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妍:十年追上世界乙烯“心脏”百年路

来源 :文萃报·周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1227000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烯,是世界产量最大的化学品之一,其产量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压缩机是乙烯生产设备的“心脏”,其设计制造技术长期被世界少数几个国家垄断。姜妍是我国第一台乙烯压缩机设计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的僵局;她创造了我国第一台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攀上了世界同行业设计技术的高峰;她用1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在压缩机领域100年的路……47岁的姜妍,是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
  小女人大梦想,33岁担当重任
   1997年大学毕业后的姜妍,怀着对前途的憧憬,兴致勃勃跨进了沈鼓集团的大门,成为一名普通的设计员。一年后,她成为设计室的骨干;四年后,研发出了沈鼓历史上最大的冷却器。姜妍主导研制的低温容器与双管板换热器也填补了沈鼓的技术空白。工匠精神在她身上得到了充分诠释。
    姜妍身上不服输的“钻劲儿”,令集团领导刮目相看。2003年她被调到沈鼓集团透平设计院,从事压缩机核心部分的设计工作。设计院高手如云。而姜妍是一个新手,毕业学校名不见经传,所学专业又不是压缩机,这让她有些畏难。“我能行吗?”姜妍思来想去,不服输的劲儿又上来了,“就在设计院扎根,要为实现产业报国的梦想搏一搏!”可来到了压缩机组,她发现差距太大了,于是下决心攻读机械专业研究生。在职读研的几年时间里,姜妍所有双休日、节假日都“泡”在学校和图书馆里。毕业答辩时,辅导老师感慨:“姜妍不是理论功底最深的,却是学习最用功的。”
    2006年,国家决定在天津、镇海、抚顺建设三个百万吨级乙烯项目,沈鼓集团承担了为这三个项目研制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组的任务。一天,集团领导把姜妍叫到办公室,开门见山,让她牵头主持设计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只准成功,不许失败!姜妍一听愣住了,那一刻,激动是肯定的,但也勾起她心底的痛楚。多少次,她眼睁睁地看着用户无奈地选择进口大型乙烯压缩机;又多少次,感受到技术交流时外商那种傲慢与轻蔑……“现在,打破国外垄断的机会就在眼前,退却不是我的性格。”她没多想,说出一句 “坚决完成任务!”话虽说出口,但当时姜妍心里也没底。国外对技术严密封锁,研制一旦失败,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姜妍倒吸了一口凉气,压力重如泰山,只有硬着头皮上了。这时有人嘲笑她:“年仅33岁不知‘天高地厚,怎么会接下如此棘手的任务!”
  披荆斩棘前行,
  首台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横空出世
    这是一次“破冰之旅”。由于国外对乙烯压缩机制造高度垄断,相关资料极度匮乏。怎么办呢?她从抚顺飞到福建,从沈阳飞到浙江,从茂名飞到大庆……姜妍被同事戏谑成了“空中飞人”,她穿梭于国内各大炼化厂之间,爬上各个炼化厂几十米高的进口乙烯装置工作台,只为看一看同类产品的外观结构和运行情况。一次,姜妍去某重点高校找一名教授讨教,却吃了个“闭门羹”,于是她连续三次登门拜访,最终感动了那位教授。她又跑到图书馆,去啃原版英文资料,开馆进去,閉馆出来,硬是啃下了上千篇原版论文。就这样,姜妍带着团队夜以继日,完成了技术储备,终于在2008年3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乙烯压缩机。
    一炮打响后,姜妍向设计研制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冲刺”,与普通压缩机相比,百万吨级不仅仅是数量级的简单放大,机组结构、制造工艺更有着天壤之别。姜妍虽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实力,但依然面临重要困难,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压缩机的加气结构。设计方案多次推倒重来,3年多姜妍和团队仅设计图纸就更新了300多份。一天,苦苦思索中的她,突然被一张低温转子的样图引爆思路:零下100多摄氏度的乙烯,本身不就是制冷介质吗?这么低的温度,没有必要再把气体里外折腾一番。这个发现,让她兴奋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姜妍当即大胆决定,百万吨乙烯压缩机采用缸内加气方法,经过创新缸内加气结构,可为用户节约资金7300万元。此后,姜妍又陆续攻克了一道道难关,率领团队终于形成了一套完美的百万吨乙烯压缩机设计方案。2012年2月22日,我国首台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开车成功!此举振奋了国人,也震惊了世界。属于中国造的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终于横空出世!
  摘下“皇冠上的明珠”
   至今沈鼓集团已累计制造1000多台压缩机,彻底终结了我国乙烯压缩机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直接为国家节省进口设备资金60亿元。在“姜妍们”的努力拼搏下,发达国家用100年时间走完乙烯压缩机研制之路,我国只用了10年。
    2018年4月26日,由姜妍主导设计的120万吨级乙烯压缩机开车成功,这是乙烯压缩机的又一重大突破,被相关专家称作此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2019年10月1日,姜妍受邀代表产业工人到天安们现场观礼!那一刻,姜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在未来,我们绝不当跟随者,要做领跑者。一定要让中国石化装备站在世界最高端,让更多的‘中国心’走向世界!”
  (摘自《伴侣》 2020年第1期)
其他文献
或许你不会相信,清军入关灭明朝后,朝鲜君臣曾一次次密谋,企图帮助明朝复国。他们绝不是心血来潮或一时冲动,实际上这项计划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朝鲜并非不知道清军的实力,因为此前已不止一次被清军打败,受尽羞辱,朝鲜的世子一度被清朝扣为人质。朝鲜会做出这样不可思议的决定,当然与它憎恨、蔑视清朝有关。在朝鲜人的眼里,清朝是仇敌,是夷狄,是野蛮和落后的政权。   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朝鲜念念不忘明朝的“再造
期刊
年过七旬的刘万友老汉是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潦河镇刘庄村的村民,他的孝行远近闻名。刘万友的老媽刘奶奶患严重类风湿,瘫痪3年多了。大小便失禁,脑萎缩。刘万友给老妈擦身、按摩、翻身、治褥疮,耐心得连闺女都自愧不如。“他不是婆婆的大儿子,是大妮儿!”妻子调侃。   刘万友说:“老妈在我们小时候为养活5个子女,白天在生产队挣工分,晚上就着煤油灯纳鞋底到半夜,偷偷拿到外面卖钱。”现在刘万友每天从地里回来的第
期刊
3月30日,日本防卫省发布公告称,驻扎在日本嘉手纳、岩国和三泽的美军战斗机,将转场至千岁、三泽、百里、小松、筑城、新田原等航空自卫队基地,以及美国关岛等基地进行训练任务。这些飞机退到第一岛链之外,以躲开导弹攻击。   随着中国长剑-10陆基巡航导弹和东风-21C中程弹道导弹这两款我军第一代“中远程精确打击力量”的集中展示,美军认为,中国火箭军可“选择性”地攻击驻日美军机场,让美军无法发挥空中战
期刊
2月15日,一位武汉网友发了条短视频:邻居家的窗帘在风中乱舞,这位网友称,邻居出门没关窗,窗帘已经在外面飘了二十几天。之后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传上窗帘的视频。关心这条窗帘的网友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好奇,围观,到如今的担心,大家都说:希望这家主人早日回家关窗。4月12日,得知自家窗帘引发关注的王先生专程回家确认,王先生很感动,更由衷地感谢这段時间以来,全国各方面对武汉的支持。(据中新社 4.3讯)
期刊
4月8日,武汉“解封”,又见热干面,又闻街巷笑语声,经历严重疫情考验的人们潸然泪下。战“疫”最后的胜利渐近了,但疫后重塑心理健康的战斗,或许刚刚打响。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发布的调查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仅是躯体上的伤害,还触发了更多人的心理创伤;疫情之后,要对症下药予以辅导、纾解,尤其是要对曾经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和防护一线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因疫情而丧亲
期刊
春到江南,十里烟村十里花,草长莺飞,姑苏城外,正是一季踏青时。桃李一番争艳之后,偌大的苏州穹窿山,由着樱花竞芳,压着玉兰,压着茶梅,与春风共舞,与丝柳缠绵。   穹窿山位于苏州城西,主峰箬帽峰海拔341.7米,为太湖东岸群山之冠,因而又有“吴中之巅”的美誉。穹窿山地域宽阔,东连木渎,西濒太湖,绵延光福、藏书、胥口三镇。这里是苏州地区最大的“天然森林氧吧”,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极高,是周边城市的“绿
期刊
4月11日,國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表示,截至4月6日,确诊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已经达到2.15万元。目前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少数危重症患者治疗费用达到几十万元,甚至超过百万元,医保均按规定予以报销。熊先军强调,按照“两个确保”政策,凡确诊和疑似患者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结算完以后,个人负担部分将由财政给予补助,这项工作目前正在研究具体的实施程序。  
期刊
随着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山东舰的服役以及后续建造计划的顺利推进,我国海军对于舰载机飞行员,特别是最为重要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需求不断增加且更为急迫。令人欣喜的是,据中国军网报道,海军航空大学近日已经完成了数十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昼间航母飞行资质认证。这也意味着,当前我国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培训体制与最初几批飞行员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   世界上以美国和俄罗斯海军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训体系最有
期刊
美海军已成为美军新冠疫情的重灾区,而航母又成为美海军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舰种。截至当地时间4月8日,已经在4艘航母上发现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舰员,仅“罗斯福”号航母的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军人就超过美海军新冠病毒检测确诊军人一半以上。受到疫情影响,美军全球部署能力受到重大打击。   據美国《星条旗报》网站8日报道,“罗斯福”号航母已成为美国海军新冠疫情重灾区,舰上416名水手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期刊
2019年9月17日,由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加拿大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著名人类学家伊莎白女士中国国家对外最高荣誉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从“中文带着四川味儿”的童年到白发苍苍的寿逾期颐老者,从人类学家到教育家,伊莎白亲历了中国20世纪的风云变幻和21世纪的崛起。  “华西坝上一株  惹人注目的腊梅花”   伊莎白1915年出生于成都华西坝,父亲饶和美和母亲饶珍芳都是加拿大传教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