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横向从国内外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以及纵向中国客观的分析了中国当代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纳入中国民间美术的必要性。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民间美术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93-01
随着社会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日益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和必要手段之一。这种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就是各个国家的射击民族特征逐步消失,被国际特征取而代之。众所周知,缺乏了民族性的设计就是千篇一律的设计,缺乏了生动性和多元性。我国的艺术设计包括视觉传达设计起步较晚。西方视觉传达设计进入中国以后,促进了中国设计家现代美学意识觉醒,同时,它也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艰涩难懂的“怪圈”。陈旧、原始的设计观念自然难以抵挡国门洞开后如潮水般涌进的西方的时髦设计,由此而填补了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一片空白的状态。无论是广告、海报、包装、展示、交通标志,以至到电脑网络都学会了“拿来主义”,借鉴西方的设计方法,模仿人家的设计思想,一时间崇洋媚外成风。
中国人所特有的天赋灵性和审美意识已被西方现代设计的崇拜者抽干殆尽。也提醒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界,我们的设计不能完全被单一的风格所垄断。在新的国际交流的前提下,其实也潜伏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可能性和机会。这种情况,一方面造成设计上的国际统一化,另一方面也促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我们设计的民族风格,应该在新的形势下以新的面貌得到发展。设计界必须走自己的路,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展示于世界,是我们当代艺术设计工作者的责任。
许多国家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英国、日本、丹麦等都是以本国的民族文化底蕴作为背景的。英国视觉传达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国家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战后主要受国际主义和美国的影响,英国的视觉传达设计家就从未摈弃民族传统,相反,充分的将本民族传统与视觉传达设计完美结合,进而发展成为世界视觉传达设计舞台上极具特色的设计大国。
中国的平面设计设计也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必然与整个文化系统发生作用。因此,中国的现代设计不能脱离本土民间美术基础,它不是西方现代设计的翻版,不是“旧瓶装新酒”,也不是“中国的装饰+西方的构成结构”的简单拼凑。我们的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应该树立自己的自信心,立足于本国的民族传统土壤,吸取民族美术特别是其中的民间美术的精华,走自己民族化发展的道路。
作为中国民族艺术宝库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民间美术”,其魅力早已为中国的美术工作者所公认。因为民间美术里蕴藏着一个艺术设计的宝库。民间美术这种生动、鲜明、自由、浪漫、意趣盎然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特征的反映,传达出了在道德规范、审美理想、创造意识方面的精神追求。民间美术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渊源和基础,它的审美思想和造物原则以及造型方法,丰富视觉传达设计的表达语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应该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现代教学体系。它既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它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应该是现代科技与民间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科学教育体系。国内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内容更新意识已随时代、市场的呼唤在不断加强;然而,对民间美术资源的有效使用,民族化设计的视觉训练却尚显不足或未获得足够重视。
而我们对艺术设计教育定义是:“所谓艺术设计教育,从狭义上说,就是通过有关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通过艺术设计能力、设计技能的训练,培养具备创新素质与持续性发展潜力、能够胜任艺术设计、创作、教学、研究、生产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形式。从宏观上看,艺术设计教育并不局限于是一种以行业的划分为基础、以技艺传统和设计经验的传承与发展为主线、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育,而是一种建立于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人格教育的基础之上、以现代工业生产和传统工艺美术生产中设计活动的艺术内涵、科学内涵、文化内涵的实现为主线、以人的创造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育。”平面设计教学也这样。
所以,设计除了创造能力以外,必须有一种特殊的能力来把这些不同因素和知识加以综合。那么,我们在教学结构中,就应该把握住一个核心: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所有的课程不必求得自身学科的完整性,但都必须与发展学生的设计思维,或使学生的设计思维规范化有内在联系。有了这个核心,设计教育便具备了科学的教学结构,倘若不注意把握这个核心,教学便成了课程堆砌。要是找错了核心,把重点集中到情感培养或技能训练上去,那便把设计教育混同为艺术教育或手工艺教育了。
基于我们对平面设计教育的这样的理解,我国的很多高等学府对课程的安排上还是做了积极的思考,尽量使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向前靠拢。教学改革体现为逐步摆脱苏联模式以及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并以吸收美国经验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过程。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使我国艺术设计和教学取得了丰硕成果,缩小了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另一方面,西方唯实用的功能主义原则在带来物资成就的同时,却使艺术设计与自然的距离逐渐拉开。将理性的原则绝对地物化于各种造型之上,以科学精神法则战胜自然法则的思想已深入各种设计和制作之中。人们渴望的那种自然的机体、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离我们越来越远。而民间美术的造物观强调的则是人与物的同构效应,将造物概念视为从自然到人工的过程和结果,取材于自然之物,制作以顺应自然不违背自然为法则,始终与自然保持亲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特有东方智慧将为现代艺术设计和教学提供新的途径。
平面设计专业开设民间美术课程是很有必要和切实可行的。这也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教学体系,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能从容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优秀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外来的优秀文化我们要善于吸收,盲目拒之显然是不可取的。一个健康且有生机的民族必然是善于学习其他民族所长的民族,但学习不是照搬,只有立足于本民族文化艺术基础之上,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才能真正使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逐渐成熟并壮大。而且中国的艺术设计和教学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应是独具本民族文化内涵的教学体系,不可避免地要与整个文化系统发生关联,游离之外是不符合其发展规律的。我国设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以国人为主体。因此,现代平面设计教学必须立足本民族并发扬其文化之精粹,绝不可偏离人民大众的审美情趣和失去赖以支撑的文化根基。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民间美术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93-01
随着社会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日益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和必要手段之一。这种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就是各个国家的射击民族特征逐步消失,被国际特征取而代之。众所周知,缺乏了民族性的设计就是千篇一律的设计,缺乏了生动性和多元性。我国的艺术设计包括视觉传达设计起步较晚。西方视觉传达设计进入中国以后,促进了中国设计家现代美学意识觉醒,同时,它也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艰涩难懂的“怪圈”。陈旧、原始的设计观念自然难以抵挡国门洞开后如潮水般涌进的西方的时髦设计,由此而填补了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一片空白的状态。无论是广告、海报、包装、展示、交通标志,以至到电脑网络都学会了“拿来主义”,借鉴西方的设计方法,模仿人家的设计思想,一时间崇洋媚外成风。
中国人所特有的天赋灵性和审美意识已被西方现代设计的崇拜者抽干殆尽。也提醒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界,我们的设计不能完全被单一的风格所垄断。在新的国际交流的前提下,其实也潜伏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可能性和机会。这种情况,一方面造成设计上的国际统一化,另一方面也促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我们设计的民族风格,应该在新的形势下以新的面貌得到发展。设计界必须走自己的路,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展示于世界,是我们当代艺术设计工作者的责任。
许多国家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英国、日本、丹麦等都是以本国的民族文化底蕴作为背景的。英国视觉传达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国家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战后主要受国际主义和美国的影响,英国的视觉传达设计家就从未摈弃民族传统,相反,充分的将本民族传统与视觉传达设计完美结合,进而发展成为世界视觉传达设计舞台上极具特色的设计大国。
中国的平面设计设计也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必然与整个文化系统发生作用。因此,中国的现代设计不能脱离本土民间美术基础,它不是西方现代设计的翻版,不是“旧瓶装新酒”,也不是“中国的装饰+西方的构成结构”的简单拼凑。我们的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应该树立自己的自信心,立足于本国的民族传统土壤,吸取民族美术特别是其中的民间美术的精华,走自己民族化发展的道路。
作为中国民族艺术宝库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民间美术”,其魅力早已为中国的美术工作者所公认。因为民间美术里蕴藏着一个艺术设计的宝库。民间美术这种生动、鲜明、自由、浪漫、意趣盎然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特征的反映,传达出了在道德规范、审美理想、创造意识方面的精神追求。民间美术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渊源和基础,它的审美思想和造物原则以及造型方法,丰富视觉传达设计的表达语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应该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现代教学体系。它既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它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应该是现代科技与民间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科学教育体系。国内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内容更新意识已随时代、市场的呼唤在不断加强;然而,对民间美术资源的有效使用,民族化设计的视觉训练却尚显不足或未获得足够重视。
而我们对艺术设计教育定义是:“所谓艺术设计教育,从狭义上说,就是通过有关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通过艺术设计能力、设计技能的训练,培养具备创新素质与持续性发展潜力、能够胜任艺术设计、创作、教学、研究、生产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形式。从宏观上看,艺术设计教育并不局限于是一种以行业的划分为基础、以技艺传统和设计经验的传承与发展为主线、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育,而是一种建立于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人格教育的基础之上、以现代工业生产和传统工艺美术生产中设计活动的艺术内涵、科学内涵、文化内涵的实现为主线、以人的创造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育。”平面设计教学也这样。
所以,设计除了创造能力以外,必须有一种特殊的能力来把这些不同因素和知识加以综合。那么,我们在教学结构中,就应该把握住一个核心: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所有的课程不必求得自身学科的完整性,但都必须与发展学生的设计思维,或使学生的设计思维规范化有内在联系。有了这个核心,设计教育便具备了科学的教学结构,倘若不注意把握这个核心,教学便成了课程堆砌。要是找错了核心,把重点集中到情感培养或技能训练上去,那便把设计教育混同为艺术教育或手工艺教育了。
基于我们对平面设计教育的这样的理解,我国的很多高等学府对课程的安排上还是做了积极的思考,尽量使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向前靠拢。教学改革体现为逐步摆脱苏联模式以及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并以吸收美国经验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过程。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使我国艺术设计和教学取得了丰硕成果,缩小了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另一方面,西方唯实用的功能主义原则在带来物资成就的同时,却使艺术设计与自然的距离逐渐拉开。将理性的原则绝对地物化于各种造型之上,以科学精神法则战胜自然法则的思想已深入各种设计和制作之中。人们渴望的那种自然的机体、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离我们越来越远。而民间美术的造物观强调的则是人与物的同构效应,将造物概念视为从自然到人工的过程和结果,取材于自然之物,制作以顺应自然不违背自然为法则,始终与自然保持亲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特有东方智慧将为现代艺术设计和教学提供新的途径。
平面设计专业开设民间美术课程是很有必要和切实可行的。这也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教学体系,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能从容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优秀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外来的优秀文化我们要善于吸收,盲目拒之显然是不可取的。一个健康且有生机的民族必然是善于学习其他民族所长的民族,但学习不是照搬,只有立足于本民族文化艺术基础之上,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才能真正使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逐渐成熟并壮大。而且中国的艺术设计和教学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应是独具本民族文化内涵的教学体系,不可避免地要与整个文化系统发生关联,游离之外是不符合其发展规律的。我国设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以国人为主体。因此,现代平面设计教学必须立足本民族并发扬其文化之精粹,绝不可偏离人民大众的审美情趣和失去赖以支撑的文化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