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阈下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研究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y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之后,课程思政成为各个学科的研究热点。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育当中,是新时代育人理念的新要求与新挑战。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具备教育理论、艺术素养、职业精神等多方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音乐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是提升未来小学教师艺术观、价值观及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  小学教育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4-0128-03
  小学教育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除了要掌握专业的教育理论、技能,并具备一定的教育实践水平外,还注重学生的专业情感、教育观念、科学精神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这样才更符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也是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必须遵循的目标。与音乐专业学生不同,小学教育专业开设音乐课程,一是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素养,以便日后在教学中注重小学生的审美教育;二是提升音乐技能,并能将音乐元素结合在日后的其它学科教学当中,创新教法,达到提升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目的。音乐课程作为承载美学、文化的学科,为教学实践中“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提供了有效路径。
  一、音乐课程结合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各种媒体的广泛兴起和人们思想认识方面的松懈,受一些大众媒体甚至部分主流媒体上文艺节目过度娱乐化的影响,大学生出现了主流意识淡漠、理想信念偏移等不良现象。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除了通过开设思政课程,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外,还需要以其他课程为突破口,“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达到‘润物细无声’般的德育目标”。音乐课程涉及文学、历史、文化等领域,它起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时间,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哲学理念,这些为课程思政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在音乐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个体文化素养
  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数不胜数,通过欣赏、演唱、弹奏等手段,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时期、地域的文化特色,比较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深刻体会音乐带给人的美的享受。同时,音乐作为综合的文化形式,与诗歌、绘画、戏曲、舞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的同时,也接触了其他领域的文化知识,使自身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二)有助于净化精神境界
  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当丰富的情感内容以特有的音乐音响传达给人们时,能够在听者的心灵中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优美的音乐是人类大脑中最美好崇高感情信息的释放,它具有伟大的精神力量,能反映出人类生命的希望,能够启迪和激励人们在任何情况下去追求光明和真理。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师的精心设计,在优秀音乐的长期熏陶下,学生的感情内涵能够变得丰富而高尚,心灵世界不断得到净化和升华。
  (三)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
  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片面认为欧美音乐体系比本土音乐更优秀。对此,在音乐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接触和了解民族音乐作品,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树立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四)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将音乐元素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可以拓宽学生的创新思路,使其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否定、创新和发展。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要强调综合性的教育理念,在此理念下,学生可以将所学习的音乐知识与其他学科相连,在提升自己学识的广阔性基础上,对今后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也可以进行创新和发展。
  二、音乐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
  (一)结合专业特点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小学教育专业开设音乐课程,其目标不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强的音乐技能,而是通过音乐理论、技能的学习,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从而能在未来的工作中以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小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承担重任。傳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理论性、思想性,如果将其理论和思想体现在艺术作品中,就会更容易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
  1.声乐演唱
  声乐演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集音乐、文学、历史、哲学等诸多学科于一体,在演唱时不仅要有技巧的展示,更重要的是情感的表达。学生通过分析作品内涵、聆听示范、亲身演唱来体会声乐作品的情感,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具有感染力和渗透力。在选择声乐教学曲目时,可以从思想性、文化性等两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声乐作品体现了深刻的思想情感。例如《绣红旗》这首经典的艺术歌曲,体现了革命党人崇高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鼓舞了我们几代人的革命斗志。《最后一个梦》中“重阳糕端午粽,乡土情意浓……两岸架彩虹”等歌词,抒发了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怀。再如《祝福祖国》《祖国,今生为了你》等歌曲表达了华夏儿女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这些歌曲或者能把学生的情感引领到战火纷飞的岁月,或者能让学生体会老一辈革命者为祖国做出的牺牲,让我们在歌曲中追忆中华民族独立、自主、发展所经历的艰辛岁月,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声乐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演唱《金风吹来的时候》《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五十六根琴弦连北京》等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歌曲,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各个民族的音乐风格、风土人情、地域特色等。《小拜年》《赛龙舟》《二十四节气歌》等儿童歌曲,能让学生熟知我国传统文化特色,再如《读唐诗》《爱莲说》等由古诗词改编的歌曲,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这些歌曲都能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2.音乐欣赏
  当今时代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通过各种媒体不断接受新的事物,传统音乐文化逐渐被遗忘。通过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引导学生去接受经典的音乐作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
  聆听传统的民族器乐作品,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非常有益。如《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流水》等优秀的民族器乐作品中蕴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通过赏析,可以使学生接触、熟悉和熱爱我们民族的优秀民族文化,同时加深了对祖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了解,激发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以及对光明未来的向往。
  当然,我们不能把思政教育等同于爱国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刻意避开国外的艺术作品。西方的优秀音乐作品同样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样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态度。例如肖邦的《英雄波兰舞曲》,气势磅礴,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诉不尽、挥不去的哀切思念;再如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从各方面歌颂了他的祖国美丽的河山和祖国的苦难、传奇的过去,并展望光辉灿烂的未来,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特征和乐观的爱国主义的精神,传达了当时人民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通过对西方音乐的欣赏,使学生了解中西方不同的音乐文化,深刻认识到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客观的角度去审视和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在切身体会到音乐文化遗产带给人类精神财富的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保持清醒的认识,时刻抱有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与自觉”。
  除了《声乐》《音乐欣赏》等课程外,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钢琴》《小学音乐教学法》等课程同样也能够渗透课程思政元素。针对不同的课程性质,所侧重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不同,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在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二)将艺术实践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会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通过舞台艺术表演的实践后,往往能发现学生接受教育后在各方面潜在的变化,这是日常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所在的音乐课程教学组尝试对《合唱与指挥》课程进行思政改革。基本思路是以合唱艺术为载体,精选具有代表性、时代性的红色经典合唱歌曲作为教学内容;提炼、挖掘这些系列歌曲中的革命精神、革命文化、时代精神来激励学生、涵养学生、教育学生,把领会党的思想、信念、革命精神等融入到艺术欣赏与艺术实践过程中,同时策划了“光辉的历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合唱音乐会,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舞台艺术实践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同时也作为党的百年华诞的献礼。历时半年时间,通过课堂教学、线上辅导、第二课堂等媒介,音乐会终于成功举办。
  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的表达歌曲的情绪,传递歌曲创作所要表现的感情,排练中经常要为学生深层次地讲解歌曲的时代特征、创作背景。比如学习合唱曲《东方红》《春天的故事》《不忘初心》等作品,就要给学生串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进程,每一首作品都具有各自强烈的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教学生用不同的情绪去体会、去感受、去表演。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完善,形成完整、合理的教学体系。再比如《天下相亲》这首合唱作品,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感人,起初学生情绪表达不到位,当老师深情地讲解了老区人民曾经的生活状况,讲述了血浓于水的感情,给学生描绘出自己饿着肚子,把最后一碗米亲手送给我们的军队,把最后的亲骨肉送上战场的情景,学生一下子似乎开了窍,在后来的排练中表现越来越到位,正式演出时,好些同学感动了自己,唱出了眼泪。
  实践证明,我们的学生感情方面是丰富的,对家国情怀的感受与表达是能够到位的,但这需要我们不断的体验、磨合,需要关键时候的启发与正确的导向。艺术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升华,也作为课程思政的另一种实施载体,值得我们继续坚持和发展。
  三、音乐课程思政对教师的要求
  (一)区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
  在对音乐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改革时,一定要注意,课程思政不仅仅是单纯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在每门课的教学中都去讲政治思想理论,而是要遵循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挖掘课程本身的思政元素。“艺术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因此,音乐课程的最终目标还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二)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
  随着教学创新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对当前高校教师的职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课程思政的改革,必然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教师不仅要具备基础的音乐专业技能,还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首先,要有一定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能找准育人角度,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且充分利用各种课程思政建设平台、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育人能力。其次,要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把握好政治方向,引领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审美观。最后,要加强合作交流,构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教学教研、课程小组任课教师合作教研等机制,以合作提升课程思政发展,以合作增强学生的合作、沟通意识。
  总而言之,高等教育是塑造人的教育,“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正是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整合教学资源,渗透融合,通过音乐教学向学生传递美,塑造美丽的心灵,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国家使命感、人格健全、师德高尚的复合型未来小学教师。
  参考文献:
  [1]李英.“课程思政”理念在艺术类课程教学中的探索[J].当代旅游,2019(05).
  [2]郝文婕.“课程思政”背景下欧洲音乐史课程的教改探索[J].四川戏剧,2020(11):150-152.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05-28.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GS[2019]GHB2051。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影响钢琴教学的因素,内心听觉是现代钢琴教育以及钢琴演奏者极为注重的内容之一,为有效提高演奏者内心听觉水平,对其培养方式展开研究极具现实意义。本文将通过对内心听觉基本情况的介绍,对内心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并就其培养方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演奏技巧 情感共鸣 钢琴演奏 内心听觉 声音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
摘要:《墨西哥沙龙》是美国作曲家科普兰在1936年以三首墨西哥民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作品。作为全曲发展的源泉,三首墨西哥民歌的主题为音樂的发展提供了核心材料。作曲家在保留民歌原有的特点外,对其加以提炼,同时在作品中融入了极具美国特点的爵士乐风格。作为科普兰“戏剧音乐”的一部先驱作品,1937年在墨西哥城首演之后引起了轰动。本文试图从音响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本作品所独具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
摘要:随着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对声乐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需要声乐人才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以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社会发展的趋势。本文将阐释在数字化技术发展背景下,声乐教学的方法和具体应用,探讨声乐人才的发展需要从专业知识、综合技能等方面提升,借助数字化技术为学生提供多元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 声乐教学 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地方应用型高校是地方人才培养、成长的沃土,它承担着培育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为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的全方位支持.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选拔与教育是应用型学科所擅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音乐的内心听觉对钢琴教育的重要性,并从节奏、速度、音色、想象力、读谱等五个方面对训练内心听觉培养做了初步分析,旨在指导钢琴教育工作者引导孩子通过内心听觉更准确地表现钢琴音乐作品中的丰富情感。  关键词:钢琴教育 内心听觉 培养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4-0104-03  一、内心听觉的涵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钢
摘要: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重要的作曲家,他创作的艺术歌曲《春潮》给当时处于国家动荡的人们带去了希望。本文浅析拉赫玛尼诺夫诺夫艺术歌曲《春潮》的艺术特征,第一部分对艺术歌曲的定义进行了阐述,接着对拉赫玛尼诺夫的生平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是对艺术歌曲《春潮》艺术特征的分析,主要从它的创作背景、曲式、旋律、节奏、意象等方面展开探讨。最后是对艺术歌曲《春潮》的意义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艺术歌曲 拉赫玛尼诺
摘要:和声在钢琴作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何促进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更科学的应用。  关键词:和声理论 高校教学 钢琴教学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4-0113-03  对优秀钢琴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时,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钢琴作品是作者对
摘要:二胡作为我国民族乐器当中的重要一员,近百年来蓬勃发展,关于二胡的教学理论体系也日渐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二胡演奏家、名师层出不穷。笔者作为一名二胡专业一线教师,对于近年来的演奏和教学展开简要探讨。  关键词:二胡 教育发展史 技术规范性 读书 体验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4-0116-03  一、二胡教育发展史简介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在当下也尤显重要。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其实践环节尚不能充分满足今后工作中幼儿教学的实际要求,尚未真正准确把握幼儿教育的特点与幼儿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动作表演的特征。所以,进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模式研究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关键词:实践 教学模式 幼儿教育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05
摘要:面对教育的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学生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既当先生又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置身于学习者、研究者、监督者的境地。从而,让新世纪的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学生具有过硬的教学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高校 音乐学 师范专业 教学能力 实际运用  中圖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