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课中成长 在议课中提升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w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观课、议课是学校常用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有效的观课、议课是实施教学相长的通道.通过近两年观课、议课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我县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促进了具有生命活力的合作文化和探究文化的形成,实现了提升教学活动品质的追求.
  1加强理论学习,为“观课、议课”打基础
  首先,教研组把崔永漷老师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及陈大伟教授的《有效观课议课》论著等作为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通过教师自学与开展教研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对观课议课的目的、观课议课的具体操作流程有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研组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这些主要问题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初步尝试确定每次观课议课的主题,每次活动围绕一至两个主题展开,听课老师分视角观察课堂上的变化,课后再进行研讨,共学共进.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为有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创设了积极的活动氛围和扎实了理论基础.
  2聚焦课堂,初试“观课议课”
  依据课题实施方案的具体安排,课题组的老师们都尝试采用课堂观察量表进行观课议课.通过课前说课、课中观课和课后交流三个环节达到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研组的第一次“观课、议课”活动是由邓淑君老师执教的物理课《光的直线传播》开始的.课前,上课老师和参与观课议课的老师就本节课的关注点做了沟通,并在课题负责人的指引下明确了观课教师们在观课议课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并与观课议课教师、授课教师一同讨论确定了“有效课堂活动情况”、“学生活动有效性”、“提问有效性”和“情境创设有效性”四个观察点.会后各观察组根据说课教师的说课内容设计制作了课堂观察量表:课中,各观察组根据自己的观察点,选择合适的方式观察记录;课后,上课教师首先反思自己的课堂,随后针对各观察点,教师们集思广益,依据观察点对上课教师课上的优缺点进行反思评价并提出了合理化的改进建议.一串串数据,一个个分析有理有据.第一次课堂观察,带着一份新鲜的冲动,一点成功的喜悦,一丝无奈的遗憾,落下了帷幕.
  经过这次與以往听评课活动方式不同的“观课、议课”活动,与会的老师一致认为,观课议课与以前的听课评课有本质的区别.一位老师在此次观课议课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以前我一直以为,所谓的观课议课就是我们以前教研活动中的听评课,只不过起了个新的名称而已.今天,才发觉两者是不同的,这是一次上课教师和观课议课教师合作参与、平等互助、交流分享的民主平等的教研对话.尽管本次观课议课活动让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但值得.这次教研活动太有效了,下次我要上课,你们来观察我,给我好好诊断诊断,多提些改进的建议.
  一位教师后来和笔者交流时说,自从观课组提供了她上课提问理答的一组数据后,在以后的教学设计时她都尽可能地以问题链的形式组织教学环节,问题的指向也尽可能做到明确而具体,让学生一看就懂问什么.上课时笔者也时常提醒自己尽可能多地以追问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习.上课尽量避免集体回答问题.
  3在观课中成长,在议课中提升
  参与课题研究活动的教师认识到,观课议课的目的是改进课堂教学,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无论是上课者还是观课者,都不能仅仅满足于这一课的顺利结束.应该立足于一课而放眼于将来,要通过眼前这一课的研究与思考,对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观念进行批判、反思、重建,以求得自身教学相长.
  表1是课题组教师邓淑君的两次观课议课中,提问、理答、回答的统计结果,从中可以看到观课议课带来的变化.
  案例一: 光的直线传播
  从以上数据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问题指向明确,表达清楚.从最后的统计分析可知:学生能根据教师的提问作答,“无应答”的一处是教师没给学生回答的机会就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了.
  (2)提问的思维层次搭配合理,从分析结果来看识记12次,理解应用5次,综合分析3次,应该说搭配较为合理.
  (3)学生的回答方式有待改进.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学生集体回答问题次数占总回答问题的75%,从这个数据看,显然学生集体回答问题的次数占的比例太大,这样提问回答方式不利于教师发现个别学生学习新知时存在的问题.
  (4)教师的理答方式有待改进.一般地,教师的理答方式可简单分为满意或不满意,满意通常表现为称赞,不满意通常表现为打断、代答、批评、不理睬、追问,重复答案则是教师强调或学生回答不够清晰.对学生回答不满意的种种表现中,追问是一种更积极的态度,但从本节课教师理答方式的统计结果来看,鼓励称赞2次,追问也只有2次,各占总理答次数的10%,这说明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答题的情况评价还不到位,多是给学生应答的重复答案.利用追问引导学生作深入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强,对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还是以老师代答为主.
  改进建议:
  关于提问,一堂课中教师涉及的问题不宜过多,应该针对本节知识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几个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通过学生思考自主解决问题.教师理答方式应以赞赏鼓励,追问为主,尽量避免重复学生的答案.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次肯定的点头都可以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当学生回答的答案不甚清晰,有部分或大部分学生还不太理解时,教师要给予恰当的追问,通过追问一步一步地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始终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使学生的思考有方向性,最终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第一次课堂观察结束后,教研组的教师们感觉尽管建议是针对邓老师的课提出的,但在自己的课堂上是不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该怎么做?
  案例二: 电功率
  从以上数据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问题指向明确,表达清楚.统计分析表明:学生能根据教师的提问作答.   (2)提问的思维层次搭配合理,分析结果表明:识记10次,理解应用7次,综合分析7次,应该说搭配较为合理.
  (3)学生的回答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学生集体回答问题次数占总回答问题的29.2%,这个数据与第一次的75%相比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说明我们的观课议课效果明显,尽管这样我们仍然认为学生集体回答问题的次数占的比例还是有点大,这样不利于教师发现个别学生学习新知时存在的问题.在一些学生容易模糊的问题上还是要多采取个别回答的方式.
  (4)教师的理答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从本节课教师理答方式的统计结果来看,重复答案9次,占总理答次数的37.5%;鼓励称赞8次,占总理答次数的33.3 %;追问7次,占总理答次数的29.2%.尽管教师重复答案的比例下降了,但37.5%还是比较高,说明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答题的情况评价还不到位,多数时候给学生的应答都是重复答案。评价语言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课堂上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评价还需要老师好好琢磨.但追问的次数与第一次听课的统计结果相比变化很大,教师能够在学生回答的答案不甚清晰,有部分或大部分学生还不太理解时,给予恰当的追问,通过追问一步一步地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使学生的思考有方向性,最终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解决问题.
  总之,通过再次对邓淑君老师的课进行观察,笔者发现:与第一次观察到的情况相比较,课堂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一是说明邓老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能够针对观课老师提出的自己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二是说明观课议课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4观课议课,营造了教研组的合作文化
  自从课题组开展观课议课后,课题组的老师就改变了原来单兵作战的工作方式,从教学上的孤立的个人主义走向合作的专业主义,因为完整的课堂观察程序不能没有教师的合作行动.每位课题教师都能主动向课堂观察合作共同体的成员开放自己的教室,接纳不同的力量进入课堂,共同来探讨课堂教学与学习的专业问题.通过课堂观察,课题教师在心理与行为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变得开放、民主与善于合作,使教研组变成合作共同体的联合体.如在邓老师上电功率一课前的课前会议上就提出了电功率这一概念的建立问题,以前引入电功率概念时没有让学生对其必要性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而是直接给出物理概念,致使一部分学生只是死记物理概念而没有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的实质,电功率的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成为空中楼阁.而新课标提出,物理概念教学应由“重知识”向“重过程”转变,请大家出出主意,想想点子,看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发现、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经过教研组教师集体研讨一致认为可以这样试一试:
  (1)演示实验:将功率不同的灯泡接入电路中,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情况.
  ①先将15 W的电灯接入电路,合上开关,灯发光,同学们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情况.
  ②将15 W的灯泡取下,换上100 W的灯重复前面①的实验.
  同学们观察并比较电能表两次转动快慢情況.
  ③将两只灯泡并联接入电路,合上开关,两灯均亮.再观察电能表的转动情况,并和前两次做比较.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几种情况下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不同,得出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由此引入电功率.
  (2)比较下例三种情况下:电流通过甲、乙用电器做功,电流通过哪个用电器时电流做的功多?电流通过哪个用电器时做功快?为什么?
  ①甲:1 s内电流做功100 J.
  乙: 1 s内电流做功500 J.
  ②甲:2 s内电流做功500 J.乙: 5 s内电流做功500 J.
  ③甲:1800 s内电流做功72000 J.乙: 120 s内电流做功12000 J.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实践证明,教研组老师们设计思路切合学生实际,学生都能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电功率的概念在学生的体验中很轻松地解决了.
  分享集体智慧,使得教研组教师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得到不断更新、重构和迁移,达到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增进友谊、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目的.课题组的一位教师说得好:“合作真好,要是单干,像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就不会有这么快的进步的.”
  5观课议课,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观课议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实在在地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看观课议课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是否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而教师是否用于实践,并不取决于议课者说了什么,而是取决于他们认同了什么,接受了什么.因此,怎么“观”、怎么“议”就成了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课题研究一年来,教师们始终以研究者的姿态参与观课议课活动,做到了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将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实际情况与授课教师进行一番比较,在比较中学习借鉴,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观课议课的过程中,教研组的教师发现:王岩老师的课堂提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强,学生易于理解、回答,邓淑君老师的学生活动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学生的参与度高,活动效果好.朱延平老师教学情境的设计既符合教学内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教研组的老师们这些亮点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也凸显出来了.由此可见,教师参与课堂观察不失为提高教学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年来,做中学,做中悟,思考着,成长着.观察别人,被人观察,一次次观察、一道道坎,每次都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尽管观课议课的活动使我们的课堂更具活力了,但在观课议课活动中我们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与困惑.
  在今后的工作中,笔者将直面问题,进一步加强对观课议课活动本质内涵的研究和探索,积极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参与研究活动的积极性,确保观课议课活动的常态化,从而使观课议课活动成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为适应优化经济结构,国家调整高等教育体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合格的技术性应用人才。安徽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三年的办学经验和成果充分体现了这一
传统的物理教学,教师比较注重学生基本知识体系的建立,缺少科学方法的教育,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非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尤其是不清楚该用何种方法构建知识体系,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需要根据某些情景,采用恰当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在高中物理课程的各个模块中都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或物理实验,教师可以使用合适的学科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在这些教学活动
摘要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中学基于学校办学传统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系统构建了服务“三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一是根植校本实际,系统研发系列“农味”课程,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严格教学管理制度,加强高素质辅导教师队伍建设,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三是拓展校内外基地资源,提供课程实施的广阔空间和舞台。学校由此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并取得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
随着新课改步伐的加快和深入,对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依据2016年热点新闻,介绍中考热点题.
“新时代的中国中学教育将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与使命?”——2017年10月28日,中国教育学会第五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8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校长、学者代表
期刊
1无效教学行为概述  教师教学行为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表现出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包括态度、举止、言语等.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学效果中体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引起学生身心素质变化并使之符合预定的特性.无效教学是针对有效教学提出的,是指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彼此脱节,致使学生学习效果极低甚至为零.无效教学可以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进行考察.从学生方面看,无效教学表现为学生缺位的教学;从教师方面看,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不断改革,新课标提出要改变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高中政治是高中重要的学科,很多学生在进行政治学习的时候,总是停留在课本的
1对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文意识的发展,人才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时代的需要.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具体培养目标,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具体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北京
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物理具有促进作用.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深化物理概念和规律,也能帮助学生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习题教学是教学信息反馈的主渠道,通过习题训练或检测可以发现教与学的不足,并为师生及时弥补不足,明确方向.为此,开展习题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具有指导和现实意义.  1习题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1忽视知识建构,偏重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