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青天,水在瓶……

来源 :青苹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4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安徽高考作文试题解读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化气息足
  相比于2009年动感十足的“弯道超越”,今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走了“复古”路线,摆在广大考生面前的是一道文化内涵丰富的作文题——以诗歌为材料。这首四言绝句诗写出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光,文化气息浓郁。这种命题方式可以促使考生更多的关注古典诗词,自觉接受诗词熏陶。不过,这道题目对学生的文学修养要求高,语文基础稍差的学生很容易不知所云,直接出局。安徽在连续三年使用全命题作文后,今年终于“大变脸”。这既符合三年一小变的规律,又跟大气候保持一致。
  
  哲理意味浓
  
  今年的安徽高考作文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材料中的这首诗通过对江南风光的捕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形而上学地搞“一刀切”,绝对化。此外,它也可以这么去理解:在自己适应或者擅长的方面发展自己。不要好高骛远。
  如果考生没有一点哲学知识作为支撑,文章的深度和广度恐怕无从谈起。我们要注重思维方式的锻炼,这个作文题是开放性的,并不导致唯一的答案,任何绝对化的结论都有可能使文章失之偏颇。材料作文的审题,我们经常会想到“横看成岭侧成峰”。是啊,材料是一个,作文方向则可以五花八门。很多材料的意义具有多个指向,同学们要进行多角度分析,发挥有限材料的无限价值。“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命题者称这首诗“蕴含哲理”,并要求考生据此作文,这是给考生的一个重要提示,也是一个限制,因此必须找准哲理所在,才能切合题意。我们可以联想到:用物,使物尽其用;用人,使人尽其才。观点和方法比结论更重要,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学生,他能够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去看待这个世界,也是高考命题者需要知道的。开掘层次广
  一个好的作文题,是让考生有话可说,而且从各个方面都有话可说,而不是约束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无话可说。任何一个材料作文并非一看就明,考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思考、感悟和酝酿。话题切入角度多,开掘层次也就多。而对今年的材料作文,你可以谈“找准位置”“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可以从“因材施教”“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我”“适者生存”等方面思考。当然,抓住前面两句诗理解,也未尝不可。“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岂不是说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提倡“奉献”吗?当然,在“水”字上也可以做文章,谈“价值”呀:深水有深水价值,浅水有浅水价值,物尽其用,和谐相处。如果通观全诗,还可以找到更好的写作角度。比如说现代社会,应该尊重个性,包容多元。干溪万家,菱稻荷花,各尽其美,这个世界才参差多态,丰富多彩。倘若站在菱、稻、荷花的角度,谈生存、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觉得也切题。其实,还可以虚实相生,既可以实写一种植物,以此作为象征,托物言志,给人启示。也可以跳出具体语境,取具内涵,进行构思。整个社会不就是那一片汪洋的水域吗?每一个个体的人不就是那“菱”“稻”“荷花”吗?
  由于材料具有多重的开掘层次,每个考生自然都能“进得去”,但能否“出得来”,还得看你平时的积累、思维的能力以及写作的功底。有位考生这样理解材料:菱,应该是刚正不阿,敢于抗争的,有角嘛;稻,就是米喽,代表的是物质;荷花,则是君子,正好应对深浅,不深不浅啊。于是他大谈人生态度与追求。这种理解有点危险,牵强附会呀!高考作文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吃透题意,并且合理地把握开掘层次,对所有考生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在作答这道高考作文题目时,笔者认为,考生除了提及内涵的哲理外,最好结合自身实例,谈谈自己。如此一来,摆事实,讲道理,将会拿到理想分数。写议论文比较容易上手,也可以写成夹叙夹议的形式,甚至可以先叙述一个恰如其分的小故事,再发表一段精彩的议论,同样可以获得满意的分数。
  
  热点接触紧
  
  于丹说得不错,这道作文题的另一个特征就是紧扣当下。“科学发展观”是今年的一个主旋律,作文总习惯与时政“联姻”,这与文以载道的传统写作理念是一脉相通的。考生如何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社会热点呢?特点决定出发点,作为考生和语文教师。就必须把平时的作文训练落到实处,“睁大眼睛看世界”,特别是要从学生的现实关注程度、思维空间拓展、思想水平提升等方面强化作文现实色彩和社会功用性,才可以做到处变不惊。今年以“尊重规律,因地制宜”作为命题中心,其目的就是引导考生做一次深入的社会思考,与时代合拍是作文命题的需要。在写作时,考生可以联系国家当前的经济建设,只有按照科学规律,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新型的低碳环保社会。同时,在国家许多大政方针的制定上,也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合理政策。此外,考生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自己的人才培养观。
  其实,从2008年开始,我国各地高考作文涉及的社会热点就越来越多了,很多省份的材料作文将当下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考题。今年的高考作文社会热点问题进一步增加。高考作文之所以越来越趋于生活,趋于真实,是有意将学生与社会拉近。这既表明了国家选拔人才的一个明显的趋势,也与其他国家对高中生写作的考察意图不谋而合——让学生有看法、有见解、有思考。多一些社会性话题的题目,不仅能培养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参与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助于年轻人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叶匡政先生说,作文题的好坏应该有四个标准,一个是能否引起学生的真情实感:其次,它的视角是不是适合学生发挥;第三,因有时间控制,是不是容易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到思考与联想的素材;第四,容不容易导致套作现象。今年的安徽高考作文试题应该说基本达到上述要求。明年会怎样呢?我们拭目以待。
其他文献
解决多元最值问题,选择合理的方法减少变元的个数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通过例题对几种减元方法加以说明。
期刊
戈尔季(1843—1926),意大利细胞学家、生物组织学家。因他对神经系统构造的研究成果,1906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1843年7月9日,戈尔季出生于意大利勃莱西亚省的柯泰纳。后来,全家定居在靠近派维亚城的一个乡村。1865年,戈尔季从派维亚大学毕业。在医学院就学的后期,他就到伦巴罗沙教授的精神病院参加临床治疗。当时人们对神经系统有一种悲观论调:“模糊的结构,模糊的病症,模糊的机能。”
期刊
2011年1月10日19时40分,在“心动2010年度安徽十大新闻人物”颁奖典礼上,第五位走上台的是寿县二中优秀毕业生,现为安徽医科大学学生——背着妈妈上学的90后男生金书家。  现场响起颁奖词:生于逆境,长于艰难,自立是他成长的营养。他用少年的阳光,驱散生活中的阴云:以反哺的回报,为生命染上别样的亮色。两次坚定的选择,一份深重的敬爱,他用背着妈妈上学的行动,写下了90后的青春答案。  来自安徽寿
期刊
有个真人真事。  那还是许多年前,当“老了”的霍利菲尔德决定向风头正盛的拳王泰森挑战时,曾有数不清的人“公开地”或者“悄悄地”断言,他必将倒在泰森的重拳之下。但霍利菲尔德并没有动摇,而是从从容容地准备着,从从容容地走上了拳台,果然,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厮杀之后,泰森倒了下去,拳台上,从从容容地站着的则是霍利菲尔德!不仅如此,此时的他还从从容容地说了一句:“我知道你们都曾抛弃过我,但上帝没有。”  是
期刊
在瑞士苏黎士某处的苍松翠柏间,耸立着一座白色的大理石纪念碑,碑上正面的浮
期刊
游记散文《海市》记叙了作者穿越戈壁滩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对沙漠中特有的景象——旋风、海市、彩虹、丝路花雨等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从自然景观中获得的人生感悟。文章按旅行进程为序,款款描述,娓娓道来,脉络清晰,使读者仿佛跟随着作者的笔触在戈壁滩中穿行,感受着大自然对我们心灵的感染、震动与启迪。  初入戈壁滩,作者通过对茫茫戈壁之地和旋风的大笔勾勒、细致白描,让我们感到戈壁滩的单调、
期刊
考点1:癌细胞的特征  例1 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癌细胞的遗传物质与正常细胞有所不同  B 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C 细胞癌变后.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  D 细胞癌变是完全不可逆转的,所以癌症是不治之症
期刊
李普曼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1845年8月16日出生于卢森堡。他的父母都在卢森堡的贵族官府里当家庭教师,生活是优裕的。但是他们深感自己是法国人,理应使儿子在祖国的怀抱里教养成人。在李普曼3岁时,尽管主人再三挽留,他的父母还是辞职离开了卢森堡,回到法国,在巴黎文化气氛最浓厚的拉丁区安了家。  李普曼生在这样一个书香之家,父母又都是踏踏實實、谦虚谨慎、有教养的人。他们对待学问的态度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期刊
非谓语动词是语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单项填空和完形填空中频频出现。然而许多同学在英语学习中掌握不好非谓语动词,遇到了便无从下手,甚至把它和句子的谓语混为一谈。其实只要理解并掌握非谓语动词各种形式的特点,做起题来就会很轻松。下面对非谓语动词的各种变化形式作一个简要分析。
期刊
分析2010年安徽高考政治试卷不难看出,试卷总体难度不大,无偏题怪题,题型题量与考试说明吻合,如单项选择题:“投资理财”“中华文化特征”“收入分配”“民族团结”“国家利益”“民主决策”“文化遗产”。再如第39题“上海世博发展低碳经济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影响”。这一主题,贴近学生的认识水平,所有这些均属热门话题,应在学生掌握之列。但题目出得很活,且以考查学生能力为主,学生作答时很难答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