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与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比较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bqn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不仅要求肿瘤切除的彻底性,还要努力恢复内分泌功能,微创、简便、准确、安全、少痛苦、效果好是当今垂体瘤治疗的趋势[1].从文献报道看,显微镜与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逐渐成为主要成熟的两类微创手术技术[2,3]。

其他文献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共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24~70岁,平均40.6岁.其中颅内感染12例,脑脊液切口漏6例,脑脊液鼻漏3例,脑积水2例.引流治疗前意识清醒21例.治疗前均无明显颅高压的临床表现。
期刊
由刘佰运、江基尧、张赛等教授主编,王忠诚院士主审的<急性颅脑创伤手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已经出版1年多了,该书以其简捷、实用,主要针对急性颅脑创伤最常见的几种疾病的手术治疗,受到了广大神经外科医生,特别是基层医院医生的欢迎,其中的一些观点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期刊
期刊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非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共63例,男41例,女22例,年龄9~72岁,平均41.8岁,患者均合并有不同大小的脑内血肿.  2.方法:于入院当时、24h、48h、72h及168h五个时间段检测以下指标:(1)抽取患者静脉血2ml,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2)进行GCS评分;(3)进行CT检查,根据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和水肿体积;(4)随访6个月后进行GOS评分.另选
期刊
按照临床发病的不同表现,Moyamoya病可主要分为缺血型和出血型两种.一般缺血型多见于儿童,出血型多见于成人.对儿童型Moyamoya病患者进行血管吻合手术已被普遍接受,该类手术能增加脑供血,改善临床症状,减缓或停止病变的进行性发展。
期刊
目的 探讨鞍区脑膜瘤显微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62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鞍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2例全切(Simpson Ⅰ、Ⅱ),16例次全切(Simpson Ⅲ),4例大部分切除,术中去骨瓣减压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出现同侧动眼神经瘫12例,滑车和外展神经功能障碍8例,对侧肢体轻瘫4例.肿瘤未全切的20例中有11例术后行放射治疗.随访3-38个月,动眼神经瘫恢
目的 探讨脑膜癌病(MC)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病例分析统计方法,对45例M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MC以颅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头CT及MRI平扫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和头MRI增强扫描可有阳性发现.结论 MC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头MRI增强扫描对诊断MC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反复脑脊液检查找到癌细胞是确诊的依据。
患者 女,13岁.因头痛伴视力严重下降2个月入院.既往服用小剂量强的松2个月.术前头颅CT:幕上脑积水,室旁水肿.于2008年7月2日全麻下行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中于枕角穿刺置管,使用可调压抗虹吸分流管,压力调至200 mm H_2O.次日早晨,患者神智清,精神正常,复查头颅CT示室旁水肿,脑沟、回不清.晚上出现精神亢奋,意识错乱,喋喋不休,定向力、分辨力、自知力障碍,幻想丰富.第3天晨起精神
期刊
目的 研究组织工程脊髓移植治疗大鼠脊髓半切块状损伤的疗效.方法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细胞支架,多聚赖氨酸为细胞外基质,神经十细胞(NSCs)为种子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脊髓.制作大鼠T10脊髓右半切块状损伤模型,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在损伤区移植组织工程脊髓,对照组A移植NSCs,对照组B移植PLGA.移植治疗12周,每周均行BBB评分定量评价肢体运动功能.伤后第12周辣根过氧化物酶(H
目前人们对颅内动脉瘤形成及其破裂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H2-terminal kinase,JNK)信号传导通路参与了该病的发病机制[1],但是JNK介导颅内动脉瘤形成和破裂的具体通路缺乏深入研究,因此本课题采用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RT-PCR对JNK信号传导通路的关键分子进行相关检测,从而对颅内动脉瘤形成机制并采取可能的治疗措施提供实验依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