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初,应越南国家旅游局邀请,我有幸随山东省旅发委组织的重点媒体和出境旅行社代表,赴越南进行了为期5天的旅游资源和产品考察踩线活动。从河内到岘港,从下龙湾到巴拿山,从三十六行街到会安古镇,一路走来,发现越南有着足以媲美东南亚任何自然景观的优越环境,蓝天如洗、棕榈婆娑、沙滩细柔平阔、热带水果鲜艳欲滴……虽然算不上惊艳,但是属于越南的独特的风情却一直流淌眼底,相伴相随。
山水美色无须赘述,让我感触更多更深的,还是那里娴雅舒松的环境和悠然自得的众生。大街上,摩托车总是飞驰而过;路边摊,总有蹲在矮凳上喝茶的人;咖啡店里,有人把着一小杯咖啡泡一个上午;景区边,挑篮卖果的小贩静悄悄地看着你笑而不语……生活的姿态绽放在细节里,令人动容。
老街光影,体味越南式闲暇
有人说,要了解一座城市的真实,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它的老城区。越南河内的老城区,就是三十六行街坊。
在这个以还剑湖著称的历史之城,传统中式建筑已然不多,唯有老城的三十六条街坊,还在延续它们的商业传统。三十六行街坊的街道并不长,一般只有几百米,但街道串着街道,街坊连着街坊,让人有种无尽绵延的错觉。整个街区繁荣又带着些许原始,时尚又夹杂着古旧。棉行、糖行、铜行、皮行、 铁行……穿过狭窄的街道,穿过眼花缭乱的店铺,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600年的时光沉淀着历史,传承着未来。
三十六行街在以前是以集中交易的商品类别来命名的,卖鞋的聚在一条街上卖,那条街 就叫“鞋行街”,卖棉花的就叫“棉行街”,卖银器的就叫“银器行街”,卖纸的就叫“纸行街”,有些名称到现在还在用。不过现在三十六行街卖的东西与街名有点名不符实,比如在“桃花街”上主要是卖越南丝绸制品、棉制品,手工艺品。
除了老街,咖啡也是当地一大特色。咖啡进入越南是150年前的事,当时法国传教士把咖啡带到越南,并逐渐发展出越南特有的咖啡文化。如今,喝咖啡已经是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越南也是世界重要的咖啡生产和出口国。随处可见的咖啡馆,不论白天夜间,很多当地人在悠闲地品尝咖啡。
与我们熟悉的满杯冲泡端上的喝法不同,当地人喝的是一种“滴漏咖啡”,泡法是将咖啡粉放进一个底部有沙眼的容器,再将容器置于咖啡杯上,冲入開水后咖啡会慢慢滴入杯里。由于冲泡时咖啡充分吸水味道得以释放,保留了很纯的咖啡苦味和醇香,喝起来味道非常浓郁。
水墨下龙湾,恣意感受自然之美
俗话说,走更远的路,才能看更美的风景。从河内驱车4个小时,只为一睹传说中的下龙湾,我觉得挺值。
登上一只两层游船,这边午餐端上桌,那边游船已经缓缓地开出码头,行驶在辽阔的海面上。远远望去,海面上烟波浩渺、海天一色之中,错落散布着青峰万点,一派恢宏壮美的景观。
很快,游船便进入了青峰丛林中,在一座座石岛中穿行。湛蓝的海面上,只见山岛林立,形态各异。这千姿百态的山峦中,有的如嗷嗷待战的斗鸡;有的似温驯的狗儿;有的像扬起的风帆;有的一山傲立,一柱擎天;有的脉脉相对,一水中分;有的重峦叠嶂,峥嵘奇特,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秀美如斯。游船在石峰涌起的海面上穿行,刚过骆驼峰,又见香炉石,远眺哮天犬,近观蛤蟆屿……真是“舟行碧波海面上,人在风景画中游”。
这里的海面上究竟有多少个岛屿和山峰,至今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据说有3000多个,仅命名的山、岛就有1000多个。因其景色酷似广西桂林山水,因此世人又称之为“海上桂林”。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下龙湾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因其在地质地貌中的特殊地位,2000年世界遗产理事会再次确认下龙湾第二次成为世界自然遗产,这种“双认证”,在世界自然遗产中还是不多见的,2011年被评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
在十九世纪时,下龙湾的大部分岛屿还是各国海盗的猖獗之地。登上每个岛屿的最高处,就能观察到海面上航行的船只,隐蔽在岛屿后背的海盗船,往往能出其不意地迅速出动,攻击运输船只,一旦得手,还能及时撤离,瞬间便消失在众多的无名岛屿之中。
关于下龙湾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下龙湾上空住着一条善良的神龙。当敌人从海上侵略越南时,天神派它布下天然屏障,保护它的人民。神龙欣然从命,轰隆一声降临到海岸,挥舞着尾巴,扫起大块岩石,口吐龙珠,抵御侵略,直至力竭而亡。后人于是把此处称为下龙湾,其字面意思就是“龙下海之处”。
对下龙湾由来的另一种解释是这处风景因亿万年来风和海浪的侵蚀而成。不论何种原因,都无损它的壮美。几千个石灰岩小岛矗立在北部湾的浅滩处,高耸的石柱错落有致,有些甚至弯出惊险的角度,有如一道天然屏障,守护着岸上的渔民。
被岘港诱惑,所以越“岘”越深
有人说这里是越南狭长国土的小蛮腰。长山山脉从寮越边境一路向东直入大海。抬头是山,脚下是海,没有什么震撼和激动,就这样云淡风轻的海天一色。这就是岘港,“阳光地带,现代文明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人生五十个必游之地之一、世界最美的六大海滩之一。在欧美及日韩等地游人眼中,岘港是足以媲美东南亚著名景区及夏威夷等地的旅游度假胜地。
岘港的沙滩,北起海云岭,南到大理石山(又名五行山),绵延近90公里。山海交界处,稻田,寺庙,小渔村,大城市。清晨,晨练的市民和渔夫们都在沙滩上忙活着,各不相干。黄昏更是如此,沙滩上玩足球的,戏水的,打渔捞贝壳的,還有很多拿着大相机穿情侣衫来拍艺术照的情侣们。
岘港的吸引力是多元的,山茶半岛、美山、海云峰、巴拿山、五行山,以及占婆岛,都是附近有名的旅游景点,它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典故和气质。
人间仙境巴拿山,距离岘港城区大约40公里,这里也是游客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身至山中,就像是来到人间仙境,轻飘飘的云朵随风而来,犹如腾云驾雾;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空气清新,犹如置身于大氧吧。山上有殖民时期法国人所建的空中花园和法国小镇,充满欧式情调。巴拿山登山缆车是世界吉尼斯单线最长、落差最大纪录、世界最高缆车系统纪录保持者,坐着缆车上下,几十分钟里可以感受到四季的变化。
五行山位于岘港市东南方向约十公里,这里有五座山峰,沿海边拔地而起,称为金峰、木峰、水峰、火峰、土峰、故称为五行山,山峰气势雄伟。
岘港的特殊还在于,它地处越南三个世界文化遗产(顺化故都,会安古邑与美山圣地)的交叉中心,历史积淀相当深厚。你不必去顺化去看旧时王宫的殿壁辉煌,也不必去沾婆遗址去追寻新时代的文明,自然也不用去更远一点的南方寻找文明的蛛丝马迹;你压根就不用走出岘港,就能知道这是一个包含着怎样的文明传承的热土。只需要沿着岘港河,伴着渔家灯火,于凉风习习的夜晚走上一段路。
古城会安,时光慢半拍流转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会安是一处很有名气的地方。会安,是古时候中国人登陆越南的第一站,会安古城,则是中国和越南文化的交融汇集之地。16世纪时,这里就是商贾云集的商贸港,因而留下了多国的建筑和文化,后来由于淤泥导致河道越来越窄,直到整个港口荒废至今,但会安也因祸得福得以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如今,这里古朴典雅的街道、建筑,以及悠然闲静的民俗世态依然保存得很好,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她没有芽庄的热烈,没有胡志明市的繁忙,紧挨着岘港,安静地、纯粹地等待来往的旅人。漫步在会安古城,各色会馆是一大亮色,中华会馆、广肇会馆、福建会馆、琼府会馆、日本廊桥,以及手工艺坊等,不但保存完整,而且打理得很精心,香气缭绕一如往昔,看着颇有时光倒流的感觉。
由于是古代贸易集散地,当时中国、日本、南洋,以及远至欧洲的商船经常出入会安港,在会安经商的中国人及日本人很多,因此,当局允许在这里的华人和日本人建筑居住单独街道,按照各自的民族风俗习惯生活。因此,会安的建筑群突出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特色,流露着相互借鉴融合的特点。
会安的标志建筑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座日本风格的石木结构廊桥,又称来远桥,也叫日本桥。该桥造型很有特色,可以说是亦桥亦庙,里面供奉着神灵,供祈求生活安定的黎民百姓膜拜。
古城内遍布咖啡馆、小吃摊,香蕉饼、红豆饼、米粉、烤肉卷等,佐以不同味道的天然香料,味道很独特。小贩们肩担的果筐里摆着红毛丹、山竹,以及叫不来名称的各类水果,价格便宜新鲜味美。
街道两边最多见的是两层法式洋楼,明黄色墙面,阳台墙角点缀着各色鲜花,精雕细琢的西式廊厅,红灯笼散发的柔暖光线,以及古朴的餐桌椅和淡香的咖啡味……一切似乎从来未曾变过。
一串串外挂的灯笼,黄色、红色、绿色、白色,形状各异,色彩斑斓。想象着,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古镇里这成千上万的灯笼亮起来,其绚烂和璀璨程度,堪比那个穿越至古代奇境的美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