爸对他说了一句话:“孩子,没关系,我在家教你。”如果郑渊洁遇到的不是这样的父亲,那么这个不被老师理解的孩子,可能一辈子就毁了。
但与此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经常遇到很多家长都以工作忙、赚钱或父母离异等理由,将孩子推给老人;有的家长以为有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把孩子彻底交给社会培训机构;甚至有的家长自己在家吃喝闲聊、搓麻将、玩扑克牌、玩网络游戏,却让孩子在一旁埋头写作业。可以想象,孩子受到这些氛围的影响,他的心智和情感、学习和爱好怎么可能没有缺陷呢?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的生活、学习习惯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家长陪不陪孩子,可能不是时间问题,而是如何管理时间的问题,是人生选择的问题,是价值排序的问题。忙可能是家长的借口,只是看你把什么看得更重要而已。钱可以暂时少赚点,工作也有再找的机会,但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在孩子的陪伴上,我们只有一次机会,错过了就永远无法挽回了。
教育无小事,每一位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与他们并肩同行的家长,对于家长来说,你未必需要去做孩子学习上的家庭教师,也未必要给孩子多少物质上的丰足。但《朗读者》节目里,无声世界中的杨乃斌的“同桌妈妈”,用16年的光阴记录下每个知识点,回家一遍遍讲解。从无法说出一个字,到顺利完成大学学业,陪伴失去听力的儿子杨乃斌一起上课,杨乃斌16年的学习生涯,全部都有母亲陪伴,这中间历尽艰辛,旁人无法想象。但陶艳波从未有过任何怨言,她说:“教育孩子是我一辈子的职责,这是一个母亲该做的,为了孩子,一切都值得。只是走的路比别人长一点。”普通的孩子们需求的不是杨乃斌妈妈的陪伴方式,他们需要的就是家长拿出一点点时间,尽可能给他们一些陪伴。多年以后,我相信你不会因为少工作一小时而遗憾,但你可能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而后悔。
当然,父母也有自已的工作和生活,把全部的时间、精力都给孩子毕竟也不合理,而孩子同样需要自己独处的时间和空间。相比拿出更多时间来陪伴孩子,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提高我们陪伴孩子的质量。这里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陪伴孩子,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赖于家长的严格要求,更得益于家长的言传身教。家长想让孩子专注学业,光靠口头的嘱咐是不够的,我们要给孩子施加正能量。例如,经常与孩子同读一本书,家长不沉溺于电脑游戏,禁止孩子长时间玩手机、玩电脑等。
第二,陪伴孩子,要有足够的专注。很多家长会觉得不能陪在孩子身边,愧对他们,于是就给孩子买电子产品,让这些产品代替自己陪伴孩子,因此现在的孩子对电子产品真的是不离手了。家庭生活中,也常见到以下场景:父母一边陪孩子玩耍,一边刷朋友圈、抢红包等;有些父母下班回到家也可能就是上网看电视,孩子在一旁写作业背书,交流少;甚至有些父母脾气不好,动不动就打骂孩子,孩子受委屈,心生不满,更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了。我估计很多父母对孩子都说过这句话:“我们每天这么辛辛苦苦挣钱养家,还不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因此父母要多陪伴孩子,而不是让老人、让电子产品、让空气、让培训班去陪孩子。如果孩子和父母都不能正常交流,那他以后走入社会交际能力能好吗?如果因为挣钱而疏远了孩子,那真是得不偿失。
第三,在孩子需要家长陪伴的时候,我们都不缺席。没有人能绝对保证每天都有一段时间和孩子共度,但无论我们多么忙,都至少要保证在有关孩子和家庭的重要日子里,和孩子在一起。比如,孩子的生日,第一天上幼儿园或上学,孩子的家长会,有孩子参与的运动会、文艺汇演,以及各种传统节日等。而在非重要的日子里,至少也要保证孩子可以通过电话、视频、微信等方式随时联系到我们,为孩子建立一条与父母联接的通道。从今天开始,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全身心地陪伴孩子吧!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而父母的陪伴无可取代。你的爱,奠定孩子未来幸福的基石。
总之,教育孩子是人生最大的一笔投资,孩子的成长路上父母是最重要的角色,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父母的陪伴,执子之手,伴子成长,孩子的人生之路需要父母的倾情呵护,让我们执起孩子稚嫩的小手,不懈怠、不放弃,和孩子一路相伴,一起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