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鸡蛋上跳舞”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nanhai10m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近年应玻利维亚和智利有关方面的邀请,对这两个南美国家进行了考察。在我到达玻利维亚圣克鲁斯的当晚,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以当地为中心的玻利维亚东部地区动乱,这一不期而遇的情况,使我能在第一时间对该国的经济社会进行观察。离开玻利维亚后,我又赴智利考察。以上的亲身经历和考察引起我对南美经济体制模式的思考,最深的体会是: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应努力寻求社会公正与经济市场化之间的最佳均衡点。
  计划经济体制和“激进的自由市场经济”:两条路都走不通
  通常,人们把南美看成“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的典型。我感到这个界定是不够准确的。从我所了解的几个国家经济体制的变迁看,南美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实行的不是一般的“自由市场经济”,而是一种“激进的自由市场经济”(有的国家甚至是“刺刀下的自由市场经济”)。另外,还实行过苏联式的计划经济。这样,20世纪人类两种极端的体制——计划经济和“激进的自由市场经济”,南美都先后尝试过。结果如何?实践表明,两条路都走不通。
  (一)计划经济体制,死路一条
  南美有的国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效法苏联,一度实行过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方面,苏联曾树立的“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典型——智利,是突出的代表。
  在南美期间,我来到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市中心的总统府地区,看到了阿连德总统当年演讲的阳台。1970年,阿连德领导的社会党联合共产党,组成人民联盟参加竞选获胜,同年11月上台执政。在前苏联的指挥下,智利采取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包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实行“疾风暴雨式的国有化”路线;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实行严格的政府价格管制和计划供应;分配方面,实行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体制等。这样做的结果,虽然打击了大资本家和大庄园主的利益,短期内也取得一些成效,但在随后的实践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暴露出来:一是国有工商企业管理混乱,连年亏损;二是国营农场和农村合作社缺乏激励,生产效率下降;三是商品匮乏,供应紧张,导致物价上涨。这种情况最终导致广大中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对政府不满,给军队发动政变提供了口实。1973年9月11日,军人发动政变,轰炸总统府,阿连德总统遇难身亡。
  在阿连德生前发表演说的阳台前,我久久不愿离去,内心深处尤感疼痛:计划经济体制——这个人类20 世纪的“幽灵”,不仅对苏联和东欧国家,而且对智利这样的拉美国家和它的人民、它的领导者,都是“死路一条”。
  (二)“激进的自由市场经济”,难解社会公平之结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智利皮诺切特政府接受“激进的”自由市场经济的主张,并与政治上的集权主义结合在一起。据介绍,皮诺切特军政府统治时期,先后有13万人被捕,6.5万政治犯失踪,上万人流亡国外,我把它称为“刺刀下的自由市场经济”。
  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对已经收归国有的企业、矿山、银行实行“全盘私有化”,已建立的农村合作社也实行“土地私有化”;在价格体制方面,取消价格控制和政府补贴,据有关资料,政府控制价格的日用商品由计划体制时期的两万多种减少到只剩8种;在金融体制方面,实行“银行私有化”,金融机构的利率完全自由化。此外,在财政体制方面,也采取了一些强力缩减公共支出的措施。
  这种政治强权加经济自由的体制,使智利急速地成为拉美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对于这种极端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我参加的国际企业会议上,玻利维亚前总统兼历史学家卡洛斯·梅萨曾作过分析,他指出:上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的自由市场改革,在强化市场作用的同时,却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向左转”过程中未能平衡新的利益矛盾:出现社会动乱
  为解决“激进的自由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贫富差距拉大”问题,拉美有的国家近年来“向左转”,在这方面玻利维亚比较典型。
  2005年12月,贫困土著农民出身的“社会主义运动”领袖莫拉莱斯赢得总统选举,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原住民总统。莫拉莱斯上台后采取 “向左转”的政策,在所有制方面实行“再国有化”;分配方面实行“抽肥补瘦”和用“抽肥”的资金建立全民养老保险等,并称之为“在民主制度下推行社会主义运动”。
  那么,这场“运动”进展如何?我在圣克鲁斯期间,正好赶上支持总统的土著农民与反对总统的中产阶级之间发生冲突,亲眼看到利益冲突演变成社会骚乱并实行戒严。我当晚在酒店听到爆炸声,起初以为是鞭炮声,后来确认是枪声。开会期间,在由住处前往会议中心的大街上,我见到手握冲锋枪的军人(我在车内悄悄照了相)。由于参加会议的玻利维亚方面的代表大多来自东部,基本上是反对总统者,所以军方对会议严加管制,在开会的酒店大堂外有军人持枪巡视,还一度传出军方将关闭圣克鲁斯机场的消息。
  圣克鲁斯动乱的原因是什么?经多方了解,原因相当复杂,但从经济转型角度研究,深层根源是决策者“向左转”后,未能协调好经济利益矛盾,导致几个方面利益失衡。
  第一,在“国有化”过程中,未能摆平“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利益关系。
  玻利维亚是南美洲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巴西和阿根廷在玻有能源利益,为此,两国在玻投资建设石油和天然气企业,并曾支持莫拉莱斯担任总统。莫拉莱斯上台后,强力推进天然气和石油企业的“国有化”,但没有处理好被“收回”外资企业的经济利益问题,从而酿成两个邻国的不满。同时电信国有化也有此类问题。抗议者冲击国有电视公司和国有电信公司,导致圣克鲁斯市许多地方电话服务短暂中断,以表明他们对“强制国有”的不满情绪。
  这里的深刻教训是,在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处理“国有化”过程中的“非国有资本”问题,不能照搬前苏联等计划经济国家“强制实行国有化”的办法,而应采取当今世界通行的“产权交易”的商业原则,要讲资产评估,要讲价格合理,要讲资金到位。至于有些经济领域是否有必要实行“再国有化”或“新国有化运动”,则需要根据产业的特性而定。
  第二,围绕对自然资源的配置,未能摆平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
  玻利维亚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四省。现任总统主要代表玻西部人口占多数的土著农民的利益,而比较富裕的东部四省地方政府,则是中产阶级的代表。在中央政府与东部发达省份政府之间,围绕对自然资源的控制权和收益权问题,未能协调好利益关系。本来资源税归地方所有,但新政府上台后,将资源税强制“收归”中央政府所有,从而引起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紧张。可见,执政党及中央政府应统筹好中央与地方、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利益,在资源的占有和分配问题上,反复磋商,寻找“利益攸关方”大体都能接受的合理方案。   第三,通过强制性的“抽肥补瘦”建立“养老保险”,未能摆平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利益关系。
  动乱的前一年,玻利维亚国会批准政府计划,为每位超过60岁的公民每月提供26美元养老金。这本是一件好事,而且就人均资金来说数量也不大(相当于人民币170~180 元),问题是国家太穷,中央政府“有其心,无其力”。怎么办?便从东部省级政府的天然气税收中抽取金额,建立国家退休基金。这种强制性的做法激怒了东部省份。抗议者之所以冲击国家税务局多间办公室,就是发泄对此的不满。
  综上所述,玻利维亚出现的动乱是中央政府与发达省份之间、资源富集地区与资源贫乏地区之间、土著印第安人与外来移民后裔之间、低收入人群与中产阶级之间的冲突,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利益矛盾。玻利维亚一些有识之士对此已有清醒认识。他们说,玻需要建立“民族和解政府”,实行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政策。实践启示我们,在纠正贫富差距拉大的利益失衡时,应采取统筹协调的做法,避免新的利益失衡。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改革,也具有借鉴意义。
  出路: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公平“两个鸡蛋上跳舞”
  拉丁美洲向何处去?发展中国家的体制改革应选择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计划经济体制和“激进的自由市场经济”两种模式,拉丁美洲国家都采取过,但都不成功;近年来,某些国家“向左转”又带来了另一种利益失衡,出现社会动乱。于是它们在寻找新的体制模式。拉丁美洲有的思想家已有新的思考,例如,我在玻利维亚会议上听到拉美著名政治分析家(阿根廷籍)安德鲁斯说:出路在于超越单一模式,采取综合的方式,把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我在考察中发现,智利在平衡市场经济和社会公平两方面进行的探索,值得重视。
  智利是南美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我在智利考察时,恰逢该国建国198周年,首都举行各种国庆纪念活动。从我了解的情况看,一是该国近几年经济稳步增长,发展水平较高,全国1600多万人口,2010年人均GDP1万多美元,在世界180个排名国家中居第49位。二是社会比较稳定,没有发生类似玻利维亚的骚乱。从电视中看到,女总统巴切莱特和民众在街上一起载歌载舞,气氛和谐。第三,政治比较廉洁,根据“透明国际”发布的“腐败印象排行榜”,智利是拉美地区唯一进入世界“相对清廉”前20位的国家。
  智利是如何做到上述诸点的呢?从调查情况看,这与该国近年来在改革中所遵循的价值取向有关。2006年,社会党人巴切莱特带领“中左联盟”执政,成为智利历史上首位女总统。巴切莱特是具有社会公正思想的女政治家,在少女时代(19岁)即加入社会党,20多岁曾遭军政府拘捕,获释后到马克思的故乡留学。她在上台时表示,一定要建设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其执政的基本价值取向,是试图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公平“两个鸡蛋上跳舞”,再加上在政治领域推行廉政建设,努力打造“市场—扶贫—反腐”的金三角体制结构。
  第一个“金角”,是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体制。
  一是在所有制方面,发展包括国有和非公有共存的混合经济。二是在市场运行机制方面,土地等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转,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确保要素的供求双方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直接谈判。特别是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严格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政府管理部门不直接参与土地流转,只作为市场监管者对流转过程进行监管。在确需征用农地建设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时,由建设单位与农户谈判价格,谈不拢价格则必须另选地址,从而使市场的自由交易原则得到充分体现。此外,作为一种特殊的要素价格,智利实行灵活浮动汇率制度。三是在对外经济关系中,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实行自由贸易的经济政策。智利年出口值为500亿~600亿美元,其中铜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木材占拉美第一位。此外,黄金、银、葡萄酒以及水果、水产品等也是该国的主要出口产品,进出口比较发达。
  第二个“金角”,是在坚持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实行向公平方面倾斜的社会政策。
  从了解的情况看,智利在维护民众的基本权利和减少贫困方面有所作为。
  首先,保护原住民的土地权利。智利有7个少数民族,其中马普切族的地位最为重要。法律规定,马普切人拥有的土地只能在马普切族内部流转。如果想使用马普切人拥有的土地,建设单位就必须出资先购买比现有土地更好的土地,建设比原来更好的新居住区,才能动员马普切人搬迁。
  其次,扶持处在弱势地位的小农户。鉴于在土地流转自由的情况下,智利小农户在多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该国在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尽量向小农户(耕地面积12公顷以下者,约占农户总数的85%)倾斜,向其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包括提供农业生产服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引导建立农民协会,提供贴息贷款等,还专门成立了为小农户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政府机构。
  第三个“金角”,是切实建立反腐机制。
  鉴于南美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智利近年来注重反腐败,特别注重建立防范腐败的制度和机制。座谈中,不论政府部门还是事业单位,都在强调这一点。
  一是加强反腐立法,倚重制度来预防和遏制腐败。二是打造“阳光政府”。巴切莱特总统执政以来,实施了包括“官员财产据实申报制度”和“确保公民获得信息权利”在内的5项反腐措施。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门也在自己的网站上提供相关信息,与公民互动。三是加大权力制衡。在行政、立法和司法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探索建立严格的权力制衡机制,还通过公民参与、新闻媒体等方式实行社会监督。
  上述举措使智利的清廉度明显提高。近几年来,在“透明国际”清廉指数排行榜中,该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排名和得分。世界银行“全球治理指数”也表明,智利的腐败“控制指数”甚至高于瑞士和意大利等国,这在南美是颇为难得的。
  当然,智利也有自己发展中的问题,街谈巷议中也有对社会治安、收入差距等问题的非议,但智利尝试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公平“两个鸡蛋上跳舞”,努力打造“市场—扶贫—反腐”金三角体制结构的做法,对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改革,不无参考价值。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11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文献
广东省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改革开放先行区,毗邻港澳,地理位置特殊,特别在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暴露得比内地省份更早、更充分,可谓环境复杂、充满挑战,各方面的关注度较高,是释放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正能量”的敏感区。全社会对广东未来发展前景和民主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然是吸引媒体记者关注的重点。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广
期刊
很多年里,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一位著作等身的国学大师,销声匿迹于人们的视野中,即便在近年重新发掘钱基博的背后,也是其子钱钟书巨大的身影。但自2007年钱基博诞辰120周年之际,华中师大召开“钱基博与国学研讨会”,到几家出版社系统出版规模庞大的钱基博作品集,一个“诂经谭史、学贯四部、著作等身、成就非凡”的国学大师形象已逐渐清晰起来。历史,就是这样一个被创造、被发现的过程。  【共和国的新生活】  1
期刊
“创新”是今年广东省政协工作报告的“关键词”,我担任致公党广东省委主委的时间很长了,担任省政协委员的时间就更长了,对此我有很多感触。应该说,以前政协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太大,包括一些民主党派,内部组织的活动很少,后来活动越来越多,社会上很多有识之士也表示要积极加入政协,成为政协委员,这个现象在以前是少有的。近年来广东省政协的一些创新举措令我印象深刻:  一是省政协主管主办的《同舟共进》杂志,它在全国的
期刊
一  一个中国孩子到埃及旅游,在卢克索神庙的石刻上写下“某某某到此一游”。此事引起轩然大波,觉得太丢中国人的脸了,太没素质了。指责,当然义正词严,但值得思考的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若说 “太没素质”,又是怎样造成的?  二  其实,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祖国”毫不足奇,名山大川、文物古迹、道观庙宇,墙壁上、山石上、廊柱上乃至树干上,几乎随处可见这类或写或刻的张三李四“到此一游”
期刊
医疗改革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公众、医疗机构和各级政府对医疗现状均不甚满意,主要表现为“看病贵”、“看病难”和“服务差”。  “看病贵”实际上包括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单病种诊治费用,反映的是某医院、某地区和某个国家在诊治某一种疾病时的费用,可进行医院间、地区间和国家间的比较。单独地看单病种诊治费用主要反映医疗投入情况,与疗效一起分析则可反映医疗投入的效益。二是人均年医疗支出,反映的是人们
期刊
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一直是近年来政协工作的纲领性目标。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5号文件精神,广东省大刀阔斧,先行先试。早在2009年9月,广州率先制定出台《中共广州市委政治协商规程(试行)》;2010年5月,全国首部省级政治协商规程《中共广东省委政治协商规程(试行)》颁布实施; 2011年8月底,广东省委正式颁布《中共广东省委政治协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广东成为全国首个颁布省级政治协商规程的
期刊
一  岁月的长河有它的运行脉络,历史在今天呈现的风貌有它的必然。国民党作为一个百年老党,在大陆度过了54个春秋,统治中国长达22年,但在权力达到顶峰之时,它却轰然坍塌、黯然离去,彻底退出了中国大陆的政治舞台。试想,一个统一了全国、拥有最强大武装,且在抗战胜利后赢取了大量民心和声誉的国民党,为何在中共的人民战争面前迅速落败呢?为何人民战争具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国民党又为何如秋叶飘零,败落得如此彻底?
期刊
考文垂悲歌  1940年11月14日傍晚7点05分,英国中部城市考文垂上空忽然响起了刺耳的防空警报。此时,英国皇家空军与纳粹空军在不列颠上空已激战整整三个月,英伦三岛上包括首都伦敦在内的许多城市,都遭到了频繁的空袭,响起防空警报并不令人意外。但奇怪的是,此前总是能早早预警空袭的英国本土防空体系,这次并未及时疏散军民及城市工业。  于是,在防空警报拉响时,考文垂的居民丝毫未能觉察即将逼近的厄运,他们
期刊
这是一本讲述如何开会的书,而且讲述的还是普通村民如何开会。看起来,好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从书名就知道,它与民主有关,也就是说,因为开会使民主变得可以操作了。  开会真的有那么重要吗?那些生活在基层、文化水平不高甚至远离城市生活的老百姓难道可以把开会和民主这样的宏大目标联系起来?按作者的话说,“看看这个美国人的洋药方,能不能治得了中国农村的土问题”。  其实,人类走向文明就是从开会开始的。从
期刊
瞿秋白惊世骇俗的《多余的话》困扰史学界几十年,甚至迄今仍没有完全透彻的解读。论者基本上已把文本逐段逐句甚至逐字解构分析,众说纷纭,故不赘述。笔者试图仅从篇名切入,以另一个文化视角探索作者深邃的心灵一隅。  《多余的话》,即非《多余的话》,是名《多余的话》。代序“何必说”,即非“何必说”,是名“何必说”。这是根据《金刚经》里著名的正、反、合辩证三段论得来的启迪。《金刚经》共出现三段论25处,比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