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生根计划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研究》实施方案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开发实施背景
  为积极顺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二十一世纪的技能,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实验技术熟练的基础上,体现交流沟通、团队合作及责任心,人际关系与协作,问题的识别表述与解决,好奇心创新与思维能力等方面有长足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特长,重点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科学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力求对综合实践课程有所突破和创新,使综合实践活动在内容、形式上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进行真实的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基于这些认识,我们以科学教育理念为支撑,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依托,以信息技术、机器人、航模等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进行探索和实践。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目标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需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其《综合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以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为前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过程,为此,结合我校机器人、航模、学生电脑作品制作、集邮等特色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研究适合我校的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综合实践活动系列校本教材为我校重点开发的资源和课题实施的有效载体,能力生根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研究为我校探索研究的目标。
  在课题研究、探索过程中,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 、行 、创、 根”的思维品质和综合实践的能力植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之中为目标,通过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实验,探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途径。围绕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性质和特点、目标与要求,通过校本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实践运用,总结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题成果,逐步建立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法,为我校和兵团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操作方法。
  课题的开发、研究、探索和实施是以: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 、行 、创、 根”的思维品质为核心理念;以综合实践的能力植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之中为目标;以兴趣和好奇心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体验,探究性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来开展。
  三、研究内容与操作要点
  (一)研究内容:按照实践研究的操作程序,分步骤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研究。
  1、围绕我校的办学特色:航模、机器人创新实验、学生电脑作品制作、集邮、科技小制作,采取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平台,信息技术、机器人和航模为载体,把各特色相关学科有效的进行整合,融合为一个大的平台,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长短结合、化零为整,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生的信息、科学和创新素养开展研究。
  2、把信息技术、机器人、航模以模塊化的形式纳入综合实践课活动课程体系,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
  3、在大量实践基础上,形成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资源的活动案例。
  4、以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小学六年级、初中八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走班形式的探索实践。
  (二)操作要点:
  1、运用新视角。关注学生的兴趣、关注前沿科技发展的趋势,以活动实践操作的角度切入进行课题研究和课程的开发实践。
  2、注重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好奇心是创新的源泉;注重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注重“做中学”和“学中做”,强调通过设计、制作和试验等活动获得技术实践体验。
  3、立足于活动实践,以信息技术、机器人、航模教育为平台培养青少年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管理能力,最终实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校本教材的编写、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要紧密围绕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 、行 、创、 根”的思维品质来进行,并将其能力植根于一生的成长之中为目标
  5、做好专任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素养。
  6、规范课题管理。课题实验是一项科学、严肃、认真的事,要有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具体的实施过程和措施,要有科学地检验和总结。建好实验队伍、合理分工,责任到人。在实验过程中抓规范管理,做到有要求、有落实;及时了解新信息、吸纳新经验;定期研讨、总结实验情况,确保实验按程序进展。
  7、选择和高校及国内外知名相关企业合作,为课题的开展实施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8、重视学生活动成果。学生的每个活动成果必须用电子成长档案袋的形式进行保存,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
  9、重视课程评价。对实践效果进行检测,包括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的评价,还包括对课程设计本身和实施效果的评价。评价校本课程的成败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素质是否因此而有所发展?教师素质是否因此而得到提升?建立的校本课程是否可以继续循环滚动?自己的经验是否可供他人学习和借鉴?
  10、形成完整课程体系及成果,引领兵团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其他文献
电教声、光、色、形兼备,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优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巧妙运用电教手段,创设生动的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的知识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获得数学教学最大值。  一、巧借电教激发兴趣  运用电教激发兴趣,是高效课堂的一大法宝。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高效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
临终关怀其实是在病人即将面临死亡的有限的时间内,来减轻病人的痛苦,缓和疾病的发作的一种护理方式。临终关怀是属于医学范畴的一门学科,但同时也是现代的一种以其他学科相交叉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现代社會和学校教育理念的自觉追求。实现阳光教育和快乐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目标,也是学生身心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可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
利用氨水-氯化铵体系在pH 9~10时具有缓冲能力的特点,以其作为沉淀剂成功合成了镁铝水滑石(Mg3Al-Cl-LDHs),采用XRD、FT-IR、TG-DTA等手段对材料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合成Mg3
【摘要】语文阅读能力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一种能力,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才能较好地理解相关学科的内容。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授课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就显得相当关键了。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要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教育。第三,要在课堂上加强阅读指导。第四,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课外读物,扩大课外阅读量。第五,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正确
摘 要: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快乐的感受是学习最好的情感基础。六七岁的孩子,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故事或者游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去听去想去演去讲,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整节课沉浸在快乐的海洋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越来越多的老师们关注到教学效率的问题,如何使学生们学得轻松,老师们也教得很轻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情况下让学生学习效率最大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提出有效教学,怎样做我们的教学是有效的,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效的,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现就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  关于有效教学,本人认为其核心的问题是教学效果的问题,也就是
目的:根据多粘菌素B(polymyxin B,PB)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开发稳态后2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8B,24h)计算模型,用于调整用药方案.方法:建立PB的血药浓度检测方法,根据临床实际确
摘 要: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要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训练学生发散思维;观察实验,探究发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敢于猜想,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创设问题,展开想象,启发学生创造思维;注重实践,培养情感,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创造思维 兴趣思维猜想探究实践  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