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有圣明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zhong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三次会议上论述增强党性问题时,引用了宋代朱熹在福建漳州任知府时的一幅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在此之前,我知道这幅名联出自漳州白云岩,但一直没有叩访过。
  心有所念,必有所往。
  2019年秋天,我利用在漳州开会的机会,请当地朱女士代驾,她还邀上朋友和我们一起登临白云岩。
  车行半山腰,只见一块新矗立白云岩寺的山门,朋友提议,我们下车步行吧,这里空气多好,负氧离子高呀!
  于是,我们沿着一条盘山水泥公路,逶迤而上,走向白云深处。沿途草木葱茏,闽南特有荔枝树、香蕉林摇曳多姿。大约半个小时且行且停,抵达白云岩寺的门前,大有豁然开朗、极目远眺的感觉。寺院背靠着一片原始森林,郁郁葱葱,高耸云天。不妨设想,当年朱熹如果不是站在白云岩这个位置,怎么能发出门庭开阔,日月如梭,犹如在人两肩倏忽而过的感叹;如果不是怀揣经天纬地之抱负(《四书集注》拟在漳州刊印),何以敢将万里江山放置掌股之上反复审视?
  情景交融之下,六旬老夫子意气风发如斯,深深地感染了我们。那么,朱熹为什么会在白云岩上题写这幅对联呢?
  话得从南宋绍熙元年(1190)朱熹出任漳州知州说起。此时的朱熹年逾六旬,已非等闲之辈,而是声名远播的大儒;不仅具有崇高的学术文化地位,而且在理学思想的架构上愈加成熟。
  朱熹到漳州上任后,“以节民力,易风俗为首务”,致力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他躬亲施教,定期到府学、县学讲学。“每旬之二日,必领官属下州学,讲小学,为正其义。六日下县学,亦如之。”(光绪《漳州府志》)除了在学校讲学之外,朱熹还在漳州一些名山大川文人雅集游踪常涉处不定期开讲经学,漳州著名的景点芝山、云洞岩、白云岩等地都留下他传学解经的足迹,并流传许多关于讲学的动人故事。
  谈朱熹离不开书院,讲书院离不开朱熹。
  朱熹一生“笃意学校,力倡儒学”,对书院建设情有独钟。在他的倡导下,漳州办学成风。据统计资料,有宋一季,漳州创办的书院有龙江书院、华圃书院、观澜书院、梁山书院、高东溪书院、石屏书院、丹诏书院等十余所。
  白云岩的紫阳書院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自古名山僧占多。”白云岩建有白云岩寺,据说是唐朝年间白衣道人杨虔诚所开基。当然,白云岩算不上名山,但符合古代学者所推崇的“择胜地,立精舍” 的恋山情结。因为朱熹到此讲经布道,因为朱熹的一幅对联而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名山。
  知漳一年,朱熹走遍漳州山川,偏爱城南的白云岩。这里视野开阔,林木参天,白云袅绕,远隔龙江极目北望,曾经是沃野千里,晚浦归帆。在此修建书院,著书讲学,是个理想处所。
  更重要的是,集毕生心血于一书《四书集注》(《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已经润色完成,并在漳州付梓刊印。他希望自己在漳州有一座像样的书院,张扬理学的大旗。
  但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夫子,在山高林深建一座书院谈何容易!于是,民间流传了“朱文公使飞瓦”的故事。
  说是那年端午节前夕,朱熹广而告知民众,欢迎大家农历五月初五那天到白云岩上,观看他使神法让砖瓦飞至山上,盖起紫阳书院。那日民众趋之若鹜登山而来,他要求每人手持一砖一瓦上山。这是朱熹了解到往年为看划龙舟,芗江旧桥人满隐患而略施小计,可谓是一举两得:既集民众之力盖起了书院,又分流了部分竞看划龙舟的民众,避免挤压造成伤亡事故。这倒是一个把以往朱子说成神返原为人的传说——叙说一个智慧和爱民的老人。
  至于书院为什么取名紫阳?这当然与朱熹的别号“紫阳夫子”有关。
  朱熹的父亲朱松早年读书于微州紫阳山(安微歙县城南),并刻有“紫阳书堂”印章。宋绍兴十三年(1143)朱松病故。逝世前把家事托给崇安奉祠家居的刘子羽。刘子羽即把朱熹母子从建瓯接到崇安并修一座旧楼安顿下来。宋乾道七年(1171)朱熹为了缅怀父亲,于旧楼厅事刻“紫阳书堂”,并从此以“紫阳”自号。在朱熹一生有关的书院中,冠名“紫阳”的,远不止漳州白云岩一座。
  白云岩紫阳书院在历史的风雨中倒塌了,但在当地老百姓心中却树立一个丰碑。白云岩寺建立朱子祠由此感念朱熹。他知漳仅有一年零六天,立下了昭彰功绩,也为漳州文化教育尽心尽力,被后世誉为“紫阳过化、海滨邹鲁”,口碑远比一座书院在百姓心目中更加嵯峨。
  我们前来礼瞻的并不是南宋建于白云岩寺前的紫阳书院,而是清朝乾隆十年间(1745)在书院遗址上建的朱子祠。门上匾额题有“古道照人”,祠内石柱上刻着阴字那幅楹联,亦并非是朱熹的手书。
  步出朱子祠,我们来到了百草亭。当年朱熹就是在亭子的位置上讲经,各地闻讯而来的学子围坐在亭前空地聆听。后人为纪念朱熹的教化之功,在此修葺亭子。亭中塑有朱熹的雕像,他手捧经书,目光深邃,栩栩如生。石雕后立有一石碑,上刻“紫阳夫子解经处”(由清朝乾隆年间进士郑玉振所题)。4根亭柱上分别刻有“百草亭中留盛景,白云岩上隔尘缘。解经明道踪犹在,过化存神泽未湮”。百草亭取自山上长有上百种草药,可医治各种小疾,可谓寓意双关。
  在百草亭后面立有一石,勒有“砚池”二字。传说为当年朱熹洗砚处,池里泉水清澈,至今仍生长着奇特的“无尾螺”和“红壳虾”。未曾想到,红壳的虾,断尾的螺,白颈的蛙,这些都与朱熹的传奇故事有关,深切表达了老百姓对朱熹的尊崇之情。
  有对联当有横批。同样遗失的朱熹手迹的“与造物游”,横批是也。为撰此文,在当地文友郑亚水的沟通中,他提示我,许多人在欣赏对联时遗漏了这句重要的点睛之笔。语出自庄子的“上与造物者游”,而朱熹向往的是循自然之道,感四时之变,体万物之灵性,于芥子之微而悟宇宙之大,于须臾之间而思接千载,物我合一,天人合一。
  其实,朱熹的这幅联语也是借用了唐宣宗李忱的七律《百丈山》中的两句:“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只是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李忱后来登上了大唐皇帝的宝座)化用为儒者的责任担当。朱熹的借用,充分彰显了他的深厚学养,达古通今,才能在寥寥数语中勾勒出万千气象和崇高情怀。
  联想到白云岩寺唯一留下的真迹是明代礼部尚书黄道周题额“白云深处”,觉得意味深长,我至此才深有体会地感到,此行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今天我们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和挖掘的重要思想资源的,习近平总书记借此阐明,蕴含深远。千年古人尚且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当代共产党人更应当“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才能不负党、不负人民、不负国家。
其他文献
到泉州,是要看看佛的,而看佛,一定要到不在名山深处、毗邻繁华闹市的古刹青莲寺。  古城东扩,丰泽区成为泉州向东发展的桥头堡,几年大刀阔斧,高楼林立,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物欲横冲直撞,往来车马喧嚣,那些漂泊在迷离都市的追梦人,在忙碌中充实,更在繁务中迷失。穿过钢筋水泥丛林,走出纷乱嘈杂街区,不经意拐进芳草葳蕤处,只听得蝉鸣鸟唱,梵音隐约,尘世喧阗霎时被隔离在外,退避千里。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期刊
雪嬷嬷是我幼年时的保姆,在角美老家的乡下,她比我父亲大不了多少,我却叫她“嬷嬷”,大概是辈份的缘故吧。  雪嬷嬷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当我保姆时她最小的儿子仅大我五岁。雪嬷嬷那时并不缺钱用,带孩子也已经带腻了,但是当父亲抱着仅六个月先天不足又母乳不足的我风尘仆仆地出现在她眼前时,她却对我动了深深的恻隐之心,“这孩子与我有缘!”我在她那里长到了三周岁,从一个头晃来晃去软绵绵的小不丁点变成了白白胖胖的
期刊
读作家王开岭的《古典之殇》,内心深受触动。作者在作品中感慨:造物主最初颁发给人类的世界——那个原配的世界,那个天光明澈、风物灿烂的世界,在渐行渐远。无数草木和生灵消逝了,似乎只剩下我们。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对当下、对未来的预测。  在我的记忆深处,那些美好的事物,那种贴近自然的生活正离我越来越远。我家门前的小河,我曾经涉水而过,在清浅的水中用手捞取游鱼和小虾,现在,它已经成为一条又脏又臭的臭水
期刊
想要时常让自己保持快乐,是一种“真功夫”,首先我们要懂得修心。《坛经》有言:“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当你对外界的色声香味触和内在的念头开始分辨时,你就“着相”了,也就是有了私心(分别之心)。当你对外界的色声香味触和内在的念头开始不再分辨时,这就是成佛之路了。不思善,不思恶的时候就是本心,所以说“即心即佛”。  有时不得不惊叹于东方的智慧,其认识与看待世界的方式和西方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天人
期刊
闽南人习惯称呼爷爷为“阿公”,奶奶为“阿嬷”。我阿公在我父亲十一岁的时候就过世了。我阿嬷就像母亲一样把我带大,虽然她已经离世十几年了,可有时候我还是会想起她。  我出生在闽南农村乡下的一个土楼里。因为当年农村生活困苦,母亲子女众多又体弱多病,经常顾不上我这个小女儿。据说1974年我出生的时候,还是集体生产制,村里的生产队长正在给每户村民分地瓜,按人口,一人一畚箕。地瓜还没分完,我出生了,我家人飞奔
期刊
夜,蒙蒙细雨。六月的天,不冷不热。  父亲节,今天。  晚上,儿子请他爸爸看电影,我沾光陪同。我们一起过节,去家门口的嘉和时代广场华彩万星国际影城看《侏罗纪世界2》。电影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家三口坐在一起看电影。  “我们似乎好久没一块看电影啦?”儿子侧过头笑着。  “是啊,一起看电影还是你上四年级时,那时去漳州人民剧院看《哈利波特》。月娇姑还在店里帮忙呢!”  恍惚之间,时间流水般地滑走
期刊
孩子幼小的时候,经常是盼着着他赶紧长大,盼着他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现在,儿子已经上大学了,每次目送着他离开家门外出求学的背影,却又常常想起他小时候摇摇晃晃、蹒跚学步,黏在我怀里的情景。想起养育孩子这些年来的辛苦操劳和欢喜欣慰的点点滴滴,我心里总有无限的祝福,也有隐隐的失落。  想起过往,虽然不像远离家乡外出打工的农民工那样艰辛,但在孩子不满周岁的时候,我就结束休假,到离家七八十
期刊
一个科研小组为积累美洲豹的生活资料,决定跟踪拍摄它们的生活。科研小组对一个美洲豹家庭跟踪拍摄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一只美洲豹在捕猎的时候,被拼命挣扎的野牛刺伤了大腿,虽然捡回了一条性命,却伤得不轻。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其它的美洲豹在確定它性命无碍之后,并没有给它更多的照顾,仍旧像以往一样各自过各自的生活。  不仅如此,其它的美洲豹捕猎成功之后,就会一起吼叫着招呼藏在不远处的伤者跑过来。这
期刊
30多年没回故乡,本以为那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己一定会不认识,事实并非如此,恰使我对“记忆”和“烙印”两个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家乡确实变得太多:过去的土坯房消失了,即使存在着的也已经坍塌,土坯和砖头瓦块散乱地倒在院子里,那断瓦残垣在告诉人们:这里的居民已经全家迁往了城里,也许是离这里很近的县级市,亦或是更远一些的地级市。儿时在故乡时,觉得去城里是一件奢侈并带些仪式感的事情,尤其觉得很遥远
期刊
高登,字彦先,号东溪,漳浦人。宋绍兴二年(1132)进士,是宋廷臣中坚定的主战派,与岳飞志同道合,结为儿女亲家。与秦桧等投降派势不两立,水火不容,坦言:“某但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因直言无讳,切中时弊,被当权者所忌恨,屡次遭贬职。绍兴十八年(1148)客逝容州寓所。  三十多年后,漳州州学教授田澹敬佩高登一生志行高洁,在漳州州学内建高登祠,请朱熹写记文。此前,当朝丞相梁克家,漳州知州傅伯寿先后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