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 下午茶

来源 :八小时以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8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叛逆女孩
  英国东伦敦新艺术区,肖迪奇。
  午后的阳光照在充满旧日韵味的威廉·莫里斯壁纸上,漫射成暖暖的光辉,桌上是散发着香气的锡兰红茶和精致的点心。一只英国短毛猫正卧在窗台上,一边享受阳光一边颇有兴趣地盯着一个一个的羊毛线团,考虑着什么时候抓来玩玩。而在散落着线轴、手工针和毛线团的屋里,一群年轻的女孩正围坐在桌旁,讨论着如何编织毯子或者围巾,间或夹杂着一些关于妇女权利的讨论……这早已被如今英国年轻人认为无用而浪费时光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下午茶场景,却在一群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年轻女孩身上重现于21世纪的伦敦。而复兴这种“无用”下午茶的人,则是一个曾经充满叛逆的女权主义者——梅勒。
  梅勒的叛逆是基因决定的,她的父亲是英国著名摇滚乐队The Clash的主唱Joe Strummer。在她十岁那年,母亲因为Joe Strummer始终找不到和他分居的妻子办理离婚手续,无法和她结婚而最終离开了父女二人。单亲家庭加上父亲的影响,让选择了作家职业的梅勒极具反叛精神,成为一个坚定的女权主义斗士。可就是这样一个女权主义者,却在2007年成立了一个以编织为主题的组织,复兴了在传统女权主义者眼中束缚女性的象征之一——编织。
  “我有一个相当混乱的童年。我妈妈是一个朋克,她和我父亲都是反对传统文化的先锋。所以我从来不知道如何缝一个纽扣,也不认为这种无用的事情就应该是女性做的。”梅勒承认自己当初也并不喜欢那种传统的以编织为主题的下午茶聚会。在她这样的年轻人眼中,与其将时间花在节奏缓慢又带不来任何实际收益的编织上,远不如工作、挣钱实际,哪怕是刷刷推特和脸书都比编织有趣。
  可是一场金融风暴,却让像梅勒这样抛弃了她们认为无用传统的年轻人发生了改变。
  无用回归
  2007年,伦敦。
  脸上写满不屑与无奈的梅勒,正窝在角落的沙发里,冷冷地看着面前一群女子在兴致勃勃地交流编织技巧。天知道这世界怎么了?前一段时间还和她一起去白金汉宫前呼吁保障妇女权利的同伴们,突然之间居然开始对编织这种磨灭女性独立精神的无用玩意爆发了兴趣。“也许是金融风暴带来的损失让这些女人变疯了吧?”梅勒有些恶毒地在心中暗暗讥讽。
  这个时候朋友热情地拉她尝试织一个最简单的花样,被缠到无奈的梅勒只能开始了自己第一次的编织。笨拙、笨拙还是笨拙,那双能在键盘上飞速打字、能灵巧拨动琴弦的手,却败在几根毛线针下。折腾了几个小时之后,一身是汗的梅勒只能看着最终的成果——一小片扭结变形的毛线片,无奈地苦笑。自小就好胜的她,突然涌起了征服这可恶毛线针的念头。可最终的结果,却是梅勒自己被编织征服了。
  开始迷上编织的叛逆女权主义者很快发现了这种不太正常的状况,梅勒开始反思自己对于类似编织这样无用家务活的认识。她曾经是家务活的坚定反对者,在她看来这种只属于女人的消遣从某种意义上是束缚女人去拥有和男人同样享受的工具。可是在迷上编织后,她突然觉得自己从前那种通过模仿男性行为来彰显与男人平等地位的方式,其实反而是一种损害女性自尊的行为。“女权主义者一直痴迷于争取和男人做得一样。其实像编织这样从一代到下一代、从母亲传给女儿的技能,才是女性独特的消遣与享受。没有必要为了强求所谓的‘平等’就彻底否定这些技能对于女性的价值。我们需要来看看这些旧工艺,并回归那些传统女性的生活方式。”梅勒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对于女权主义的理解。
  于是她成立了肖迪奇姐妹会,一个以编织为主题的下午茶团体。就这样,一个被年轻人视为无用的生活方式,开始悄悄回归。
  编织心情
  肖迪奇的茶叶大厦中,肖迪奇姐妹会正在举办活动。
  在被BBC等媒体报道之后,梅勒创办的肖迪奇姐妹会的名气愈来愈大,如今她们的活跃成员已经多达百人,包括很多金领、艺术家都加入其中。热闹的会场中,这些曾经远离编织这种传统技能的女性暂时忘掉了忙碌的工作,沉浸在毛线与针的世界里。
  一位瑜伽教练这样描述她在肖迪奇姐妹会活动中的感受:“这种传统的女性手工其实已经失去了当初满足家庭使用的功能,但是这种看似已经无用的技能,却在我们这些被欲望和压力折磨到疲惫与麻木的人身上找到了新的存在价值。它有些像瑜伽和冥想,是一种心灵的镇静剂,能够舒缓、平复躁动的心情。当你的精神完全集中在针和毛线之上的时候,你会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与自己的灵魂沟通。这种沟通在像我们这样被网络征服的一代人中,是很难得到的。”
  在金融危机持久不散的阴影中,愈来愈多的英国女性开始把编织当做屏蔽经济和工作带来的困惑与压力的工具。只要一杯红茶、一块点心、一个晚上的编织时光,她们就找到了曾经远离的平静。而一件可能并不精致的作品,居然也能带给她们远超于工作和现代娱乐方式所带来的满足感。在这里,她们找到了编织美好心情的最好方式。
  不过在梅勒看来,回归编织的作用却不仅仅是平静内心。这位女权主义者将对于生命、男女平等、争取权利等方面内容的讲座和讨论融入了传统的编织下午茶之中,让这个传统的休闲方式从单纯的消遣时光变成了更为有益的心灵聚会。
其他文献
深夜,又一次应酬结束。当我把自己疲惫的身体拖到沙发上之时,视线突然触碰到了茶几上摆放的那张几年前拍的照片:温暖的阳光下,一只慵懒的猫伏在斑驳的灰墙上回头张望。原来,自己也曾经痴迷过这种无用的闲事,拎着相机漫无目的地行走在这座城市之中,只为拍下一张瞬间让我感动的场景:也许是一间颇有情调的咖啡馆;也许是路边行色匆匆的异乡人;也许是隐藏在时光中的一栋建筑 ……没有任何目的,却有十分快乐。  可是现在,那
期刊
一个网络写手,从博客起家,越写越红,最终拉了几位“哥们儿”建了一个网站,更加“火”起来,不断引来投资,几年时间成为一个媒体帝国……这样的故事,每每让我们这些苦哈哈的撰稿人想入非非。  在哥伦比亚大学公布的 2012年普利策奖名单中,《赫芬顿邮报》抢得头筹,荣获报道奖。这是第一家盈利性的网络媒体获得这一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同时也展示了网络对媒体的深刻塑造力。  《赫芬顿邮报》在美国早已大红大紫,但能荣
期刊
日本男性有着一项似乎让很多国家男性羡慕的福利:带薪休“产假 ”,且“产假 ”很长,还是必须的,因为有法律条文明确规定。不仅如此,让更多的男性休 “产假 ”,俨然已成日本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并进行了目标规划。  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 “2011年度平等就业基本调查 ”显示,日本男性休 “产假 ”比例达 2.63%,比上年度上升了 1.25个百分点,创下 1996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的新高。  目前,日本
期刊
我最近一次出差是到美国西北华盛顿州最大的城市西雅图地区。一个人拍电视节目,吃好很重要,星期五的晚餐叫作 “微型海鲜组合 ”,包括两片鳕鱼、三只虾、烤土豆和附带的一小份沙拉,共 18.99美元。这家餐馆提供手工精酿啤酒,16盎司一杯  4.5美元,税后总价格为 25.42美元,结账的时候为了凑个整数,我给出 4.58美元小费,晚餐的总开销 30美元。当天的中餐是一份沙拉,加上小费后花了 15美元。我
期刊
1月17日,一段名为“内地游客香港地铁内进食引发骂战”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视频中,一个内地小女孩在地铁列车内吃东西令周围人不满,由此引发女孩母亲和香港乘客的骂战。  1月19日,言论一向惹火的北大教授孔庆东在“第一视频”网络电视台《孔和尚有话说》节目中评论香港地铁内对骂事件,口出“香港人是狗”,又指“用法治维持秩序的地方就证明人没有素质”。  1月19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出席立法会答问大会,
期刊
功利的时代  让我们将一切据此划分为有用和无用  可是在这个世界上  却有一些人选择去做那些带不来当下利益的无用之事  她们无意于功利却收获了更多  一个童话般的仙境  一段轻松满足的下午时光  一屋温馨甜美的幸福心情  且看看她们是如何在无用之中  得到讓只求有用的我们所艳羡的生活
期刊
1、读一本无用的书  若按名利之标准,王世襄的《锦灰堆》必定是天字第一号的无用闲书。此书非但无用,而且极易让人恋物成癖,继而玩物丧志。翻开书页,鸽子、蛐蛐、明式家具、葫芦、漆器、竹刻、古乐器、烹饪……在王世襄笔下,这些玩物都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单单鸽子一项,王世襄便列出了上百可供观赏的品种,还有详尽的各种饲养、装饰、放飞之道。这是一般人穷其一生都未必能有的境界,更不用说像明式家具、漆器这样的物件。掩
期刊
疗伤之草  台湾,2003年的冬夜,露寒风冷。  漆黑的浴室里,一个女子强作镇定地对着手机说:“你在外面有别的女人和孩子,我已经知道了。”然后没等对方有所回复便颤抖地挂掉电话,捂着脸无声地抽泣着。  在那个冬夜之前,蔡怡贞拥有着她梦想中最幸福的生活:不必像朝九晚五的上班女性那样为生计而烦恼、担忧,每天的生活是在大酒店里悠闲地喝喝下午茶,接下来在商场里逛逛LV、GUCCI买上一堆让佣人拿回家,然后再
期刊
有谁会不喜欢听故事呢?她是一个对书与书店有着奇特爱恋情结的女人:凡是与书或书店相关的人、事、地、物她都倍感兴趣;与书或书店相关的传奇故事她都极想听闻。  英文有句话:“I have a soft spot for bookshops!(书店是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这句话大概最能表达她对书店的特殊感觉。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那么一个“柔软点”,面对某些特定的东西时会产生难以解释、无法抗拒的情结与爱恋。掳
期刊
“莎乐伦书店”是一家以贩售西洋古书和绝版印刷品为主的老店,其悠久的历史与店内的收藏同样令人倾心。1761年,亨利?莎乐伦(Henry Sotheran)和朋友约翰?托德(John Todd)在约克市(York)开了一家书店。1773年,两人各用自己的名号继续营业。1815年,亨利?莎乐伦的侄子汤姆士?莎乐伦(Thomas Sotheran)到伦敦开店,汤姆士的儿子与孙子先后接掌书店,从此成了欧美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