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脐血库事件离真相有多远?

来源 :孩子宝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rn_p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9月,因为陆女士接收到的一个匿名信息,牵扯出上海脐带血库涉嫌污染事件。多家媒体介入调查,历时一年多,真相仍没有水落石出,当事人得到的只是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一纸难以令人信服的调查结论。这究竟是不是一场以科学探索为名,行商业渔利之实的骗局?
  
  事件还原
  
  


  2006年9月5日晚,陆女士意外接到一条手机短信,发信者匿名,内容为:您宝宝的脐带血检验结果是厌氧菌(+)性,保存是毫无价值的,你被欺骗了。
  陆女士的女儿当年1月在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出生。在那里,她经上海脐带血库销售人员的热情推荐,参与了脐带血自存业务,支付了1.6万余元,孩子的脐带血被允诺保存20年。
  陆女士通过短信与匿名人交流,获悉和她同等遭遇的妈妈有200多名。收到匿名短信后,陆女士和其他数十位收到同样短信的妈妈们这才开始郑重打量这家“生命银行”。她们吃惊地发现,这是一家私人企业控股的商业公司,并非她们理解的慈善性、公益性的机构。
  随后,一位妈妈通过私人关系从上海六院获得了自己的原始化验单,发现无菌检测显示阳性,这意味着脐带血带菌,已受污染。但她的协议上分明盖着合格章,业已付费入库。
  据查实,截止到2006年8月15日,上海脐带血库自体保存数量2052份,其中两百多份细菌检测不合格,可后来,这些不合格样本又都进行了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复检,全部作为合格样本入库保存。
  上海脐带血库对此的解释是,自体库奉行两次排查标准,第一次细菌检测呈阴性则一次检测过关盖无菌生长章入库;若第一次检测呈阳性,视为假阳性,待做第二次复检,呈阴性的盖合格章继续保存,呈阳性的则废弃。
  “很显然,复检的目的就像是为了推翻初检结果而达到合格入库。”一位妈妈说。
  一位妈妈惊诧地发现,在自己拿到显示合格入库的储存协议的时候,自己的血样复检结论还没有给出。
  陆女士还发现了一件蹊跷事,在一些涉嫌造假的盖合格章的储存协议上,技术主管的签字栏上都做了记号,或小横线,或小圆圈。是谁刻意留下了记号,又是为了什么?几番查证,记号的留存者终于浮出水面,正是在协议上签名的上海脐带血库的一位技术主管。
  他说,博士出身的他虽身为技术主管,实际上并无权干涉太多检测事务,每天重要的工作就是在一叠储存协议上签字。最初,协议书还夹着原始化验单,他尚可在审阅检测结论后才签名,等到后来,送来的就是简单的协议书,什么原始检测单据也没了,有时就是一纸空白的协议书,只需其签字即可。
  出于谨慎,他在但凡自己没对照过原始单据就签名的协议书上,刻意留下了记号,随手而就,有时横线,有时画圈,“也算是为自己留存一条后路”。
  现在看来,这些被其加注记号的协议书,均是初检不合格而又复检入库的样本。
  2006年10月31日,上海《第一财经日报》披露上海脐带血库涉嫌污染一事。上海市卫生局紧急介入调查,2007年5月,上海卫生行政部门有了调查结论,称联合调查组采取双盲法监督检查,表明上海脐带血库从采集到检测、运输、制备、运输、保存等环节是受控的。惟一认定的疏漏是,该库在个别初检阳性、复检阴性的脐带血标本检验过程中,违反了出具检验报告的规定程序,也就是妈妈们质疑的检测结果未出,而合格结论已下的问题。并称已作行政处罚。
  面对汹涌而起的社会质疑,继“二次排查标准说”之后,脐带血库又提出了“有菌脐带血也可移植”的观点。
  
  权威说法
  
  针对上海脐带血库的“二次排查标准说”和“有菌脐带血也可移植”的观点,国内几位脐带血移植权威专家却给出了与上海脐带血库不一样的说法:
  
  唐佩弦(中国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脐带血权威):
  “只要有一次阳性结果,就应该废弃,做再多的检测,呈现再多阴性结果,都无法推翻已有的阳性结论。至于‘有菌脐带血也可以移植’观点,有违基本的医学常识。”
  
  陆道培(中国工程院院士):
  自体库的标准略低于公共库。但一旦检测呈阳性就该废弃,这是原则问题。
  
  张新(广州妇婴医院血液科主任):
  “一旦将有菌血液用于移植,因为受体的免疫系统脆弱,后果将可能是严重的感染,甚至导致死亡。”
  
  没有结果的结果
  
  事情到此,似乎应该告一段落了。但是卫生局的一低调查结论并不能终结妈妈们的疑惑,她们要求公布具体调查的程序和内容,甚至有妈妈提出,愿将自己入的血样拿出来请第三方机构公开检测,但均未有回应。
  2006年12月17日,妈妈们将上海脐带血库告上了上海市长宁区法院,长宁法院以案情属于群体性和高科技为由,一直未给出是否立案的决定。2007年11月,在递交诉状一年后,十余位妈妈们再度聚集长宁法院要求立案,一位分管领导称,需与其他部门协调后才能决定,时间表未知。妈妈们再次陷入无休止的等待。
  近日,我社记者再次拨通电话询问陆女士事件的进展,陆女士匆匆讲了几句话便挂机了。我们从她非常疲态和沙哑的声音猜想:事件也许发展得并不顺利,也许她在承受着某种非常大的压力。那么,在追查真相这条艰难的道路上,她和十余位妈妈们还会坚持走下去吗?我们预测不了,我们希望诸位打算为宝宝保存生命血的妈妈们,一定要慎之又慎,尽量不要重蹈覆辙。
  


  
  声音
  
  ◆深圳
  我是2006年在上海生的宝宝,当时就看到了脐血库的宣传,本来是有心参加,可是需要交纳2万左右的费用,这一点让我当时就质疑了。我质疑其保存技术水准,我更质疑其费用收取的合理性,以我当时的感觉更像是一种营利行为,所以我拒绝了。时隔两年,果然问题出来了,真是无风不起浪啊!
  ——穗妈
  
  ◆天津
  我最痛恨的就是被人欺骗,尤其还是一个自己认为非常可靠的人欺骗。我的孩子刚刚出生一个多月,也保存了脐血干细胞,身为父亲,我不知道上海脐血库的某些人的良知都到哪里去了。我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要重视此事,彻查到底,无论结果如何,我们希望能有一个确实可信的结论,否则中国的法律和政府的威信就会被这么一小拨人所玷污。
  ——浩气长存
  
  ◆北京
  看到这则消息只能用震惊来形容我的感受了,震惊之后是深深的悲哀,为我们的民族未来!怎么这样的事都有人做的出来?这与谋财害命有区别吗?如果说有不同,只能说更恶劣!责任人将如何处置,我们拭目以待!
  ——anthony Iee
  
  ◆上海
  我也是合格章,找出其他朋友的对比一下,果真是有“合格”“无菌生长”各种不同说法,合同的格式也不尽相同。作孽啊,想以前还是我“忽悠”朋友去存的,以为自己在国外多一些见识,给他们推荐一种好的保险呢。谁知道在国内什么事情都可以发生,连这样人命关天的事也……无语。
  ——俏俏
  
  脐血储存TIPS:
  了解自己有无家族遗传病史;
  了解脐血库是公益性质还是私人经营性质。如果是公益性质,捐献脐血不需要交任何费用,只需签授权同意协议书即可;
  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毒、微生物检测报告(一般一个星期后就会有结果),必须所有的结论都呈阴性。如果其中有一项阳性,一般代表该份脐血已经没有保存意义;
  一定要选择有脐带血库采集点的医院生产。
  
  专家提醒:
  徐宏贵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主治医生
  1980年,美国一位科学家发现了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用于移植医治白血病的医用价值,旋即脐带血变废为宝,震动世界。事实上,这种变废为宝的红色液体移植治疗效果真的有那么神奇吗?不,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脐带血的应用存在许多局限性:
  首先,利用异体脐带血移植是已经得到临床验证的医疗手段,但自体移植获得成功的,迄今为止全世界范围内仅1例报道,且时间还短,还需要进一步地观察,难言成败;况且,目前各种血液病加在一起需要做移植的概率非常小,约十万分之三左右。
  其次,儿童脐带血自体移植治疗疾病是有前提的,婴儿脐带血中含有的干细胞可能同样是不健康的细胞,如携带遗传病基因等,依靠这些干细胞再生的组织和免疫系统也可能最终导致疾病。
  再者,脐带血目前它只适合30公斤以下儿童移植的需要,因为每个产妇能采集到的脐带血大概也就是50~80mL,其中的干细胞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用于成人的治疗。
  最后,以现有脐带血的低温保存技术,10年后细胞的活性能否维持,尚待时间考证。
  所以,从脐带血的治疗功效上来看,自体保存不如把它捐赠出来。因为保存了这份脐带血,不一定对自己有用,但不代表没有保存价值。建立公共脐血库的好处就在于,如果有患者需要移植脐带血,一旦与脐血库中的存血配型成功,可现取现用,对别人是非常有用的。所以相比而言,捐献脐血不实为一种更有效的方式。
  
  编辑/刘雄英
其他文献
宝宝不爱吃东西,宝宝长不胖,宝宝太胖了,在求助之余,新妈们也要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无意中已经养成了不良的喂养习惯。    场景一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集体上阵哄着宝宝吃饭,宝宝却爱吃不吃,最后宝宝勉强吃了半碗,吃饭像打仗一样辛苦。    场景二    A妈妈和B妈妈聊天,“我家宝宝越来越瘦了,明明吃得不少,怎么老不长肉呢?”“唉,我家宝宝越来越挑食了,这个不吃那个不吃,这可怎么办啊?”  类
期刊
灾后儿童心理辅导建议书(一)上  儿童教育专家、心理专家。中国“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教育精神的发起者和倡导者,发展和延伸了科学教育的敏感期理论,其创作的《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成为中国现代幼儿家长的必读书籍,开创了中国幼儿教育的新纪元。以孙瑞雪为核心的教育团队在银川、北京、广州、上海建立了教学基地,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科学教育法的研究与传播工作。中央电视台多次进驻其教学基地拍摄了16集科教
期刊
单亲家庭是指只有一个父亲或母亲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并非仅仅源于离婚,还包括那些因病或事故失去双亲之一的情形。两种情形下的家庭所要面对的压力和要处理的问题有所不同,前一种情形下的家庭所面临的问题会更多、更复杂一些。    非离婚而致的单亲:  丧失、悲痛、忽视    单亲家庭意味着完整家庭的消失。那些因病或事故而致单亲的家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处理丧失和悲痛。双亲之一会让悲痛控制住自己,而无法将注意力和
期刊
在孩子面前,我们没有叹息的权利    母亲用怎样的眼光看孩子,孩子将来就用怎样的眼光看世界。作为单身妈妈,在孩子面前,没有悲观的权利。即便是伤痕累累,即便是心灰意懒,也要隐藏自己的眼泪和叹息,不可随意向孩子展示,因为孩子更需要保护和安慰,更因为我们不想让他们有一个,消极的人生观。我们现在不仅仅是物质的是供者,还是孩子的精神支柱。我们的生活态度、精神状态,都会对孩子产生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灵更为稚嫩,
期刊
又要带宝宝出去了!望着宝贝一脸兴奋的表情,妈妈微微苦恼。带宝贝外出,无论是日常护理或是情绪方面,妈妈都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来照顾宝贝。带上以下玩具,让妈妈和宝贝的出行轻松更Happy!
期刊
受访医生/苏程    “自我有了小宝后变得好丑,都没脸出去见人了!”“快要生了,觉得很难为情,不知道到时如何面对……”孕妈咪也有很多心理烦恼,本期请来广医二院心理科苏程医师,解答孕期心理问题,解决孕妈咪的心理烦恼。    《孩子宝贝》:孕期心理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吗?  苏程:会。关于孕期心理健康,国外有5个前沿视点,值得我们重视。  英国精神病学家的研究显示,孕妈咪过度焦虑不只是增加胎儿发育的风险,
期刊
提起分娩,准妈们脑里浮起来的字眼首先是“痛”。这种痛有多痛?怎样痛?得持续多长时间?这些问题是准妈们最迫切想知道的。今天就陪您到产房走一遭,提前体验分娩过程,助您临场真枪实战时有经验可借鉴。    临产先兆    预兆:宫缩 见红 阵痛  孕晚期你常常感到肚皮发紧,或者感到宝宝向盆腔内下降,这是由于宫缩将宝宝向产道方向推进引起的。宝宝的头逐渐下降,胎膜和子宫壁分离,引起小血管破裂而出血,这就是俗称
期刊
指导医生/田丰莲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主任    生完宝宝后,你是不是总有腰酸下坠感?是不是老感觉阴道内有球样大小的东西脱出来?是不是一用力,就憋不住尿?是不是走得多了就觉得不舒服,大便也困难?当心了!如果你具备以上症状,那便是患了子宫脱垂。    名词解释    正常子宫的位置是前倾前屈的,子宫颈在坐骨棘水平以上。(坐骨位于髋骨的后下部,可分为坐骨体及坐骨支两部分。坐骨体构成髋臼的后下部和小
期刊
链接:  北京海淀区某小学学前班多名五六岁女孩告诉家长体育老师“喜欢”她,经常在她们身上乱摸,家长十分震惊,带女孩们做妇科检查,诊断为“阴道炎”,几位妈妈气得差点昏过去:“孩子这么小,还什么都不懂呢……”家长联名报案,要求严惩罪犯。  ——《北京晚报》  2007年12月广州市的朱女士给女儿蓝蓝(化名)洗澡时发现两岁多的女儿外阴红肿,认为女儿在幼儿园遭到了男同学的“性骚扰”,以女儿的名义,将越秀区
期刊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爱晴柔 王珺 刘雄英    怕什么,上帝也是单亲  王 珺    姚伟的妻子去年因癌症去世,原本和美的家庭剩下自己与9岁的女儿。与离婚不同,配偶去世导致的单亲带来更多的是面对死亡的痛苦和无助。  女儿两岁时,姚伟妻子查出患有癌症,在长达7年的治疗期里,他承认自己曾接近崩溃。为了降低死亡带给孩子的阴影,夫妻俩决定不回避死亡,用动物界的生死慢慢向稚嫩的女儿渗透生老病死的概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