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化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c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
  数学课是一门枯燥、空洞、无味、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难以提高的课程,有了信息技术我们可以通过声、形、画来激发学生的器官,使学生对新学的内容充分注意,激发兴趣。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的模式,使讲解更直观、更清晰、更具吸引力,不仅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和轻松,还加深了理解。
  例如,学习《二次函数图象》这一节课时,对于y=ax2 y=ax2+k y=a(x-h)2+k的三者图象关系,如果一个个逐个作出图象,需要时间多,效率又低;采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师生就可从图形的动态中,分析它的发生和变化过程,能在短时间内由学生有目的的选择较多的函数图象演变的规律,发现归纳出它的有关性质,还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如,在《因式分解》教学中,传统做法只是进行式子运算,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思路,我运用计算机的FLASH,设计一些互动类的题目,先让学生进行操作。学生做对了,电脑会给出答案并显示一些鼓励的话;做错了,会提示是否重做或查看答案的选择;然后,教师再次使用电脑演示刚才的计算过程,在演示过程中,着重闪烁其中的关键点,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因分式解的变化过程;最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就这样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下解决问题,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再如,在《平移》一课中,利用多媒体出示电梯、风车、窗户移动、旋转门等动态过程,让学生观察哪些运动现象是平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为下一步的探究创设合适的情景。从而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引入到学习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们自己探索,自己动手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学习数学的规律,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弦切角定理”時,我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的几何画板软件,作△ABD内接于圆O,再作圆O的切线AC,并测算出∠BAC, ∠BDA的大小,甚至把∠ABD,∠DAB的大小也测量出来。这些数据随着点B在圆O上的移动,各种情况都动态地展现在屏幕上,如图1和图2所示。学生据此观察猜想得出初步推断,并能利用计算机得到验证。这一系列过程,学生都是自己动手操作而获得的直接经验,这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的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
  例如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五一假期旅游"为活动背景。让学生分组研究"五一假期旅游"旅游行程。首先,让学生分小组登录互联网,查阅各旅游区和各大旅行社信息,了解相关的费用、时间及行程等。其次,将搜集到的资料汇集到一起,制成统计表。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旅游行程及时间,选择最佳的旅游路线,决定乘坐何种交通工具去,并且说明理由。最后,由小组组长汇报,师生评议,评选出最佳统计表和最佳旅游线路,并在全班发布。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学科知识,学习信息技术,学习做事,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四、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这是人类认识过程要遵循的一般规律。但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一般都是在前人的实践中长期积累的间接经验,它不再是感性的,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
  五、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只要鼠标一点,就可以进行便捷的演示,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尤其是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缺乏直观感、主题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点、线、面”三者关系时,利用动画,展现“点动成线”(人在沙滩上行走留下的脚印等),“线动成面”(汽车两刷摆动,油漆工刷墙),“面动成体”(三角形旋转得到一个圆锥)。又如线线相交得到点、面面相交得到线等,都可以通过演示,将形成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很快建立了空间概念,使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个难点,我运用几何画板程序作了一个图形,然后折叠这个图形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反复观察和比较位置变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同异之处。然后再问学生发现了什么?让学生通过动画演示体会到轴对称图形形状、大小的关系,认识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使得这节课的重、难点轻易得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该文提出了多视图投影信息的建立方法,根据系统内部特有的三维数据模型,建立了多视图的几何约束和投影约束模型。通过尺寸驱动,实现了复杂工程图的参数化设计。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的素材就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所以要想写作文得心应手,平时就要积累写作素材.积累写作素材包括两大部分,一、要收集素材,包括三方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来讲,其是一门启蒙式的教学科目,良好、高效的语文教学设计不但有助于老师调整并发展自身教学才能,同时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应语文知识,提高教学质量,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技巧。以往的小学语文课程设计内容十分简单,形式过于落后,从而导致学生在死记硬背生字、古诗期间慢慢对语文丧失兴趣,严重的甚至厌恶语文学习,从而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影响了学生将来的发展。所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有
采用多体系统理论HUSTON方法,结合人体头/颈系统生物模型,研究汽车侧碰过程中人体头颈系统的动力学响应,并通过数值计算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针对一类非线性动态过程提出了基于模糊模型的非线性内模控制算法(NFIMC)。NFIMC控制器包括逆模糊模型控制器和滤波器。过程的模糊模型和逆模糊模型均可由模糊辨识获得。CSTR
该文根据有限元方法的思想,利用动力学普遍方程,推导了由弹性体组成的多体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公式。通过各元件间的约束方程和拉格朗日乘子法得到了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在该方程中
一、前言rn在浮躁、喧嚣的时代里,我们不可否认仍然有些人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对于每天忙碌的人们而言,“死”,似乎太遥远了……然而,生与死是生命的两个端点,换言之,生命的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我学”和“我要学”的效果截然不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要尽量帮助学生逐步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提高学习数学知识意义的认识是数学教学极其重要的一个内容。但是,对小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要靠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即如何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这些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