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品德后进生转化中的教师心理障碍
所谓品德后进生,是指在道德观念、情感、意志和行为方面落后于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目标的学生。在转化品德后进生的问题上,一些教师存在着以下几种心理障碍:
1、放松心理:就是说一些教师放松了对品德后进生的挽救、教育工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熟视无睹。有的学校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搞智育第一,忽视了德育工作,结果只要成绩好,别的什么都不要,“一俊遮万丑”,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当然关怀备至,而对于品德后进生则听之任之、不予理睬。
2 定型心理:就是说一些教师认为品德后进生是“六月的杉木——定了性”、“出了窑的砖——定了型”,用老眼光和静止的观点看待品德后进生,以偏概全,一叶障目,只见缺点,不见优点。
3 厌弃心理:一些教师把品德后进生看成是“坏学生”,不是亲近他们,而是鄙视他们,干部人选轮不到他们,外出参观学习排斥他们,集体活动冷落他们。
4 处罚心理:一些教师认为对品德后进生“三句好话当不得一马棍”,态度生硬、方法简单,认为处罚是灵丹妙药、开除是万全之策,因此对品德后进生动不动就是罚款、罚站、罚扫地,甚至给予警告、记过、劝退、开除等严厉处分。
二、克服心理障碍,积极做好转化消除工作
在转化品德后进生的过程中,如何消除教师的心理障碍是转化工作的关键问题。
1 注意方向性原则,克服放松心理。我们要把转化品德后进生提到预防青少年犯罪、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高度来认识。我认为:转化一个品德后进生和培养一个大学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品德后进生如果不及时转化过来,一旦走入社会,就会成为害群之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破坏力量。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多层次、多方面、多规格、多类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的人才标准是:所谓人才,不仅是指各级专家,而且包括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多层次、多方面、多规格、多类型的人才,其中需要量最大的是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基层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各种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工人。因此,品德后进生也可以成为人才,教师对转化品德后进生要象医生给人治病~样,正确诊断,精心护理与治疗。
2 注重发展性原则,克服定型心理。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品德后进生,对转化品德后进生要充满信心。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消极因素可以转化为积极因素,后进可以成为先进。人和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品德后进生的缺点常常流露在外,很容易被我们发现,而优点往往少而微、隐而藏,被缺点所掩盖,只要我们善于发现、诲人不倦,他们也能为社会发出光和热。所以,教师要设法消除后进生的恐惧心理和对立情绪,使他们相信老师的真心诚意,相信老师是真正为了自己好。有的时候,老师可以告诉犯错误的学生:“过去的事让它过去,一切从现在开始,好坏看今后的表现。”这样,就可以消除学生的顾虑,引起其转变,甚至是突变式的转变。
3 注重情感性原则,克服厌弃心理。对品德后进生要有爱心,依靠动之以情来消除心理隔阂,促使其转化。无数的事实证明,后进生需要关怀、温暖、信任和鼓励。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同情心和由衷的关怀,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青少年尤其喜欢听好话,我们要用一颗爱心去温暖品德后进生“被撕碎了的心”,帮助他们分清什么是正确的情感、什么是错误的情感,用正确的情感去战胜错误的情感。
4 注重鼓励性原则,克服惩罚心理。我们对品德后进生应该立足于争、着眼于教、着手于帮,而不应该立足于整、着眼于罚、着手于推。对于品德后进生,我们要实行“四多”、“八不”:所谓“四多”,就是对他们的优点多肯定、对他们的进步多鼓励、对他们的长处多表扬、对他们的缺点多提醒;所谓“八不”,就是对他们不讽刺、不挖苦、不污辱人格、不揭老底、不算总账、不向家长告状、不随意处分、对缺点错误不姑息迁就。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消除品德后进生转化中的教师心理障碍,敢于做转化工作,勤于做转化工作,善于做转化工作,绝大多数后进生就能够转化过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量化考核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董 平
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中的关键因素,学校工作计划的实施、管理活动的开展乃至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都要依靠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班主任应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管理好班级。选择何种管理方法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班主任应根据实际择优选用。我从1994年开始采用“量化考核法”对班级进行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班级班风好、学风浓、成绩佳,年年被评为先进班级。
所谓“量化考核法”,就是班主任将班级管理的内容量化为一定的分值对各个学生进行考核记分的一种班级管理方法。其鲜明的特点是:1、班级管理的内容量化为分值;2、用分值综合衡量每个学生的方方面面;3、具有可对比性。
在运用“量化考核法”时,我实行考核成绩定底分、违反扣分班规的进行扣分和符合奖分班规的进行奖分的综合考核制度,具体做法如下:
1 每学期开学初,用l至2周的时间紧锣密鼓地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并结合实际制订班规45条,分为扣分班规和奖分班规两大部分。
2 在班规中规定,每个学生每周给予底分100分,根据扣分班规进行扣分,按照奖分班规要求进行加分。
3 逐条确定班规扣分和奖分标准。如:扣分班规:上课迟到、早退、走过位的每次扣1分,旷课一节扣3分,上课看课外书刊的每次扣2分,不出操、不参加集会的每次扣2分,随地I止痰、丢垃圾的每次扣2分,抽烟、喝酒的每次扣4分,打架的视情节轻重每次扣4至20分等;奖分班规:做一件好事奖1分,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超90分的奖10分,超80分的奖6分,超60分的奖4分,一周内没有被扣过分的奖5分,在各种活动或竞赛中获得奖励的按获奖等级的有关规定奖1至15分等等。
4 严格选拔班干部,组建班委会,每周由3个班干部负责值周并负责考核工作。值周班干部要将每天考核的情况公布在宣传专栏内,并负责将该周的考核结果在第二周周一班会课上公布、总结,好的进行表扬,差的提出要求和希望。
5 实行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比的制度。月终按本班人数的三分之 ,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先进分子,颁发奖状和奖品。
以上便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考核的“量化考核法”的具体做法,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再以组为单位进行考核,“量化考核法”在班级管理中的效果就会更好,它能使学生团结友爱,增强集体观念,相互理解,共同追求进步。 “量化考核法”在班级管理的实际操作中,班主任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 加强德育工作。“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只有强化了德育,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学习态度,奋发向上,有了较高的思想政治基础,“量化考核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才有了可靠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2 认真落实,贯彻到底。“量化考核法”在班级中一经公布施行,就必须认真落实到人、考核到人,坚决严格执行,做到天天如实考核出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周、每月认真总结评比。
3 在考核中必须坚持公平原则。公平、公正才有说服力,才有竞争力。班主任必须要求负责考核工作的班干一定要如实考核、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不能袒护任何一个学生。
4 要注意正面引导,多表扬、少批评,对后进生应多谈心、多鼓励。
采用“量化考核法”对班级进行管理,运用得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很快就会形成,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这样,既能使学生充分地发展个性、特长,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所谓品德后进生,是指在道德观念、情感、意志和行为方面落后于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目标的学生。在转化品德后进生的问题上,一些教师存在着以下几种心理障碍:
1、放松心理:就是说一些教师放松了对品德后进生的挽救、教育工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熟视无睹。有的学校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搞智育第一,忽视了德育工作,结果只要成绩好,别的什么都不要,“一俊遮万丑”,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当然关怀备至,而对于品德后进生则听之任之、不予理睬。
2 定型心理:就是说一些教师认为品德后进生是“六月的杉木——定了性”、“出了窑的砖——定了型”,用老眼光和静止的观点看待品德后进生,以偏概全,一叶障目,只见缺点,不见优点。
3 厌弃心理:一些教师把品德后进生看成是“坏学生”,不是亲近他们,而是鄙视他们,干部人选轮不到他们,外出参观学习排斥他们,集体活动冷落他们。
4 处罚心理:一些教师认为对品德后进生“三句好话当不得一马棍”,态度生硬、方法简单,认为处罚是灵丹妙药、开除是万全之策,因此对品德后进生动不动就是罚款、罚站、罚扫地,甚至给予警告、记过、劝退、开除等严厉处分。
二、克服心理障碍,积极做好转化消除工作
在转化品德后进生的过程中,如何消除教师的心理障碍是转化工作的关键问题。
1 注意方向性原则,克服放松心理。我们要把转化品德后进生提到预防青少年犯罪、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高度来认识。我认为:转化一个品德后进生和培养一个大学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品德后进生如果不及时转化过来,一旦走入社会,就会成为害群之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破坏力量。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多层次、多方面、多规格、多类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的人才标准是:所谓人才,不仅是指各级专家,而且包括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多层次、多方面、多规格、多类型的人才,其中需要量最大的是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基层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各种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工人。因此,品德后进生也可以成为人才,教师对转化品德后进生要象医生给人治病~样,正确诊断,精心护理与治疗。
2 注重发展性原则,克服定型心理。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品德后进生,对转化品德后进生要充满信心。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消极因素可以转化为积极因素,后进可以成为先进。人和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品德后进生的缺点常常流露在外,很容易被我们发现,而优点往往少而微、隐而藏,被缺点所掩盖,只要我们善于发现、诲人不倦,他们也能为社会发出光和热。所以,教师要设法消除后进生的恐惧心理和对立情绪,使他们相信老师的真心诚意,相信老师是真正为了自己好。有的时候,老师可以告诉犯错误的学生:“过去的事让它过去,一切从现在开始,好坏看今后的表现。”这样,就可以消除学生的顾虑,引起其转变,甚至是突变式的转变。
3 注重情感性原则,克服厌弃心理。对品德后进生要有爱心,依靠动之以情来消除心理隔阂,促使其转化。无数的事实证明,后进生需要关怀、温暖、信任和鼓励。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同情心和由衷的关怀,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青少年尤其喜欢听好话,我们要用一颗爱心去温暖品德后进生“被撕碎了的心”,帮助他们分清什么是正确的情感、什么是错误的情感,用正确的情感去战胜错误的情感。
4 注重鼓励性原则,克服惩罚心理。我们对品德后进生应该立足于争、着眼于教、着手于帮,而不应该立足于整、着眼于罚、着手于推。对于品德后进生,我们要实行“四多”、“八不”:所谓“四多”,就是对他们的优点多肯定、对他们的进步多鼓励、对他们的长处多表扬、对他们的缺点多提醒;所谓“八不”,就是对他们不讽刺、不挖苦、不污辱人格、不揭老底、不算总账、不向家长告状、不随意处分、对缺点错误不姑息迁就。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消除品德后进生转化中的教师心理障碍,敢于做转化工作,勤于做转化工作,善于做转化工作,绝大多数后进生就能够转化过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量化考核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董 平
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中的关键因素,学校工作计划的实施、管理活动的开展乃至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都要依靠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班主任应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管理好班级。选择何种管理方法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班主任应根据实际择优选用。我从1994年开始采用“量化考核法”对班级进行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班级班风好、学风浓、成绩佳,年年被评为先进班级。
所谓“量化考核法”,就是班主任将班级管理的内容量化为一定的分值对各个学生进行考核记分的一种班级管理方法。其鲜明的特点是:1、班级管理的内容量化为分值;2、用分值综合衡量每个学生的方方面面;3、具有可对比性。
在运用“量化考核法”时,我实行考核成绩定底分、违反扣分班规的进行扣分和符合奖分班规的进行奖分的综合考核制度,具体做法如下:
1 每学期开学初,用l至2周的时间紧锣密鼓地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并结合实际制订班规45条,分为扣分班规和奖分班规两大部分。
2 在班规中规定,每个学生每周给予底分100分,根据扣分班规进行扣分,按照奖分班规要求进行加分。
3 逐条确定班规扣分和奖分标准。如:扣分班规:上课迟到、早退、走过位的每次扣1分,旷课一节扣3分,上课看课外书刊的每次扣2分,不出操、不参加集会的每次扣2分,随地I止痰、丢垃圾的每次扣2分,抽烟、喝酒的每次扣4分,打架的视情节轻重每次扣4至20分等;奖分班规:做一件好事奖1分,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超90分的奖10分,超80分的奖6分,超60分的奖4分,一周内没有被扣过分的奖5分,在各种活动或竞赛中获得奖励的按获奖等级的有关规定奖1至15分等等。
4 严格选拔班干部,组建班委会,每周由3个班干部负责值周并负责考核工作。值周班干部要将每天考核的情况公布在宣传专栏内,并负责将该周的考核结果在第二周周一班会课上公布、总结,好的进行表扬,差的提出要求和希望。
5 实行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比的制度。月终按本班人数的三分之 ,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先进分子,颁发奖状和奖品。
以上便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考核的“量化考核法”的具体做法,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再以组为单位进行考核,“量化考核法”在班级管理中的效果就会更好,它能使学生团结友爱,增强集体观念,相互理解,共同追求进步。 “量化考核法”在班级管理的实际操作中,班主任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 加强德育工作。“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只有强化了德育,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学习态度,奋发向上,有了较高的思想政治基础,“量化考核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才有了可靠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2 认真落实,贯彻到底。“量化考核法”在班级中一经公布施行,就必须认真落实到人、考核到人,坚决严格执行,做到天天如实考核出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周、每月认真总结评比。
3 在考核中必须坚持公平原则。公平、公正才有说服力,才有竞争力。班主任必须要求负责考核工作的班干一定要如实考核、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不能袒护任何一个学生。
4 要注意正面引导,多表扬、少批评,对后进生应多谈心、多鼓励。
采用“量化考核法”对班级进行管理,运用得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很快就会形成,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这样,既能使学生充分地发展个性、特长,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