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作文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运用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1987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均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给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41-02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创造力,使其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如何改进我们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就顺理成章成为语文教师的研究课题,作文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是语文在现实生活中最广泛的应用,也是人文表达最直接的方式,相对于阅读来讲,它本身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造。因此,要使语文教学实现自主,开放作文教学促进创新能力培养无疑是一条捷径。
  而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又决定了改革作文教学又是改革语文教学的一条捷径,所以我们必须从学生、教师和两者的交流等多方面来改革作文教学,要让学生主动地去写,写他们想写的、愿写的,让教师主动的去教,教他们如何去品味人生,品味喜怒哀乐,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交流者与合作者。开放我们作文教学的主体与客体,培养出有时代精神的创新人才。
  心理学上认为:“创新思维是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写作中的创新思维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概括、分析、综合,借助一系列的联想、想象,从而创造出文章的过程。
  但是我们也知道,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思考就要有一定的思维方法。因此,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而中学阶段最能体现学生创新活动的教学就是作文教学。写作是充满创新性的心智活动,属于精神产品。因此,写文章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好的训练方式,将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然而,语文教学由于受到种种局限,一直以来变化不大:从写人到记事,从游览到抒情,无非是那么几种格式,几个题目,有些甚至陈旧到三年级用过,四年级又见,到了五年级换个模样又出来的地步,不但学生厌了,连批阅的老师也麻木了。我们班上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但凡记人皆是'我的表弟',只要记事就为'一场乒乓球'”,文字倒是越来越娴熟,什么新意也没有。
  “文者,明道也;文者,表情也”,文章的目的不同,其风格、体裁也会相应的不同,现在写作的目的却背离了作文的原意,让孩子为文而文,使写作成为学生的负担,成为他们丢之不去的包袱,这包袱甚至会一直跟他到高中,也就难怪学生越写越反感了。可想而知,这种心情下写出来的文章只能是应付差事,既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也阻碍了学生思维和个性的发展,更谈不上创新了。
  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就要改变我们写作的目的,实现“我手写我心”,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什么时候写就什么时候写,只要写得真、写得实、写得发乎情止乎礼,就没有什么不可说、不可写的。韩寒的《三重门》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他为什么能够风靡一时,只是因为它出自一个孩子的内心,我相信这决不是教师给个题目,讲篇范文就能教出来的。每个学生内心都有一块明镜,映照着生活的喜怒哀乐,只要他们把这块镜子摆出来,就是一篇绝佳的文章。
  首先,立意是指一篇文章的主题,作者所要表达的好恶、观点等。人云亦云,一没有价值,二没有新意。训练学生立意创新,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有创造性地思考、善于从多角度思考的习惯。要不为习以为常的看法所左右,不迷信权威,善于质疑。比如,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崇尚愉快教育、探究学习科学、提高学习效率的今天,应当倡导学生这样立论: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又如对“严是爱,松是害”这句流行语的反思,从有助于孩子智力的发育、身心的成长,提倡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激励教育的角度看,立论“不严不松又慈爱”更会受到青睐和欢迎。对孟子的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辨证分析,在我们安乐祥和的社会主义国度,尤其是对生活条件逐渐奔小康的家庭来说,提倡“生于安乐”,论述如何“生于安乐”应更有现实意义。通过对常见俗语的合理反思能培养学生立意创新能力。对习语“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胳膊拧不过大腿”、“谦虚是美德”、“知难而退”等等,都可以创新思维,逆向立论:无风也起浪、人在屋檐下就是不低头、胳膊就要拧大腿、要勇于展示自我、要迎难而上等等。
  学生作文材料经常让人似曾相识: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奶奶等等。这是不注意取材的创新,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只要用心观察、留意,“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上所见所闻均可入作文。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材料的千变万化。家务劳动、校园活动、走亲访友、兴趣爱好都是写作的好材料。我们引导学生先学干一件不同寻常的家务活,然后写《记一次家务劳动》,材料果然新颖、鲜活多了。
  但是,学生习作有先摹仿后创新的过程。学生学习文章基本布局模式、熟练运用后,就不必拘泥摹仿,可以引导创新破格了。根据材料、主题的需要,安排恰切的结构形式能使文章增色。恰当运用倒叙能引人入胜、增强读者阅读的兴趣。杂文常常突破议论文三段论结构,纵横捭阖、挥洒自如。如《事事关心》根据介绍东林党人“事事关心”对联知识的需要,作者安排6个小节介绍对联的出处、含义,引出论点。小说根据主题、篇幅的需要,也可以打破传统的三要素,淡情节或轻人物,合并高潮、结局或错位发展与高潮,起到出人意外的效果。作文的布局有法而无定法,学生学步成熟后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推陈出新、创造发展。
  写作方法是指一篇文章主要运用的表现方法。诸如象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等。不同的文体还有不同的写法:记叙文可用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也可以用补叙法、追叙法等;议论文可用归纳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举例论证法、归谬法等;说明文可用综合说明法、举例说明法、比较说明法、类比说明法、图表说明法等。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灵活应用,也可以自创新法,只要利于文章的表达,什么方法好就运用什么方法。如节外生枝法:在写作过程中,有意地突然加入一些读者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从而改变读者对文章内容和发展趋势的猜想,得出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曹雯的《家庭的喜剧》便是一例:妈妈回家发现两个孩子一个烧糊了饭,一个打碎了碗,按事情的逻辑发展,可能有两个结局:要么做一番检讨,承认错误,保证不再犯;要么与妈妈顶嘴,母子争吵。可是作者巧妙放进偶然因素,在行文中添枝加叶,先是加上爸爸的烟头烧破了衣服这个偶然因素,使故事有了喜剧色彩;然后加上妈妈烧菜不放盐这个情节,把矛盾推向高潮,充分显示了家庭生活的和谐和欢乐。
  学生习作往往不善于变化词句,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其实,生活是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只要训练学生注意观察、积累,将鲜活的生活本身展示出来,语言自然会活泼、富于变化。如一篇习作这样写“母亲教育我读书”:“你要好好学知识,我和你爸爸不能跟你一辈子,能照顾你一时,不能照顾你一生。今后,自己的路要自己闯。”这段话就较实在,真实地摄取了生活中普通人教育子女的语言。另外,通过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库、加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也有助于语言的创新。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评改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评改能力的强弱是独立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师要教学生学会批改方法。作文批改中可采用自读自改、师生共评、小组互评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批改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可以使他们转换角色,诱发他们对作文评改的兴趣,促使他们形成健康向上的成就动机,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自信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相互间交流,培养他们互相协作的精神。
  所以,可以说创新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企求一步到位:应从点滴抓起,多鼓励,少批评,即使是滑稽可笑或哗众取宠,只要是“不同一般”的均应予以肯定和引导,让其创新火花成燎原之势,但切不可多讲理论,以免束缚学生的想象。
  由于每个人的经历爱好不同,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必定也各有不同,有的侧重抒情,有的侧重叙事,有的擅长写景,有的擅长状物,有的以幽默为主,有的却满含深情, 有的通篇俱佳偶有瑕疵,有的满目狼籍一点闪光……我们常常习惯把那种有情的文章成为真实的好文章,对那种胡编一通的文章不屑一顾,其实这本身就是作文评价的误区,而正是这种误区扼杀一代代创作天才。
  学生写出的作文对他而言,都是最高水平的发挥,也希望得到肯定性评价。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楚、中心不明确等等裁判式的评语,会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评改中教师作为说教者的形象,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耐心的心灵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提高作文水平。首先,用赏识性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每次作文都是他们创造性的劳动,他们都期待得到老师肯定和表扬,所以在作文评语中要多写赏识性、肯定性的评语。让作文基础好的学生在老师的赏识性评语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差的学生获得一份自信。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兴趣,作文就成了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其次,用情感式的评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学生的作文真实体现了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是他们纯真心理的自然流露。作文评语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一扇窗口,老师用用真实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再者,用激励性的评语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只要学生作文中有一点新内容、新思想、新见解,老师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教师对学生作文中的创见要赞扬肯定,异见要保护,误见要宽容引导。确保他们在每次习作训练中都有所收获。
  在新课程的新导向下,只要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作文教学的抓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能得到提高。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必将别有洞天,充满盎然的生机,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设计艺术及其学科的发展,设计心理学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英语教师不仅是课堂的主导者、参与者、引导者,更是课堂的设计者。因此研究英语教师的课堂设计心理,不仅对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提高英语教学、研究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心理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45-01  在新教学理念的推动下,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教学模式也随之一改再改,日见丰富。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这就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一种以学生为本位的新模式。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推陈出新,在课堂中给学生以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余地,是每个教师苦苦思索
期刊
【摘要】 劳动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关键要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劳动技术教育与科技教育、创新教育的有机整合,探索出劳技创新教育的崭新模式,不仅实现了劳动技术教育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发展,而且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具有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科创;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
期刊
【摘要】 以旁听者作为进行课堂教学诊断的主体,以授课教师为诊断对象,从课堂教学诊断主体需具备的基本素质、课堂教学现象的收集、寻找现象原因以及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等4个方面设计了顺利进行课堂教学诊断的策略。  【关键词】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诊断;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24-02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44-01    新课程倡导开放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并且明确提出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  所谓的“用教材教”是指课堂教学中,教材上的书本知识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目的是教学生生活实践。即通过教师重构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策略真正发挥文本“本源”的教学功能,达
期刊
【摘要】中医, 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 具有自己的语言, 以及一套意义确切而且恒久不变的词汇。由于中医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中国古代哲学、心理学、天文学、逻辑学、养生学以及文化、宗教的影响, 产生了许多抽象的概念。这使得中医术语的翻译相对地要难得多。在中医的翻译过程中,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难以再现传统中医的魅力。翻译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尽可能地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即在不排斥归化法的前提下,尽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43-02    高中政治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赋予了独特的教育功能,高中政治教师也承担着独特的角色责任。现在的高中政治课存在为考而教、为考而学,以及只重视高三不重视高一、高二,学生背过考试就忘这两种现象,笔者认为高中政治教师要加强教学长效的策略研究。在高中阶段,要真正让学生想学、会学、易学,让最大化的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47-0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渠道和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教材是媒介,教法是核心,因为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教育以学生为本,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以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教育。创造能力是人的最高能力,创造性素质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
期刊
【摘要】 精心设计的巧妙导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更可以把抽象的、静态的、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成直观的、动态的、容易理解的有意义的知识。真正地把学生引入到主动的、有意义的学习状态中去。“导课无定法,妙在巧导中”,幽默导入,谐趣顿生;悬念导入,激起探索;实验导入,身临其境;设疑导入,开拓思维;故事导入,生动有趣;警示导入,注意关注;比喻导入,形象贴切。  【关键词】 生物;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49-01    英语课程标准曾提到:“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