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ing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21世纪,人文精神的培养成为教育界热点问题。本文就历史教育教学中有关人文精神培养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问题。从而,通过历史学科教育帮助学生懂得社会,认识自我,树立科学而又充满人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R62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04-02
  
  历史学科在提高学生现代人文精神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
  我国现代教育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一个突出表现是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重视传授和管束,忽视的是学生对学习的体验、感悟,压抑富有个性的学习,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道德品质、个性发展的培养。这就必然使学生人文精神缺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历史作为道德教育的工具,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正如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说:“教育要培育一代人的精神,必须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历史是一部社会教科书,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包含着极富理性的人类活动的经验与教训。它对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信仰、观念、精神、智慧和能力上。历史教育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支柱。
  历史教学增强人文精神的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一是充发挥历史学的学科特点,二是不断增强教师的人文素质。 1挖掘学科资源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
  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人文精神呢?笔者认为通过历史课堂教学,使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形成浓厚的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之情,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形成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科学态度等。
  以下就笔者在历史教学中的某些实践,择其要略予以介绍。
  1 通过典型人物介绍提升学生的人格境界
  历史学科内容繁杂,历史人物是穿插期间的重要元素,教师要抓住典型的史实,对学生进行教育。概括起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1 培养学生树立忧国忧民,敢为天下先的做人志向。历史教学中有许多这样的内容,如北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历史人物的业绩及其主张,都集中表现了他们人生观方面的中华美德。培养这方面的美德对于青年树立远大志向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1.2 培养学生形成忠于信仰,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人对生死的要求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在古贤看来,生命诚可贵,信仰价更高,两者矛盾时,为了保持信仰和气节,应该献出自己的生命。历史上不断涌现的英雄人物,如文天祥、谭嗣同等,都是由于它们具有忠于信仰、舍生取义的崇高美德,为后人所敬仰。
  1.3 培养学生养成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劝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要使学生意识到贫贱不移其志是上述精神的表现之一,富贵不移其志是这一精神的集中表现,敢于承受艰难困苦和失败挫折是这一精神的典型体现,并使其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不懈努力的奋斗精神。
  2 通过对历史内容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历史教学以其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素材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经磨难坎坷,但在每一次危机关头,都能转危为安,顺利渡过难关,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强大的民族精神的支撑。历史课堂教学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知识的增长过程中,心灵得到洗礼,灵魂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
  3 通过知识纵横联系,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纵观历史,我们曾经因缺乏世界意识而吃尽苦头。古代中国人向来以世界中央之国而自居,在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疯狂扩张的近代世界,这种观念日益彰显恶果。世界意识的缺乏,耽误了一个曾经辉煌的民族,中国由此走入百年屈辱史。为了改变中国的屈辱地位,在近代,先进的中国人走过了学习资本主义到学习马克思主义主义、学习苏俄社会主义的救国之路。新中国成立后,共和国的许多重大决策同样是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作出的。正因为了解世界,才认识了中国,拯救了中国。
  3 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保证。
  由于时代不同,对教师的类型、素质等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教师必须具备时代要求的综合素质,富有时代精神品质,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
  首先,教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教育就是为新时代的民族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每位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自己的工作,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的一切,即在人身上实现伟大的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有了这样的思想,才能产生相应的积极行动。
  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思想观念。就教育观而言,应体现历史教学功能性,承担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任务。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创设平等、人道、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充分开放自己的心度,凸现主体性,张扬个性,释放创造力。教师所从事的职业就是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
  第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有着良好人文素养的教师必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加强人文修养,主要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修养,同时,加强课堂教学语言、姿态和表情的修养,努力达到“意美以感心”、“言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要求,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知、情、理、美”多位一体、水乳交融的教学境界。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物质文明极大提高,功利色彩日甚,如果不提倡人文精神,物质与精神将会失衡,会产生人类自身难以承受的后果。只有在人文精神指导下,科学技术物质产品才能持续发展,一个国家和民族才能持续发展,人类才能持续发展。诚然,人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社会重视起来。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理应在这系统工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自己的领域内为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作不懈的努力。
其他文献
【摘要】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中随机应变,不为习惯性思维束缚的能力。为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可设计“发散式”,“辐集式”,“变换式”等历史问题。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的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能力。对传统的或一般的结论或观点大胆地问难质疑,对前人积累的知识,能正确地分析批判,在“扬弃”中取舍,从而获得全新的思维成果。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应立足于对已知的事物敢于质疑、探索和提
期刊
【摘要】孩子对生活中千变万化事物和现象总是充满好奇,正是这份好奇心让孩子具有那份求知的欲望。如何让孩子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如何利用好孩子的好奇开展活动,如何让这份兴趣成为动力,以兴趣促进孩子的学习活动,保持他们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幼儿园的科学探究活动正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最好途径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就是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认可,正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本文介绍了幼儿师范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的策略,在数学课堂中,做到精心预设,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民主平等氛围。真正取得促进学生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预设;合作学习;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R4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080-02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新课改在万州已有两岁了,如果现在谈到新课程改革还仅仅是“
期刊
【摘要】“环保”作为21世纪的首要课题,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学化学应根据其的内容和特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环保教育;在课外活动中强化环保教育。  【关键词】化学教学;学生;环保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R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099-02    “环保”是21
期刊
【摘要】人的全部活动都离不开情感的伴随。情感犹如强大的驱动力,是人类从事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内部力量,是一个人主观世界的具体表现形式。人是多种感情的融合体,缺少感情营养的滋养,人就不能健康地成长。情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是语文教育的生命之源。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更强调情感教育。因此在课堂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更应善于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动人,融情于事,寓情于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066-02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推行新课改的今天,必须以课改为突破口,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以课堂为主阵地。下面就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浅谈一点认识。  1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新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想象比知识更
期刊
【摘要】PBL教学的核心是以非结构性问题为主轴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它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过程的参与度和有效性是很难测量和量化的。本文以PTA量表为理论基础提出一套多层次多维度的“过程评价量表”,对PBL中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过程给以科学有效的测量和量化,从而能及时诊断、调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对其今后的学习起到激励的作用。  【关键词】PBL;PTA量表;过程评
期刊
【摘要】教学互动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共同进行的生命与生命的交往和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教与学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当前,思想品德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形式单调;互动作用失衡;深度不够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培养学
期刊
【摘要】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和思维活动与情绪有极大的关系,情绪高涨、精神愉快,则记忆增强,接受的信息量多,思维也活跃。所以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的, 不是作为一项艰苦的任务要学生去负担,而是要使人愉快,让一切教育活动具有乐趣,富有情感色彩。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