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课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多,有汉字拼音,有语法规则,还有许多经典的国内外神话传说故事,以及一些经典的古诗文和文言文等。学生学习这些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和文化素养,可以提升学生思维高度,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小学语文教学,重视读写结合,使语文的“听说读写”四个部分能有效融合,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鉴于此,文章将探究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读写结合策略是语文教学和英语教学中常用的两种高效教学方式,它是在遵循语言学科的基本规律的同时,将阅读和写作两个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开展写作训练,在写作时可以渗透阅读学习,进而实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1]。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创新读写结合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一、培养读写结合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多采取阅读和写作分离教学的方式,在阅讀中只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写作中也只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种方式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效率不高,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而学生因为缺乏读写结合意识,在学习时、完成语文作业时,都没有刻意去融合阅读与写作,因此出现了“阅读积累量不足,写作语言匮乏”这种情况。故而教师要重视读写结合教学,要让学生具备读写结合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在学习中将两者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读书时可以动笔记录阅读感悟;在写作时可以将阅读掌握的美词佳句和写作技能灵活应用起来。这样一来,读写结合的作用就能充分体现。
二、准确把握读写结合点
并不是所有的语文教学内容都可以应用读写结合策略。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具体分析,要准确把握读写结合点,进而为学生设计出高效的读写教学方案。这样学生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比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一课中,这是季羡林先生年近耄耋时所写的一篇怀念故乡的文章,表达了季羡林先生浓烈的思乡之情。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阅读这篇课文时,可以将优美的句子提取出来,或是将中心句、主旨句点出来,让学生思考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故事及其情感。比如在第一自然段中,简单阐释“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的含义。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关于“月是故乡明”的诗,让学生写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第2-4自然段中,季羡林先生回忆了故乡和童年的生活,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让学生用语言或是文字描述家乡的特征。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阅读课文时,自己的写作水平也能不断提高。
三、创新读写结合形式
读写结合策略不是单指将阅读和写作教学简单的结合起来,而是要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即状态不断创新读写结合形式,使读写结合变得更新颖有趣,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在部编版五年级《猴王出世》一文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概意思,了解《西游记》中主要人物——齐天大圣孙悟空是怎样诞生的,同时让学生具备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就可以让学生先朗读,再让其他学生用白话文解释对应的含义。或是让学生概括自然段的内容,对文章进行精简。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自主创新角色台词。这些不同的方式都能够增添语文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可以使学生爱上读写结合这种有趣的学习模式。
四、重视读写训练指导
要强化读写结合教学效果,教师就需要重视读写训练指导,要让学生写作教学中掌握多种不同修辞手法的特点和应用,在阅读中感受各种修辞手法的具体应用作用。比如在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习作综合训练时,教师可以对所有修辞手法进行整合归纳,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为了让学生彻底掌握这些修辞手法的特征,教师可以开展一些专项训练题目,或是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学过和没有学过的课文中寻找对偶、设问、反问等句子,或是让学生自主造句。如此一来,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阅读课文的分析能力都能提高。
五、加强家校合作教育
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教师一个人可以做到的,还需要即家长协同合作,要家长与教师有效配合,积极落实自己的监督管理责任,不断改进家庭教育模式,促使学生喜欢阅读,喜欢写作[2]。所以家长要时刻引导学生多读优秀的课外书籍,这样小学生才能够保持对阅读和写作的热情,才能够具备良好的读写结合习惯。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教师就要准确把握读写结合点,创新读写结合形式,重视读写训练指导,同时还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实现家校合作教育,进而共同培养小学生的读写结合习惯,使学生能够坚持开展读写结合训练。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两项重要的语文能力就能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琴.让读写并蒂开花——简析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20(95):35-36.
[2]李秋.解析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32):129-130.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读写结合策略是语文教学和英语教学中常用的两种高效教学方式,它是在遵循语言学科的基本规律的同时,将阅读和写作两个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开展写作训练,在写作时可以渗透阅读学习,进而实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1]。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创新读写结合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一、培养读写结合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多采取阅读和写作分离教学的方式,在阅讀中只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写作中也只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种方式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效率不高,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而学生因为缺乏读写结合意识,在学习时、完成语文作业时,都没有刻意去融合阅读与写作,因此出现了“阅读积累量不足,写作语言匮乏”这种情况。故而教师要重视读写结合教学,要让学生具备读写结合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在学习中将两者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读书时可以动笔记录阅读感悟;在写作时可以将阅读掌握的美词佳句和写作技能灵活应用起来。这样一来,读写结合的作用就能充分体现。
二、准确把握读写结合点
并不是所有的语文教学内容都可以应用读写结合策略。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具体分析,要准确把握读写结合点,进而为学生设计出高效的读写教学方案。这样学生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比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一课中,这是季羡林先生年近耄耋时所写的一篇怀念故乡的文章,表达了季羡林先生浓烈的思乡之情。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阅读这篇课文时,可以将优美的句子提取出来,或是将中心句、主旨句点出来,让学生思考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故事及其情感。比如在第一自然段中,简单阐释“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的含义。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关于“月是故乡明”的诗,让学生写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第2-4自然段中,季羡林先生回忆了故乡和童年的生活,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让学生用语言或是文字描述家乡的特征。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阅读课文时,自己的写作水平也能不断提高。
三、创新读写结合形式
读写结合策略不是单指将阅读和写作教学简单的结合起来,而是要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即状态不断创新读写结合形式,使读写结合变得更新颖有趣,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在部编版五年级《猴王出世》一文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概意思,了解《西游记》中主要人物——齐天大圣孙悟空是怎样诞生的,同时让学生具备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就可以让学生先朗读,再让其他学生用白话文解释对应的含义。或是让学生概括自然段的内容,对文章进行精简。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自主创新角色台词。这些不同的方式都能够增添语文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可以使学生爱上读写结合这种有趣的学习模式。
四、重视读写训练指导
要强化读写结合教学效果,教师就需要重视读写训练指导,要让学生写作教学中掌握多种不同修辞手法的特点和应用,在阅读中感受各种修辞手法的具体应用作用。比如在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习作综合训练时,教师可以对所有修辞手法进行整合归纳,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为了让学生彻底掌握这些修辞手法的特征,教师可以开展一些专项训练题目,或是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学过和没有学过的课文中寻找对偶、设问、反问等句子,或是让学生自主造句。如此一来,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阅读课文的分析能力都能提高。
五、加强家校合作教育
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教师一个人可以做到的,还需要即家长协同合作,要家长与教师有效配合,积极落实自己的监督管理责任,不断改进家庭教育模式,促使学生喜欢阅读,喜欢写作[2]。所以家长要时刻引导学生多读优秀的课外书籍,这样小学生才能够保持对阅读和写作的热情,才能够具备良好的读写结合习惯。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教师就要准确把握读写结合点,创新读写结合形式,重视读写训练指导,同时还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实现家校合作教育,进而共同培养小学生的读写结合习惯,使学生能够坚持开展读写结合训练。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两项重要的语文能力就能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琴.让读写并蒂开花——简析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20(95):35-36.
[2]李秋.解析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3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