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双主”模式,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iao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对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双主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着重探究优化双主模式,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 双主模式 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所谓“双主”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坚持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个合适的任务,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其中老师选择合适的时机给予指导,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充分利用课堂提问,丰富互动交流内涵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首先认识到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通过进行科学合理的提问,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模式,从而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及探究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当发现有同学开小差时,老师便可以采取突然袭击提问的方式,让开小差的同学回答:“回顾初中数学知识,对函数是如何定义的?”这时,开小差的同学由于注意力无法集中,肯定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感到很茫然。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便可以提问:x■=2是函数吗?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函数的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再趁势引导学生讨论x与y的关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二、充分发挥“故事化”教学的作用,为互动交流奠定基础
  充分利用“故事化”进行教学,能够有效顺应学生的思想情感,是一种平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故事化”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2]。尤其是数学这一门基础性较强的文化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存在密切关系,其数学模型实际上就是从人们日常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模型。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以学生生活周围的素材作为教学材料,采用故事化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例如:在“角度制和弧度制”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这个内容设置较新奇的数学问题:“为什么人们将圆周角定为360°,而不是通常情况下设置的100或者1000呢?”同时,将圆周角定为360°有什么优势呢?当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疑惑时,老师便可以顺势引入一个数学故事解释这个问题,说明曾经有人试图将圆周角定为其他角度。像法国曾经则将直角分成100°,而将圆周角设定为400°。但是,通过长时间实践发现,这种方法难以行通,其主要原因是400比360的约数较少。360有24个约数,而400则有15个约数。这个数学故事在较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
  所谓课堂教学活动就是老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和进行思想沟通交流的活动。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主导、引领作用为主,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能够根据当前的生活经验,构建起自己的具有特色的知识体系,有效打造高效课堂。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演绎一出老师作为导演、学生作为演员的生动局面,有效打破数学课堂生硬沉闷的局面,便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其中,在学习“等差数列n项和”时,老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先将1到100所有的数字进行相加得出整和,再让学生计算1—100之间所有偶数相加之和,最后进行1—100之间所有奇数相加之和,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求和过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将第一个数与倒数第一个数进行相加,第二个数和倒数第二个数相加,第三个数和倒数第三个数学相加……让学生能够发现两个数相加得出相同数值的特点,从而引出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表达方式。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而且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结语
  教学过程就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过程,能够让老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这种双主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也顺应整个教学改革的洪流,其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沉闷乏味的课堂氛围,而且有效提高了高中數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显伦.浅谈课堂中如何通过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1):29.
  [2]张雪丽.让高中生在故事中学好数学[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4(12):98,99.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何才能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呢?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创设写作情境,激發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成功的关键。学生做了,经历过的事情,让学生记录下来,比凭空想象、随便臆造要容易得多。所以我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快乐作文,收到良好的效果。我曾经精心设计了这样一节作文课——巧手折纸课。  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多数语文老师不知道教语文是用来做什么的,尽往不切实际的地方瞎钻研。他们不懂得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进行阅读和写作技能的训练。”课文是最好的写作范文,这些课文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段落描写都向学生传递最精彩、最准确的语言和方法。因此,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
《超级女声》作为一档难以界定的纪实性节目或曰真实电视节目,其成功有其必然性。但是,从对节目的研究中发现对其进行的文化定义之矛盾点,即从电视文化的角度上来看,《超级女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的改动很大。一部分高中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知识点,在初中教学中已被删减或者只是一笔带过,这就造成了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脱节。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的脱节是造成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保证初高中数学知识不脱节,确保初高中教材方面的衔接是关键。  关键词: 初高中数学知识 衔接问题 解决方法  引言  由于适应不了初中数学向高中数学的过渡,因
摘 要: 要使高中数学教学更有效,真正能够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就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概述在日常教学中总结出的几种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方法,为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能力培养 培养方法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在实现数学教学目的的过程中,教师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学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师生间的互动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要使学生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学到必要的技能技巧,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反而把学习当做一种乐趣,在学习中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且不畏艰难,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更是教育的真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如果教育得法,把他们潜在的内因调动起来
中国艺术往往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常将多种类艺术元素融会贯通.中国戏曲就是如此,它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融汇了古往今来的各种艺术形式,其中戏曲舞蹈的形成与古代舞蹈有紧密的
期刊
摘 要: 高中数学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充分体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互助发现、掌握新知识。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关于研究性学习的运用。  关键词: 高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
课堂是由众多因素构建的复杂有机整体,并且各个教学构建要素在其中发挥着各自功效和作用。课堂教学是关于“人的教育”的实践活动,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切实做好“以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