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规划与实践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0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发展定位、建设目标、建设思路等几个方面阐述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规划,及其在条件与环境、实验队伍、实验教学、体制与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实践,提高教学质量、辐射示范作用明显。
  关键词 实验教学;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0-0037-03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Practice of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LYU Lyuzhou, LIN Hai, ZHOU Yuansong, FENG Rui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planning in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construction goal, construction ideas and the
  practice in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 experimental team,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and management of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 It has improved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has an obvious radi-ation demonstration effect.
  Key words experimental teaching; lab;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1 前言
  实验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部分,实验室是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有力支撑,实验室建设质量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建设规划的制订是实验室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实验室建设具有全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2]。
  这是由于规划是一切管理工作特别是复杂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基础所决定的。没有实验室规划这个核心和基础,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将是一盘散沙[3]。
  近年来,“211工程”“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等各种名目的资金大量投入高等教育,这些资金的绝大部分用来购置教学科研设备,投入实验室硬件建设[4]。因此,制订合理科学的实验室建设规划,避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实验室可持续发展就愈加重要。北京科技大学制订环境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展规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 发展定位
  中心秉承“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坚持“以工程训练为主线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满足现代实践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建立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设施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教学环境,建设优质高效的综合性多功能实验教学平台,建立现代化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践教学、创新教育和绩效管理水平,使各项主要指标进入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前列,以成为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为努力方向。
  3 建设目标
  适应北京科技大学创建“特色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要求,树立以本科教育为核心,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实践教育理念,坚持“全程化、四阶段、六模块”工程训练体系,力求教学、科研、服务、合作紧密结合,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提升教学,以服务促进教学,以合作推动发展,致力于打造优质高效的国内领先的综合性环境实验教学示范平台。
  4 建设思路
  根据学校和学院的发展战略,明确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一个目标(创建一流中心),构建两个体系(六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绩效化教学管理体系),加强三个建设(教学条件,师资队伍,育人环境),发挥四个功能(突出实践教学,重视科研教研,搞好社会服务,加强交流合作)。
  实现一个目标 创建优质高效的国内领先的综合性环境实验教学示范平台。通过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功能定位、优化办学空间、凝练中心特色、提升发展水平,确保中心按发展规划和一流标准进行建设和发展。坚持“以工程训练为主线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五年建设中不断丰富内涵,拓展功能,综合优化,提升整体水平,对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规范和要求,深入细致地做好中心建设工作,为创建国内一流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构建两个体系
  1)六模块实践教学体系。按照“以工程训练为主线”的思路,完善“全程化、四阶段、六模块”工程训练体系,优化“工程意识模块、综合实验教学模块、实习实训模块、科技创新模块、教师科研模块、毕业设计模块”六大模块,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于一体,构建将工程能力培养贯穿始终的实践教学体系。
  ①针对培养工程意识的需要,面向相关专业学生增加覆盖面强的基础工程性实验实践训练项目;
  ②针对综合实验教学的需要,重点配套补全有关辅助设备,完善已有的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开发新的项目,丰富教学资源;
  ③针对实习实训环节,加强与现有合作企业的联系,拓宽合作渠道和范围,更新教学内容设置;
  ④针对科技创新训练的需要,重点开发竞赛型、创新型、研究型训练项目;
  ⑤针对教师科研资源利用方面,积极争取教师的支持,为本科教学提供实践机会,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⑥针对毕业设计环节,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教学质量,逐步扩大外部企事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的比例,加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2)绩效化教学管理体系,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加强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化教学管理体系。   ①采用废除、修订、建立等措施,对需要修订和建立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建立健全各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②全面修订教学大纲、教案、实习指导书和实习报告、实验指示书和实验报告、考试大纲、实习用图纸及工艺卡等教学文件;
  ③建设齐备的挂图、模型、教具、陈列品、錄像资料、多媒体课件;
  ④加强中心网站建设,科学设计和及时刷新网站内容,搭建开放式教与学信息平台;
  ⑤丰富教学信息资源,建设“资源集中、类型齐全、内容丰富、应用普及”的实践教学信息资源,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支持;
  ⑥实现网络化教学管理,利用网络发布教学信息、安排学生选课、传送教学文件、发布学生成绩、开展教学评估等,实现教学、管理、信息、服务、交流等过程的网络化和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实践教学的绩效化。
  加强三个建设
  1)教学条件。充分依托本学科已有的学术梯队,高度凝练学科特色,整合资源,持续打造能够全面覆盖环境类学科实践能力培养的八大实验教学平台,即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资源化、物理污染控制、环境微生物、生态修复、环境检测、三废治理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八个实验平台。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学校和学院更多的稳定支持;另一方面开展科研项目,通过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支持,为中心争取经费。今后将有计划地进一步更新和购置各类新型实验设备,加强设备仪器的管理以及新型设备的宣传和使用培训,提高设备完好率、使用率和应用水平。
  2)师资队伍。按照中心的建设发展目标,根据“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针,制订具体规划和措施,致力于建立一支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工程技术训练对高水平教师要求的师资队伍:注重“老、中、青”教师梯队培养,明确提出以培养青年教师为重点,鼓励现有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深造,提高技术业务能力;充分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充分发挥资深教授在环境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规划中的指导作用;吸引一批高层次人才和留学归国人员积极参加环境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
  3)育人环境,硬件环境。
  ①加强实验室环境改造,优化利用现有场地资源,合理分类整合,尽量减少功能叠加对实验教学和其他教学科研活动的交叉影响。
  ②软件环境。加强实验中心网络资源的日常管理,为师生提供各种常用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教学软件、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讲义、教学课件、视频、学习参考资料、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各种素材等。学生的实验课作业、实验报告均可实现在线提交,实现网上辅助教学。通过建立仪器设备信息管理库、实验室信息网络管理系统、教学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实验教学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管理。数据库包括实验中心管理机构设置的查询功能、实验室和实验仪器利用率查询功能、实验设备的维修情况查询功能、实验中心工作人员的分工与职责查询功能、仪器设备性能简介及对外服务联系功能、实验室建设成果和经验的对外宣传功能等。
  发挥四个功能 突出实践教学,按照“以工程训练为主线”的思路,保质保量完成每年承担的各项实践教学任务,积极拓展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题研究、暑期学校、通识教育、创新教育、卓越工程师培养、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拓展等新领域,使中心实验实践教学的参与人数明显增多,创新教育获奖数量与层次不断提升。
  ①重视科研教研,充分利用学校、学院专项经费,同时争取多渠道资金投入支持,设立教研科研发展基金,对教师项目预研、教材出版、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进行资助;
  ②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形成中心主力教研和科研团队;
  ③鼓励中心教师与学院教授联合进行课题申请、研究开发和研究生指导;
  ④鼓励本、硕、博相结合的学生研发小组自带课题到中心进行研究探索和创意实现;
  ⑤积极与企业合作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参与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技术难题;
  ⑥充分发挥中心的资源优势,为中心职工和学院师生进行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成果转化、教学研究与改革提供平台支持和优质服务。
  搞好社会服务,按照“立足科大,服务首都,面向全国,示范辐射”的建设思路,积极为首都其他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和有关机构提供实习教学、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安全培训、学历教育、生产加工、技术开发等社会服务,使社会服务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逐年提高,中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加强交流合作,强化以交流合作促发展的理念,积极开展校际、校企、校地、校政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注重建立“政、产、学、研、用”战略合作联盟和“核心伙伴”关系,实施“协同创新”计划,争取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中心又好又快发展,使中心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示范辐射能力持续增强。
  5 建设实践
  条件与环境 根据学校和学院的学科发展规划,重新整合环境类实践实验教学资源,实现“功能定位清晰”“分布相对集中”“场地利用均衡”,减少多学科教学和科研场地交叉较多的现状,对现有八个实验教学平台严格按功能规划进行逐步改造和装修,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实验队伍 实验中心根据学科优化整合的需要,一方面确保实验教学不受影响,保证现有八个平台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根据发展规划,按岗位分层次构建师资队伍,优化调整现有人员安排,补充新生力量。以服务环境工程专业为主,兼顾矿加、安全、资源、能源、生态、化生等相关专业的需求。
  实验教学 实验中心继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在保证实验课100%开出的同时,继续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课程比例,并使创新性实验项目数比原有提高30%以上;及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并对相关教材讲义进行规划与建设。新出版实验教材17部,新编写实验讲义9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7篇。   体制与管理 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实验创新鼓励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融合等条例;进一步完善人员管理制度和科学评价方法,包括人员竞聘上岗,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师资和技术队伍培训和教学奖惩制度等;将教学、科研、教改研究等引入人员的考核指标中,并通过学生评教、督导组听课、教师互评等方式进行考核与评价;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和改革创新,对在教学和科研中取得创新性成果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促进教学内容与基地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特色 环境实验教学中心贯彻“整合资源,创建特色,软硬完善,与时俱进”十六字方针,坚持“以工程训练为主线”,继续完善本科生“全程化、四阶段、六模块”工程训练体系。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加强与学科团队的沟通与合作,邀请团队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参与实验教学环节的方案制订和实施过程,及时将学科前沿技术成果和设备应用于实验教学,提升实验教学水平。
  6 结语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实验中心的软硬件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实验队伍不断壮大[5],已有一定的基础和实力,但距世界一流实验室还有一定距离。实验室建设既是一项系统工程[6],也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国家及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中心将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不断深化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机制,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实验室的最大功效,为全国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提供示范经验,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更有力的保障[7]。
  参考文献
  [1]潘兴丽.生物科学实验室建设规划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9):130-132.
  [2]王正林,魏军.高校教学实验室建设规划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1):169-171.
  [3]许建飞.科学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的探索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9):149-151,163.
  [4]赵丽杰,陈作明.高校如何制定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77-181.
  [5]卢佃清,李新华,王勇,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
  108-111.
  [6]劉荣英,朱燕君.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2):127-129.
  [7]张伯乾.再谈制定高校实验室建设规划[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4):89-90,96.
其他文献
为有效识别和剔除多机器人协同定位时的冲突相对观测信息,使协同定位中各机器人所利用的信息更具一致性、提高协同定位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提出融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EKF协同定
摘 要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的趋势,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教科研为龙头,以信息技术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为主体,有利于教师形成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教科研组织和指导,可促进教师更好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更好地实现专业成长。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信息化;教科研活动;微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
<正> 10月10日星期四晴今天是我第一次戴(dai)上红领巾,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的日子。我心里别提有多么高兴啦! 昨天,我们班主任陈老师问全班同学:“让项非第一批戴上红领巾,行
从和谐的基本理论入手,阐述高校体育教育构建和谐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理念、目标和原则及其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摘 要 随着我国“互联网 ”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一系列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企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技能与素养的教育,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主要探讨“互联网 ”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现状,提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党的十七大报告再一次强调:“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以湘西民族贫困地区——龙山县整体推进城乡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为例,介绍县域城乡教育信息化推进情况,分析县域城乡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的策略与方法,为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
在信号源为非圆信号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基于矩阵重构的ESPRIT波达方向估计方法。根据非圆信号为实值信号的特点,首先通过对接收数据矩阵进行共轭重排,构造多个具有旋转不变关系的
根据岩芯、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在塔河油田S75井区识别出陆架型扇三角洲、潮坪以及碳酸盐岩台地3种沉积相。其中石炭系底部的巴楚组双峰灰岩为碳酸盐岩台地,卡拉沙依组上泥岩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