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笛子瘾,真爽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b5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十年了,终于又可以过笛子瘾了。
  站在和平公园的水塘边,或者渔人码头的水岸上,笛子一举起,我就会忘记自己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就会像年轻时一样摆正姿势,使出吹功,玩活指法,尽量让“演奏”有模有样。而且常常感到:气流送出的是青春的蜜汁,手指飘洒的是陈年的酒香;节拍正在追随白云的舞步,旋律已经模糊岁月的风霜。说来说去就是六个字:过笛子瘾,真爽!
  和笛子结缘,是一九六四年夏天。那年我七岁,刚准备上小学。当时我家住在辽宁省阜新市,一栋平房的最西头,10号。好像是从一个清晨起,我突然感到,从这栋房子东头传来的笛声听起来特别舒服,便常常想:如果我也会吹该多好啊!听别人说,吹笛子的是一个叫蔡抚顺的大哥哥,初中生,家住本栋2号。那段时间,我是闻笛必动———起初,站在远处傻傻地偷听;后来,凑在他身旁痴痴地观看。终于在一年后的某一天,我瞅准机会,鼓足勇气小声问:“抚顺哥可以教我吹吗?”他似乎早就知道我会问他,用手握住笛管吹孔那段,摇着手腕来回蹭了几下,毫不犹豫地把笛子递给我说:“能吹响我就教你。”
  我高兴得差不多是抢过笛子,学着抚顺哥的做法,严实地按住六个指孔———幸好是一根又细又短的笛子,否则我小小的手指头是盖不严实的。接着,我小心翼翼地让下嘴皮子贴着吹孔的边缘,撮着嘴,忍住笑,轻轻挤出了几口气……当听到了自己吹出的清脆笛声时,我小小的心儿差点蹦出胸膛。抚顺哥现场回复:“可以,等你买了笛子就来学。”
  我小鸟一般飞回家里。
  我估计家里没有闲钱给我买笛子,早就想好了一个土办法。一个星期天,我找出之前藏好的报废帆布雨伞,拔出竹子做的伞把子,锯下一截,请来了抚顺哥。抚顺哥照着自己的笛子,用在煤炉子上烧红的火钩,在那截竹竿上钻了八个眼,还在第三个眼旁边烙下一个字母G。爷爷又用小锉帮我把每个眼儿都修整了一下,我的第一支竹笛就诞生了。
  从那以后的每个星期天,只要一听到抚顺哥的笛声,我就往房东头跑。不到一年,我已能吹出《东方红》《我们走在大路上》等十多首曲子了。
  到了六七年夏天,我发现抚顺哥每天必吹的一首长长的曲子格外好听,而且是在收音机和广播里没听到过的。我问他在哪弄的这么好听的曲子,他说是对门(1号)侯婶的亲戚带来的“手抄歌曲”,叫《牧民新歌》。
  好奇心让我认得了在家带孩子的侯婶。侯婶特别热情,每次我去她家,她都给我讲老家内蒙大草原的故事。渐渐地,我感觉抚顺哥笛管里飘出的《牧民新歌》更美妙了,竟然让我脑海里浮现出绿油油的草原、洁白的蒙古包、悠闲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和香甜的奶茶,有时还能看到漂亮的挤奶阿姨。
  抚顺哥每次吹奏这首歌时,那深情的眼神,还有那竹笛与上身一起轻轻摇晃的样子,常常让我觉得我们站的地方就是呼伦贝尔大草原。有一天,抚顺哥一曲《牧民新歌》吹完,爬上房头儿两尺高的井台(附近居民取自来水时放水桶的地方),深情地眺望着北方,并自言自语地说:“要是站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吹一次,那该多爽啊!”我却在想,等我吹好一点了,一定要请抚顺哥教我吹会这首草原赞歌。遗憾的是,历史没有留给我对抚顺哥说出这个心事的机会。
  进入十月后,天气越来越冷,抚顺哥吹笛子的地方改在了他家与侯婶家之间的公用厨房,吹的次数也渐渐减少了,后来干脆停了下来。
  大约是寒假里的一天,我偶然在太平街书店的玻璃柜里,发现了一种学吹笛子的书,眼前顿时一亮,浑身也变得热乎起来,并立即打起了零花钱的主意。那时,奶奶在夏天每星期给我三分钱买一支冰棍,冬天每星期给我五分钱买一支糖葫芦。于是在攒了七支糖葫芦的钱后,于六八年春天请回了我的新师傅———《笛子吹奏法》。照着书上的课程练习,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学会了不少吹奏技巧,就连最难的筒音作2(rai)的指法也练熟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吹笛子上了瘾。除了吃饭、睡觉和上学,一有空就吹上几曲自我欣赏一阵。
  后来,六九年随爷爷奶奶搬回湖北老家,七零年又随爷爷奶奶下放到农村,这本《笛子吹奏法》和那支自制的竹笛一直都带在我身边。下乡后给生产队放牛,我也要把竹笛带上。有一天出去放牛忘了带竹笛,我竟然违反了生产队里“人不离牛”的规定,把牛拴在山脚下的松树上回家去取,十多分钟让牛在离草地五六米的地方“干瞪眼”。
  在农村出工那几年,拿起笛子,我就会忘记疲劳,忘记烦恼。屋檐下、田埂上,池塘边、队屋旁,都曾留下我自由自在地笛声。丰收时,吹一曲《祖国一片新面貌》;下雪了,来一首“北风那个吹”……当悠扬的笛声在辽阔的田野上空飘荡时,我的心中洋溢着说不完的舒畅。
  七七年考上师范后,我用家里给的买新衣服的钱,买了一套梦寐以求的竹笛———七支七个调的。在学校里,每天我都起得很早,起床铃一响,我开始吹上一两曲。那时我最喜欢吹的是《祝酒歌》和《在希望的田野上》。最得意的,是用A调的“商品笛”,用筒音作2(rai)吹奏《扬鞭催马运粮忙》。一天,有个不爱早起的同学曾对我说:“催我起床,你的笛聲比那讨厌的起床铃管用多了!”我的心里又增添了一种爽。
  参加工作后,特别是调回母校住进城里后,要过笛子瘾就难了。因为我发现,再美妙的笛声都可能被当作噪音。所以一直不敢轻举妄动。有一年正月初三中午,我得知师范八六年毕业的学生周武兵,当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想起他在学校广播室当室长时别人都戏称他是我带的“研究生”,心中无比高兴和自豪,抄起笛子就在阳台上吹起了《冬天里的一把火》。谁知这“火”才烧了一半,就被“咚咚咚”的敲门声浇灭了。楼上的大妈站在我家门口央求道:“我儿子上班辛苦了一年,跟我说这几天想睡个够,你的笛子还是过几天再吹吧!”从那天起,我的笛子瘾正式戒掉了。心爱的竹笛虽然又伴随我二十多年,却只在梦中过了几次瘾。
  退休后来到上海女儿家,我发现附近的和平公园可能是个过笛子瘾的好地方。一个周六上午,我在公园的湖水旁尽情地吹了起来。这里,没有抱怨,没有反感,有的只是欣赏的目光和赞美的议论。当我得意地吹完《扬鞭催马运粮忙》时,还收到了不少掌声!后来,朋友把我带到了黄浦江边的渔人码头,当与那些吹拉弹唱的爱好者融为一体时,小小笛管里飞出的每一个音符,更是涂上了愉悦的色彩……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也不知道抚顺哥现在还过不过笛子瘾,不知道他到大草原上吹一曲的愿望实现没有。近些日子,每当我吹起那首新学的《陪你一起看草原》,指尖和气息都会加进一种期待:不远的一天,我带着竹笛,在呼伦贝尔和我的笛子师傅抚顺哥相会,陪他一起看草原,与他共过笛子瘾!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杆秤是一种古老的衡器。它由秤杆、秤砣、秤盘三部分组成。秤杆上有秤星,利用扛杆原理可以较为准确地称东西。  杆秤的制作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相传为鲁班发明。他根据北斗七星和南半六星在秤杆上刻十三颗星花,即一斤十三两;也有传说是陶朱公范蠡所制。种种传说已不可考。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诸国变量衡混乱,不成规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衡同制,改一斤为十六两。这种换算方式一代代流传下来,一直延续到新中国
期刊
一  茶作为一种饮品,于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而作为福建人或是久居福建的人,都能如数家珍一般说出各系列茶的不同种类。  且说福建茶的品类,就有武夷山的岩茶系列如大红袍,安溪的乌龙茶系列如铁观音,后来又有平和的白芽奇兰,漳平的水仙茶,宁德的坦洋功夫等。这些茶的品类无非是岩茶、乌龙茶等系列。我虽然对茶谈不上痴迷,每日有则饮之,无则也不强求。如得一日无事或幽坐发呆时独饮,或是有佳客到访、或是有闲情邀上三
期刊
一叶遮目,不见泰山”,叶的那边是泰山;叶的这边,是我们“一览众山小”的慧眼。  一粒粒树的种子,不知是风还是鸟儿,把它带到有梦的远方,落在泰山的崖上,凭石缝中些许尘土,借阳光雨露,发芽、生根、长大,高高地站在山上,一脸的倔强。  泰山的树,“烈日炎炎晒不死,严寒霜雪郁郁葱葱。”可圈可点的古树名木:一是一亩松,二是姊妹松,三是三义柏,四是四槐树,五是五大夫松。一亩松说其影,影大树冠有一亩;姊妹松说其
期刊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带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拥着女孩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尚且不论这位外祖父得意自喜的神态,单是小女孩给自己选择了一扇乐观的窗户,拥抱幸福生活的快乐,就足以让人感到欣慰。可这个故事留给人们更多的是深思。与其说是外祖父教会小女孩选择乐观,快乐
期刊
北方人习惯睡炕,尤以乡村最盛,“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可见热炕对农民来说,是多么重要。  土炕,冬暖夏凉,宽展展的顺山大炕,方方正正的齐盘小炕,是人们睡觉歇息的好地方,炕上花生生的印花油布一铺,干干净净的炕桌一放,若客人来了,“上炕上炕,快上炕”,恭请声里透着热乎劲。  炕头,一般来说是个尊位,长辈睡炕头,中间睡女人孩子,后炕是青壮年。炕是一家之中心。人们串门走亲,炕上一坐,才叙长道短
期刊
儿时的记忆,有时会伴随着生长影响自己的一生。包括思维、食欲、生活的爱好和习惯等等。  稷山饼子,俗称火烧子,在当地最有名的是翟店饼子,是我在小时候生活中常常思念的奢侈品,好吃,美味,有香喷喷、美滋滋、特别适口的味道。  我跟着爷爷到翟店(俗称街里)、修善(俗称下庙)赶集时,在大集上吆五喝六的人群中吃一碗热腾腾的丸子汤泡上一个饼子,觉得满足了一顿美食,会在记忆里影响好几天。更高级一点的是羊汤泡饼子,
期刊
那一年,十八岁的我在车站与亲人依依惜别,却怎么也不肯回头。我不想看见父母担忧的目光,因为我早已经泪流满面,带着依恋、带着彷徨踏上了西去的列车。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北方,将要去西南的昆明读书,心里有着深深的不舍与挂牵。  初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切我都觉得新奇。这里四季如春,景色怡人,与我所生活的北方是天壤之别。我很快适应了离开父母的生活,新环境,新朋友,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可是每到夜晚,就会倍加想念亲
期刊
在元朝戏剧大师王实甫的《西厢记》里,有大量景物描写,由头年的暮春崔莺莺和张珙(字君瑞)初次在普救寺西厢相见,到深秋"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两人忍痛分别,再到第二年春暖花开,夫妻团聚。景物的描写一直和主人公的心情相一致,春来春心荡漾,冬来万物萧杀,心情由高到低,急转直下。  下面是戏中几景:  第一景为暮春花残黄河巨浪  第一次景物描写是在《西厢记五剧第一本》的《张君瑞闹道场杂剧》中的
期刊
庚子冬月,广西的气温聚然下降,大明山上呈现了冰凌雾凇景观。在这近似于瑞雪兆丰年难得的江南景致里,南宁市作家协会的作家们,迎来了“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的文艺新春天,一干人马聚力邕城学习创作技巧,还连夜冒着凛风寒雨奔赴马山上林采风,笔耕大山深处里决战贫困的故事——  一、小都百,单车踩出农家乐  且不说“马山”名字由来有多吸引力,光听老父在世时讲的故事就足知其与众不同的了。父亲说,解放之初,他任马山县贡
期刊
父亲有句口头禅:“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他的八宝箱里,安静地存放着几本发黄的记事本,林林总总记下了我家几十年来的大事小事,大到盖房造屋,小到柴米油盐。这一件件琐事,一串串数字,记录着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小康之路。  艰难的小学时光。那时没有义务教育,农村很多孩子上不起学。爷爷去世早,父亲和奶奶相依为命,吃饭和穿衣都成问题,不要说读书了。村里有个叫具四爷的长者读过私塾,他经常教父亲认一些汉字,父亲记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