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淡泊求造化只为八极传人间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zr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刻苦习艺
  霍文学,祖籍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小集村,1938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祖父霍殿阁是末代皇帝溥仪的武术教师兼保镖,父亲霍庆云则被溥仪指定为“御前侍卫”。从懂事起,霍文学就见惯了爷爷和父亲打拳练功的场面。他们练起功来拳拳生风,打得窗户纸唰唰响。脚脚震地,震得墙头直摇晃;扎起对枪来,快如闪电,穿梭不停,使人日不暇接。还有父亲的球功,能双手各刁起—个十多公斤的铁球并围绕全身运使自如,能练出超人的臂力和手劲。小文学耳濡染,有意无意之中也学着爷爷的样子耍起拳脚来。父亲见他对武艺感兴趣,就跟父亲商量,决定让文学继承家学。于是,文学 6岁时正式在爷爷和父亲的教导下,开始溜腿,练习八极小架和金刚八式等基本功夫,一招一式毫不含糊。父亲教拳很严,每天天不亮,文学就得跟着父亲的徒弟们到练武场练功。三年下来,文学的功夫已不问凡响,小架一蹲,步稳如山;操起大架,式正招圆;溜起腿来,绵里藏针;打起垛子,刚脆爆烈。
  为了让文学在拳艺上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父亲把他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咱们霍家祖祖辈辈练武强身,念书的不多。男子汉要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没有文化是不行的,多读书,勤习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将来多为国家出力。”父亲的话对文学的心灵触动很大,他明白这是父亲对自己寄予了厚望。从此,霍文学发奋渎书,武艺更是天天练习不辍,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流了多少汗水。从小学到中学,他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同时,父亲在这一阶段悉心传授霍家气功、桩功、球功等功法和器械套路,使他的功夫日臻佳境。
  
  崭露头角
  
  高中毕业后,霍文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吉林工业大学。大学期间,他的学习成绩不但依旧保持着“拔尖”水平,而且家学武功也派上了用场。大学里成立了各种专长队,其中,武术队是最令人向往的组织了,霍文学很快成了队里的一员,还被体育教研室推选为武术辅导员,教大家太极拳、八极拳、太极剑和纯阳剑。在霍老师的悉心辅导下,队员们进步很快,每次学校开运动会,武术队队员们英姿飒爽的表演都会赢得全校师生的热烈掌声。 大学毕业,霍文学被分配到安徽省汽车制造学院任教,教授高等数学,同时兼任儿个班的体育老师,不仅教学牛体育知识,还传授武艺。上世纪70年代,霍文学调回长春,在兵器十业部某厂担任技术工程师。不久.他的功夫又被人们发现,再次担任武术辅导员。他的学生王喜胜、才妙、赵文革、宋国栋、李如芳、苏宏、孙云强等人多次在长春市和亚太地区传统武术交流大会上获奖。
  
  献艺报国
   上世纪80年代初,霍文学应吉林省军区首长的邀请,到该军区某部任武术总教练,教授霍家绝技——八极应手拳和擒拿、散打及格斗技艺。应手拳是霍殿阁先生创编的实战技法,共八趟,长期苦练应手拳,功成后可随意制敌,挥手之间胜败立现。战士们练过应手拳后,实战技击能力大大提高。为此霍文学得到了部队首长的赞赏,他们对霍文学说:“霍家功夫精到巧妙,威力无比,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希望你发扬光大,为人民服务,让霍家拳在军中遍地开花。”为不辜负军区首长的期望,霍文学竭尽全力耐心传授,培养出了大批特种兵和侦察兵。这些战士艺成后,大部分开赴老山前线,在战场上把霍家拳发挥得淋漓尽致。
  1988年,霍文学调到天津工作。在天津,他结识了很多武林朋友,其中有八极名师赵福江和高宝发两泣先生。在二人的邀请下,他担任了天津市八极拳研究会副会长,并教授了一大批津门弟子。
  
  艺出国门
  
  在国外,八极拳最先传到日本。1979年5月,日本太极拳访华团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吉林省长春市进行友好访问,团中有两名年轻的队员,一名叫潮田强,一名叫三轮修嗣。他们经多方打听,找到了霍文学先生的家。一见霍先生,两人二话不说,“扑通、扑通”跪倒在地,弄得霍先生迷惑不解。潮田强说:“我们在日本早就听说过中国的八极拳和皇帝武师霍殿阁、霍庆云的故事,而且也听说您的八极功夫非常深厚。八极拳很神奇,我们非常愿意学习八极拳,请您收下我们作弟子。如果您不答应,我们就不起来。”霍先生被眼前这两位异国青年感动了,爽快地收下了这两个弟子。几天的相处,潮田强和三轮修嗣对八极拳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也领教了霍师傅的实战功夫,他们更加热爱八极拳了。回到日本,他们积极宣传霍文学先生和霍氏八极拳。从那以后,潮田强经常带妻子中田道子和日本武术爱好者来长春学习八极拳,并且还得到师爷霍庆云的指点。 这位与日本人打了半辈子的老人豁达开明,他明白历史已经过去,中日两国人民已经翻开了世代友好的新篇章。霍先生调到天津后,潮田强继续来天津求学,此时他的八极功夫已经很纯正、很深厚了。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日本历史学术家松田隆智的协助下,潮田强在东京成立了“东京八极拳研修会”,并聘请霍文学先生为顾问兼总教练。研修会成立后,每年专门选派十余名会员来天津学拳,至今已经是第九次了。1996年,潮田强和松田隆智再次来到天津,邀请霍文学先生到日本讲学,分别在东京中央区体育馆和千代区体育馆传授八极拳的金刚八式、六大开、枪术、棍术及内功、实战豢法,受到日本广大八极拳爱好者的热烈欢迎。
  
  德高望重
  
  霍文学先生的弟子们都有一个感受,就是老师品德高尚、平易近人。很多武术爱好者慕名登门拜师时,都会受到先生的热情接待。尤其是一些来自海外和远道的学子更是深有体会,不但吃住在老师家,而且可以得到老师耐心细致的指点。大家练功都很刻苦,不然就会觉得对不起先生。时间久了,感情就深了,大家的练功服和练功鞋干脆就放在老师家里,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用,很是方便。为此,霍先生专门准备了一个衣服架和一个大鞋架。有些经济条件差的弟子还会得到先生的资助。天津师范大学有一名叫川口立毅的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专业,很喜欢中国武术。当他打听到霍文学先生的地址后,便登门请求学拳,但他经济拮据,生怕先生不教。哪知霍先生了解他的这一心思后,用日语对他说:“只要心诚,我会教你的。”感动得川口连连作揖。就这样,川口一边在校学习汉语,一边跟霍先生学拳,而且经常吃住在先生家里。同时,霍先生还帮他补习汉语,使他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吉林省吉林市有一个叫闫泓多的少年,2002年在亚太地区武术交流大会上邂逅了霍先生,经霍先生指点后,荣获了该次比赛少年组八极拳表演金奖。放暑假时,闫泓多的父母专门带他到霍先生家中学习六合大枪。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功课,霍先生要孩子住在自己家里,白天练功,晚上读书。二十多天下来,闫泓多学得枪术,满意而归。
  
  硕果累累
  
  几十年的武缘,让霍先生品尝到了学艺的艰辛与授艺成功的喜悦,也真正领悟了父亲当年对他所说的话的含义。他是按照父亲所要求的“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原则行事为人的。正因如此,他才换来今天的累累硕果。
  1985年,霍文学先生与吉林省京剧院编辑齐铁雄先生合作撰写并由吉林出版社出版了传记体小说《皇帝武师》。后来,他们又将此书改名为《皇帝武师——霍殿阁》,由吉林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198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把这部小说改编成了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康德第一保镖传奇》,在全国播放,引起了轰动。
  1992年,松田隆智先生和日本《武术》杂志编辑长生岛裕、原口悟史专程来天津采访霍文学先生。1993年,日本《武术》杂志出版了一期特集,刊登了《霍家拳的传说》一文,详细介绍了霍氏八极拳。1994年,该杂志再次以专辑的形式刊登了文章《皇帝的武师——八极拳霍殿阁》,封面是霍文学先生的拳照。1997年,日本《武术》杂志第三次以专辑的形式介绍了霍家拳,封面是霍文学先生的对练照片。同时,日本福昌堂株式会社出版了《霍家八极拳》录像带畅销日本、美国、台湾、香港及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  2000年,文化部成立了北京精武武术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和中国民间武术家联谊会,特意邀请霍先生分别担任顾问和副会长。在两个组织的武术文化交流活动中,霍先生连续三年荣获亚太地区武术交流大会组织奖和优秀裁判奖,连续两年荣获“精武杯”全国优秀武术馆校 (院、社)交流会暨传统武术名人、名家公开邀请赛武术贡献奖和优秀裁判奖。同时,他还被聘任为日本东京八极拳研修会顾问兼总教练、中国八极拳香港总会顾问、辽宁省八极拳研究会名誉会长。
其他文献
今天早上,手上拿着三炷香,面对着师傅的遗像,平时经常说的那句“师傅早上好”!却说不出口!喉咙哽咽,内心涌动,眼圈红红……  不知不觉,师傅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今天对师傅更有一种无限的怀念。若有人问我师傅是谁?值得我那么感动!我可以自豪地说:师傅是黄飞鸿武艺三传弟子,一代洪拳宗师,国家一级武术教练,武术世界冠军的启蒙教练——黄达雄先生。  黄达雄师傅是广东罗定人,生于武术世家,1940年10月25日
期刊
李氏形意太极拳在理论上充分借鉴了中医学、运动生理学、解剖学、力学、养生学等多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论证,在身体形态、动作特征、技术特点、生理心理、训练方式、技法基础、战略选择、文化特色等方面都有与众不同之處,具备养练结合、内外双修、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特点。  本文中,我们将从武术所具备的养生功能说起。  李氏形意太极拳的养生方式在拳法牛占主导地位,在配合医学等理论的同时,着重吸
期刊
一、起势(同第一趟,请见上期)。    二、圈抱掌  由起势,左脚向左前方上一大步,成侧弓步势,左手上举至头部前上方,右臂伸向右斜下方。随之,左足回移足尖点地,右腿屈膝下蹲成独立式。然后左足向左前方上一步踏实,右足随之跟进,全身旋转180度,兩腿成马步。上步同时,左臂伸直抡向左方,右臂也随之伸直抡向右侧,两臂伸直,再屈臂抱于胸前,左手向右,右手向左(图1)。    三、弓步三捶  接上式,身体右转
期刊
天罡绵掌,原名绵掌术,据说创始于山西王正卿。王系山西平遥人氏,武功高强,中年走镖,远近闻名。后因绵掌三十六势恰合天罡之数,所以改称天罡绵掌。此拳世代传袭,有山西平遥人孟守信(字子扬),深得此拳秘诀。民国14年(1925年),哈市杨德森、赵庆云等,邀请孟守信从山西来哈尔滨。那时,哈市尚属于吉林省管辖,孟来哈后,在杨德森等的协助下,在道外升平五道街成立了“吉林省滨江武术会”广收门徒,传拳授艺。他属于哈
期刊
稀世之珍——《西域罗汉得道真诠》(四)
期刊
和式太极拳是中國传统太极拳六大流派之一,为清代太极拳家和兆元(1810~1890年)所创。其技法十分丰富,得机得势之间发人于无形,个中奇妙难以言传!实践中综合使用掤、捋、挤、按、探、挒、肘、靠;纵横、高低、进退、反侧;套、勾、缠、扫、踢、蹬、插、膝等上、中、下三盘二十四法,因人取势,以柔克刚,由逆变顺,克敌制胜。  和式太极拳技击修炼由拳架人手,从招熟渐悟懂劲,进而阶及神明。与人推手沾连粘随至听、
期刊
(八)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  舰队长尹托芝共有十来条江船,三只海船。其中一只海船在富锦,一只在同江,留在哈尔滨身边的只有一只小型海船。事变之后,尹托芝不甘做日军的奴仆,但也无力抵抗,于是他给每人发了48块6毛钱的军饷,解散了自己的舰队。他告诉士兵,可以回家,可以就地谋生,可以奔赴青岛继续当海军。  尹托芝问刘志清:“你投不投降?”面对海军少将这样的询问
期刊
编者按:考证“九要论”的出处十分重要,从各种版本的“九要论”中求同存异/披沙拾金也十分重要,但更重的是:如何用“九要论”的理论精髓指导我们科学修习形(心)意拳,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这本“九要论”是陈再实先生于1947年在山西省解放战争中,进行“土地改革”时收集到的,后来经过陈再实先生的“三顾茅庐”,由黑龙江省老武术家、名医高式国先生注释。高老注释的“九要论”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可多见的研
期刊
光阴似箭,轉眼间,我跟随恩师李春苓先生习武已有七年多了。其间,虽然经历许多艰难和曲折,但我坚持了下来。我想,以后也会坚持下去。  几年来,先生把毕生所学对我倾囊相授,使我进步很快。近年来,我参加了几次比赛,又使我学习到许多实战技巧。可以说,每次修习李氏形意太极拳,我都会有新的收获和体悟。在这里,我想谈一下形意拳中的基础桩功——三体势。  谈到形意拳,首先应该提到三体势,心意六合拳及形意拳老谱中称其
期刊
截拳道两节棍短小精悍,携带方便,棍法易学实用,是极佳的健体防身之物。笔者在此提供两节棍最常見的20个招法,供同道研修。基本持棍姿势详见《精武》2002年11期28页。特别说明:本文中“白蛇吐信”等势属动态招法,与静态持棍势名虽相同,意义不同。  1.流星赶月:主要用于苏秦背剑势与白蛇吐信势之间的过渡,保护身体侧面并伺机发动进攻。由苏秦背剑势开始(图1),松开在下方的左手;右手运棍在体侧划立圆(图2
期刊