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恢复的影响,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86例,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内科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治疗及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给予患者内科治疗及护理后,干预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的复发率、便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效果,降低了复发率及便秘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5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186-02
上消化道出血为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种临床急症,具有出血量大、发病急等特点,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能及时缓解病情,很好把握抢救时机,挽救患者生命。有文献报道,护理人员对该类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可减少患者出血次数、延长患者出血周期、有利疾病好转,保护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对4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8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下册)》中关于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的区分标准,均采用胃镜检查进行明确诊断。其中引发出血的疾病包括有消化性胃溃疡30例,食道静脉曲张18例、急性胃黏膜损害及胃炎13例,肝硬化14例,其他疾病11例。其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3.7±4.9)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出血量及出血次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所有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患者充分卧床休息,及时止血,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同时给予患者抗炎、药物等对症治疗,对出血量较大患者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输血治疗,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血压进行监测。对照组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临床常规的基础护理和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健康教育干预:向患者进行医学知识宣传,对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诱因、治疗及预后等进行详述,让患者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可治疗性与可控制性有明确的认知,同时教会患者根据大便的性状初步对病情进行判定及采取相应的应急自救措施;②心理护理干预:加强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及时把握患者心理状况,从社会支持、情绪支持、认知重构等多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③饮食干预:给予有明显呕血或出血的患者禁食措施;根据止血时间的长短,给予患者适当的流质、半流质食物;禁食油炸、粗纤维、辛辣、生硬的食物;禁酗酒,必要时劝导患者戒酒;④行为干预:教会患者通过深呼吸等方式进行肌肉放松训练,采取音乐治疗进行自我放松;根据患者习惯定时进行排便,嘱咐患者在无便意时,集中注意力进行反复多次排便训练;对于卧床患者,采用屏风进行遮挡,创造舒适、隐蔽的排便环境。
1.3疗效判定及观察指标
参照内科治疗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判定:①治愈:大便潜血表现为阴性、无活动性出血、休克等情况得到纠正;②好转:大便潜血表现为阳性、仍有少量活动性出血;③无效:患者出血未得到有效控制,或病情恶化。同时,对患者复发情况及排便情况进行随访,统计复发率及便秘发生率。
1.4统计分析方法
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所得数据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来表示,两组比较采用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由上消化道病变引起的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主要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有胃、十二指肠、空肠、食管或胆胰等部位病变引起的出血,常表现为黑便与呕血。该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等特点,若不及时救治,甚者发生循环衰竭和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救治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患者常表现为恐慌、悲观等消极情绪,常规内科护理往往不能满足患者需求,且临床效果不佳。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就显得尤为必要。有文献报道,医护人员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使患者转危为安,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互动、有评价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主动参与治疗的积极性,促使患者自觉采取有利于改善健康行为,从而维持和促进人们健康。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缺乏相关医学常识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干预,使患者能很好把握自身病情的变化;在临床护理的全过程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让患者具有足够的信心战胜疾病,使其在相对稳定的情绪下进行救治,有利于病情康复;同时,进行正确的饮食指导及行为护理干预,能减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次复发的可能及便秘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干预;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5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186-02
上消化道出血为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种临床急症,具有出血量大、发病急等特点,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能及时缓解病情,很好把握抢救时机,挽救患者生命。有文献报道,护理人员对该类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可减少患者出血次数、延长患者出血周期、有利疾病好转,保护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对4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8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下册)》中关于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的区分标准,均采用胃镜检查进行明确诊断。其中引发出血的疾病包括有消化性胃溃疡30例,食道静脉曲张18例、急性胃黏膜损害及胃炎13例,肝硬化14例,其他疾病11例。其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3.7±4.9)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出血量及出血次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所有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患者充分卧床休息,及时止血,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同时给予患者抗炎、药物等对症治疗,对出血量较大患者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输血治疗,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血压进行监测。对照组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临床常规的基础护理和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健康教育干预:向患者进行医学知识宣传,对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诱因、治疗及预后等进行详述,让患者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可治疗性与可控制性有明确的认知,同时教会患者根据大便的性状初步对病情进行判定及采取相应的应急自救措施;②心理护理干预:加强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及时把握患者心理状况,从社会支持、情绪支持、认知重构等多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③饮食干预:给予有明显呕血或出血的患者禁食措施;根据止血时间的长短,给予患者适当的流质、半流质食物;禁食油炸、粗纤维、辛辣、生硬的食物;禁酗酒,必要时劝导患者戒酒;④行为干预:教会患者通过深呼吸等方式进行肌肉放松训练,采取音乐治疗进行自我放松;根据患者习惯定时进行排便,嘱咐患者在无便意时,集中注意力进行反复多次排便训练;对于卧床患者,采用屏风进行遮挡,创造舒适、隐蔽的排便环境。
1.3疗效判定及观察指标
参照内科治疗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判定:①治愈:大便潜血表现为阴性、无活动性出血、休克等情况得到纠正;②好转:大便潜血表现为阳性、仍有少量活动性出血;③无效:患者出血未得到有效控制,或病情恶化。同时,对患者复发情况及排便情况进行随访,统计复发率及便秘发生率。
1.4统计分析方法
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所得数据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来表示,两组比较采用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由上消化道病变引起的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主要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有胃、十二指肠、空肠、食管或胆胰等部位病变引起的出血,常表现为黑便与呕血。该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等特点,若不及时救治,甚者发生循环衰竭和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救治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患者常表现为恐慌、悲观等消极情绪,常规内科护理往往不能满足患者需求,且临床效果不佳。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就显得尤为必要。有文献报道,医护人员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使患者转危为安,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互动、有评价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主动参与治疗的积极性,促使患者自觉采取有利于改善健康行为,从而维持和促进人们健康。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缺乏相关医学常识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干预,使患者能很好把握自身病情的变化;在临床护理的全过程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让患者具有足够的信心战胜疾病,使其在相对稳定的情绪下进行救治,有利于病情康复;同时,进行正确的饮食指导及行为护理干预,能减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次复发的可能及便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