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布光看中外电影之差距(三)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ju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电影是光与影的艺术,此话不无道理。因为电影的影像是靠光影的变化而来的,而电影叙事及塑造人物均依赖于光影变化所造成的视觉感受。
   中国电影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甚至更早或更晚的一个时期内,在摄影用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不足。所表现出来的画面多为大平光,画面上之景物如同旅游风光片,银幕上的演员如同“月份牌上的美人照”。个个光鲜照人,却缺乏光影的变化,缺少明暗的对比,可以说用光影造型的能力和技巧还很欠缺。编导及摄影等唯恐观众看不清楚,演员总怕把自己拍的不够漂亮,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消弱了影片的表现力,使电影的艺术效果大打折扣。
   之所以如此,我想一是与国人的欣赏习惯不无关系,中国人所接受的传统文化往往崇尚明亮、阳光而抵触和拒绝隐晦、灰暗或中间性、不确定性及边缘性;传统艺术中的视觉艺术形式大都呈现一种平面而非立体的形态,从形式上往往更注重于写意、传神而忽略其形体本身的真实性,如中国的传统绘画、戏剧和雕塑等等。表现在电影中编导摄们往往更注重影片的叙事性而忽视了用光影“说话”的造型特色。二是编导摄们自身艺术修养的欠缺,往往缺乏这方面的自觉和认知。我们常常看到国外许多优秀的片子几乎没有一部不是在用光上煞费苦心,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史上的经典之作如《现代启示录》、《廊桥遗梦》、《德克萨斯州的巴黎》、〈野战排〉等等数不胜数。相形之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国产影片《庐山恋》、《神秘的大佛》、《高山下的花环》、《人到中年》、《迷人的乐队》、《月亮湾的笑声》等等,仅就用光而言皆乏善可陈,显得平淡而呆滞。然而同是在八十年代,一批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新生代”们异军突起,以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等为首的新的创作群体做出了大胆的突破,不仅在用光、用色而更主要的是创作思想及观念上的变革,反叛、求新、思变,为中国电影书写了新的篇章,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些后来被称为“第五代”的精英们以《黄土地》、《一个和八个》、《红高梁》等在中国的电影史上竖立了一座座里程碑。
   纵观这批影片,在用光用色,用光影烘托气氛、塑造人物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尽管现在看来尚有幼稚和不尽完美的地方,但无疑对当时的中国电影界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和震动。
   尽管有“第五代“的崛起,亦同时有一批颇具震撼力的影片在国际国内获奖,但就当时中国电影整体而言,这种冲击和影响还远远不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电影在用光及其它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的现状和面貌。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国外经典影片的编导们能够充分地认识到光影造型手段对一部影片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试看那些国外优秀的经典影片,哪一部不是光影变幻的典范?尤其是那些史诗般恢宏壮阔的历史巨片,无不以凝重的色彩、变幻无常的光影以及丰富的艺术表现了屹立于世界电影艺术之林。看到这样的影片,有如欣赏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古典派油画大师们的传世杰作;又如如聆听到柴可夫斯基、贝多芬等音乐大师的不朽乐章,它们在满足人们的感官享受和震撼观众的心灵方面无不有着异曲同工之作用。
   光影有如油画中的色调,亦如音乐之旋律。我以为一部影片的优劣,除开其主题及故事性、思想性、明星等等因素之外,光影变化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程度讲决定着一部影片品质的优劣(当然一部影片的品质不仅限于光影变化的好坏)。
   回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及新世纪之初,中国电影的整体水平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得到提高。第五代承前启后,第六代的牛刀初试,无不在向世人揭示:中国电影正在走向成熟。
   走向成熟并不意味着国产影片与国外影片没有了差距,差距还是有的,只是这个差距随着中国电影整体水平的提高在逐渐缩小。有的差距是通过我们从业者主观的努力回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而有些如体制方面、投资规模等方面的差距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而可能是个漫长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过程。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资讯的发达,现在感到神秘的事情则越来越少。过去在人们印象中许多高深莫测、高不可攀的事情已逐渐拂去了神秘的面纱,走出了“高贵”的殿堂。过去的电影,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中,令普通百姓望尘莫及,望而却步,电影人则被视为一群“珍稀动物”。而这么多年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人们精神追求的多样性,使许多人玩起了电影,尤其是DV摄影,让不少有着电影梦的普通人圆了梦,同时也为电
期刊
改编与重拍     前几年有一部电视剧叫《人间四月天》,之所以叫这样的名字,我想大约因为这人间、世间的四月恐是一年中最为明丽的月份吧。人们熬过了寒冷的冬日,脱去了厚厚的冬装,自然界生机萌动,万象更新,又一个明媚的春天来了。   《人间四月天》我未曾看过,但知道是写徐志摩的,之所以未看大抵也与徐志摩有关,因太喜欢徐志摩的诗文,便对徐的生平有了一些了解,尤其是徐与陆小曼的那场刻骨铭心的罗曼蒂克颇令人感
期刊
任何艺术种类都存在内容与形式的问题,电影亦不例外。电影说到底就是个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形式与内容孰轻孰重历来是艺术创作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认为形式应服从于内容的需要,内容为主形式为辅,也就是以叙事为主而叙事的方式应在其次,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以形式为主,形式先行,以形式决定内容。以我之见,电影不能没有故事,但也不能缺少形式。因为电影艺术不同于文学作品(其实文学艺术照样存在着内容与形式的问题),
期刊
现代人是越来越苛刻,愈来愈吝啬。吝啬自己的微笑、吝啬自己的赞许,愈来愈不容易被感动,尤其对于国产电影。即使是内心已被感动,也要在鸡蛋里边挑点骨头,否则总怕被怀疑是智商不够或学养不足或不够另类于是现代人说好也罢说坏也罢都显得不是那么由衷和纯粹了。当然,一部好的艺术作品不可能没有瑕疵,不可能无懈可击,期望在一部电影里把每个人所想要的、所想看的、所有的希冀、愿望都予以满足,我看这样的大师现在没有,过去亦
期刊
执迷人间。即便只是刹那芳华,也会因贪看那瞬间的烟火而不忍离去。难忘《春逝》,花开花谢的那一年里,从相遇到结识,到分手,都极自然。不轰轰烈烈,不焦灼缠绵,不爱恨痴怨。来和去,出和入,都是洒然的。  一个人在夜晚里,听Radio里的双城夜色。双城,此地彼地。她方,他方。却有着同一片夜色。电台里女主持人的声音起得极高,真担心她落地时的掷地有声,太过铿锵。然而却不,她顺势而下,一路婉转,恰也温柔如许。她念
期刊
香港回归十周年特别专题(上)    特别策划:  张阿利(西北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系主任、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陕西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文案执行:  西北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系2005级电影学研究生    兼收并蓄 百花齐放  文/张阿利       自1997年香港回归至今,已整整十载。在这期间,香港顶住了亚洲金融风暴的严峻考验,经历了新一轮的经济飞跃,而曾经创造过诸多奇迹的香港电影又如何呢? 
期刊
甭看张艺谋、陈凯歌搞出了几部投资过亿元的大片,就盲目乐观起来,以为他们开创了中国大片时代,紧接着国产电影就会欣欣向荣,曾与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亲密合作,见证过中国影坛一度辉煌的剧作家芦苇非常痛心且言词恳切地指出,虽然以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为代表的中国第五代优秀导演,勇携《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夜宴》开创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大片时代,它的重大意义就像中国足球队进入世界杯
期刊
1    昏暗夹杂着灰尘的阳光透过污秽陈旧的老屋,她眼神空洞地看着对面侃侃而谈的固力果。听她讲他们兄妹三人少年时偷渡日本的惨淡岁月:二哥出车祸死亡、大哥刘梁魁失踪;固力果给她取名叫燕尾蝶,是因为固力果胸前有一只叫做燕尾的蝴蝶刺青。  其实在母亲死后,燕尾蝶就开始了一种击鼓传花似的漂泊生活,身边的人像躲瘟疫一样躲避她,直到遇到固力果。她一时冲动下收留了燕尾蝶。毕竟生活是现实的问题,固力果想到了好朋友
期刊
《我爱你》是关于年轻人的故事,从内容到形式都十分青春蓬勃。但你很难说它是一部青春片。对于“青春片”,我们看多了日本与韩国(也许还有新加坡)演绎的情深似海又情柔如水的那种,当然多数还少不了添加上三个角四个角的来来回回纠纠葛葛。这样的影视故事,看上去曲折复杂,实际上我们知道它内涵简单、单簿,于是“青春片”常常与简单单薄同义,没有大家都认同都着迷的青春偶像来支撑的话,“青春片”就很难看。国内拍的这类电视
期刊
在讨论昆廷·塔伦蒂诺的作品时,被使用最多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暴力美学”。还有的介绍文章居然将“暴力美学创始人”的头衔戴到昆廷这个电影界的“坏孩子”头上。其实,就美国电影而论,以下几部作品可以用来描述暴力美学发展的轨迹:1967年由阿瑟·佩恩导演的《邦尼和克莱德》,1969年萨姆·佩金·帕导演的《野蛮的一伙》,1971年由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发条橘子》,1976年由马丁·斯科西思导演的《出租车司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